專利名稱:齒輪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由發(fā)動機等驅動源驅動的齒輪泵,詳細地說,涉及可變容量型的齒輪泵。
背景技術:
齒輪嚙合型的泵的排出流量由與齒高和齒寬等對應的容量以及齒輪的旋轉速度 (泵轉速)決定。當將這種齒輪泵用作車輛用的油泵時,由于油泵的容量依存于作為驅動源 的發(fā)動機轉速,因此,根據車輛的運轉狀況不同,有時存在油泵的排出流量達不到供給部位 所需流量的情況,存在需要量的油無法被適當供給的情況。以往,為了應對這種問題,提出有專利文獻1至4中所示的可變容量型的齒輪泵。 專利文獻1的齒輪泵具有根據排出的油的排出壓力使排出量的一部分返回吸入側的油壓 調整閥,通過該油壓調整閥使油泵的容量可變。并且,專利文獻2的齒輪泵根據泵轉速使驅 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的嚙合寬度變化來調節(jié)容量。專利文獻3的齒輪泵能夠通過閥的位置來 改變流體排出空間的排出口側部分所占的比例,與此對應,與排出側部分協作的齒輪組數 變化,從而能夠改變排出量。專利文獻4所記載的齒輪泵是能夠與發(fā)動機的轉速獨立地控 制流體泵的轉速的技術。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7-233787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8-69770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平5-79472號公報專利文獻4 日本特開2005-207357號公報在上述的現有的可變容量型的泵中,在通過機械構造來調節(jié)排出容量的泵中,對 齒輪泵追加多個閥等機構,從而導致齒輪泵的周邊構造的復雜化或部件數量的增加,存在 產品成本高漲的可能性。并且,在改變齒輪的嚙合寬度的構造中,存在齒輪泵自身的機構變 得復雜,從而導致部件數量的增加或大型化的問題。并且,當齒輪泵的機構變得復雜時,尺 寸精度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因此在泵的耐久性方面也會產生問題。并且,在使輸入轉速可 變的泵中,擔心用于上述目的的控制機構和步驟復雜化。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就是鑒于上述各點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形成為能夠抑制 部件數量的增加的簡單結構、并且能夠容易地對排出流量進行適當調節(jié)的可變容量型的齒 輪泵。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齒輪泵的特征在于,所述齒輪泵具有驅動軸;旋轉軸(12),該旋轉軸(12)與該驅動軸(11)平行地配置;第一泵(20),該第一泵 (20)由以下部件構成第一驅動齒輪(21),該第一驅動齒輪(21)在驅動軸(11)的驅動下 旋轉;第一從動齒輪(22),該第一從動齒輪(22)設置成能夠與旋轉軸(12)同軸旋轉,并與 第一驅動齒輪(21)嚙合;以及第一泵室(23),該第一泵室(23)收納第一驅動齒輪(21)和第一從動齒輪(22),并且具有隨著第一驅動齒輪(21)和第一從動齒輪(22)的旋轉而吸入 油的第一吸入口(24)和排出油的第一排出口(25);以及第二泵(30),該第二泵(30)由以 下部件構成第二驅動齒輪(31),該第二驅動齒輪(31)設置成能夠與旋轉軸(12)同軸旋 轉;第二從動齒輪(32),該第二從動齒輪(32)設置成能夠與驅動軸(11)同軸旋轉,并與第 二驅動齒輪(31)嚙合;以及第二泵室(33),該第二泵室(33)收納第二驅動齒輪(31)和第 二從動齒輪(32),并且具有隨著第二驅動齒輪(31)和第二從動齒輪(32)的旋轉而吸入油 的第二吸入口(34)和排出油的第二排出口(35),旋轉軸(12)沿軸向移動而使第一從動齒 輪(22)和第二驅動齒輪(31)在旋轉方向卡合或脫離,所述齒輪泵能夠選擇性地得到以下 兩個狀態(tài)第一從動齒輪(22)和第二驅動齒輪(31)能夠相對旋轉,第一從動齒輪(22)的 旋轉不會傳遞到第二驅動齒輪(31),僅第一泵(20)工作;以及第一從動齒輪(22)和第二 驅動齒輪(31)不能相對旋轉,第一從動齒輪(22)的旋轉傳遞給第二驅動齒輪(31),第一泵 (20)和第二泵(30)雙方工作。