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低阻力慣性除塵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除塵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處理工業(yè)含塵氣體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
背景技術:
在工業(yè)領域尤其礦山冶金系統(tǒng)的含塵氣體中,由于含有大量的堅硬銳利的顆粒粉塵,對布袋除塵器造成了一定的損傷,因此,有時需要采用一些慣性除塵器進行前置除塵,以對含塵氣體進行預處理。但是以往的這些慣性預處理除塵器因結構復雜或者設計不盡合理,使得除塵系統(tǒng)阻力大增,因而增加了除塵系統(tǒng)的動力消耗。
此外,在某些含塵氣體的封閉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為了消除堅硬顆粒對循環(huán)風機的影響,也需要在風機前面設置一個預處理除塵器,例如在燒結環(huán)冷機的廢氣余熱回收利用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需要在循環(huán)風機前設置前置除塵器,并要求這些除塵器具有低阻力的特點,能夠去除一定粒徑的大顆粒,以保護后面的風機或設備;同時要求不過多地增加除塵系統(tǒng)的動力消耗。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根據(jù)以上情況,設計提供了一種低阻力慣性除塵器,它具有低阻力的特點,解決了需去除一定粒徑的大顆粒以及除塵系統(tǒng)的動力消耗增加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一種低阻力慣性除塵器,所述除塵器為箱型結構,箱體一側為進風側,并與進風管相連接,箱體另一側為出風側,且與出風管相連接,箱體底部設置箱底梁,箱底梁連接安裝漏斗式灰斗,箱體內(nèi)部裝有一排以上斜向安置的擋塵板,擋塵板的上端固定安裝在進風側的上部,擋塵板底端連接在箱底梁上。所述箱體進風側裝有氣流分布板。所述氣流分布板安裝在箱體與進風管之間。所述擋塵板呈槽形狀。所述擋塵板呈人字形狀。
所述擋塵板的上端固定安裝在進風側壁板上。所述擋塵板的上端固定安裝在進風側頂板上。
所述擋塵板與水平面成60° 75°夾角。
所述擋塵板為兩排槽形擋塵板,第二排槽形擋塵板的上端固定安裝在箱頂板上。
所述漏斗式灰斗的傾角為60° 63° 。
本實用新型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結構簡單,除塵器為一個箱型結構,其中裝有擋塵板,擋塵板不會積聚粉塵,也無須對擋塵板清灰作業(yè)。
本實用新型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具有低阻力的特點,能夠去除一定粒徑的大顆粒,以保護后面的風機或設備。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能保證灰塵順利下落,還不過多地增加除塵系統(tǒng)的動力消耗。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低阻力慣性除塵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K一K剖視圖。圖3是圖1除塵器中槽形擋塵板的放大示意圖。圖4是圖l除塵器中人字形擋塵板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低阻力慣性除塵器為箱型結構,除塵器箱體4由鋼板焊接而成。箱體4一側為進風側,并與進風管l相連接;箱體4另一側為出風側,且與出風管5相連接。
箱體4底部設置箱底梁6,箱底梁6連接安裝漏斗式灰斗7。漏斗式灰斗7的傾角為60° 63° ,將灰斗側板與水平面設置成大約60°夾角,以保證灰塵能順利下落。
箱體4內(nèi)部裝有一排以上斜向安置的擋塵板3,擋塵板3呈槽形狀,為槽形結構(見圖3中所示)。擋塵板3或呈人字形狀鋼結構(見圖4中所示)。槽形擋塵板3的槽口寬度A為200 240mm,槽底寬度B為160 200mm,槽深C為40 50mm。槽形擋塵板3的側邊板寬度為40 50mm,并與底板形成60° 75°的外角。
擋塵板3的上端固定安裝在進風側的上部,具體地說,擋塵板3的上端固定安裝在進風側壁板上。也可以將擋塵板3的上端固定安裝在進風側頂板上。擋塵板3底端連接在箱底梁6上,擋塵板底端與擋塵板上端形成了斜向安置。這樣的擋塵板結構和安裝方式,能使含塵氣流在與槽底板碰撞后減速換向,從而使大顆粒更多地下落。
槽形擋塵板3與水平面成60° 75°夾角,也就是使槽形擋塵板3與水平面的夾角保持在60° 75°之間,優(yōu)選72° 75°夾角。這樣,擋塵板不會積聚粉塵,也無須對擋塵板清灰作業(yè)。
