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制冷,尤其涉及一種空調(diào)系統(tǒng)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1、多聯(lián)機空調(diào)系統(tǒng)是一臺室外機能連接多臺室內(nèi)機,其制冷系統(tǒng)是一臺室外機通過管路能夠向若干個室內(nèi)機輸送制冷劑液體,通過控制壓縮機的制冷劑循環(huán)量和進入室內(nèi)各個換熱器的制冷劑流量,可以適時地滿足室內(nèi)冷熱負荷要求。
2、目前的多聯(lián)機空調(diào)系統(tǒng)只能實現(xiàn)常規(guī)的制冷模式和制熱模式,且換熱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提出一種空調(diào)系統(tǒng)及其控制方法,能夠使空調(diào)系統(tǒng)發(fā)揮更優(yōu)的換熱效果。
2、本公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空調(diào)系統(tǒng),包括:
3、冷媒循環(huán)回路,其上設有壓縮機、蒸發(fā)器和冷凝器,壓縮機的排氣口與冷凝器之間為高壓側管路,冷凝器與蒸發(fā)器之間為中壓側管路,蒸發(fā)器與壓縮機的吸氣口之間為低壓側管路;
4、儲液容器,用于存儲冷媒且具有進液口和出液口;
5、進液管路,其上設有具有接通狀態(tài)和斷開狀態(tài)的進液閥,進液管路的第一端與進液口連通,進液管路的第二端與低壓側管路、中壓側管路和高壓側管路中的至少一處連通;和
6、排液管路,其上設有具有接通狀態(tài)和斷開狀態(tài)的排液閥,排液管路的第一端與出液口連通,排液管路的第二端與低壓側管路、中壓側管路和高壓側管路中的至少一處連通;
7、其中,在進液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的情況下,進液支路的第一端的壓力小于第二端的壓力,以利用壓差使冷媒循環(huán)回路中的冷媒存儲到儲液容器;在排液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的情況下,排液支路的第一端的壓力大于第二端的壓力,以利用壓差使儲液容器中的冷媒排出至冷媒循環(huán)回路。
8、在一些實施例中,儲液容器還具有調(diào)壓口,空調(diào)系統(tǒng)還包括:
9、泄壓支路,其上設有具有接通狀態(tài)和斷開狀態(tài)的平衡閥,泄壓支路的第一端與調(diào)壓口連通;
10、其中,在平衡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的情況下,儲液容器內(nèi)的壓力通過泄壓支路釋放。
11、在一些實施例中,儲液容器還具有調(diào)壓口,空調(diào)系統(tǒng)還包括:
12、加壓支路,其上設有具有接通狀態(tài)和斷開狀態(tài)的加壓閥,加壓支路的第一端與調(diào)壓口連通,加壓支路的第二端與高壓側管路連通;
13、其中,在加壓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的情況下,高壓側管路向儲液容器內(nèi)加壓。
14、在一些實施例中,進液管路包括第一進液支路,第一進液支路的第二端與中壓側管路連通,進液閥包括設在第一進液支路上的第一進液閥;和
15、排液管路包括第一排液支路,第一排液支路的第二端被配置為在制冷模式下與低壓側管路連通,并在制熱模式下與高壓側管路連通,排液閥包括設在第一排液支路上的第一排液閥。
16、在一些實施例中,冷媒循環(huán)回路還包括四通換向閥和氣液分離器,四通換向閥用于在制冷模式和制熱模式之前切換時進行換向,氣液分離器設在四通換向閥與壓縮機吸氣口之間的管路上;
17、其中,空調(diào)系統(tǒng)還包括加壓支路,第一排液支路的第二端連接于四通換向閥與蒸發(fā)器之間的管路上,加壓支路的第二端連接于壓縮機的排氣口與四通換向閥之間的管路上,泄壓支路的第二端連接于氣液分離器的進口與四通換向閥之間。
18、在一些實施例中,進液口和調(diào)壓口設在儲液容器的上部區(qū)域,出液口設在儲液容器的下部區(qū)域。
19、在一些實施例中,
20、進液管路包括第二進液支路,第二進液支路的第二端與低壓側管路連通,進液閥還包括設在第二進液支路上的第二進液閥;和/或
21、排液管路包括第二排液支路,第二排液支路的第二端與中壓側管路連通,排液閥還包括設在第二排液支路上的第二排液閥。
22、在一些實施例中,冷媒循環(huán)回路還包括四通換向閥和氣液分離器,四通換向閥用于在制冷模式和制熱模式之前切換時進行換向,氣液分離器設在四通換向閥與壓縮機吸氣口之間的管路上;
23、第二進液支路的第二端連接于四通換向閥與氣液分離器的進口之間。
24、在一些實施例中,四通換向閥與第二進液支路的第二端之間形成總管路段,第二進液支路的第二端與氣液分離器的進口之間形成分支管路段,總管路段與第二進液支路和分支管路段均連通;