根據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齒輪泵,在具有兩組驅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的兩級式的齒輪泵 中,能夠選擇性地得到以下兩個狀態(tài)第一從動齒輪和第二驅動齒輪能夠相對旋轉,第一從 動齒輪的旋轉不會傳遞給第二驅動齒輪的狀態(tài);以及第一從動齒輪和第二驅動齒輪不能相 對旋轉,第一從動齒輪的旋轉傳遞給第二驅動齒輪的狀態(tài)。由此,能夠選擇性地進行僅第一 泵工作的低容量運轉以及第一泵和第二泵雙方工作的高容量運轉。因此,能夠利用通過使 旋轉軸沿軸向移動而使第一從動齒輪和第二驅動齒輪在旋轉方向卡合或脫離的簡單結構 來構成能夠抑制部件數量的增加、并且能夠對排出流量進行適當調節(jié)的可變容量型的齒輪 泵。并且,在上述齒輪泵中,旋轉軸(12)與第二驅動齒輪(31)花鍵嵌合而與該第二驅 動齒輪(31) —體旋轉,并且具有伴隨著旋轉軸(12)的移動而使旋轉軸(12)與第一從動齒 輪(22)卡合或脫離的卡合部(43),當旋轉軸(12)位于第一泵(20)側時,通過卡合部(43) 使旋轉軸(12)與第一從動齒輪(22)花鍵嵌合,第二驅動齒輪(31)和第一從動齒輪(22)不 能相對旋轉,另一方面,當旋轉軸(12)位于第二泵(30)側時,旋轉軸(12)與第一從動齒輪 (22)之間的基于卡合部(43)的花鍵嵌合被解除,第二驅動齒輪(31)和第一從動齒輪(22) 能夠相對旋轉。由此,結構簡單,并且能夠通過旋轉軸的移動來可靠地控制第二泵的工作。 并且,能夠維持齒輪泵的耐久性。并且,在上述齒輪泵中,所述齒輪泵具備用于對旋轉軸(12)的兩端(12a、12b)施 加油壓的油室(41、42),根據油室(41,42)的壓力差施加于旋轉軸(12)的兩端(12a、12b) 得到的載荷,使旋轉軸(12)沿軸向移動。在該情況下,從第一泵(20)排出的油所流通的 油路(53、55)與油室(41、42)相連,當第一泵(20)的排出壓力在預定壓力以下時,旋轉軸 (12)位于第一泵(20)側。由此,當第一泵的排出壓力(排出量)下降時,除了第一泵之外, 第二泵也工作,因此能夠使齒輪泵整體的排出量增加從而使排出壓力恢復。因此,能夠根據 油的供給目標的需要對排出量進行適當的調節(jié)。另外,上述的括號內的標號是將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構成要素的標號作為本發(fā)明 的一例而示出的。根據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齒輪泵,能夠形成能夠抑制部件數量增加的簡單結構,并且 能夠容易地對排出流量進行適當調節(jié)。
圖1是具備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泵的自動變速器的局部側剖視圖。圖2是油泵的側剖視圖。圖3是從驅動軸和旋轉軸的軸向觀察油泵的概要側視圖。圖4是旋轉軸、第一從動齒輪以及第二驅動齒輪的側剖視圖,(a)圖表示旋轉軸位 于第二泵側的裝置,(b)圖表示旋轉軸位于第一泵側的狀態(tài)。圖5的(a)圖至(d)圖分別是沿著圖4的(a)圖和(b)圖的A_A、B-B、C-C、D_D線 的圖。圖6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泵的側剖視圖。標號說明1 自動變速器;2 泵輪殼(impeller shell) ;5 分隔板;6 導輪軸;8 主軸;10 油泵(齒輪泵);11 驅動軸;12 旋轉軸;12a 端面;12b 端面;12c 鍵;12d 球體;20 第一泵;21 第一驅動齒輪;22 第一從動齒輪;22d 球槽;23 第一泵室;24 第一吸入口 ; 25 第一排出口 ;30 第二泵;31 第二驅動齒輪;31c 鍵槽;32 第二從動齒輪;33 第二泵 室;35 第二排出口 ;41 第一油室;42 第二油室;43 卡合部;45 調壓閥;45_2 電磁閥。