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方法及裝置,還涉及一種空調器。
背景技術:
空調是生活中常用的制冷制熱設備,一般的使用年限達到6年以上,屬于耐用品,長時間的使用必然會有空氣中的粉塵及化學物混合后粘在蒸發(fā)器上,這樣會導致制冷制熱效果下降,吹出的風不健康,室內機的風量也會逐步下降,從而導致整機性能下降,達不到空調制冷制熱的較佳效果。
目前市場上的部分空調增加了粉塵檢測功能,當空調運行到一定時間或者是積塵達到一定程度,空調器面板顯示類似塵滿的提醒后,用戶進行定期清洗濾網;也有部分空調更加智能化,會在室內機增加自清潔的設備,當檢測到塵滿時,空調器進行自動清潔。以上方案雖然能解決制冷制熱效果衰減的問題,改善制冷制熱效果,但第一種方法增加了用戶操作的繁瑣性,而第二種方法雖然智能,卻需要增加成本。另外由于空調的腐蝕性,即使經常清洗空調器換熱器,由于空調中的水與氧化物作用,空調還是存在性能的衰減過程,相關技術只是可以減緩衰減的速度,但是不能完全解決。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種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方法。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種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
本發(fā)明的又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種空調器。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方法,空調器包括室內風機、換熱器、溫度傳感器,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空調器的舒適性指令,并確認舒適性指令的類型;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根據(jù)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舒適性模式。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方法,通過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根據(jù)接收到的舒適性指令及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開啟舒適性模式。從而解決各種環(huán)境因素及長時間使用后的性能衰減導致?lián)Q熱效果差的問題,在不增加成本的條件下改善用戶制冷與制熱的舒適性,與此同時將空調電機轉速的功能開放給用戶,把空調的性能發(fā)揮到極致。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方法,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根據(jù)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的步驟具體包括:當舒適性指令為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一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當舒適性指令為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二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
在該技術方案中,當舒適性指令為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將室內環(huán)境溫度與第一預設閾值進行比較,當室內環(huán)境溫度大于第一預設閾值時,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當舒適性指令為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將室內環(huán)境溫度與第二預設閾值進行比較,當室內環(huán)境溫度大于第二設閾值時,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以此來改善空調器的制冷制熱舒適性,有效提升空調器的可靠性、智能性。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在控制空調器開啟舒適性模式后,包括:每經過預設時長,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及換熱器盤管溫度;在室內風機當前轉速的基礎上,按照預設頻率增加室內風機轉速,直至室內環(huán)境溫度及換熱器盤管溫度達到預設溫度要求,其中,增加后的室內風機轉速小于第一預設檔位對應的室內風機轉速。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檢測室內溫度及換熱器盤管的溫度,按照預設頻率增加室內風機的轉速,使室內溫度及換熱器盤管的溫度滿足預設溫度要求,并且增加后的室內風機轉速不超過預設檔位對應的轉速。從而有效改善由于濾網積灰及換熱器效率的衰減,導致整機風量減少及制冷制熱效果差的問題,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提升空調器的制冷制熱舒適性;與此同時有效避免轉速急劇提升、更易形成空調吹水、引起用戶投訴的負面問題,噪音也相對合理,從而保證了產品做到真正貼近人性化。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在按照預設頻率增加室內風機轉速的同時,還包括:根據(jù)當前室內風機轉速對應的風量值,計算噪音值;根據(jù)噪音值調節(jié)導風板導風角度,當噪音值大于預設噪音值時,降低導風板導風角度。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增加室內風機轉速的同時,通過改變導風板的角度來改善空調器的換熱量及風量,根據(jù)當前室內風機轉速對應的風量值,計算噪音值,當噪音值大于預設噪音值時,降低導風板導風角度,從而適應用戶當前使用的環(huán)境噪音要求及改善用戶的制冷制熱舒適性,使空調器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導風角度范圍是1%至100%。
在該技術方案中,導風角度范圍是1%至100%,能夠滿足不同的風量需求,以適應用戶當前使用的環(huán)境噪音及改善用戶的制冷制熱舒適性。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第一預設閾值的范圍是26℃至28℃;第二預設閾值的范圍是19℃至21℃。
在該技術方案中,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第一預設閾值的范圍是26℃至28℃;第二預設閾值的范圍是19℃至21℃;但不限于此。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第一預設閾值為27℃;第二預設閾值為20℃。
