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油墨智能反應釜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油墨智能反應釜。
背景技術:
油墨是用于包裝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過印刷將圖案、文字表現(xiàn)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輔助成分,它們均勻地混合并經(jīng)反復軋制而成一種粘性膠狀流體。反應釜是鍋體、鍋蓋、攪拌器、電加熱油夾管、支承及傳動裝置、軸封裝置、溢油槽等組成,并配有電加熱棒及測溫、測壓表。反應釜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橡膠、農(nóng)藥、染料、醫(yī)藥、食品,用來完成硫化、硝化、氫化、烴化、聚合、縮合等工藝過程的壓力容器。油墨智能反應釜是生產(chǎn)油墨的設備之一,目前油墨反應釜存在著智能化程度不高以及反應不完全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墨智能反應釜,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智能化程度不高以及反應不完全的缺陷。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油墨智能反應釜,所述油墨智能反應釜包括釜體、反應釜電機、攪拌軸和支座,所述釜體固定在支座上,所述釜體上端設置有進料口、安全閥、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釜體的外壁上設置有操作面板,所述釜體的底側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反應釜電機固定于釜體的頂端,所述反應釜電機上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操作面板連接,所述反應釜電機下側與設置在釜體內(nèi)部的攪拌軸連接,所述攪拌軸上設置有溫濕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所述溫濕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攪拌軸上設置有十字形攪拌槳葉。
優(yōu)選的,所述十字形攪拌槳葉上設置有導液板,所述導液板通過螺釘固定在十字形攪拌槳葉上。
優(yōu)選的,所述十字形攪拌槳葉之間設置有條形刮板,所述條形刮板的端部設置有刮板墊片。
優(yōu)選的,所述釜體的上側設置有觀察口。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油墨智能反應釜,所述攪拌軸上設置有十字形攪拌槳葉,所述十字形攪拌槳葉上設置有導液板,可以進一步提高攪拌效率,所述十字形攪拌槳葉之間設置有條形刮板,所述條形刮板的端部設置有刮板墊片,可以將內(nèi)襯上粘黏的物料進行刮除,減少反應釜清理時的困難,所述釜體的上側設置有觀察口,可以根據(jù)需要對反應釜內(nèi)的反應情況進行觀察,該油墨智能反應釜可以根據(jù)溫濕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與操作面板連用,實現(xiàn)反應釜的自動化程度,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油墨智能反應釜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釜體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釜體、2-反應釜電機、3-攪拌軸、4-支座、5-進料口、6-安全閥、7-進氣口、8-出氣口、9-操作面板、10-出料口、11-控制器、12-溫濕度傳感器、13-壓力傳感器、14-十字形攪拌槳葉、15-導液板、16-螺釘、17-條形刮板、18-刮板墊片、19-觀察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
圖1出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種油墨智能反應釜,所述油墨智能反應釜包括釜體1、反應釜電機2、攪拌軸3和支座4,所述釜體1固定在支座4上,所述釜體1上端設置有進料口5、安全閥6、進氣口7和出氣口8,所述釜體1的外壁上設置有操作面板9,所述釜體1的底側設置有出料口10,所述反應釜電機2固定于釜體1的頂端,所述反應釜電機2上設置有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與操作面板9連接,所述反應釜電機2下側與設置在釜體1內(nèi)部的攪拌軸3連接,所述攪拌軸3上設置有溫濕度傳感器12和壓力傳感器13,所述溫濕度傳感器12和壓力傳感器13與控制器11連接。
此外,如圖2所示,所述攪拌軸3上設置有十字形攪拌槳葉14,所述十字形攪拌槳葉14上設置有導液板15,所述導液板15通過螺釘16固定在十字形攪拌槳葉14上,所述十字形攪拌槳葉14之間設置有條形刮板17,所述條形刮板17的端部設置有刮板墊片18,所述釜體1的上側設置有觀察口19。
基于上述,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油墨智能反應釜,所述攪拌軸上設置有十字形攪拌槳葉,所述十字形攪拌槳葉上設置有導液板,可以進一步提高攪拌效率,所述十字形攪拌槳葉之間設置有條形刮板,所述條形刮板的端部設置有刮板墊片,可以將內(nèi)襯上粘黏的物料進行刮除,減少反應釜清理時的困難,所述釜體的上側設置有觀察口,可以根據(jù)需要對反應釜內(nèi)的反應情況進行觀察,該油墨智能反應釜可以根據(jù)溫濕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與操作面板連用,實現(xiàn)反應釜的自動化程度,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