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包括進水管、填料區(qū)、臭氧化空氣進氣管和出水管,進水管位于反應器頂部,填料區(qū)位于反應器中間部分,出水管位于反應器底部,臭氧化空氣進氣管位于填料區(qū)與出水管中間部分,填料區(qū)包括呈漏斗型的第一填料單元、呈倒漏斗型的第二填料單元,第一填料單元、第二填料單元內設有高比面積的填料,第一填料單元的填料內填充有活性炭和微生物群,第二填料單元的填料內填充有除鐵除錳濾料。本實用新型既實現有機物的降解,又實現除鐵、除錳和除濁功能,通過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內設置的高比表面積的填料切割和分散液相廢水,并強化液相紊動程度來提高臭氧的吸收率。
【專利說明】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廢水處理裝置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
【背景技術】
[0002]重工業(yè)排出的廢水除污再利用問題已經影響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運用臭氧的強氧化性能去除廢水中有機物成分的辦法已廣泛應用于各行業(yè)廢水除污中。而在使用中如何提高臭氧的利用率,使其能夠更好的與廢水中有機物接觸,達到最優(yōu)去污效果,還在不斷研發(fā)中。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該反應器設置的高比表面積的填料切割和分散液相廢水,既實現有機物的降解,又實現除鐵、除錳和除濁功能。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高效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包括進水管、填料區(qū)、臭氧化空氣進氣管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位于反應器頂部,所述填料區(qū)位于所述反應器中間部分,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反應器底部,所述臭氧化空氣進氣管位于所述填料區(qū)與所述出水管中間部分,所述填料區(qū)包括呈漏斗型的第一填料單元、呈倒漏斗型的第二填料單元,所述第一填料單元與所述第二填料單元相連,所述第二填料單元底部設有多孔的托板,所述第一填料單元、所述第二填料單元內設有高比面積的填料,所述第一填料單元內填充有活性炭和微生物群,所述第二填料單元填充有除鐵除錳濾料。
[0006]優(yōu)選地,所述填料為彈性立體填料或混合式立體彈性填料,所述填料的比表面積800-1000m2/g。
[0007]優(yōu)選地,所述填料包括平行設置的柵板,所述柵板上方設置有填料纖維球,所述填料纖維球之間由聚四氟乙烯材質編織繩互相連接,所述填料纖維球包括塑料球、位于塑料球外的聚酯纖維絲,所述塑料球由PVC材質構成,比表面積800-1000m2/g。
[0008]優(yōu)選地,所述柵板上設有若干通孔,所述柵板為聚丙烯材質。
[0009]優(yōu)選地,所述托板上孔的直徑小于所述除鐵除錳濾料的直徑。
[0010]優(yōu)選地,所述臭氧化空氣進氣管的管口與微孔擴散裝置相連。
[0011 ] 優(yōu)選地,所述臭氧化空氣進氣管通過空氣壓縮機與臭氧發(fā)生器入口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原本將臭氧氣體分散到廢水中的氧化處理,既實現有機物的降解,又實現除鐵、除錳和除濁功能,本實用新型通過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內設置的高比表面積的填料切割和分散液相廢水,并強化液相紊動程度來提高臭氧的吸收率,大幅度縮短接觸停留時間,同時實現廢水高效充氧。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實施例2中填料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進水管2、第一填料單元3、第二填料單元4、微孔擴散裝置5、臭氧化空氣進氣管6、出水管7、托板8、聚酯纖維絲9、塑料球10、柵板11、圓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包括進水管1、填料區(qū)、臭氧化空氣進氣管5和出水管6,進水管I位于反應器頂部,填料區(qū)位于反應器中間部分,出水管6位于反應器底部,臭氧化空氣進氣管5位于填料區(qū)與出水管6中間部分,填料區(qū)包括呈漏斗型的第一填料單元2、呈倒漏斗型的第二填料單元3,第二填料單元3底部設有多孔的托板7,第一填料單元2內填充有活性炭和微生物群,第二填料單元3填充有除鐵除錳濾料。
[0017]實施例1
