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接卸工具,尤其涉及一種鉆桿快速接卸工具。
背景技術:
采掘工作面在日常防突預測時采用螺紋鉆桿施工預測鉆孔,由于鉆孔深度較深,單根鉆桿長度明顯不夠,施工中都是通過鉆桿連接頭上的鎖扣將鉆桿連接在一起。鉆桿在長期反復使用過程中由于鉆桿連接頭上鎖扣因操作不當變形、鎖扣內彈簧失靈或被煤粉堵塞等原因,造成鉆桿難以連接或連接后難以取下。目前遇到類似鎖扣不便于使用的情況,一般都是采用錘子敲打或用尖物向下按的方式來解決,但效果極差;而且在使用類似鐵釘狀的尖物拆卸鉆桿時容易造成工作人員手指受傷,損壞鉆桿,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連接鉆桿時一般直接用手指頭按壓下鉆桿連接頭上的鎖扣,工作量較大時對手指傷害較大,且容易傷到作業(yè)人員的手指,同樣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便于鉆桿快速接卸的工具。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一種鉆桿快速接卸工具,包括上半圓部、下半圓部和絲桿;
所述上半圓部和所述下半圓部通過鉸鏈轉動連接,所述鉸鏈固定設置于所述上半圓部和所述下半圓部的一側;所述上半圓部與所述下半圓部的另一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手把;
所述下半圓部中間位置設置有一個通孔,所述絲桿穿過所述通孔固定于所述下半圓部上。
優(yōu)選地,所述絲桿前部還設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頂部直徑小于鉆桿鎖扣的直徑,以便于所述絲桿按壓鉆桿鎖扣。
優(yōu)選地,所述絲桿與所述通孔通過螺紋連接,便于調節(jié)所述絲桿伸出的長度和方便更換損壞的所述絲桿。
優(yōu)選地,所述絲桿為圓柱形螺桿。
優(yōu)選地,所述絲桿為L形螺桿,更便于旋轉調節(jié)所述絲桿的伸出長度。
優(yōu)選地,所述上半圓部和所述下半圓部均是剖面為半圓環(huán)形的柱體。
優(yōu)選地,所述上半圓部和所述下半圓部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且所述上、下半圓部的剖面圓環(huán)的內圓的直徑大于鉆桿的直徑。
優(yōu)選地,所述鉸鏈為空心圓柱體結構,所述鉸鏈沿軸向被均勻分成5個小圓柱體,其第1、3、5部分小圓柱體組成第一鉸鏈與所述上半圓部固定連接;其第2、4部分小圓柱體組成第二鉸鏈與所述下半圓部固定連接;用一定位銷將所述第一鉸鏈與所述第二鉸鏈固定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上、下半圓部的直徑為50mm,寬度為60mm。
優(yōu)選地,所述手把的長度為150mm。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通過設置絲桿來壓鉆桿鎖扣,便捷的實現(xiàn)了鉆桿的拆卸;將所述鉸鏈設置于所述手把的異側,而不采用類似鉗子的連接方式,保證了所述接卸工具的開口范圍較大,同時加大了動力臂,減輕了操作人員的負擔;所述絲桿通過螺紋與所述通孔固定連接,能夠根據(jù)需要便捷的調節(jié)絲桿的伸出長度,以適應不同規(guī)格的鉆桿的使用需求。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鉆桿快速接卸工具,結構簡單,制作方便,使用便捷,能夠安全、快捷、省力的實現(xiàn)鉆桿的連接與拆卸。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鉆桿快速接卸工具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鉆桿快速接卸工具的上半圓部及與其直接連接的部分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鉆桿快速接卸工具的下半圓部及與其直接連接的部分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鉆桿快速接卸工具的定位銷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的鉆桿快速接卸工具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一種鉆桿快速接卸工具,包括上半圓部1、下半圓部2和絲桿3,所述上半圓部1、和下半圓部2通過鉸鏈4轉動連接,所述鉸鏈4固定設置于所述上半圓部1和所述下半圓部2的一側,所述上半圓部1和所述下半圓部2的另一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手把5;所述下半圓部2的中間位置設置有一個通孔6,所述絲桿3與所述通孔6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絲桿3為圓柱形螺桿,所述絲桿3的前部還設置有凸起部31,所述凸起部31的頂部直徑小于鉆桿鎖扣的直徑,以方便按壓鉆桿鎖扣;所述上半圓部1和所述下半圓部2是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剖面半圓環(huán)形的柱體,且所述上、下半圓部的剖面的半圓環(huán)形的內徑大于鉆桿的直徑;所述鉸鏈4為空心圓柱體結構,所述鉸鏈沿軸向被均勻分成5個小圓柱體,其第1、3、5部分小圓柱體組成第一鉸鏈41與所述上半圓部1固定連接;其第2、4部分小圓柱體組成第二鉸鏈42與所述下半圓部2固定連接;用一定位銷43將所述第一鉸鏈41與所述第二鉸鏈42固定連接。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一種鉆桿快速接卸工具,包括上半圓部1、下半圓部2和絲桿3,所述上半圓部1、和下半圓部2通過鉸鏈4轉動連接,所述鉸鏈4固定設置于所述上半圓部1和所述下半圓部2的一側,所述上半圓部1和所述下半圓部2的另一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手把5;所述下半圓部2的中間位置設置有一個通孔6,所述絲桿3與所述通孔6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絲桿3為L形螺桿,方便所述絲桿3的旋轉,以便調整所述絲桿3的位置;所述絲桿3的前部還設置有凸起部31,所述凸起部31的頂部直徑小于鉆桿鎖扣的直徑,以方便按壓鉆桿鎖扣;所述上半圓部1和所述下半圓部2是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剖面半圓環(huán)形的柱體,且所述上、下半圓部的剖面的半圓環(huán)形的內徑大于鉆桿的直徑;所述鉸鏈4為空心圓柱體結構,所述鉸鏈沿軸向被均勻分成5個小圓柱體,其第1、3、5部分小圓柱體組成第一鉸鏈41與所述上半圓部1固定連接;其第2、4部分小圓柱體組成第二鉸鏈42與所述下半圓部2固定連接;用一定位銷43將所述第一鉸鏈41與所述第二鉸鏈42固定連接。
使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鉆桿快速接卸工具時,將所述絲桿3旋轉擰進所述通孔6中,并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所述絲桿3擰進的長度,打開手把5將鉆桿快速接卸工具打開夾在鉆桿的連接頭上的鎖扣處,將所述凸起部31對準鎖扣,稍稍用力即可裝上或取下鉆桿。
由于防突預測中較多采用直徑42mm,長度1m的螺紋鉆桿,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的所述上半圓部1和下半圓部2的直徑為50mm,寬度為60mm;所述手把5的長度為150mm,由于所述鉸鏈4與所述手把5設置于不同側,動力臂較長;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鉆桿快速接卸工具的動力臂約為200mm,阻力臂約為25mm,動力臂是阻力臂的8倍,使用中對于因為鎖扣變形或損毀而不便于接卸的鉆桿同樣能夠用較小的力量便捷的裝卸。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