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沉管隧道施工中管節(jié)沉放作業(yè)的自動脫離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在目前海底隧道工程中,管節(jié)沉放是很重要一環(huán);在現今的管節(jié)沉放作業(yè)中,安裝船借助吊放系統(tǒng)的豎向吊索與管節(jié)相連,并由拖輪將管節(jié)浮運至沉管隧道的施工區(qū)進行沉放安裝。豎向吊索與管節(jié)的吊點通過插銷相連接,若沉放安裝完畢,必須由潛水員下水手動拆除豎向吊索和吊點;不僅增加了潛水員在安裝船下方水域作業(yè)的安全風險,也會增加安裝船現場等待時間;將給后序施工造成拖延;對于施工方來說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快速、便捷的完成管節(jié)脫離作業(yè),是急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急需一種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利用自動拔銷裝置實現自動脫出插銷,以解決管節(jié)沉放完畢后與安裝船自動脫離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吊架以及安裝在吊架兩端的吊耳,該吊耳底部通過設置在吊架上的自動拔銷裝置與管節(jié)上的吊點連接,該吊耳上部通過豎向吊索與安裝船連接。所述吊耳底部設有吊點孔,所述自動拔銷裝置有一個可與該吊點孔對應插裝的插銷。
所述自動拔銷裝置包括設置在吊架下端的千斤頂,該千斤頂一端與所述插銷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吊架連接。所述吊點上設有吊接頭,該吊接頭插裝在所述吊耳底部內,在該吊接頭上設有插接孔,該插接孔與所述吊點孔對應設置。在所述吊架兩端各設有一組接近限位開關。所述每組接近限位開關設置在所述吊點孔兩端。所述千斤頂是一個液壓千斤頂。該液壓千斤頂與安裝在吊架上的油管和控制電路連接。所述千斤頂水平設置。所述接近限位開關是磁感應式接近限位開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yōu)點:1、本實用新型采用自動拔銷裝置的設計;該自動拔銷裝置可在管節(jié)沉放完畢后,在千斤頂的作用下通過控制電路自動控制插銷拔出吊點銷孔;以實現插銷的自動脫出,從而很好的解決了管節(jié)沉放完畢后與安裝船自動脫離的問題;使管節(jié)沉放施工更加快速、順暢;從而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沉管安裝效率;減少了人為工作失誤,避免人身事故的出現。[0015]2、本實用新型采用吊架的設計;由于管節(jié)在沉放完成后脫離過程中同駁船上的兩豎向吊索之間不可避免的會相互纏繞打轉;導致豎向吊索不能順利收回;而吊架可以使同駁船上的兩豎向吊索始終保持一定距離,可以保證兩豎向吊索在卸力后不會相互纏繞打轉;該吊架還可為自動拔銷裝置提供安裝平臺;使管節(jié)沉放施工更加快速、順暢;加快了施工進度,有效提高施工質量,降低了安全隱患。3、本實用新型采用接近限位開關的設計;該接近限位開關可監(jiān)測插銷是否有足夠長度在吊耳和吊點孔內,當在豎向吊索沉放作業(yè)中將要發(fā)生插銷意外脫離時,每端的兩個接近限位開關將會發(fā)生報警,從而為豎向吊索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因此該裝置降低了施工風險;減少了工作失誤,避免重大事故的出現。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自動拔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A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
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兩個吊架I以及安裝在各吊架兩端的吊耳2,該吊耳底部通過設置在吊架上的自動拔銷裝置3與管節(jié)上的吊點4連接,該吊耳上部通過豎向吊索(屬于現有技術,圖中未顯示)與安裝船連接。其中一個吊架安裝在 管節(jié)前端5用于與安裝船的主駁船豎向吊索連接,另一個吊架安裝在管節(jié)后端用于與安裝船的副駁船豎向吊索連接,由于管節(jié)前、后兩部分的吊架結構相同,故本實施例中只采用管節(jié)前端吊架加以說明;本實施例中所述吊耳底部設有吊點孔6,所述自動拔銷裝置有一個可與該吊點孔對應插裝的插銷7。本實用新型采用吊架的設計;由于管節(jié)在沉放完成后脫離過程中同駁船上的兩豎向吊索之間不可避免的會相互纏繞打轉;導致豎向吊索不能順利收回;而吊架可以使同駁船上的兩豎向吊索始終保持一定距離,可以保證兩豎向吊索在卸力后不會相互纏繞打轉,同時單個豎向吊索也因吊架的作用不會發(fā)生自身的旋轉纏繞;該吊架還可為自動拔銷裝置提供安裝平臺;使管節(jié)沉放施工更加快速、順暢;加快了施工進度,有效提高施工質量,降低了安全隱患。參見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自動拔銷裝置包括設置在吊架下端的千斤頂8,該千斤頂一端與所述插銷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吊架連接;所述千斤頂通過連接桿9與所述吊架連接,所述千斤頂與所述連接桿鉸接設置;所述連接桿與所述吊架垂直設置。在所述吊點上設有吊接頭10,該吊接頭插裝在所述吊耳底部內,在該吊接頭上設有插接孔11,該插接孔與所述吊點孔對應設置;在沉放施工前,施工人員先將插銷沿吊點孔插入,并與所述插接孔穿裝,從而實現吊耳與吊點連接;本實施例中當吊耳與吊點呈銷軸連接時;所述千斤頂呈水平設置;本實施例中當吊耳與吊點斷開時;所述插銷拔出吊點孔,千斤頂沿其后端的鉸接點向下擺動,并最終垂直。