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除濕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抽水功能的除濕機。
背景技術:
除濕機又稱為抽濕機,屬于空調家庭中的一個部分。其工作原理是:由風扇將潮濕空氣抽入機內,通過熱交換器,空氣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處理過后的干燥空氣排出機外,如此循環(huán)使室內濕度保持在適宜的相對濕度。
除濕機正常工作時產生的冷凝水珠收集于集水裝置中,集水裝置上安裝有連接頭,連接頭與排液泵之間通過液體通道連接,開啟排液泵即可將集水裝置內的液體提取至高處并排出,但是集水裝置與連接頭無法拆卸,因此不方便對集水裝置以及連接頭進行維修。
為此,對比文件CN104214924A公開了一種除濕機,如圖6所示,集水裝置的下部成型有第一連接管9,第一連接管的外周面具有第一環(huán)狀凹槽,第一環(huán)狀凹槽上設置有密封圈。在第一連接管和排液泵之間設置連接件,連接件上設有第一連接頭8,需要進行排水工作時,將第一連接頭8插入第一連接管9中,即可完成將集水裝置和排液泵的連接,需要對集水裝置進行維護時,只需要將第一連接頭從第一連接管中拔出即可。
但是,由于第一連接管設置在集水裝置的下方,且第一連接頭上與第一連接管連接的部位為空腔,在第一連接頭與第一連接管的密封失效時,這部分冷凝水會從空腔流出至第一連接管外側,甚至從集水裝置中流出,對除濕機的周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影響消費者的使用舒適度。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除濕機的集水裝置與排液泵分離后,集水裝置中殘留的水對周圍造成污染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帶自動抽水功能的除濕機。
一種除濕機,包括:用于盛放冷凝水的水箱;和水泵,通過接頭組件與所述水箱連通;所述接頭組件密封設置在所述水箱頂部,其一端可插拔地密封套設在與所述水泵的第一接頭的外壁上可插拔地密封連接,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水箱底部。
所述水箱包括一端開口的中空集水箱體和蓋合所述開口的集水蓋,所述接頭組件設置在所述集水蓋上。
所述集水蓋上成型有儲水結構,用以盛放從所述接頭組件處滴落的冷凝水。
所述儲水結構為成型在所述集水蓋上的凹槽,所述凹槽設置在所述接頭組件與所述水泵連接處的下方。
所述凹槽上成型有通往所述箱體內的通孔,所述凹槽內的冷凝水通過所述通孔流回所述箱體內。
所述接頭組件包括:箱體接頭,固定在所述水箱頂部,適于與所述水泵可插拔地密封連接;及引水管,連通地連接所述接頭,并所述引水管伸入所述水箱底部。
所述箱體接頭密封地固定在所述集水蓋上。
所述箱體接頭包括:若干密封圈,漲緊安裝在所述箱體接頭與所述第一接頭相連接的內壁上,用以密封所述第一接頭;端蓋,安裝在所述箱體接頭的端部,用以防止所述密封圈從所述箱體接頭處脫出。
所述引水管外側設置有用以防止所述引水管發(fā)生變形的支架。
所述引水管靠近所述水箱底部一端設置有過濾網。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yōu)點: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除濕機,所述接頭組件密封設置在所述水箱頂部,其一端可插拔地密封套設在與所述水泵的第一接頭的外壁上可插拔地密封連接,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水箱底部。
現有技術中的除濕機,第一連接管外接在第一連接頭上,由于第一連接管的內徑大于第一連接頭的內徑,內徑差將導致二者之間產生空腔,從第一連接頭流過來的冷凝水會進入空腔中,當二者之間發(fā)生分離后,腔中的水會從第一連接管的空腔中流出至外界。對除濕機周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除濕機,接頭組件其一端可插拔地密封套設在所述水泵的第一接頭的外壁上,接頭組件位于水箱頂部,此時所述第一接頭內部不會出現儲藏冷凝水的空腔,當二者之間發(fā)生分離后,殘存的冷凝水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過所述接頭組件流回至水箱內部,因此冷凝水從接頭組件和水泵的連接部之間流出的幾率將大大減小。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除濕機,所述水箱包括一端開口的中空集水箱體和蓋合所述開口的集水蓋,所述接頭組件設置在所述集水蓋上。集水蓋水平罩扣在中空集水箱體上,可以提高接頭組件自身的穩(wěn)定性。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除濕機,所述集水蓋上成型有儲水結構,用以盛放從所述接頭組件處滴落的冷凝水。在對冷凝水的抽水過程中,可能會有少量的水從接頭組件的端部流出,此時由于所述儲水結構,可以將冷凝水儲存在集水蓋上,防止冷凝水流出至水箱外側。