在該技術方案中,當接收到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27℃,當判斷結果為是時,說明空調器制冷性能衰減,導致制冷效果差,通過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改善空調器制冷舒適性;當接收到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20℃,當判斷結果為是時,說明空調器制熱性能衰減,導致制熱效果差,通過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改善空調器制熱舒適性。
本發(fā)明還提出一種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該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包括:空調器包括室內風機、換熱器、溫度傳感器,控制裝置包括: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空調器的舒適性指令,并確認舒適性指令的類型;第一檢測單元,用于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判斷單元,用于根據(jù)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控制單元,用于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舒適性模式。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通過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根據(jù)接收到的舒適性指令及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開啟舒適性模式,從而適應各種環(huán)境因素及長時間使用后的性能衰減導致?lián)Q熱效果差的問題,在不增加成本的條件下改善用戶制冷與制熱的舒適性,與此同時將空調電機轉速的功能開放給用戶,把空調的性能發(fā)揮到極致。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判斷單元根據(jù)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具體包括:判斷單元包括第一判斷單元,用于當舒適性指令為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一預設閾值;控制單元包括第一控制單元,用于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判斷單元還包括第二判斷單元,當舒適性指令為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二預設閾值;控制單元還包括第二控制單元,用于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
在該技術方案中,當舒適性指令為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將室內環(huán)境溫度與第一預設閾值進行比較,當室內環(huán)境溫度大于第一預設閾值時,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當舒適性指令為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將室內環(huán)境溫度與第二預設閾值進行比較,當室內環(huán)境溫度大于第二設閾值時,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以此來改善空調器的制冷制熱舒適性,有效提升空調器的可靠性、智能性。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在控制單元控制空調器開啟舒適性模式后,包括:第二檢測單元,用于每經過預設時長,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及換熱器盤管溫度;轉速單元,用于在室內風機當前轉速的基礎上,按照預設頻率增加室內風機轉速,直至室內環(huán)境溫度及換熱器盤管溫度達到預設溫度要求,其中,增加后的室內風機轉速小于第一預設檔位對應的室內風機轉速。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檢測室內溫度及換熱器盤管的溫度,按照預設頻率增加室內風機的轉速,使室內溫度及換熱器盤管的溫度滿足預設溫度要求,并且增加后的室內風機轉速不超過預設檔位對應的轉速。從而有效改善由于濾網積灰及換熱器效率的衰減,導致整機風量減少及制冷制熱效果差的問題,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提升空調器的制冷制熱舒適性;與此同時有效避免轉速急劇提升、更易形成空調吹水、引起用戶投訴的負面問題,噪音也相對合理,從而保證了產品做到真正貼近人性化。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按照預設頻率增加室內風機轉速的同時,還包括:計算單元,用于根據(jù)當前室內風機轉速對應的風量值,計算噪音值;導風單元,用于根據(jù)噪音值調節(jié)導風板導風角度,當噪音值大于預設噪音值時,降低導風板導風角度。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增加室內風機轉速的同時,通過改變導風板的角度來改善空調器的換熱量及風量,根據(jù)當前室內風機轉速對應的風量值,計算噪音值,當噪音值大于預設噪音值時,降低導風板導風角度,從而適應用戶當前使用的環(huán)境噪音及改善用戶的制冷制熱舒適性,使空調器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導風角度范圍是1%至100%。
在該技術方案中,導風角度范圍是1%至100%,能夠滿足不同的風量需求,以適應用戶當前使用的環(huán)境噪音及改善用戶的制冷制熱舒適性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第一預設閾值的范圍是26℃至28℃;第二預設閾值的范圍是19℃至21℃。
在該技術方案中,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第一預設閾值的范圍是26℃至28℃;第二預設閾值的范圍是19℃至21℃;但不限于此。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第一預設閾值為27℃;第二預設閾值為20℃。
在該技術方案中,當接收到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27℃,當判斷結果為是時,說明空調器制冷性能衰減,導致制冷效果差,通過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改善空調器制冷舒適性;當接收到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20℃,當判斷結果為是時,說明空調器制熱性能衰減,導致制熱效果差,通過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改善空調器制熱舒適性。
