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微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將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放入三乙胺和四氫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鈀和碘化亞銅作為催化劑,并在80℃~90℃下聚合24小時~30小時。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微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能夠簡化制備工藝,使得制備成本得以降低。
【專利說明】一種微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吸油材料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微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多孔高分子吸油材料是一種具有三維網(wǎng)狀化學交聯(lián)結(jié)構(gòu)的高分子聚合物,與傳統(tǒng)的吸油材料相比,多孔高分子吸油材料具有孔隙率大、能夠吸附的有機物種類多、吸附量大、吸附速度快、油水選擇性高等特點。目前高分子類吸油材料的合成單體主要為丙烯酸酯類和α -烯烴類,由于后者價格昂貴,故大多采用丙烯酸酯類單體進行合成,其合成方法主要采用懸浮聚合和乳液聚合,以丙烯酸酯類為原料,油溶性自由基引發(fā)劑為引發(fā)劑進行引發(fā)聚合。
[0003]但是,現(xiàn)有的多孔高分子吸油材料在制備過程中均需要加入致孔劑,以及還需要采用相應的工藝脫除制備過程中所加入的致孔劑,使得制備工藝復雜,使得成本較高。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微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能夠簡化制備工藝,使得制備成本得以降低。
[0005]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微孔吸油材料的制備方法,將1,3,5-三炔基苯和2,6- 二溴萘放入三乙胺和四氫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鈀和碘化亞銅作為催化劑,并在80°C?90°C下聚合24小時?30小時。
[0006]可選的,在80°C?90°C下聚合24小時?30小時之后,將反應產(chǎn)物冷卻至20°C?40。。。
[0007]可選的,在將所述反應產(chǎn)物冷卻至20°C?40°C之后,依次使用氯仿、水和甲醇進行過濾處理,再在70°C下干燥5小時?8小時。
[0008]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微孔吸油材料,按質(zhì)量百分比計包括2.7%?4.8%的
I,3,5-三炔基苯,7.?%?13.9%的二溴萘,0.01%?0.02%的二氯化鈀,0.01%?0.02%的碘化亞銅,32.5%?35.8%的三乙胺,48.76%?53.78%的四氫呋喃。
[0009]本發(fā)明有益效果如下:
[0010]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本申請技術(shù)方案是將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放入三乙胺和四氫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鈀和碘化亞銅作為催化劑,并在80°C?90°C下聚合24小時?30小時,使得本申請無需添加致孔劑,就可以制得所述微孔吸油材料,由于現(xiàn)有技術(shù)在制備多孔高分子吸油材料時,不僅需要加入致孔劑,還需脫除致孔劑,如此,使得本申請技術(shù)方案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減少了加入和脫除致孔劑的步驟,從而能夠簡化制備工藝,使得制備成本得以降低。
【具體實施方式】
[0011]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微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能夠簡化制備工藝,使得制備成本得以降低。
[0012]下面對本發(fā)明實施例技術(shù)方案的主要實現(xiàn)原理、【具體實施方式】及其對應能夠達到的有益效果進行詳細地闡述。
[0013]實施例一:
[0014]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出了一微孔吸油材料的制備方法,將1,3,5-三炔基苯和2,6- 二溴萘放入三乙胺和四氫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鈀和碘化亞銅作為催化劑,并在80°C下反應24小時即可。
[0015]其中,上述制備方法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0016]步驟a:在帶有攪拌裝置的反應釜中加入三乙胺助溶劑和四氫呋喃溶劑,然后加入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進行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鈀和碘化亞銅作為催化劑,均勻攪拌直至1,3,5-三炔基苯和2,6- 二溴萘和所述催化劑完全溶解。
[0017]步驟b:在完全溶解之后,將所述反應釜加熱至80°C,使得上述混合物在80°C的溫度和在回流攪拌的條件下聚合24小時,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所述室溫為20°C?40°C。
[0018]步驟c:將冷卻至室溫的所述反應產(chǎn)物進行過濾,再依次用氯仿、水、甲醇進行過濾,具體可以依次用氯仿、水、甲醇洗滌所述反應產(chǎn)物,然后在70°C下干燥5小時得到微孔吸油材料,其中,所述微孔吸油材料包括2.7%的1,3,5-三炔基苯,7.7%的二溴萘,0.01%的二氯化鈀,0.01%的碘化亞銅,32.5%的三乙胺和48.76%的四氫呋喃,按質(zhì)量百分比計。
