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灌設備,具體是一種自動伸縮式園林灌溉噴頭。
背景技術:
在園林綠化工程項目中種植新的植物以及在園林綠地養(yǎng)護管理過程中,要求有效地對植物進行水分補給,確保植物能夠成活以及成長的同時,還要降低園林綠化維護費用,這就要推廣節(jié)約用水技術和措施,目前市場上存在的噴灌頭不能靈活根據(jù)噴灑面積改變噴灑半徑例如經(jīng)常看到噴灌頭噴灑的水澆灌到路面,澆灌面積不能有效利用,浪費水資源;園林綠地中一般生活有很多體型較小的昆蟲,在噴灌頭不工作時這些小昆蟲或者其他細小雜物進入噴灌頭,容易堵塞噴灌頭,而目前市面上的噴灌頭不具有自動隔斷噴灌頭和外界接觸的裝置,導致噴灌系統(tǒng)的維護成本和難度增加。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伸縮式園林灌溉噴頭,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伸縮式園林灌溉噴頭,包括套筒和液壓缸;所述套筒底面設有若干排水口;套筒底面中心處設有進水接口;所述進水接口與三通相連;所述三通與液壓缸相連;所述液壓缸側面頂端設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裝有單向閥;液壓缸內(nèi)部裝有活塞;所述活塞一側裝有閥芯;活塞上表面中心位置裝有推桿;所述推桿頂端與基座連接;所述基座側面與輸水軟管連接;所述輸水軟管另一端通過順序閥與所述三通連接;基座頂端與噴頭連接;所述噴頭上方裝有頂塊;所述頂塊為圓錐形;套筒頂端通過轉動副與四個翻蓋連接;所述翻蓋與套筒連接處裝有扭轉彈簧。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采用長方體結構,其截面為正方形,內(nèi)部中空。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閥芯采用啞鈴狀結構,內(nèi)部設有工字型通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輸水軟管采用彈簧狀結構套裝在液壓缸外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蓋采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結構,分別與套筒四個側邊連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水壓實現(xiàn)了噴頭的自動升降,無需安裝復雜的控制設備和升降設備;有效降低了設備的成本和安裝難度;通過升降噴頭和安裝翻蓋,避免了噴頭因灰塵或昆蟲導致的堵塞;套筒底部設置的排水口可以及時將套筒內(nèi)部的積水排出,避免積水在套筒內(nèi)累積,影響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自動伸縮式園林灌溉噴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自動伸縮式園林灌溉噴頭中翻蓋結構示意圖。
圖3為自動伸縮式園林灌溉噴頭中活塞結構示意圖。
圖中:1-扭轉彈簧,2-翻蓋,3-套筒,4-排水管,5-單向閥,6-輸水軟管,7-活塞,8-排水口,9-進水接口,10-三通,11-順序閥,12-閥芯,13-推桿,14-液壓缸,15-基座,16-噴頭,17-頂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一種自動伸縮式園林灌溉噴頭,包括套筒3和液壓缸14;所述套筒3采用長方體結構,其截面為正方形,內(nèi)部中空;套筒3底面設有若干排水口8;套筒3底面中心處設有進水接口9;所述進水接口9與三通10相連;所述三通10與液壓缸14相連;所述液壓缸14側面頂端設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上裝有單向閥5;液壓缸14內(nèi)部裝有活塞7;所述活塞7一側裝有閥芯12;所述閥芯12采用啞鈴狀結構,內(nèi)部設有工字型通孔;活塞7上表面中心位置裝有推桿13;所述推桿13頂端與基座15連接;所述基座15側面與輸水軟管6連接;所述輸水軟管6采用彈簧狀結構套裝在液壓缸14外側;輸水軟管6另一端通過順序閥11與所述三通10連接;基座15頂端與噴頭16連接;所述噴頭16上方裝有頂塊17;所述頂塊17為圓錐形;套筒3頂端通過轉動副與四個翻蓋2連接;所述翻蓋2采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結構,分別與套筒3四個側邊連接;翻蓋2與套筒3連接處裝有扭轉彈簧1。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水從進水接口9流入;經(jīng)過三通10流入液壓缸14內(nèi),將活塞7頂起,推動推桿13和基座15向上移動;輸水軟管6隨之拉長升起;噴頭16和頂塊17隨之升起,頂塊17將翻蓋2頂開,扭轉彈簧1受力;當活塞7升到頂部時,閥芯12受到液壓缸14頂部擠壓,向下移動,打開水流通路;此時裝置內(nèi)壓力上升,順序閥11打開,水流從輸水軟管6流向基座15,再從噴頭16噴出,進行澆灌;澆灌完成時,活塞7受噴頭16、頂塊17、基座15、推桿13和自身的重力作用向下移動,液壓缸14下方的水從閥芯12流到液壓缸14上方;當活塞7觸底時,閥芯12受到液壓缸14底部擠壓向上移動,關閉水流通路;翻蓋2在扭轉彈簧1的作用下回復原位;等到下一次噴灌時,液壓缸14上方的水從排水管4排出,再從套筒3底部的排水口8流入地面。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nèi),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