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地說明。[第一實施方式]圖1是具備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泵(齒輪泵)10的自動變速器的局 部側剖視圖。并且,圖2是用于說明油泵10的詳細結構的側剖視圖,圖3是從后述的驅動 軸11和旋轉軸12的軸向觀察油泵10的概要側視圖。圖1所示的自動變速器1具備對從 發(fā)動機(未圖示)輸入的轉矩進行放大并輸出的變矩器TC和用于實現預定變速檔的變速 機構TM,還具備用于對自動變速器1的各部分供給工作油及潤滑油(以下包含二者稱為“工 作油”)的油泵10。油泵10設置于變矩器TC和變速機構TM之間。油泵10是外嚙合型齒輪泵,是具 備如下部分的兩級結構齒輪泵驅動軸11 ;平行該驅動軸11配置的旋轉軸12 ;第一泵20以 及第二泵30這兩級泵,該第一泵20具有在驅動軸11的驅動下旋轉的第一驅動齒輪21和 與該第一驅動齒輪21嚙合的第一從動齒輪22,該第二泵30具有設置成能夠與旋轉軸12同 軸旋轉的第二驅動齒輪31和與該第二驅動齒輪31嚙合的第二從動齒輪32。驅動軸11由與變矩器TC的泵輪殼2結合成一體的中空圓筒狀部件構成,發(fā)動機 的旋轉傳遞到該驅動軸11從而該驅動軸11旋轉。在驅動軸11的內側貫通有與驅動軸11 同軸配置的圓筒狀的導輪軸(固定軸)6。導輪軸6設置于主軸(main shaft)8的外周并且 該導輪軸6自身并不旋轉,該主軸8將發(fā)動機的旋轉傳遞到變速機構TM。第一泵20由以下部件構成第一驅動齒輪21,其由驅動軸11驅動;第一從動齒輪 22,其由該第一驅動齒輪21驅動;以及第一泵室23,其收納上述第一驅動齒輪21和第一從 動齒輪22。第一驅動齒輪21通過花鍵嵌合而固定于驅動軸11的外周。第一從動齒輪22 設置成與旋轉軸12同軸自由旋轉,并與第一驅動齒輪21外嚙合。如圖3所示,在第一泵室23上形成有隨著第一驅動齒輪21和第一從動齒輪22的旋轉而吸入工作油的第一吸入口 (吸入口)24和排出工作油的第一排出口(出油口)25。在該第一泵20中,通過驅動軸11的旋轉所傳遞到的第一驅動齒輪21以及與該第 一驅動齒輪21嚙合的第一從動齒輪22的旋轉,第一吸入口 24側的工作油被取入第一驅動 齒輪21和第一從動齒輪22與第一泵室23的內壁之間的間隙,并沿著第一驅動齒輪21和 第一從動齒輪22的外周被輸送,從第一排出口 25被排出。返回圖2,第二泵30由以下部件構成第二驅動齒輪31,其設置成能夠與旋轉軸 12同軸旋轉;第二從動齒輪32,其設置成能夠與驅動軸11同軸旋轉,并與第二驅動齒輪31 嚙合;以及第二泵室33,其收納上述第二驅動齒輪31和第二從動齒輪32。第二從動齒輪32 相對于導輪軸6的外周面通過金屬面的滑動接觸而以旋轉自如的方式卡合。如圖3所示, 在第二泵室33上形成有隨著第二驅動齒輪31和第二從動齒輪32的旋轉而吸入工作油的 第二吸入口(吸入口)34和排出工作油的第二排出口(出油口)35。在沿軸向并列配置的第一驅動齒輪21和第二從動齒輪32的端面之間、以及第一 從動齒輪22和第二驅動齒輪31的端面之間夾設有薄板狀的分隔板5。通過該分隔板5來 分隔第一泵室23和第二泵室33。另外,同軸配置的第一泵20的第一驅動齒輪21和第二 泵30的第二從動齒輪32彼此形成相同尺寸的相同形狀,第一泵20的第一從動齒輪22和 第二泵30的第二驅動齒輪31也彼此形成相同尺寸的相同形狀。圖4是示出旋轉軸12和第一從動齒輪22以及第二驅動齒輪31的一部分的側剖 視圖,其中(a)圖表示旋轉軸12位于第二泵30側的狀態(tài),(b)圖表示旋轉軸12位于第一泵 20側的狀態(tài)。并且,圖5 (a)至(d)分別是沿著圖4的々4、8-8、(-(、0-0線的從箭頭方向 觀察的概要剖視圖,(i)、(ii)圖分別表示與圖4(a)、(b)對應的狀態(tài)。另外,在圖4中,在 旋轉軸12的比中心靠左側的位置示出形成有后述的鍵12c的截面,在旋轉軸12的比中心 靠右側的位置示出未形成鍵12c的截面。