[0019]本發(fā)明通過一步合成法制備的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積高,BET比表面積、孔隙率可控,可以通過調(diào)整聚合工藝比例來控制。對于成品油(例如:汽油、煤油以及航空用油)、輕質(zhì)低粘度原油以及小分子有機物(例如:苯、苯胺、硝基苯、苯酚、鄰苯二甲酸甲酯等)均有較好的吸附效果。這種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生產(chǎn)工藝簡單、反應過程易于控制,能有效吸附水上或者陸上溢油。此外,還可以應用在水中有機物吸附行業(yè),在石油工業(yè)領(lǐng)域及水處理領(lǐng)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0020]本發(fā)明通過一步法制備的自交聯(lián)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積高,BET比表面積、孔隙率可控,可以通過調(diào)整聚合工藝比例來控制。對煤油的吸附倍率大于20倍,對硝基苯的吸附倍率大于30倍。
[0021]實施例二:
[0022]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出了一微孔吸油材料的制備方法,將1,3,5-三炔基苯和2,6- 二溴萘放入三乙胺和四氫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鈀和碘化亞銅作為催化劑,并在90°C下反應30小時。
[0023]其中,上述制備方法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0024]步驟a:在帶有攪拌裝置的反應釜中加入三乙胺助溶劑和四氫呋喃溶劑,然后加入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進行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鈀和碘化亞銅作為催化劑,均勻攪拌直至1,3,5-三炔基苯和2,6- 二溴萘和所述催化劑完全溶解。
[0025]步驟b:在完全溶解之后,將所述反應釜加熱至90°C,使得上述混合物在80°C的溫度和在回流攪拌的條件下聚合30小時,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所述室溫為20°C?40°C。
[0026]步驟c:將冷卻至室溫的所述反應產(chǎn)物進行過濾,再依次用氯仿、水、甲醇進行過濾,具體可以依次用氯仿、水、甲醇洗滌所述反應產(chǎn)物,然后在70°C下干燥8小時得到微孔吸油材料,其中,所述微孔吸油材料包括4.8 %的1,3,5-三炔基苯,73.9 %的二溴萘,0.02 %的二氯化鈀,0.02 %的碘化亞銅,35.8 %的三乙胺和53.78 %的四氫呋喃,按質(zhì)量百分比計。
[0027]本發(fā)明通過一步合成法制備的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積高,BET比表面積、孔隙率可控,可以通過調(diào)整聚合工藝比例來控制。對于成品油(例如:汽油、煤油以及航空用油)、輕質(zhì)低粘度原油以及小分子有機物(例如:苯、苯胺、硝基苯、苯酚、鄰苯二甲酸甲酯等)均有較好的吸附效果。這種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生產(chǎn)工藝簡單、反應過程易于控制,能有效吸附水上或者陸上溢油。此外,還可以應用在水中有機物吸附行業(yè),在石油工業(yè)領(lǐng)域及水處理領(lǐng)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0028]本發(fā)明通過一步法制備的自交聯(lián)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積高,BET比表面積、孔隙率可控,可以通過調(diào)整聚合工藝比例來控制。對煤油的吸附倍率大于20倍,對硝基苯的吸附倍率大于30倍。
[0029]實施例三:
[0030]本發(fā)明實施例三提出了一微孔吸油材料的制備方法,將1,3,5-三炔基苯和2,6- 二溴萘放入三乙胺和四氫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鈀和碘化亞銅作為催化劑,并在85°C下反應26小時即可。
[0031]其中,上述制備方法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0032]步驟a:在帶有攪拌裝置的反應釜中加入三乙胺助溶劑和四氫呋喃溶劑,然后加入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進行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鈀和碘化亞銅作為催化劑,均勻攪拌直至1,3,5-三炔基苯和2,6- 二溴萘和所述催化劑完全溶解。
[0033]步驟b:在完全溶解之后,將所述反應釜加熱至85°C,使得上述混合物在80°C的溫度和在回流攪拌的條件下聚合26小時,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所述室溫為20°C?40°C。
[0034]步驟c:將冷卻至室溫的所述反應產(chǎn)物進行過濾,再依次用氯仿、水、甲醇進行過濾,具體可以依次用氯仿、水、甲醇洗滌所述反應產(chǎn)物,然后在70°C下干燥6小時得到微孔吸油材料,其中,所述微孔吸油材料包括4.1 %的1,3,5-三炔基苯,12.8%的二溴萘,
0.01%的二氯化鈀,0.02%的碘化亞銅,34.8%的三乙胺和52.97%的四氫呋喃,按質(zhì)量百分比計。
[0035]本發(fā)明通過一步合成法制備的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積高,BET比表面積、孔隙率可控,可以通過調(diào)整聚合工藝比例來控制。對于成品油(例如:汽油、煤油以及航空用油)、輕質(zhì)低粘度原油以及小分子有機物(例如:苯、苯胺、硝基苯、苯酚、鄰苯二甲酸甲酯等)均有較好的吸附效果。這種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生產(chǎn)工藝簡單、反應過程易于控制,能有效吸附水上或者陸上溢油。此外,還可以應用在水中有機物吸附行業(yè),在石油工業(yè)領(lǐng)域及水處理領(lǐng)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0036]本發(fā)明通過一步法制備的自交聯(lián)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積高,BET比表面積、孔隙率可控,可以通過調(diào)整聚合工藝比例來控制。對煤油的吸附倍率大于20倍,對硝基苯的吸附倍率大于30倍。