[0018]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包括進水管1、填料區(qū)、臭氧化空氣進氣管5和出水管6,進水管I位于反應器頂部,填料區(qū)位于反應器中間部分,出水管6位于反應器底部,臭氧化空氣進氣管5位于填料區(qū)與出水管6中間部分,填料區(qū)包括呈漏斗型的第一填料單元2、呈倒漏斗型的第二填料單元3,第二填料單元3底部設有多孔的托板7,所述第一填料單元、所述第二填料單元內設有高比面積的填料,填料為彈性立體填料,填料的比表面積800-1000m2/g,第一填料單元2內填充有活性炭和微生物群,采用填料使微生物有了一個附著場所,細菌在填料表面的附著和相互結合,就形成了生物膜,微生物充分發(fā)揮分解有機污染物的作用,第二填料單元3填充有除鐵除錳濾料,托板7上孔的直徑小于除鐵除錳濾料的直徑。
[0019]實施例2
[0020]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包括進水管1、填料區(qū)、臭氧化空氣進氣管5和出水管6,進水管I位于反應器頂部,填料區(qū)位于反應器中間部分,出水管6位于反應器底部,臭氧化空氣進氣管5位于填料區(qū)與出水管6中間部分,填料區(qū)包括呈漏斗型的第一填料單元2、呈倒漏斗型的第二填料單元3,第二填料單元3底部設有多孔的托板7,第一填料單元2、第二填料單元3內設有高比面積的填料;臭氧化空氣進氣管5通過空氣壓縮機與臭氧發(fā)生器入口連接,臭氧化空氣進氣管5的管口與微孔擴散裝置4相連,臭氧從臭氧花空氣進氣管的管口進入微孔擴散裝置4,從微孔擴散裝置4進入反應器形成微小氣泡狀態(tài),增加了臭氧和廢水的接觸面積。
[0021]該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上方設置有限壓閥,用來控制反應器內壓力。
[0022]優(yōu)選地,如圖2所示,填料包括若干平行設置的柵板10,柵板10上方設置有若干填料纖維球,填料纖維球之間由聚四氟乙烯材質編織繩互相連接,填料纖維球包括有表層設置有圓孔11的塑料球9、位于塑料球外的聚酯纖維絲8,塑料球9由PVC材質構成,比表面積800-1000m2/g,柵板10上設有若干通孔,柵板10為聚丙烯材質。
[0023]實施例1、2的工作過程:廢水經過進水管I進入反應器中,經過第一填料單元2時,第一填料單元2內填充的活性炭對廢水的廢物進行吸附處理,而第一填料單元2中的微生物群充分分解有機污染物,然后廢水經過第二填料單元3進行處理,第二填料單元3填充的除鐵除錳濾料除去廢水中的鐵錳等金屬物質,與此同時,臭氧化空氣進氣管5的管口與微孔擴散裝置4相連,臭氧從臭氧花空氣進氣管的管口進入微孔擴散裝置4,從微孔擴散裝置4進入反應器形成微小氣泡狀態(tài),廢水與臭氧的接觸面積增加,提高了廢水的處理效率,處理完成后的二次水從出水管6排出。
[0024]本實用新型通過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內設置的高比表面積的填料切割和分散液相廢水,并強化液相紊動程度來提高臭氧的吸收率,大幅度縮短接觸停留時間,同時實現廢水高效充氧,大大提高廢水處理效率。
[0025]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兩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包括進水管、填料區(qū)、臭氧化空氣進氣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位于反應器頂部,所述填料區(qū)位于所述反應器中間部分,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反應器底部,所述臭氧化空氣進氣管位于所述填料區(qū)與所述出水管中間部分,所述填料區(qū)包括呈漏斗型的第一填料單元、呈倒漏斗型的第二填料單元,所述第一填料單元與所述第二填料單元相連,所述第二填料單元底部設有多孔的托板,所述第一填料單元、所述第二填料單元內設有高比面積的填料,所述第一填料單元的填料內填充有活性炭和微生物群,所述第二填料單元的填料內填充有除鐵除錳濾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為彈性立體填料或混合式立體彈性填料,所述填料的比表面積SOO-1OOOm2/g°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平行設置的柵板,所述柵板上方設置有填料纖維球,所述填料纖維球之間由聚四氟乙烯材質編織繩互相連接,所述填料纖維球包括塑料球、位于塑料球外的聚酯纖維絲,所述塑料球由PVC材質構成,比表面積800-1000m2/g。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板上設有若干通孔,所述柵板為聚丙烯材質。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孔的直徑小于所述除鐵除錳濾料的直徑。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化空氣進氣管的管口與微孔擴散裝置相連。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提高廢水充氧效率的新型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化空氣進氣管通過空氣壓縮機與臭氧發(fā)生器入口連接。
【文檔編號】C02F3-00GK204281400SQ201420701464
【發(fā)明者】李翔辰 [申請人]天津中維創(chuàng)環(huán)保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