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除濕機,所述儲水結構為成型在所述集水蓋上的凹槽,所述凹槽設置在所述接頭組件與所述水泵連接處的下方。
所述凹槽在集水蓋上向下凹陷設置,用來盛放接頭組件滴落的冷凝水。
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除濕機,所述凹槽上成型有通往所述箱體內的通孔,所述凹槽內的冷凝水通過所述通孔流回所述箱體內。
通過設置通孔,可以防止凹槽內的冷凝水過多、從凹槽中溢出的情況發(fā)生。
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除濕機,所述接頭組件包括箱體接頭,固定在所述水箱頂部,適于與所述水泵可插拔地密封連接;及引水管,連通地連接所述接頭,并所述引水管伸入所述水箱底部。
通過所述箱體接頭和所述引水管,提供了將水箱內的冷凝水連通至水泵的通道,便于水泵工作后將冷凝水引出。
同時,引水管與箱體接頭連通,當箱體接頭處存留有冷凝水時,冷凝水會直接通過引水管流會水箱中,間接形成“零容腔”,防止當水泵與箱體分離后,箱體接頭中殘留的冷凝水流出至外界。
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除濕機,所述箱體接頭密封地固定在所述集水蓋上。
由于箱體接頭位于冷凝水的上方,在對冷凝水的抽出過程中,如果箱體接頭的密封性不好,則很難將冷凝水從低處提升并最終通過水泵排出。因此,確保箱體與集水蓋之間的密封性能可以確保抽水過程的連續(xù)性。
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除濕機,所述箱體接頭包括:若干密封圈,漲緊安裝在所述箱體接頭與所述第一接頭相連接的內壁上,用以密封所述第一接頭。密封圈設置在所述第一接頭和所述箱體接頭之間,可以防止冷凝水從第一接頭和箱體接頭之間流出。端蓋安裝在所述箱體接頭的端部,用以防止所述密封圈從所述箱體接頭處脫出。
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除濕機,所述引水管外側設置有用以防止所述引水管發(fā)生變形的支架。
為了確保抽水的連續(xù)性,引水管的底端需要盡量下探到水箱的底部,而引水管在使用后,容易發(fā)生打折或翹起的情況,導致無法下探至水箱的底部,此時在引水管外側設置支架,可以使引水管保持原有的形狀。
1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除濕機,所述引水管靠近所述水箱底部一端設置有過濾網。
過濾網可以對冷凝水進行凈化,防止污染物進入引水管中,阻塞引水管,對抽水造成影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除濕機的爆炸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接頭組件在所述集水蓋上的裝配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接頭組件的爆炸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除濕機中所述水泵與所述水箱在連接狀態(tài)下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除濕機中所述支架與所述過濾網的連接示意圖;
圖6為說明書背景技術部分提及的第一連接頭和第一連接管之間的連接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水箱;11-集水箱體;12-集水蓋;2-水泵;3-接頭組件;31-箱體接頭;311-密封圈;312-端蓋;32-引水管;4-儲水結構;5-第一接頭;6-支架;7-過濾網;8-第一連接頭;9-第一連接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除濕機,如圖1或2所示,包括:用于盛放冷凝水的水箱1;和水泵2,通過接頭組件3與所述水箱1連通;所述接頭組件3密封設置在所述水箱1頂部,其一端可插拔地密封套設在與所述水泵2的第一接頭5的外壁上可插拔地密封連接,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水箱1底部。