[0037]實施例四:
[0038]本發(fā)明實施例四提出了一微孔吸油材料的制備方法,將1,3,5-三炔基苯和2,6- 二溴萘放入三乙胺和四氫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鈀和碘化亞銅作為催化劑,并在87°C下反應28小時。
[0039]其中,上述制備方法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0040]步驟a:在帶有攪拌裝置的反應釜中加入三乙胺助溶劑和四氫呋喃溶劑,然后加入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進行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鈀和碘化亞銅作為催化劑,均勻攪拌直至1,3,5-三炔基苯和2,6- 二溴萘和所述催化劑完全溶解。
[0041]步驟b:在完全溶解之后,將所述反應釜加熱至87 V,使得上述混合物在80°C的溫度和在回流攪拌的條件下聚合28小時,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所述室溫為20°C?40°C。
[0042]步驟c:將冷卻至室溫的所述反應產(chǎn)物進行過濾,再依次用氯仿、水、甲醇進行過濾,具體可以依次用氯仿、水、甲醇洗滌所述反應產(chǎn)物,然后在70°C下干燥6小時得到微孔吸油材料,其中,所述微孔吸油材料包括3.3%的1,3,5-三炔基苯,8.9%的二溴萘,0.02%的二氯化鈀,0.01%的碘化亞銅,33.9%的三乙胺和49.87%的四氫呋喃,按質(zhì)量百分比計。
[0043]本發(fā)明通過一步合成法制備的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積高,BET比表面積、孔隙率可控,可以通過調(diào)整聚合工藝比例來控制。對于成品油(例如:汽油、煤油以及航空用油)、輕質(zhì)低粘度原油以及小分子有機物(例如:苯、苯胺、硝基苯、苯酚、鄰苯二甲酸甲酯等)均有較好的吸附效果。這種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生產(chǎn)工藝簡單、反應過程易于控制,能有效吸附水上或者陸上溢油。此外,還可以應用在水中有機物吸附行業(yè),在石油工業(yè)領(lǐng)域及水處理領(lǐng)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0044]本發(fā)明通過一步法制備的自交聯(lián)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積高,BET比表面積、孔隙率可控,可以通過調(diào)整聚合工藝比例來控制。對煤油的吸附倍率大于20倍,對硝基苯的吸附倍率大于30倍。
[0045]本發(fā)明有益效果如下:
[0046]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本申請技術(shù)方案是將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放入三乙胺和四氫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鈀和碘化亞銅作為催化劑,并在80°C?90°C下聚合24小時?30小時,使得本申請無需添加致孔劑,就可以制得所述微孔吸油材料,由于現(xiàn)有技術(shù)在制備多孔高分子吸油材料時,不僅需要加入致孔劑,還需脫除致孔劑,如此,使得本申請技術(shù)方案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減少了加入和脫除致孔劑的步驟,從而能夠簡化制備工藝,使得制備成本得以降低。
[0047]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lǐng)域?qū)I(yè)技術(shù)人員能夠?qū)崿F(xiàn)或使用本發(fā)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lǐng)域的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發(fā)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微孔吸油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放入三乙胺和四氫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鈀和碘化亞銅作為催化劑,并在80°C?90°C下聚合24小時?30小時。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80°C?90°C下聚合24小時?30小時之后,將反應產(chǎn)物冷卻至20°C?40°C。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所述反應產(chǎn)物冷卻至20°C?40°C之后,依次使用氯仿、水和甲醇進行過濾處理,再在70°C下干燥5小時?8小時。
4.一種微孔吸油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質(zhì)量百分比計包括2.7%?4.8%的1,3,5-三炔基苯,7.7%?13.9%的二溴萘,0.01%?0.02%的二氯化鈀,0.01%?0.02%的碘化亞銅,32.5%?35.8%的三乙胺,48.76%?53.78%的四氫呋喃。
【文檔編號】B01J20/26GK104231134SQ201410472191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9月16日
【發(fā)明者】楊法杰, 劉志剛, 李景昌, 李國平, 張志恒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