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生物質氣化爐聚能灶。
背景技術:
生物質爐灶行業(yè)的發(fā)展關系到我國7億農民的人居質量和身體健康,為發(fā)展中國家樹立了清潔發(fā)展模式。生物質固化成型燃料用于炊事和供暖,對促進循環(huán)經(jīng)濟、建設生態(tài)社會、實現(xiàn)低碳經(jīng)濟意義重大,是當前替代燃煤的最佳選擇。開發(fā)高效低排放生物質爐具,可促進農村創(chuàng)新產業(yè)的發(fā)展,提高農民收入,拉動農村經(jīng)濟,增加就業(yè)崗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生物質半氣化爐是生物質燃料在爐膛內燃燒,并進行合理配風供氧,伴有氣化成分,使燃燒更充分。現(xiàn)有爐灶多針對燃氣,有些針對秸稈氣或其它生物質氣的灶往往因為氣化氣來源問題,需要考慮焦油裂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生物質氣化爐聚能灶,結構簡單,可匹配現(xiàn)有的生物質半氣化爐,獨特的結構有利于加快點火速度,增強火力強度。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生物質氣化爐聚能灶,包括外殼體、內殼體和支架,所述外殼體和內殼體之間為進風通道,所述內殼體包括混燃室、設在混燃室頂部的聚能口和設在混燃室下部的連接口;所述聚能口上寬下窄,聚能口上沿與外殼體密封連接;所述外殼頂部開設有兩個以上的溢火口;所述支架固定在外殼外部;所述混燃室上部設置有布氧孔,混燃室中部設置擾流孔。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外殼體為圓柱體,所述支架為三根,按圓周均勻分布的固定在外殼體外部;所述混燃室和連接口為圓柱體,混燃室直徑大于連接口直徑,混燃室底部漸縮與連接口連接。
或,所述外殼體橫截面為方形,所述支架為四根,均勻分布的固定在外殼外部;所述混燃室和連接口的橫截面為方形,混燃室邊長大于連接口邊長,混燃室底部漸縮與連接口連接。
優(yōu)選方案是,所述擾流孔設置2~8個,在同一水平面上均勻分布在混燃室壁面上;所述擾流孔直徑r1為6~18mm。
優(yōu)選方案是,所述布氧孔設置在所述擾流孔上方,布氧孔中心線與擾流孔中心線的垂直距離為20~80mm;所述布氧孔設置若干個,在同一水平面上均勻分布在混燃室壁面上;布氧孔直徑r2為1~6mm,相鄰兩個布氧孔孔中心距d為6~18mm。
優(yōu)選方案是,內殼體高度h是混燃室直徑或邊長r的1~3倍。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溢火口為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等形狀。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點火容易、燃燒完全、增強原有半氣化爐的火力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所涉及的一種生物質氣化爐聚能灶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所涉及的一種生物質氣化爐聚能灶外表面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所涉及的一種生物質氣化爐聚能灶圓形截面俯視示意圖。
圖中:1-外殼體;2-內殼體;3-連接口;4-進風通道;5-布氧孔;6-擾流孔;7-混燃室;8-支架;9-溢火口;10-聚能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結構、運行方法和實施方法進行詳細論述。
本技術:
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語是基于附圖所示的位置關系而建立的。附圖不同,則相應的位置關系也有可能隨之發(fā)生變化,故不能以此理解為對保護范圍的限定。
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生物質氣化爐聚能灶,用在生物質半氣化爐上,包括外殼體1、內殼體2和支架8,內殼體2設置在外殼體1內部,支架8固定在外殼體1外側。所述外殼體1和內殼體2之間為進風通道4,進風口設在進風通道4的底部。內殼體2包括混燃室7、聚能口10和連接口3。連接口3設在混燃室7下部,與生物質半氣化爐相連,來自生物質半氣化爐的氣化氣通過連接口3進入混燃室7。為了對氣化氣進行混合燃燒,混燃室7上部設置有布氧孔5,混燃室7中部設置擾流孔6,布氧孔5和擾流孔6與進風通道4相通,進風通道4的空氣通過布氧孔5和擾流孔6進入混燃室7。優(yōu)選方案是,所述擾流孔6設置2~8個,在同一水平面上均勻分布在混燃室7壁面上,擾流孔6直徑r1為6~18mm;布氧孔5設置在擾流孔6上方,布氧孔5中心線與擾流孔6中心線的垂直距離為20~80mm。布氧孔5設置兩個以上,在同一水平面上均勻分布在混燃室7壁面上,布氧孔5直徑r2為1~6mm,相鄰兩個布氧孔5孔中心距d為6~18mm。保證通風混合良好。所述聚能口10是燃燒口,設在混燃室7頂部,上寬下窄,聚能口10上沿與外殼體1密封連接。
所述外殼1頂部開設有兩個以上的溢火口9,可設置為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等形狀。
上述技術方案中,當所述外殼體1為圓柱體,所述支架8為三根,按圓周三等分均勻分布的固定在外殼體1外部,如附圖3所示。支架8起到穩(wěn)定灶和放置灶具的作用。灶具放置在支架8上。相應的,混燃室7和連接口3也為圓柱體,混燃室7直徑大于連接口3直徑,混燃室7底部漸縮與連接口3連接。
或,當所述外殼體1橫截面為方形,所述支架8為四根,均勻分布的固定在外殼體1外部,即外殼體1每個邊的外側都均勻對稱的設置支架8。支架8起到穩(wěn)定灶和放置灶具的作用。灶具放置在支架8上。相應的,所述混燃室7和連接口3的橫截面為方形,混燃室7邊長大于連接口3邊長,混燃室7底部漸縮與連接口3連接。
優(yōu)選方案是,內殼體2高度h是混燃室7直徑或邊長r的1~3倍。
生物質燃料在半氣化爐內氣化后產生的氣化氣受細長結構的聚能灶產生的抽力作用,從半氣化爐經(jīng)連接口3進入混燃室7燃燒;由于氣化氣燃燒形成負壓,空氣從擾流孔6沖入混燃室7,空氣與未燃盡氣化氣混合形成紊流;在細密布氧孔5的均勻給氧情況下,氣化氣與氧氣均勻混合,并充分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