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熱氣機的缸體結構,具體是一種高效冷卻發(fā)動機缸體。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上,依靠高溫氣體膨脹對外做功的缸體的壁厚較厚,尤其缸徑越大,工質氣體壓強越大,所需缸壁厚度越厚,靠傳統(tǒng)的在缸體外部設置水套對缸體內部冷卻的方式不能滿足需要,阻礙了大缸徑高壓強等大輸出功率的缸體的發(fā)展,尤其是活塞在缸體內作無油潤滑往復運動的熱氣機,不能有效降低缸體溫度,會加速活塞環(huán)的磨損,縮短了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但工質密封性能好、冷卻效果好,而且能夠減少磨損,從而延長使用壽命的高效冷卻發(fā)動機缸體。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高效冷卻發(fā)動機缸體,包括內部有高壓工質氣體膨脹的缸體,缸體的內腔中具有嵌在缸體內壁上的夾套,夾套具有流體內腔,所述流體內腔形成冷卻流道,冷卻流道連接高壓油冷卻器和增壓器。
所述冷卻流道依次串接高壓油冷卻器和增壓器。
所述冷卻流道分別直接連接高壓油冷卻器和增壓器。
所述增壓器為缸體的內腔,所述缸體內腔的高壓工質氣體給冷卻流道內的冷卻液施加一個壓強,以平衡冷卻流道和缸體內腔之間的壓差。
所述增壓器為一個外接的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內儲存的高壓工質氣體,蓄能器給冷卻流道內的冷卻液施加一個平衡壓強。
所述增壓器為一個油泵。
所述高壓油冷卻器和增壓器之間設置有一個平衡活塞,缸體內的高壓工質通過推動平衡活塞給冷卻流道內的冷卻液施加一個平衡壓強。
所述冷卻流道和增壓器之間設置有一個平衡活塞,缸體內的高壓工質通過推動平衡活塞給冷卻流道內的冷卻液施加一個平衡壓強。
在所述冷卻流道上設置一個出油口,所述冷卻流道出油口處安裝有一個溢流閥,這樣經過冷卻器冷卻后的冷卻液流過冷卻流道對缸體冷卻后通過溢流閥回到油箱。
所述溢流閥是一個氣液平衡溢流閥,所述氣液平衡溢流閥包括一個閥體,所述閥體內設置有與閥體滑動密封的柱塞閥芯,所述閥體被柱塞閥芯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與缸體內高壓工質氣體相通的氣腔,另外一部分是是與循環(huán)冷卻流道的出油口連接的油腔,在油腔所在的閥體上設置有與油箱聯通的溢流口,所述柱塞閥芯的移動能夠改變溢流口溢流通道的大小,進而改變油腔內油壓大小。
采用上述的結構后,在缸體內腔中設置的具有循環(huán)冷卻通道的夾套,循環(huán)冷卻通道依次串接高壓油冷卻器和增壓器或分別直接連接高壓油冷卻器和增壓器,由此可以通過向循環(huán)冷卻流道內打高壓冷卻油,使油壓和缸體內腔中的高壓工質壓強相當,這樣內缸壁的厚度就能做的較薄,有利于吸收活塞環(huán)和內缸壁之間磨損帶來的溫度,無論缸體增加多厚,都不影響冷卻效果的熱氣機高效冷卻缸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的高效冷卻發(fā)動機缸體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高效冷卻發(fā)動機缸體,包括內部有高壓工質氣體膨脹的缸體1,缸體1的內腔中具有嵌在缸體內壁上的夾套3,夾套3具有流體內腔,流體內腔形成冷卻流道4,冷卻流道4連接高壓油冷卻器9和增壓器,冷卻流道4依次串接高壓油冷卻器9和增壓器,所說的增壓器為一個油泵2,冷卻流道