以下,使用這些圖對旋轉軸12、第一從動齒輪22 以及第二驅動齒輪31的詳細結構和動作進行說明。旋轉軸12由貫通第二驅動齒輪31和第一從動齒輪22中心的圓柱狀部件構成,且 設置成能夠沿軸向滑動移動。進而,在與旋轉軸12的兩端面12a、12b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 用于對端面12a和端面12b施加油壓的第一油室41和第二油室42。S卩,旋轉軸12的第一 泵20側的端面(圖的下端面)12a被收納于第一油室41中,旋轉軸12的第二泵30側的端 面(圖的上端面)12b被收納于第二油室42中。旋轉軸12的直徑在軸向的中途變化,如圖5(a)以及圖5(d)所示,在第一泵20側 和第二泵30側直徑不同。由此,第一泵20側的端面12a的面積(相對于第一油室41的受 壓面積)S1和第二泵30側的端面12b的面積(相對于第二油室42的受壓面積)S2不同。 在本實施方式中SI < S2。旋轉軸12根據被供給到第一油室41中的工作油的壓力P1和被 供給到第二油室42中的工作油的壓力P2沿軸向動作。g卩,當PI > P2且施加于端面12a的載荷F1比施加于端面12b的載荷F2大(F1 >F2)時,旋轉軸12位于第二泵30側。并且,即便P1>P2,根據旋轉軸12的兩端面12a、 12b的受壓面積差(SI < S2),有時存在施加于端面12b的載荷F2比施加于端面12a的載 荷F1大(F1<F2)的情況。此時,旋轉軸12朝第一泵20側移動。并且,當P1 P2時,由 于施加于端面12b的載荷F2比施加于端面12a的載荷F1大(Fl < F2),因此旋轉軸12位于第一泵20側。并且,當PI < P2時,由于載荷F2比載荷F1大(Fl < F2),因此旋轉軸12 位于第一泵20側。進而,如圖5(b)所示,在旋轉軸1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由沿軸向延伸的直線狀的小 突起形成的鍵12,在第二驅動齒輪31的內周面上形成有鍵槽31c,該鍵槽31c與鍵12c卡 合,從而使鍵12c僅能沿軸向移動。鍵12c和鍵槽31c沿著旋轉軸12的外周方向等間隔地 形成有多組(在圖中為4組)。通過上述鍵12c和鍵槽31c,旋轉軸12與第二驅動齒輪31 花鍵嵌合,從而旋轉軸12和第二驅動齒輪31始終一體旋轉。并且,在旋轉軸12中的各鍵12c的下端固定有小球狀的球體12d。另一方面,如圖 5(c)所示,在第一從動齒輪22的內周面上形成有嵌合球體12d的大致半球狀的球槽22d。 通過旋轉軸12的移動,球體12d與球槽22d卡合或脫離。當球體12d與球槽22d卡合時, 旋轉軸12與第一從動齒輪22花鍵嵌合,從而旋轉軸12和第一從動齒輪22 —體旋轉。另 一方面,當球體12d從球槽22d脫離時,旋轉軸12相對于第一從動齒輪22的花鍵嵌合被解 除,從而旋轉軸12和第一從動齒輪22能夠相對旋轉。利用上述球體12d和球槽22d構成 用于使旋轉軸12與第一從動齒輪22花鍵嵌合的卡合部43。因此,如圖4(b)所示,當旋轉 軸12位于第一泵20側時,第二驅動齒輪31與第一從動齒輪22花鍵嵌合,如圖4(a)所示, 當旋轉軸12位于第二泵30側時,第二驅動齒輪31與第一驅動齒輪22之間的花鍵嵌合被 解除。并且,如圖2所示,從第一泵20的第一排出口 25排出的工作油所流通的油路51 在分支部52被分支成兩路。從分支路52延伸出的一個油路53與下游側的工作油的供給 部位(未圖示)連通,并在該油路53的中途的分支部59再次分支并與第一油室41連通。 由此,從第一排出口 25排出的工作油的油壓施加于旋轉軸12的一個端面12a。并且,從分 支部52延伸出的另一油路54經由調壓閥45與第二油室42連通。由此,從調壓閥45排出 的工作油的油壓施加于旋轉軸12的另一端面12b。調壓閥(滑閥)45構成為具備第一口 45a、第二口 45b、第三口 45c以及由彈簧45d 施力的閥柱45e。從分支部52延伸出的油路54與調壓閥45的第二口 45b連接。并且,第 三口 45c通過油路55與第二油室42連接。在穩(wěn)定狀態(tài)下,閥柱45e通過彈簧45d的作用 力被施力而位于圖2所示的右端,第二口 45b和第三口 45c連通。