如圖1和圖2中所示,箱體4中的擋塵板3為兩排槽形擋塵板,兩排槽形擋塵板按一定間距安置。兩排擋塵板的位置與間隙相互交錯,即前排擋塵板的位置與后排擋塵板之間的間隙相對應,使含粉塵氣流經(jīng)受多次與擋塵板的碰撞。第二排槽形擋塵板3的上端固定安裝在箱頂板上。每兩個槽形擋塵板之間的板間距W為0.6 0.8D,兩排擋塵板之間的間距H為0.8D,其中D、 W、 H的大小可以根據(jù)含塵氣流速度、所要求的除塵效率以及允許阻力損失等因素計算給出。
本實用新型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數(shù)據(jù)如下
擋塵板寬度A為240mm,兩個擋塵板的板間距W為180mm,兩排擋塵板之間的間距H為180mm,漏斗式灰斗傾角為63° 。另外,可將圖4中的人字形擋塵板內(nèi)角設置在123°左右。
為使氣流分布均勻,在箱體進風側設置氣流分布板2,氣流分布板2安裝在箱體4與進風管1之間。
將本實用新型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安裝進除塵系統(tǒng),餘塵器工作時,含塵氣體從進風管1流向箱體4,在氣流分布板2的作用下,氣體均勻地分流沖向擋塵板3。氣流中的顆粒在與擋塵板碰撞后向下掉入灰斗7中,氣流碰板后受擋塵板的槽邊板的阻擋,氣流減速使其中顆粒進一步掉落,而后氣流拐彎流向后一排擋塵板,經(jīng)歷同樣的過程,經(jīng)進一步分離粗粒后,氣流最后流向出風管5。這樣,粗顆粒被收集在灰斗中。據(jù)測試,本除塵器的阻力損失〈200Pa,顆粒去除率>65%。
當然,本技術領域內(nèi)的一般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上述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zhì)精神范圍內(nèi),對上述實施例的變換、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低阻力慣性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器為箱型結構,箱體一側為進風側,并與進風管相連接,箱體另一側為出風側,且與出風管相連接,箱體底部設置箱底梁,箱底梁連接安裝漏斗式灰斗,箱體內(nèi)部裝有一排以上斜向安置的擋塵板,擋塵板的上端固定安裝在進風側的上部,擋塵板底端連接在箱底梁上。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進風側裝有氣流分布板。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流分布板安裝在箱體與進風管之間。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塵板呈槽形狀。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塵板呈人字形狀。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塵板的上端固定安裝在進風側壁板上。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塵板的上端固定安裝在進風側頂板上。
8.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塵板與水平面成60。 75°夾角。
9.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塵板為兩排槽形擋塵板,第二排槽形擋塵板的上端固定安裝在箱頂板上。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式灰斗的傾角為60° 63°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低阻力慣性除塵器,除塵器為箱型結構,箱體一側為進風側,并與進風管相連接,箱體另一側為出風側,且與出風管相連接,箱體底部設置箱底梁,箱底梁連接安裝漏斗式灰斗,箱體內(nèi)部裝有一排以上斜向安置的擋塵板,擋塵板的上端固定安裝在進風側的上部,擋塵板底端連接在箱底梁上。本實用新型的低阻力慣性除塵器結構簡單,箱型結構中裝有擋塵板,擋塵板不會積聚粉塵,也無須對擋塵板清灰作業(yè)。本實用新型具有低阻力的特點,能夠去除一定粒徑的大顆粒,以保護后面的風機或設備。采用本低阻力慣性除塵器,能保證灰塵順利下落,還不過多地增加除塵系統(tǒng)的動力消耗。
文檔編號B01D45/08GK201357018SQ20092006812
公開日2009年12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2月26日
發(fā)明者陳玉明 申請人:上海寶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