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解酸化池沉渣和浮渣的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處理乳制品廢水和屠宰廢水的工藝都是采用傳統(tǒng)推流式大水解(水解時間較長)技術。在幾乎“零”能耗的情況下,可降解30%~70%的有機物,此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但該方法在處理廢水過程中,在降解有機物的同時會產(chǎn)生大量浮渣和沉渣,該方法還存下以下缺點:1、由于傳統(tǒng)工藝結構為避免短流現(xiàn)象,采用上聯(lián)通和下聯(lián)通交替出現(xiàn),這樣對于下聯(lián)通水解池,浮渣在池頂,在沒有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排浮渣系統(tǒng)的情況下,沉渣和浮渣在水力作用下根本排不到系統(tǒng)外,減少了池容的有效利用率,進而影響對有機物的去除能力;2、采用大水解時,在水解酸化池前段積累的浮渣和沉渣最多;3、當水質突然改變時,可能影響水解效果,導致以前積累的浮渣下落,如果進入下一級污水處理系統(tǒng)如厭氧池,會對厭氧處理過程造成很大甚至不可逆轉的影響;4、由于浮渣長時間積累,可能導致過水洞堵塞,水流不暢,運行和維護不方便;產(chǎn)氣后浮渣可能從觀察檢修口溢出,污染環(huán)境。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運行、維護方便,使用安全的水解酸化池沉渣和浮渣的處理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水解池的進水管、出水管、排泥管、曝氣總管、曝氣支管,其結構要點在于水解池內(nèi)設置有將水解池分隔成多個水解單元的折流墻,第一水解單元頂部設置刮渣行車、浮渣斗,在最后水解單元內(nèi)的設置擋渣墻,進水管包括2個或2個以上進水口,其中一個進水口設置在第一水解單元中,其余進水口分別設置在其他不同水解單元中。
在第一水解單元底部設置有集泥斗,排泥管一端設置在集泥斗的錐底部。
曝氣支管呈星形布設在每個水解單元底部。
折流墻與水解池頂部之間設置有水流通道,出水管高度折流墻高度相應,頂部高于折流墻的擋渣墻設置在出水管前方。
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多個進水口,可根據(jù)污水濃度的不同選擇從哪個水解單元進入水解池,如處理冷飲污水時,生產(chǎn)狀態(tài)下,所含污染物濃度高,可將污水從第一水解單元的進水口排入水解池,經(jīng)多個水解單元處理后,大量有害成份的得以充分水解;停產(chǎn)后的污水可選擇從第二或第三等其他水解單元進入水解池,由于液奶污水濃度較低,不必流經(jīng)全部水解單元,短時間水解就能滿足進入下一個污水處理設備的需要,運行方便,機動靈活。即使由于水質變化發(fā)生油渣破碎現(xiàn)象,系統(tǒng)也會在短時間內(nèi)恢復正常,使用安全。每個水解單元底部都設置有呈星形分布的曝氣支管,提高了水解速度。水解過程中,沉渣大部分沉到水解單元內(nèi),沉積在集泥斗底部,通過排泥管排入到出水解池外,浮渣被擋渣墻擋在水解池里,啟動刮渣行車,將浮渣收集到浮渣斗中,保證水流暢通,使用安全,同時減少了維修次數(shù),降低運行和維修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水解池2的進水管5、出水管14、排泥管4、曝氣總管8、曝氣支管10、折流墻6、刮渣行車1、浮渣斗15和擋渣墻12,折流墻6將水解池2分隔成多個水解單元11,進水管5包括2個或2個以上進水口9,其中一個進水口9設置在第一水解單元11中,其余進水口9分別設置在其他不同水解單元11中。在第一水解單元11底部設置有集泥斗3,排泥管4一端設置在集泥斗3的錐底部,另一端設置在水解池2外,用于排出沉渣。刮渣行車1和浮渣斗15設置在第一水解單元11頂部。曝氣支管10呈星形布設在每個水解單元11底部。折流墻6與水解池2頂部之間設置有水流通道7,設置在最后水解單元中11出水管14,其高度與折流墻6高度相應,擋渣墻12設置在最后一個水解單元11中的出水管14前方,擋渣墻12頂部高于折流墻6,可以阻擋浮在水面上的浮渣,避免浮渣流入出水管14。在出水管14、排泥管4、曝氣總管8和每個進水口9附近的進水管5上都設置有閥門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