因此,油路54的工作油 從第二口 45b通過第三口 45c以及油路55被導入第二油室42。并且,油路55在第三口 45c的下游側的分支部56分支,并與調壓閥45的第一口 45a相連。由此,從第三口 45c流出的工作油的一部分返回第一 口 45a,利用來自第三口 45c 的工作油的油壓對閥柱45e施加與彈簧45d的作用力相對的載荷。因此,當被導入第一 口 45a的工作油的油壓、即從第三口 45c朝第二油室42流出的工作油的油壓高于預定值時,閥 柱45e克服彈簧45d的作用力向左動作。由此,第二 口 45b和第三口 45c之間被隔斷,停止 朝第二油室42供給油壓。并且,從第一泵20的第一排出口 25流出的工作油所流通的油路53和從第二泵30 的第二排出口 35流出的工作油所流通的油路57在合流部58合流,此后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排 出側的油路62。該排出側的油路62通往工作油的供給部位。下面對上述結構的油泵10的動作進行說明。另外,此處,對由驅動軸11驅動的第 一驅動齒輪21的旋轉恒定、且從第一泵20排出的工作油保持恒定壓力的情況進行說明。在油泵10中,通過隨著發(fā)動機的旋轉而旋轉的驅動軸11的旋轉,第一驅動齒輪21和與該第 一驅動齒輪21嚙合的第一從動齒輪22旋轉,從而第一泵20工作。通過第一泵20的工作, 吸入側的油路61的工作油從第一吸入口 24被吸入,并從第一排出口 25被排出。從第一排 出口 25排出的工作油通過油路51、52以及排出側的油路62被供給到供給部位。此處,在工作油的供給目標處的消耗量比第一泵20的排出量少的期間內,由于第 一泵20的排出壓力保持恒定壓力,因此,通過回到調壓閥45的第一口 45a的工作油的油 壓,閥柱45e克服彈簧45d的作用力而位于左端。由此,第二口 45b和第三口 45c之間被隔 斷,停止對第二油室42供給油壓。因此,通過第一油室41的壓力P1施加于旋轉軸12的端 面12a的載荷F1比通過第二油室42的壓力P2施加于旋轉軸12的端面12b的載荷F2大 (Fl > F2)。因此,旋轉軸12位于第二泵30側,從而第二驅動齒輪31和第一從動齒輪22 的相對固定被解除。因此,第一從動齒輪22旋轉,而第二驅動齒輪31不旋轉,第二泵30停 止。在該狀態(tài)下,當工作油的供給目標處的消耗量變得比第一泵20的排出量多時,由 第一泵20產生的工作油的排出壓力下降。當第一泵20的排出壓力下降時,回到調壓閥45 的第一口 45a的油壓下降,因此閥柱45e在彈簧45d的作用下向右動作而將第二口 45b和 第三口 45c之間導通,進行對第二油室42供給油壓的作業(yè)。在該狀態(tài)下,由于旋轉軸12的 兩個端面12a、12b的面積S1、S2的差,當通過第二油室42的壓力P2施加于旋轉軸12的端 面12b的載荷F2比通過第一油室41的壓力P1施加于旋轉軸12的端面12a的載荷F1大 (F2 > F1)時,旋轉軸12朝第一泵20側移動,并與第一從動齒輪22花鍵嵌合。由此,第一 從動齒輪22和第二驅動齒輪31不能相對旋轉,因此第二驅動齒輪31伴隨著第一從動齒輪 22的旋轉而一體地旋轉。這樣,通過第二驅動齒輪31以及與該第二驅動齒輪31嚙合的第 二從動齒輪32的旋轉,第二泵30工作。通過第二泵30的工作,油泵10整體的工作油的供 給量是第一泵20和第二泵30的合計的供給量,因此能夠使此前下降的工作油的供給壓力 恢復。此后,當恢復后的第一泵20的排出壓力(油泵10整體的排出壓力)再次高于定 值時,通過回到調壓閥45的第一口 45a的油壓,閥柱45e克服彈簧45d的作用力向左動作。 由此,第二口 45b和第三口 45c之間被隔斷,停止朝第二油室42供給油壓的作業(yè)。這樣,旋 轉軸12朝第二泵30側移動,第一從動齒輪22和第二驅動齒輪31的相對固定被解除。由 此,第一從動齒輪22旋轉,而第二驅動齒輪31不旋轉,第二泵30停止。在油泵10的運轉 過程中反復進行以上的行程。如以上所說明了的那樣,在本實施方式的油泵10中,當旋轉軸12位于第二泵30 側時,允許第一從動齒輪22和第二驅動齒輪31相對旋轉,第一從動齒輪22的旋轉不會傳 遞到第二驅動齒輪31,僅第一泵20工作。