25、其中,分支管路段的冷媒流動阻力大于第二進液支路的冷媒流動阻力。
26、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進液支路的高度低于分支管路段靠近第二進液支路第二端的長度段;和/或
27、分支管路段上設有增阻部,增阻部被配置為增加分支管路段的冷媒流動阻力。
28、在一些實施例中,進液管路包括第二進液支路和加壓支路,第二進液支路的第二端與低壓側管路連通,進液閥包括設在第二進液支路上的第二進液閥;加壓支路上設有具有接通狀態(tài)和斷開狀態(tài)的加壓閥,加壓支路的第一端與儲液容器的調(diào)壓口連通,加壓支路的第二端與高壓側管路連通;
29、排液管路包括第一排液支路和第二排液支路,第一排液支路的第二端被配置為在制冷模式下與低壓側管路連通,并在制熱模式下與高壓側管路連通;第二排液支路的第二端與中壓側管路連通;排液閥包括設在第一排液支路上的第一排液閥和設在第二排液支路上的第二排液閥;
30、冷媒循環(huán)回路在第二進液支路的第二端與壓縮機的吸氣口之間的管路段上設有第二控制閥;儲液容器具有出氣口,空調(diào)系統(tǒng)還包括第一控制閥,第一控制閥的第一端與出氣口連通,第一控制閥的第二端連接于第二控制閥與壓縮機的吸氣口之間的管路段上。
31、本公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上述實施例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控制方法,包括:
32、集液模式:使進液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并使進液管路的第一端的壓力小于第二端的壓力,以使冷媒循環(huán)回路中的冷媒存儲到儲液容器;
33、排液模式:在需要使儲液容器中的冷媒排出至冷媒循環(huán)回路時,使排液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并使排液管路的第一端的壓力大于第二端的壓力。
34、在一些實施例中,空調(diào)系統(tǒng)還包括泄壓支路和加壓支路,泄壓支路上設有平衡閥,泄壓支路的第一端與儲液容器的調(diào)壓口連通;加壓支路上設有加壓閥,加壓支路的第一端與調(diào)壓口連通,加壓支路的第二端與高壓側管路連通;
35、進液管路包括第一進液支路,第一進液支路的第二端與中壓側管路連通,進液閥包括設在第一進液支路上的第一進液閥;
36、集液模式包括:制冷集液模式和制熱集液模式,在制冷集液模式和制熱集液模式下,使排液閥和加壓閥均處于斷開狀態(tài),使第一進液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并在第一進液閥兩端壓差小于預設閾值的情況下,使平衡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以釋放儲液容器中的壓力,。
37、在一些實施例中,排液管路包括第一排液支路,第一排液支路的第二端被配置為在制冷模式下與低壓側管路連通,并在制熱模式下與高壓側管路連通,排液閥包括設在第一排液支路上的第一排液閥;排液模式還包括制冷排液模式和制熱排液模式,
38、在制冷排液模式下,使第一排液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且第一進液閥和平衡閥均處于斷開狀態(tài);
39、在制熱排液模式下,先使第一進液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在儲液容器內(nèi)的壓力達到第一進液支路第二端壓力的情況下,使第一進液閥處于斷開狀態(tài);之后,使壓縮機降頻或停止運行,此時使第一排液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
40、在一些實施例中,空調(diào)系統(tǒng)還包括加壓支路,其上設有加壓閥,加壓支路的第一端與調(diào)壓口連通,加壓支路的第二端與高壓側管路連通;排液管路包括第一排液支路,第一排液支路的第二端被配置為在制冷模式下與低壓側管路連通,并在制熱模式下與高壓側管路連通,排液閥包括設在第一排液支路上的第一排液閥;
41、排液模式包括:第一制冷排液模式、第二制冷排液模式、第一制熱排液模式和第二制熱排液模式;其中,
42、在第一制冷排液模式下,使第一排液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在儲液容器的內(nèi)部壓力下降至與低壓側管路持平的情況下,使加壓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第一進液閥和平衡閥均處于斷開狀態(tài);
43、在第二制冷排液模式下,使平衡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且第一進液閥、第一排液閥和加壓閥均處于斷開狀態(tài);