4上設置一個出油口,冷卻流道4出油口處安裝有一個溢流閥5,這樣經過冷卻器冷卻后的冷卻液流過冷卻流道4對缸體冷卻后通過溢流閥回到油箱,所說的溢流閥是一個氣液平衡溢流閥,氣液平衡溢流閥包括一個閥體6,所述閥體6內設置有與閥體滑動密封的柱塞閥芯7,所述閥體6被柱塞閥芯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與缸體內高壓工質氣體相通的氣腔10,另外一部分是是與循環(huán)冷卻流道4的出油口連接的油腔11,在油腔所在的閥體上設置有與油箱聯通的溢流口,所述柱塞閥芯7的移動能夠改變溢流口溢流通道的大小,進而改變油腔內油壓大小。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本發(fā)明的高效冷卻發(fā)動機缸體,包括內部有高壓工質氣體膨脹的缸體1,缸體1的內腔中具有嵌在缸體內壁上的夾套3,夾套3具有流體內腔,流體內腔形成冷卻流道4,冷卻流道4連接高壓油冷卻器9和增壓器,冷卻流道4依次串接高壓油冷卻器9和增壓器,所說的增壓器為一個外接的蓄能器7,蓄能器7內儲存的高壓工質氣體,蓄能器7給冷卻流道4內的冷卻液施加一個平衡壓強,高壓油冷卻器9和蓄能器7之間設置有一個平衡活塞8,缸體1內的高壓工質通過推動平衡活塞8給冷卻流道4內的冷卻液施加一個平衡壓強,有效避免了因冷卻流道4和缸體1的內腔直接連通,造成的冷卻液對缸體1內的工質氣體的污染。
實施例三:
如圖3所示,本發(fā)明的高效冷卻發(fā)動機缸體,包括內部有高壓工質氣體膨脹的缸體1,缸體1的內腔中具有嵌在缸體內壁上的夾套3,夾套3具有流體內腔,流體內腔形成冷卻流道4,冷卻流道4連接高壓油冷卻器9和增壓器,冷卻流道4依次串接高壓油冷卻器9和增壓器,冷卻流道4依次串接高壓油冷卻器9和增壓器,所說的增壓器為缸體1的內腔,所述缸體1內腔的高壓工質氣體給冷卻流道4內的冷卻液施加一個壓強,以平衡冷卻流道4和缸體1內腔之間的壓差,所說的高壓油冷卻器9和增壓器之間設置有一個平衡活塞8,缸體1內的高壓工質通過推動平衡活塞8給冷卻流道4內的冷卻液施加一個平衡壓強,有效避免了因冷卻流道4和缸體1的內腔直接連通,造成的冷卻液對缸體1內的工質氣體的污染。
實施例四:
如圖4所示,本發(fā)明的高效冷卻發(fā)動機缸體,包括內部有高壓工質氣體膨脹的缸體1,缸體1的內腔中具有嵌在缸體內壁上的夾套3,夾套3具有流體內腔,流體內腔形成冷卻流道4,冷卻流道4連接高壓油冷卻器9和增壓器,冷卻流道4分別直接連接高壓油冷卻器9和增壓器,所說的增壓器為缸體1的內腔,缸體1內腔的高壓工質氣體給冷卻流道4內的冷卻液施加一個壓強,以平衡冷卻流道4和缸體1內腔之間的壓差,冷卻流道4和增壓器之間設置有一個平衡活塞8,缸體1內的高壓工質通過推動平衡活塞8給冷卻流道4內的冷卻液施加一個平衡壓強,有效避免了因冷卻流道4和缸體1的內腔直接連通,造成的冷卻液對缸體1內的工質氣體的污染。
實施例五:
如圖5所示,本發(fā)明的高效冷卻發(fā)動機缸體,包括內部有高壓工質氣體膨脹的缸體1,缸體1的內腔中具有嵌在缸體內壁上的夾套3,夾套3具有流體內腔,流體內腔形成冷卻流道4,冷卻流道4連接高壓油冷卻器9和增壓器,冷卻流道4分別直接連接高壓油冷卻器9和增壓器,所說的增壓器為一個外接的蓄能器7,蓄能器7內儲存的高壓工質氣體,蓄能器7給冷卻流道4內的冷卻液施加一個平衡壓強,冷卻流道4和增壓器之間設置有一個平衡活塞8,缸體1內的高壓工質通過推動平衡活塞8給冷卻流道4內的冷卻液施加一個平衡壓強,有效避免了因冷卻流道4和缸體1的內腔直接連通,造成的冷卻液對缸體1內的工質氣體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