本實施例中所述千斤頂是一個液壓千斤頂。該液壓千斤頂與安裝在吊架上的油管和控制電路連接(圖中未顯示),關于液壓千斤頂的控制與連接屬于現有技術,此處不再過多贅述。本實用新型采用自動拔銷裝置的設計;該自動拔銷裝置可在管節(jié)沉放完畢后,通過控制電路自動控制插銷在千斤頂的作用下拔出吊點孔;以實現插銷的自動脫出,從而很好的解決了管節(jié)沉放完畢后與安裝船自動脫離的問題;使管節(jié)沉放施工更加快速、順暢;從而加快了施工進度,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減少了人為工作失誤,避免人身事故的出現。本實施例中所述吊耳底部的左端面上設有一個吊點孔,所述吊耳底部的右端面上也設有一個吊點孔,兩吊點孔對應設置;本實施例中在所述吊架兩端各設有一組接近限位開關12 ;所述每組接近限位開關設置在所述吊點孔兩端;其中一個接近限位開關與所述吊耳底部左端面上的吊點孔位置對應;另一個接近限位開關與所述吊耳底部右端面上的吊點孔位置對應;從而有效實時監(jiān)控插銷在吊點孔中的情況。本實施例中所述接近限位開關是型號為P0H-300Z的磁感應式接近限位開關;該接近限位開關與所述控制電路連接。本實用新型采用接近限位開關的設計;該接近限位開關可監(jiān)測插銷是否有足夠長度在吊耳和吊點孔內,當在豎向吊索沉放作業(yè)中將要發(fā)生插銷意外脫離時,每端的兩個接近限位開關將會發(fā)生報警,從而為豎向吊索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從而降低了施工風險;減少了工作失誤,避免重大事故的出現。本實用新型的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的工作流程。管節(jié)沉放安裝完成后,安裝船需同管節(jié)脫離,拖運至深塢區(qū)。安裝船與管節(jié)的脫離過程如下:安裝船內操作人員就位;豎向吊索放松不帶力;液壓千斤頂動作,液壓桿收回;插銷在千斤頂的作用下,從吊耳和吊點孔中拔出;確認兩 個吊點的插銷全部拔出,即兩臺千斤頂桿全部收回至初始位置;豎向吊索收卷,將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吊離管節(jié);豎向吊索收卷,將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收緊在安裝船船體下方,系統(tǒng)完成自動脫離作業(yè)。
權利要求1.一種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系統(tǒng)包括吊架以及安裝在吊架兩端的吊耳,該吊耳底部通過設置在吊架上的自動拔銷裝置與管節(jié)上的吊點連接,該吊耳上部通過豎向吊索與安裝船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底部設有吊點孔,所述自動拔銷裝置有一個可與該吊點孔對應插裝的插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拔銷裝置包括設置在吊架下端的千斤頂,該千斤頂一端與所述插銷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吊架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點上設有吊接頭,該吊接頭插裝在所述吊耳底部內,在該吊接頭上設有插接孔,該插接孔與所述吊點孔對應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吊架兩端各設有一組接近限位開關。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組接近限位開關設置在所述吊點孔兩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頂是一個液壓千斤頂。該液壓千斤頂與安裝在吊架上的油管和控制電路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頂水平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限位開關是磁感應式接近限位開關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下自動脫離系統(tǒng),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沉管隧道施工中管節(jié)沉放作業(yè)的自動脫離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吊架以及安裝在吊架兩端的吊耳,該吊耳底部通過設置在吊架上的自動拔銷裝置與管節(jié)上的吊點連接,該吊耳上部通過豎向吊索與安裝船連接。本實用新型采用自動拔銷裝置的設計;該自動拔銷裝置可在管節(jié)沉放完畢后,在千斤頂的作用下通過控制電路自動控制插銷拔出吊點銷孔;以實現插銷的自動脫出,從而很好的解決了管節(jié)沉放完畢后與安裝船自動脫離的問題;使管節(jié)沉放施工更加快速、順暢;從而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沉管安裝效率;減少了人為工作失誤,避免人身事故的出現。
文檔編號E02D29/073GK203129182SQ20132001358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10日
發(fā)明者翟世鴻, 李林, 葉建華, 宿發(fā)強, 蘇長璽, 岳遠征, 王強, 張青海 申請人: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