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研磨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營養(yǎng)代餐粉用研磨機。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也越來越快,人們也越來越缺乏時間去烹飪一頓富含營養(yǎng)的早餐,于是,人們通過去早市購買早點或者去超市夠買一些泡沖喝的代餐粉來解決一頓早飯。
為了適應現(xiàn)代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多的營養(yǎng)粉生產廠家提供了各種各樣的代餐粉,從最初的豆奶粉、黑芝麻糊再到現(xiàn)在的五谷雜糧粉、紅豆薏米粥等等符合現(xiàn)有人們需要的代餐粉不斷出現(xiàn),使人們在方便之余,也能滿足人體所需的各種元素。
現(xiàn)有的代餐粉的好壞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便,一個是代餐粉的營養(yǎng)價值,另一個便是代餐粉的研磨程度,是否能夠滿足在開水沖燙后,無任何殘渣,使人們在飲用時,不會出現(xiàn)磨喉嚨的感覺,因此,這也對現(xiàn)有的研磨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現(xiàn)有的研磨機在研磨時,其研磨效果往往無法達到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塊研磨效果好、研磨顆粒小的研磨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的研磨機的研磨效果有限的技術問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且研磨效果好、研磨顆粒小的營養(yǎng)代餐粉用研磨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營養(yǎng)代餐粉用研磨機,包括機座以及設置在機座上方的進料杯,所述進料杯內設置有進料斗,所述進料斗的底部設置有研磨組件,所述研磨組件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上研磨盤和下研磨盤,所述上研磨盤包括上研磨盤本體以及設置在上研磨盤本體中心位置處的固定軸,所述上研磨盤本體包括固定不動的固定磨盤以及與轉軸連接的動磨盤,所述固定磨盤與動磨盤之間呈環(huán)狀交叉設置,所述機座上設置有用于驅動上研磨盤轉動的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通過驅動套裝在固定軸上的轉軸實現(xiàn)動磨盤的驅動。
作為優(yōu)選,所述下研磨盤包括下研磨盤本體以及設置在下研磨盤本體中心位置處的下磨盤轉軸,所述下研磨本體上設置有下動磨盤,所述下動磨盤轉動設置在下研磨盤本體。
作為優(yōu)選,所述下磨盤本體上設置有用于放置下動磨盤的凹槽,所述凹槽內填充有轉珠。
作為優(yōu)選,所述固定磨盤與下動磨盤相對設置。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通過提供一種營養(yǎng)代餐粉用研磨機,利用相對設置的上下磨盤進而實現(xiàn)了五谷雜糧的精細化研磨,確保研磨后的代餐粉研磨程度好,研磨顆粒小,使人們在飲用時不會感覺有磨喉嚨的情況出現(xiàn),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合大規(guī)模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實施例1提供的營養(yǎng)代餐粉用研磨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提供的上研磨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1提供的下研磨盤的爆炸圖;
以上各圖中,1、機座;2、進料杯;3、進料斗;4、上研磨盤;41、上研磨盤本體;42、固定軸;43、驅動電機;44、固定磨盤;45、動磨盤;46、轉軸;5、下磨盤本體;51、凹槽;52、轉珠;53、下動磨盤;6、下磨盤轉軸;7、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開說明書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營養(yǎng)代餐粉用研磨機,包括機座1以及設置在機座1上方的進料杯2,在進料杯2內設置有進料斗3,在本實施例中,機座1和進料杯2、進料斗3的結構和現(xiàn)在常用的結構基本一致,本實施例中,重點改進的地方在于在進料斗3的底部設置有研磨組件,本實施例所提供的研磨組件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上研磨盤4和下研磨盤,其中,上研磨盤4包括上研磨盤本體41以及設置在上研磨盤本體中心位置處的固定軸42,具體的說,上研磨盤本體41包括固定不動的固定磨盤44以及與轉軸連接的動磨盤45,固定磨盤44與動磨盤45之間呈環(huán)狀交叉設置,在本實施例中,上研磨盤本體41由固定磨盤44、動磨盤45和固定磨盤44組成,其中最外層的固定磨盤44設置在通過固定桿(圖中未標注)固定在進料杯2上,具體的說,固定桿貫穿進料斗3固定在進料杯2上,最里面的固定磨盤44通過上研磨盤本體中心位置處的固定軸42固定與進料杯2連接,在固定軸42上套裝有轉軸46,在轉軸43上套裝有齒輪(圖中未標注),在齒輪外設置有配合設置有固定架(圖中未標注),固定架(圖中未標注)與動磨盤45連接,機座1上設置有用于驅動上研磨盤4轉動的驅動電機43,具體的說,驅動電機43的動力端與齒輪連接,為了保證穩(wěn)定,在本實施例中,動磨盤45的側壁與固定磨盤44的側壁之間采用凹凸結構設置,即在固定磨盤44的側壁上設置凹槽,在動磨盤45的側壁上設置凸起,這樣的設計保證穩(wěn)定。
本實施例所提供的下研磨盤包括下研磨盤本體5以及設置在下研磨盤本體5中心位置處的下磨盤轉軸6,在下研磨本體5上設置有下動磨盤53,其中,下動磨盤53轉動設置在下研磨盤本體5,具體的說,下磨盤本體5上設置有用于放置下動磨盤53的凹槽51,在凹槽51內填充有轉珠52,通過凹槽51和轉珠52的設置,即可實現(xiàn)下動磨盤53的轉動。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達到高研磨效果的,固定磨盤44與下動磨盤53相對設置,在下研磨盤的底部設置有下磨盤轉軸6,下磨盤轉軸6跟電機的7動力端連接,電機7固定在機座1上。
在具體使用時,下研磨盤和上研磨盤4的轉動方向為逆向轉動,這樣的轉動,有利于提高研磨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應用于其它領域,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