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血液標本架。
背景技術:
血液標本被采集到試管中后,一般就放置到血液標本架上,然后被送到檢驗室進行檢驗。但是,對于一些試管,其中試管壁上是粘附有抗凝劑的,這種情況下,醫(yī)護人員在采完血后,需要緩慢擺動試管5次左右,使得血液標本與抗凝劑均勻混合。對于采血室,每天要采集大量的血樣,這樣,無形中就給醫(yī)護人員造成較大的勞動負擔。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能夠血液標本架,其能夠對裝有血樣的試管搖動,將試管中的抗凝劑與血樣均勻混合,大大節(jié)省人力勞動。
本實用新型的血液標本架,其包括:底座、主體;底座支撐在主體下方;
主體在其縱向上形成有多個插孔,用于插入裝有抗凝劑的血液標本試管;
底座包括:中部支撐壁、側部支撐壁、彈簧、凸輪、凸輪齒輪、電機齒輪、電機;
中部支撐壁設置在底座的中部,由底座上表面向上延伸,中部支撐壁上端形成有凹槽,凹槽兩側的凸起之間設置有第一轉軸;主體下部可轉動地結合在該第一轉軸上;
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底座左側上表面,彈簧的上端固定在主體左側的下表面;主體右側的下表面支撐于凸輪的外周面上;
側部支撐壁設置在底座的右側,側部支撐壁上端設置有第二轉軸;凸輪以及凸輪齒輪固定地安裝在所述第二轉軸上,凸輪齒輪形成在凸輪的一側;
電機安裝在底座上,電機齒輪固定地安裝在電機的輸出軸上;
電機齒輪與凸輪齒輪嚙合在一起,構成減速機構。
優(yōu)選地,所述凸輪形成為橢圓形。
優(yōu)選地,彈簧的初始長度等于主體處于水平狀態(tài)時主體下表面距底座上表面的距離。
優(yōu)選地,在主體下表面進一步安裝有輥子,輥子的位置對應凸輪的位置。
優(yōu)選地,主體下部是在其中心位置結合在所述第一轉軸上。
本實用新型的血液標本架,通過在放置血液標本試管的主體下方安裝可轉動的凸輪機構,能夠使得主體上下擺動,由此使得裝有血液抗凝劑的試管隨之擺動,促進血液與抗凝劑的均勻混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血液標本架的狀態(tài)一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血液標本架的狀態(tài)一主視圖;
圖3為圖1的血液標本架的后視圖;
圖4為圖1中的血液標本架的底座的俯視圖;
圖5為圖1中的血液標本架的底座的左視圖(略去彈簧);
圖6為圖1中的血液標本架的底座的右視圖;
圖7為圖1的血液標本架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7對本實用新型的血液標本架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血液標本架,其包括:底座20、主體10。底座20支撐在主體10下方。
主體10在其縱向上形成有多個插孔11,用于插入裝有抗凝劑的血液標本試管。當然也可以插入普通試管。
底座20包括:中部支撐壁21、側部支撐壁22、彈簧26、凸輪25、凸輪齒輪、電機齒輪28、電機30。
中部支撐壁21設置在底座10的中部,由底座10上表面向上延伸,中部支撐壁21上端形成有凹槽,凹槽兩側的凸起之間設置有第一轉軸24。主體10下部可轉動地結合在該第一轉軸24上。優(yōu)選地,主體10下部是在其中心位置結合在第一轉軸24上。第一轉軸24為主體的上下擺動提供支撐轉軸,其位置可以是在主體10中心處,也可以是在其他位置上。
彈簧26的下端固定在底座20左側上表面,彈簧26的上端固定在主體10左側的下表面。主體10右側的下表面支撐于凸輪25的外周面上。
側部支撐壁22設置在底座20的右側,側部支撐壁22上端設置有第二轉軸23。凸輪25以及凸輪齒輪27固定地安裝在第二轉軸23上,使得凸輪25與凸輪齒輪27同步轉動。凸輪齒輪27形成在凸輪25的一側。
電機30安裝在底座20上,電機齒輪28固定地安裝在電機30的輸出軸29上。
電機齒輪28與凸輪齒輪27嚙合在一起,構成減速機構。即凸輪齒輪27的齒數(shù)要遠遠大于電機齒輪的齒數(shù),由此電機轉動預定轉后,凸輪轉動一周。
凸輪25形成為橢圓形。凸輪25還可以是漸開線形。凸輪25還可以使用偏心輪作代替。
彈簧26的初始長度等于主體10處于水平狀態(tài)時主體10下表面距底座20上表面的距離。
在主體10下表面還可進一步安裝有輥子(圖中未示出),輥子的位置對應凸輪25的位置。由此,凸輪25的外周面與輥子接觸,減小凸輪轉動時受到的摩擦力。
使用時,將電機通電,電機開始轉動,其輸出軸帶動電機齒輪轉動,電機赤露帶動凸輪齒輪轉動,凸輪齒輪帶動第二轉軸轉動,第二轉軸帶動凸輪轉動,由此在彈簧與凸輪的左右下,主體上下擺動,將試管中的抗凝劑與血液均勻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