本發(fā)明還提出一種空調器,包括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器,通過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只需檢測室內溫度及換熱器盤管的溫度,通過改變室內風機的轉速和導風板的角度來改善空調器的換熱量及風量,從而來適應用戶的各種環(huán)境因素及長時間使用后的性能衰減導致性能差的情況,相比市面上其它增加自動清潔功能或者增加除塵的設備,更加智能且在不增加成本的條件下有效改善用戶制冷與制熱的舒適性,與此同時將空調電機轉速的功能開放給用戶,把空調的性能發(fā)揮到極致。
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示出了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3示出了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4示出了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5示出了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的示意框圖;
圖6示出了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的示意框圖;
圖7示出了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的示意框圖;
圖8示出了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的示意框圖;
圖9示出了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空調器的示意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fā)明,但是,本發(fā)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如圖1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步驟102,接收空調器的舒適性指令,并確認舒適性指令的類型;
步驟104,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
步驟106,根據(jù)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
步驟108,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舒適性模式。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根據(jù)接收到的舒適性指令及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開啟舒適性模式。從而適應各種環(huán)境因素及長時間使用后的性能衰減導致?lián)Q熱效果差的問題,在不增加成本的條件下改善用戶制冷與制熱的舒適性,與此同時將空調電機轉速的功能開放給用戶,把空調的性能發(fā)揮到極致。
如圖2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步驟202,接收空調器的舒適性指令,并確認舒適性指令的類型;
步驟204,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
根據(jù)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舒適性模式;具體包括:
步驟206,當舒適性指令為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一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
步驟208,當舒適性指令為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二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
在該實施例中,當舒適性指令為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將室內環(huán)境溫度與第一預設閾值進行比較,當室內環(huán)境溫度大于第一預設閾值時,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當舒適性指令為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將室內環(huán)境溫度與第二預設閾值進行比較,當室內環(huán)境溫度大于第二設閾值時,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以此來改善空調器的制冷制熱舒適性,有效提升空調器的可靠性、智能性。
如圖3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步驟302,接收空調器的舒適性指令,并確認舒適性指令的類型;
步驟304,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
根據(jù)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舒適性模式;具體包括:
步驟306,當舒適性指令為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一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
步驟308,當舒適性指令為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二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
在控制空調器開啟舒適性模式后,包括:
步驟310,每經過預設時長,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及換熱器盤管溫度;
步驟312,在室內風機當前轉速的基礎上,按照預設頻率增加室內風機轉速,直至室內環(huán)境溫度及換熱器盤管溫度達到預設溫度要求,其中,增加后的室內風機轉速小于第一預設檔位對應的室內風機轉速。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檢測室內溫度及換熱器盤管的溫度,按照預設頻率增加室內風機的轉速,使室內溫度及換熱器盤管的溫度滿足預設溫度要求,并且增加后的室內風機轉速不超過預設檔位對應的轉速。從而有效改善由于濾網積灰及換熱器效率的衰減,導致整機風量減少及制冷制熱效果差的問題,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提升空調器的制冷制熱舒適性;與此同時有效避免轉速急劇提升、更易形成空調吹水、引起用戶投訴的負面問題,噪音也相對合理,從而保證了產品做到真正貼近人性化。
如圖4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步驟402,接收空調器的舒適性指令,并確認舒適性指令的類型;
步驟404,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
根據(jù)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舒適性模式;具體包括:
步驟406,當舒適性指令為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一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
步驟408,當舒適性指令為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二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
在控制空調器開啟舒適性模式后,包括:
步驟410,每經過預設時長,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及換熱器盤管溫度;
步驟412,在室內風機當前轉速的基礎上,按照預設頻率增加室內風機轉速,直至室內環(huán)境溫度及換熱器盤管溫度達到預設溫度要求,其中,增加后的室內風機轉速小于第一預設檔位對應的室內風機轉速;
在按照預設頻率增加室內風機轉速的同時,還包括:
步驟414,根據(jù)當前室內風機轉速對應的風量值,計算噪音值;
步驟416,根據(jù)噪音值調節(jié)導風板導風角度,當噪音值大于預設噪音值時,降低導風板導風角度。
在該實施例中,在增加室內風機轉速的同時,通過改變導風板的角度來改善空調器的換熱量及風量,根據(jù)當前室內風機轉速對應的風量值,計算噪音值,當噪音值大于預設噪音值時,降低導風板導風角度,從而適應用戶當前使用的環(huán)境噪音要求及改善用戶的制冷制熱舒適性,使空調器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導風角度范圍是1%至100%。
在該實施例中,導風角度范圍是1%至100%,能夠滿足不同的風量需求,以適應用戶當前使用的環(huán)境噪音及改善用戶的制冷制熱舒適性。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第一預設閾值的范圍是26℃至28℃;第二預設閾值的范圍是19℃至21℃。
在該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第一預設閾值的范圍是26℃至28℃;第二預設閾值的范圍是19℃至21℃;但不限于此。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第一預設閾值為27℃;第二預設閾值為20℃。
在該實施例中,當接收到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27℃,當判斷結果為是時,說明空調器制冷性能衰減,導致制冷效果差,通過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改善空調器制冷舒適性;當接收到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20℃,當判斷結果為是時,說明空調器制熱性能衰減,導致制熱效果差,通過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改善空調器制熱舒適性。
如圖5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的示意框圖:
接收單元502,用于接收空調器的舒適性指令,并確認舒適性指令的類型;
第一檢測單元504,用于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
判斷單元506,用于根據(jù)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
控制單元508,用于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舒適性模式。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根據(jù)接收到的舒適性指令及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當判斷結果為是時,開啟舒適性模式,從而適應各種環(huán)境因素及長時間使用后的性能衰減導致?lián)Q熱效果差的問題,在不增加成本的條件下改善用戶制冷與制熱的舒適性,與此同時將空調電機轉速的功能開放給用戶,把空調的性能發(fā)揮到極致。
如圖6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的示意框圖:
接收單元602,用于接收空調器的舒適性指令,并確認舒適性指令的類型;
第一檢測單元604,用于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
判斷單元606,用于根據(jù)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
控制單元608,用于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舒適性模式;
判斷單元包括第一判斷單元6062,用于當舒適性指令為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一預設閾值;
控制單元包括第一控制單元6082,用于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
判斷單元還包括第二判斷單元6064,當舒適性指令為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二預設閾值;
控制單元還包括第二控制單元6084,用于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
在該實施例中,當舒適性指令為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將室內環(huán)境溫度與第一預設閾值進行比較,當室內環(huán)境溫度大于第一預設閾值時,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當舒適性指令為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將室內環(huán)境溫度與第二預設閾值進行比較,當室內環(huán)境溫度大于第二設閾值時,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以此來改善空調器的制冷制熱舒適性,有效提升空調器的可靠性、智能性。
如圖7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的示意框圖:
接收單元702,用于接收空調器的舒適性指令,并確認舒適性指令的類型;
第一檢測單元704,用于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
判斷單元706,用于根據(jù)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
控制單元708,用于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舒適性模式;
判斷單元包括第一判斷單元7062,用于當舒適性指令為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一預設閾值;
控制單元包括第一控制單元7082,用于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
判斷單元還包括第二判斷單元7064,當舒適性指令為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二預設閾值;