并且,當旋轉軸12位于第一泵20側時,第一從 動齒輪22和第二驅動齒輪31不能相對旋轉,第一從動齒輪22的旋轉傳遞到第二驅動齒輪 31,從而第一泵20和第二泵30雙方工作。因此,根據旋轉軸12的位置,能夠選擇性地進行 僅第一泵20工作的低容量運轉、以及第一泵20和第二泵30雙方工作的高容量運轉。這樣, 能夠利用使旋轉軸12移動從而使第一從動齒輪22和第二驅動齒輪31在旋轉方向卡合或 脫離的簡單結構,來構成能夠抑制部件數量的增加、并且能夠任意變更容量的可變容量型 的油泵(齒輪泵)10。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的油泵10中,旋轉軸12與第二驅動齒輪31花鍵嵌合從而始 終與第二驅動齒輪31 —體旋轉,并且具有伴隨著沿軸向移動而與第一從動齒輪22卡合或 脫離的卡合部43。由此,當旋轉軸12位于第一泵20側時,旋轉軸12與第一從動齒輪22花 鍵嵌合從而第二驅動齒輪31和第一從動齒輪22不能相對旋轉,當旋轉軸12位于第二泵30 側時,旋轉軸12與第一從動齒輪22之間的花鍵嵌合被解除從而第二驅動齒輪31和第一從 動齒輪22能夠相對旋轉。因此,能夠以簡單的結構可靠地控制第一泵20和第二泵30的工 作。并且,能夠維持油泵10的耐久性。并且,在油泵10中,旋轉軸12根據利用第一油室41的壓力Pl和第二油室42的 壓力P2之間的差施加于旋轉軸12的兩端面12a、12b的載荷而沿軸向移動。進而,從第一 泵20排出的工作油所流通的油路53、55與第一油室41和第二油室42相連,當第一泵20 的排出壓力在預定壓力以下時,旋轉軸12位于第一泵20側。因此,當第一泵20的排出壓 力下降時,通過使第二泵30工作,能夠增加油泵10整體的排出流量從而恢復排出壓力。因 此,能夠根據工作油的供給目標的需要來調節(jié)排出流量。[第二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泵進行說明。另外,在第二實施方式的 說明以及對應的附圖中,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或者相當的構成部分賦予相同的標號,以 下省略對這些部分的詳細說明。并且,以下說明的事項之外的事項、以及圖示之外的事項都 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圖6是示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泵10-2的結構的圖。本實施方式的油泵10-2 代替第一實施方式的油泵10所具備的調壓閥(滑閥)45而具備根據ECU(或者TCU) 70的 指令動作的電磁閥45-2。其他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的油泵10相同。在電磁閥45-2中, 通過基于E⑶70的指令的電氣控制進行與第二油室42相通的油路55的開閉(第二口 45b 和第三口 45c的連通控制)。由此,能夠對第二泵30的工作進行控制從而調節(jié)油泵10的排
Hjfio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將調壓閥45形成為電磁閥45-2,能夠對第二泵30的工作進 行控制,而與從第一泵20排出的工作油的油壓(流量)無關。因此,能夠將油泵10的排出 量調節(jié)成與供給部位的需要對應的任意的排出量。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能 夠在權利要求書、說明書以及附圖所記載的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變形。