44、在第一制熱排液模式下,使加壓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以使儲液容器內(nèi)部的壓力升高至加壓支路第二端的壓力,使第一排液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
45、在第二制熱排液模式下,先使加壓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在儲液容器內(nèi)部的壓力升高至加壓支路第二端的壓力的情況下,使加壓閥切換至斷開狀態(tài);之后,使壓縮機降頻或停止運行,此時使第一排液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
46、在一些實施例中,進液管路包括第二進液支路,第二進液支路的第二端與低壓側管路連通,進液閥還包括設在第二進液支路上的第二進液閥;排液管路包括第二排液支路,第二排液支路的第二端與中壓側管路連通,排液閥還包括設在第二排液支路上的第二排液閥;第二進液支路的第二端與氣液分離器的進口之間形成分支管路段;
47、集液模式還包括:制冷低壓側集液模式和制熱低壓側集液模式,在制冷低壓側集液模式和制熱低壓側集液模式下,使第二進液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在儲液容器內(nèi)的壓力升高至第二進液支路的冷媒流動阻力大于分支管路段的情況下,開啟平衡閥;和/或
48、排液模式還包括:制冷中壓側排液模式,在制冷中壓側排液模式下,先使加壓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在儲液容器內(nèi)的壓力升高至與加壓支路第二端的壓力時,使加壓閥切換至斷開狀態(tài);之后,再打開第二排液閥。
49、在一些實施例中,進液管路包括第二進液支路和加壓支路,第二進液支路的第二端與低壓側管路連通,進液閥包括設在第二進液支路上的第二進液閥;加壓支路上設有加壓閥,加壓支路的第一端與儲液容器的調(diào)壓口連通,加壓支路的第二端與高壓側管路連通;
50、排液管路包括第一排液支路和第二排液支路,第一排液支路的第二端被配置為在制冷模式下與低壓側管路連通,并在制熱模式下與高壓側管路連通;第二排液支路的第二端與中壓側管路連通;排液閥包括設在第一排液支路上的第一排液閥和設在第二排液支路上的第二排液閥;
51、冷媒循環(huán)回路在第二進液支路的第二端與壓縮機的吸氣口之間的管路段上設有第二控制閥;儲液容器具有排氣口,空調(diào)系統(tǒng)還包括第一控制閥,第一控制閥的第一端與排氣口連通,第一控制閥的第二端連接于第二控制閥與壓縮機的吸氣口之間的管路段上;
52、集液模式包括制冷低壓側集液模式和制熱低壓側集液模式,在制冷低壓側集液模式和制熱低壓側集液模式下,使第二進液閥和第一控制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
53、在一些實施例中,排液模式包括制冷中壓側排液模式和制熱高壓側排液模式,
54、在制冷中壓側排液模式下,使第一控制閥處于斷開狀態(tài),且第二控制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接著,使加壓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以使儲液容器內(nèi)的壓力升高,使第二排液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
55、在制熱高壓側排液模式,使第一控制閥處于斷開狀態(tài),且第二控制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接著,使加壓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以使儲液容器內(nèi)部的壓力升高,使第一排液閥處于接通狀態(tài)。
56、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公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7、本公開實施例的空調(diào)系統(tǒng)中增設儲液容器,并通過可實現(xiàn)通斷功能的進液閥和排液閥與系統(tǒng)中的低壓側管路、中壓側管路和高壓側管路中的至少一處連通,在實現(xiàn)常規(guī)冷媒模式和制熱模式的基礎上,可根據(jù)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實際換熱需求利用壓差從特定壓力側收集冷媒循環(huán)回路中的多余冷媒,或者將儲液容器中的冷媒根據(jù)實際冷媒需求量排至冷媒循環(huán)回路中進行補充,以發(fā)揮最佳換熱效果,并提高系統(tǒng)換熱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