控制單元還包括第二控制單元7084,用于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
第二檢測單元710,用于每經過預設時長,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及換熱器盤管溫度;
轉速單元712,用于在室內風機當前轉速的基礎上,按照預設頻率增加室內風機轉速,直至室內環(huán)境溫度及換熱器盤管溫度達到預設溫度要求,其中,增加后的室內風機轉速小于第一預設檔位對應的室內風機轉速。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檢測室內溫度及換熱器盤管的溫度,按照預設頻率增加室內風機的轉速,使室內溫度及換熱器盤管的溫度滿足預設溫度要求,并且增加后的室內風機轉速不超過預設檔位對應的轉速。從而有效改善由于濾網積灰及換熱器效率的衰減,導致整機風量減少及制冷制熱效果差的問題,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提升空調器的制冷制熱舒適性;與此同時有效避免轉速急劇提升、更易形成空調吹水、引起用戶投訴的負面問題,噪音也相對合理,從而保證了產品做到真正貼近人性化。
如圖8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的示意框圖:
接收單元802,用于接收空調器的舒適性指令,并確認舒適性指令的類型;
第一檢測單元804,用于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
判斷單元806,用于根據(jù)舒適性指令的類型,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預設閾值;
控制單元808,用于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舒適性模式;
判斷單元包括第一判斷單元8062,用于當舒適性指令為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一預設閾值;
控制單元包括第一控制單元8082,用于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
判斷單元還包括第二判斷單元8064,當舒適性指令為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第二預設閾值;
控制單元還包括第二控制單元8084,用于當判斷結果為是時,控制空調器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
第二檢測單元810,用于每經過預設時長,檢測室內環(huán)境溫度及換熱器盤管溫度;
轉速單元812,用于在室內風機當前轉速的基礎上,按照預設頻率增加室內風機轉速,直至室內環(huán)境溫度及換熱器盤管溫度達到預設溫度要求,其中,增加后的室內風機轉速小于第一預設檔位對應的室內風機轉速;
計算單元814,用于根據(jù)當前室內風機轉速對應的風量值,計算噪音值;
導風單元816,用于根據(jù)噪音值調節(jié)導風板導風角度,當噪音值大于預設噪音值時,降低導風板導風角度。
在該實施例中,在增加室內風機轉速的同時,通過改變導風板的角度來改善空調器的換熱量及風量,根據(jù)當前室內風機轉速對應的風量值,計算噪音值,當噪音值大于預設噪音值時,降低導風板導風角度,從而適應用戶當前使用的環(huán)境噪音及改善用戶的制冷制熱舒適性,使空調器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導風角度范圍是1%至100%。
在該實施例中,導風角度范圍是1%至100%,能夠滿足不同的風量需求,以適應用戶當前使用的環(huán)境噪音及改善用戶的制冷制熱舒適性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第一預設閾值的范圍是26℃至28℃;第二預設閾值的范圍是19℃至21℃。
在該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第一預設閾值的范圍是26℃至28℃;第二預設閾值的范圍是19℃至21℃;但不限于此。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第一預設閾值為27℃;第二預設閾值為20℃。
在該實施例中,當接收到制冷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27℃,當判斷結果為是時,說明空調器制冷性能衰減,導致制冷效果差,通過開啟制冷舒適性模式改善空調器制冷舒適性;當接收到制熱舒適性指令時,判斷室內環(huán)境溫度是否大于20℃,當判斷結果為是時,說明空調器制熱性能衰減,導致制熱效果差,通過開啟制熱舒適性模式改善空調器制熱舒適性。
如圖9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空調器的示意框圖:空調器900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中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902。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902,只需檢測室內溫度及換熱器盤管的溫度,通過改變室內風機的轉速和導風板的角度來改善空調器的換熱量及風量,從而來適應用戶的各種環(huán)境因素及長時間使用后的性能衰減導致性能差的情況,相比市面上其它增加自動清潔功能或者增加除塵的設備,更加智能且在不增加成本的條件下有效改善用戶制冷與制熱的舒適性,與此同時將空調電機轉速的功能開放給用戶,把空調的性能發(fā)揮到極致。
具體實施例,空調器包括室內風機、換熱器、溫度傳感器,還具有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的空調器舒適性的控制裝置。其中,制冷制熱舒適性模式是可選的,主要是考慮了用戶晚上休息或者靜音時,空調不會自動進入制冷制熱舒適性模式。當用戶選擇制冷制熱舒適性模式時,空調首先判斷是否為制冷或者制熱模式且強勁鍵為開啟狀態(tài),以上基本條件滿足后,再檢測室內環(huán)環(huán)境溫度,即制冷時T1=A值或者制熱時T1=B值時,空調進入制冷制熱舒適性模式。進入制冷制熱舒適性模式后,T1傳感器每1分鐘記錄當時檢測的室內環(huán)境溫度以及換熱器盤管溫度,室內機風機在當前的轉速基本上增加2X檔,風機轉速按一定的頻率進行上升,此過程不能急劇提升,以免更易形成空調吹水,直到增加到2X檔,增加后的風機轉速不超過設定的G檔,(G檔的轉速考慮了電機的最大負載及噪音上限);轉速上升的同時,導風板會結合之前制定的轉速檔位對應的導風角度進行調整,分為1%~100%的無極導風角度,計算出來的送風角度在滿足制冷制熱的同時,噪音也相對合理,不會引起用戶投訴的負面問題,由以上運算后得出滿足噪音的I值轉速,以此轉速來改善空調器的制冷制熱舒適性。
在該實施例中,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可以改善空調器的制冷制熱舒適性問題;整個制冷制熱舒適式模式下均是通過風機的調速、空調上下導風板的角度變化來適應用戶當前使用的環(huán)境噪音及改善用戶的制冷制熱舒適性,簡單而言就是當空調的風量在衰減的同時,室內機的轉速會適當?shù)脑黾樱怀^設計的最高G檔轉速,確認不導致用戶投訴的情況下,盡可能把空調的性能發(fā)揮到極致。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