另外,即便是 沒有直接記載在說明書和附圖中的某種形狀、構造、材質,只要能夠起到本申請發(fā)明的作用 和效果,則也在本申請發(fā)明的技術思想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一種齒輪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泵具有驅動軸;旋轉軸,該旋轉軸與該驅動軸平行地配置;第一泵,該第一泵由以下部件構成第一驅動齒輪,該第一驅動齒輪在所述驅動軸的驅動下旋轉;第一從動齒輪,該第一從動齒輪設置成能夠與所述旋轉軸同軸旋轉,并與所述第一驅動齒輪嚙合;以及第一泵室,該第一泵室收納所述第一驅動齒輪和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并且具有隨著所述第一驅動齒輪和所述第一從動齒輪的旋轉而吸入油的第一吸入口和排出油的第一排出口;以及第二泵,該第二泵由以下部件構成第二驅動齒輪,該第二驅動齒輪設置成能夠與所述旋轉軸同軸旋轉;第二從動齒輪,該第二從動齒輪設置成能夠與所述驅動軸同軸旋轉,并與所述第二驅動齒輪嚙合;以及第二泵室,該第二泵室收納所述第二驅動齒輪和所述第二從動齒輪,并且具有隨著所述第二驅動齒輪和第二從動齒輪的旋轉而吸入油的第二吸入口和排出油的第二排出口,所述旋轉軸沿軸向移動而使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和所述第二驅動齒輪在旋轉方向卡合或脫離,所述齒輪泵能夠選擇性地得到以下兩個狀態(tài)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和所述第二驅動齒輪能夠相對旋轉,所述第一從動齒輪的旋轉不會傳遞到所述第二驅動齒輪,僅所述第一泵工作;以及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和所述第二驅動齒輪不能相對旋轉,所述第一從動齒輪的旋轉傳遞給所述第二驅動齒輪,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二泵雙方工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與所述第二驅動齒輪花鍵嵌合而與該第二驅動齒輪一體旋轉,并且具有伴隨著所述旋轉軸的移動而使所述旋轉軸與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卡合或脫離的卡 合部,當所述旋轉軸位于所述第一泵側時,通過所述卡合部使所述旋轉軸與所述第一從動齒 輪花鍵嵌合,所述第二驅動齒輪和所述第一從動齒輪不能相對旋轉,另一方面,當所述旋轉軸位于所述第二泵側時,所述旋轉軸與所述第一從動齒輪之間的基于所述 卡合部的花鍵嵌合被解除,所述第二驅動齒輪和所述第一從動齒輪能夠相對旋轉。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齒輪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泵具備用于對所述旋轉軸的兩端施加油壓的油室,根據所述油室的壓力差施加于所述旋轉軸的兩端得到的載荷,使所述旋轉軸沿軸向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齒輪泵,其特征在于,從所述第一泵排出的油所流通的油路與所述油室相連,當所述第一泵的排出壓力在預 定壓力以下時,所述旋轉軸位于所述第一泵側。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能夠容易調節(jié)排出流量的齒輪泵。該齒輪泵具備第一泵(20),其具有在驅動軸(11)的驅動下旋轉的第一驅動齒輪(21)和設置成能夠與旋轉軸(12)同軸旋轉的第一從動齒輪(22);以及第二泵(30),其具有能夠與旋轉軸同軸旋轉的第二驅動齒輪(31)和能夠與驅動軸同軸旋轉的第二從動齒輪(32),旋轉軸根據第一泵的排出壓力沿軸向移動,由此使第一從動齒輪和第二驅動齒輪在旋轉方向卡合或脫離。當第一泵的排出壓力高時,第一從動齒輪的旋轉無法傳遞給第二驅動齒輪,僅第一泵工作;當第一泵的排出壓力在預定壓力以下時,第一從動齒輪的旋轉傳遞給第二驅動齒輪,第一泵和第二泵雙方工作。
文檔編號F04C2/18GK101858346SQ20101016401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4月10日
發(fā)明者日高祐一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