現有技術中的除濕機,如圖6所示,第一連接管9外接在第一連接頭8上,由于第一連接管的內徑大于第一連接頭的內徑,內徑差將導致二者之間產生空腔,從第一連接頭流過來的冷凝水會進入空腔中,當二者之間發(fā)生分離后,腔中的水會從第一連接管的空腔中流出至外界。對除濕機周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除濕機,接頭組件3其一端可插拔地密封套設在所述水泵的第一接頭5的外壁上,接頭組件3位于水箱1頂部,此時所述第一接頭5內部不會出現儲藏冷凝水的空腔,當二者之間發(fā)生分離后,殘存的冷凝水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過所述接頭組件流回至水箱1內部,因此冷凝水從接頭組件和水泵的連接部之間流出的幾率將大大減小。
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水箱1包括一端開口的中空集水箱體11和蓋合所述開口的集水蓋12,所述接頭組件3設置在所述集水蓋12上。
具體地,集水蓋12水平罩扣在中空集水箱體11上,可以提高接頭組件3自身的穩(wěn)定性。集水蓋12與所述集水箱體11之間密封良好的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集水蓋12上成型有儲水結構4,用以盛放從所述接頭組件3處滴落的冷凝水。
在對冷凝水的抽水過程中,可能會有少量的水從接頭組件3的端部流出,此時由于所述儲水結構4,可以將冷凝水儲存在集水蓋12上,防止冷凝水流出至水箱1外側。
具體地,如圖2所示,所述儲水結構4為成型在所述集水蓋12上的凹槽,所述凹槽設置在所述接頭組件3與所述水泵2連接處的下方。同時,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上成型有通往所述箱體內的通孔,所述凹槽內的冷凝水通過所述通孔流回所述箱體內。
通過設置通孔,可以防止凹槽內的冷凝水過多、從凹槽中溢出的情況發(fā)生。
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接頭組件3包括:箱體接頭31,固定在所述水箱1頂部,適于與所述水泵2可插拔地密封連接;及引水管32,連通地連接所述箱體接頭31,并所述引水管32伸入所述水箱1底部。
通過所述箱體接頭31和所述引水管32,提供了將水箱1內的冷凝水連通至水泵2的通道,便于水泵2工作后將冷凝水引出。
同時,引水管32與箱體接頭31連通,當箱體接頭31處存留有冷凝水時,冷凝水會直接通過引水管32流會水箱1中,間接形成“零容腔”,防止當水泵2與箱體分離后,箱體接頭31中殘留的冷凝水流出至外界。
具體地,所述箱體接頭31密封地固定在所述集水蓋12上。由于箱體接頭31位于冷凝水的上方,在對冷凝水的抽出過程中,如果箱體接頭31的密封性不好,則很難將冷凝水從低處提升并最終通過水泵2排出。因此,確保箱體與集水蓋12之間的密封性能可以確保抽水過程的連續(xù)性。
具體地,如圖3所示,所述箱體接頭31上成型有連接螺栓,所述集水蓋12上成型有連接孔,所述連接螺栓可拆卸的安裝在所述連接孔內部。
本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所述水泵2上安裝有第一接頭5,所述第一接頭5可插拔地與所述箱體接頭31密封連接。
可插拔設置有利于對水泵2和箱體之間的斷開,當箱體接頭31或第一接頭5出現損壞需要更換時,采用接頭設置的方式可以加快更換效率。
具體地,所述第一接頭5采用硬質材料制成,可以平順的插入所述箱體接頭31中,氣密性良好的將水箱1中的冷凝水抽出。
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箱體接頭31包括:若干密封圈311,漲緊安裝在所述箱體接頭31與所述第一接頭5相連接的內壁上,用以密封所述第一接頭5;端蓋312,安裝在所述箱體接頭31的端部,用以防止所述密封圈311從所述箱體接頭31處脫出。
具體地,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所述密封圈311的個數為兩個。作為變型,所述密封圈311的個數不限于兩個,可以為多個,也可以是單個,這主要由箱體結構的長度大小決定。
同時,如圖1或圖5所示,所述引水管32外側設置有用以防止所述引水管發(fā)生變形的支架6。為了確保抽水的連續(xù)性,引水管的底端需要盡量下探到水箱1的底部,而引水管在使用后,容易發(fā)生打折或翹起的情況,導致無法下探至水箱1的底部,此時在引水管32外側設置支架6,可以使引水管32保持原有的形狀。
具體地,所述支架6采用硬質材料制得,且所述支架6套設在所述引水管的外側。
同時,所述引水管32靠近所述水箱1底部一端設置有過濾網7。過濾網7可以對冷凝水進行凈化,防止污染物進入引水管32中,阻塞引水管32,對抽水造成影響。
在使用過程中,如果需要對水箱1進行抽水時,只需要將第一接頭5連接在所述箱體接頭31上,然后啟動所述水泵2,冷凝水將依次通過過濾網7、引水管32、箱體接頭31、第一接頭5進入所述水泵2的抽水室中。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