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位及真空度自動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位及真空度自動控制裝置,屬于石油鉆井固控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控制鉆井液真空除氣器的真空度大小、控制真空罐內的液位高度,同時能夠防止過高的真空度而導致泥漿進入真空泵而造成設備故障的自動控制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鉆井液真空除氣器控制液位及真空度的裝置采用的有閥門調節(jié)裝置、浮球調節(jié)裝置兩種。閥門調節(jié)裝置是人工手動操作,不易精確控制、操作麻煩,如果操作不當,將導致設備故障;浮球調節(jié)裝置體積較大、結構復雜,長時間工作在含有大量的固相粒子和各種化學添加劑的高溫泥漿介質中,故障多、壽命短。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設計一種能夠控制真空罐內真空度大小和液位高度,減少造成設備故障的液位及真空度自動控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由基座、本體、鎖緊帽、調節(jié)帽、彈簧、螺桿、螺母、護套、螺栓、密封頭組成,基座為“U”字形,與鉆井液真空除氣器的真空罐焊接固定,其下底端有過濾孔,上部頂端與本體通過螺栓連接固定;本體為中空梯形體,下部為錐形密封面,中間側管壁開有通氣孔,上部通過螺紋分別與鎖緊帽、調節(jié)帽和護套相連接;螺桿穿入本體的中心孔,下端與密封頭螺紋連接,上端安裝固定螺母,在螺母與調節(jié)帽之間的螺桿上套裝有彈簧。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夠控制真空罐內真空度大小,而且能夠控制真空罐內的液位高度,同時能夠防止過高的真空度而導致泥漿進入真空泵而造成設備故障,具有體積小、成本低、耐腐蝕性強、故障率低、壽命長、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適合各種工況環(huán)境的優(yōu)點。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座、2-本體、3-鎖緊帽、4-調節(jié)帽、5-彈簧、6-螺桿、7-螺母、8-護套、9-螺栓、10-密封頭。
具體實施方式
由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基座1、本體2、鎖緊帽3、調節(jié)帽4、彈簧5、螺桿6、螺母7、護套8、螺栓9、密封頭10組成,基座1為“U”字形狀,基座1與鉆井液真空除氣器的真空罐焊接固定,下底端有過濾孔,上部頂端與本體2通過螺栓9固定連接;本體2為中空梯形體,下部為錐形密封面,中間開有通氣孔,上部通過螺紋分別與鎖緊帽3、調節(jié)帽4和護套8相連接;螺桿6穿入本體2的中心孔,下端與半球形密封頭10螺紋連接,上端安裝固定螺母7,在螺母7與調節(jié)帽4之間的螺桿6上套裝有彈簧5。
當鉆井液真空除氣器工作時,鉆井液真空除氣器利用真空泵的抽吸作用,在真空罐內形成負壓即真空,密封頭10在一定的真空負壓力的作用下,向下運動,使空氣通過本體2的進氣孔進入真空罐,從而使真空罐內的真空度達到一個平衡點,使真空罐內的泥漿液位保持在允許的高度;當真空罐內的泥漿液中有一定量侵入氣體時,真空罐內的真空度減小,半球形密封頭10在彈簧5的彈力作用下,隨螺桿6向上運動至本體2下部的錐形密封面,減小或停止空氣進入真空罐內,使真空罐內的泥漿液位保持在允許的高度;真空罐內的真空度大小可以通過調節(jié)帽4進行調節(jié),調節(jié)到所需真空度后通過鎖緊帽3進行固定。護套8是用來保護其內部配件不受損壞,基座1下底端面上的過濾孔可防止泥漿中的大直徑顆粒進入本體2的內腔。
權利要求1.一種液位及真空度自動控制裝置,由基座(1)、本體(2)、鎖緊帽(3)、調節(jié)帽(4)、彈簧(5)、螺桿(6)、螺母(7)、護套(8)、螺栓(9)、密封頭(10)組成,其特征在于基座(1)為“U”字形狀,基座(1)與鉆井液真空除氣器的真空罐焊接固定,下底端有過濾孔,上部頂端與本體(2)通過螺栓(9)固定連接;本體(2)為中空梯形體,下部為錐形密封面,中間側管壁上開有通氣孔,上部通過螺紋分別與鎖緊帽(3)、調節(jié)帽(4)和護套(8)相連接;螺桿(6)穿入本體(2)的中心孔,下端與半球形密封頭(10)螺紋連接,上端安裝固定螺母(7),在螺母(7)與調節(jié)帽(4)之間的螺桿(6)上套裝有彈簧(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位及真空度自動控制裝置,由基座、本體、鎖緊帽、調節(jié)帽、彈簧、螺桿、螺母、護套、螺栓、密封頭組成,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它不僅能夠控制真空罐內真空度大小,而且能夠控制真空罐內的液位高度,同時能夠防止過高的真空度而導致泥漿進入真空泵而造成設備故障,具有體積小、成本低、耐腐蝕性強、故障率低、壽命長、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適合各種工況環(huán)境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E21B21/00GK2918717SQ20062003070
公開日2007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7月11日
發(fā)明者張銅鋆, 董合建, 舒尚文, 張金成, 于文紅, 姜作文 申請人:中國石化集團中原石油勘探局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