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熱交換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電動汽車的電池工作時會產(chǎn)生熱量,需要冷卻,利用冷卻液冷卻是一種較常用的方式。通常的電池冷卻裝置包括換熱器和膨脹閥,液態(tài)制冷劑通過膨脹閥的節(jié)流作用后進(jìn)入換熱器,發(fā)生蒸發(fā)后冷卻冷卻液,經(jīng)冷卻后的冷卻液流到電池組對電池進(jìn)行散熱,冷卻液流經(jīng)電池組后溫度升高,需要回到換熱器進(jìn)行冷卻。
通常,流經(jīng)膨脹閥的是制冷劑,流經(jīng)換熱器的是制冷劑與冷卻液兩種液體。制冷劑先經(jīng)過膨脹閥,產(chǎn)生節(jié)流,從閥出來時處于汽液兩相狀態(tài)進(jìn)入換熱器的一側(cè),然后從換熱器另一側(cè)離開,換熱器兩側(cè)都需要有連接管路,不僅安裝麻煩,而且使換熱器所需的安裝空間較大。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形尺寸小、便于安裝且抗振性能較好的換熱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換熱裝置,所述換熱裝置包括換熱器芯體、閥組件、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位于所述換熱器芯體的同一側(cè);
所述換熱器芯體包括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不相通;所述換熱器芯體包括層疊設(shè)置的多個第一板片、多個第二板片以及至少一個第三板片,所述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三板片層疊形成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二流通通道;
所述第一板片包括第一孔口、第二孔口和第三孔口,所述第二板片也 包括第一孔口、第二孔口和第三孔口,所述第三板片包括第一阻擋部、第二孔口和第三孔口,所述第一阻擋部位于所述第三板片與所述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的第一孔口對應(yīng)位置,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層疊設(shè)置使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一孔口、第二板片的第一孔口對齊形成第一孔道,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層疊設(shè)置使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二孔口、第二板片的第二孔口和所述第三板片的第二孔口對齊形成第二孔道,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層疊設(shè)置使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三孔口、第二板片的第三孔口和第三板片的第三孔口對齊形成第三孔道;所述第一孔道、第二孔道、第三孔道為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孔道與所述第一接口相連通,所述第三孔道與所述第二接口相連通,所述第一孔道被所述第一阻擋部分隔成至少兩個子孔道,所述第一孔道的各子孔道通過所述第二孔道與相鄰的子孔道連通;所述第一流通通道通過所述第三板片分隔為至少兩個換熱段,相鄰換熱段內(nèi)流體的流動方向相反;
所述閥組件和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換熱器芯體的同一側(cè),所述閥組件包括第一流通區(qū)、節(jié)流區(qū)和第二流通區(qū),所述第一流通區(qū)位于所述換熱器芯體外部且與所述第一接口連通,所述第二流通區(qū)與所述第一孔道連通,所述節(jié)流區(qū)位于所述第一流通區(qū)和所述第二流通區(qū)之間。
所述板片還包括至少一個第四板片,所述換熱器芯體包括所述第四板片,第四板片包括第一孔口、第三孔口與第二阻擋部,所述第二阻擋部位于所述第四板片和所述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三板片、第三板片的第二孔口對應(yīng)位置,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一孔口、第二板片的第一孔口、第四板片的第一孔口對齊形成第一孔道,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二孔口、所述第二板片的第二孔口和第三板片的第二孔口對齊形成第二孔道,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三孔口、所述第二板片的第三孔口、第三板片的第三孔口和第四板片的第三孔口對齊形成第三孔道,所述第一孔道被所述第一阻擋部分隔成至少兩個子孔道,所述第二孔道被所述第二阻擋部分隔成至少兩個子孔道,所述第一孔道的各子孔道通過所述第二孔道與相鄰的子孔道連通,所述第二 孔道的各子孔道通過所述第一孔道與相鄰的子孔道連通;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由所述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分隔為多個換熱段,相鄰換熱段內(nèi)流體的流動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接口與所述第二接口之間為流體通道;
所述板片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和第三板片,所述第三孔道相對靠近所述第一孔道而相對遠(yuǎn)離所述第二孔道;所述換熱段包括第一換熱段和第二換熱段,所述流體通道包括所述第一流通區(qū)、所述節(jié)流區(qū)、所述第二流通區(qū)、所述第一孔道鄰近所述第一接口的子孔道、所述第一換熱段、所述第二孔道、所述第二換熱段、所述第一孔道遠(yuǎn)離所述第一接口的子孔道、所述第三孔道;
或者所述板片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所述第三孔道相對靠近所述第二孔道而相對遠(yuǎn)離所述第一孔道;所述換熱段包括第一換熱段、第二換熱段和第三換熱段,所述流體通道包括所述第一流通區(qū)、所述節(jié)流區(qū)、所述第二流通區(qū)、所述第一孔道鄰近所述第一接口的子孔道、所述第一換熱段、所述第二孔道鄰近所述第一接口所在側(cè)的子孔道、所述第二換熱段、所述第一孔道遠(yuǎn)離所述第一接口的子孔道、所述第三換熱段、所述第二孔道遠(yuǎn)離所述第一接口所在側(cè)的子孔道、所述第三孔道。
所述第一板片包括子一類板片和子二類板片,子一類板片和子二類板片分別與第二板片層疊形成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
所述子一類板片包括第一凸臺,第一凸臺中部區(qū)域形成貫穿所述子一類板片的第三孔口,且第一凸臺還包括有凹臺,該凹臺由所述第一凸臺自所述第三孔口周邊的區(qū)域下凹形成;
所述子二類板片包括第二凸臺,第二凸臺中部區(qū)域形成貫穿所述子二類板片的第三孔口;
所述第二板片包括第三凸臺,第三凸臺中部區(qū)域形成貫穿所述第二板片的第三孔口;所述第三凸臺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二凸臺的外徑;層疊時, 所述第三凸臺與所述凹臺抵接;
其中,所述第一凸臺、第二凸臺、第三凸臺的凸起高度大致相等。
所述板片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和第三板片,所述換熱段包括第一換熱段和第二換熱段,第一換熱段鄰近所述閥組件,第二換熱段與所述第三孔道相連通,所述第一換熱段由子一類板片、第二板片和第三板片層疊形成;所述第二換熱段由第二板片和子二類板片層疊形成;
或者所述板片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所述換熱段包括第一換熱段、第二換熱段和第三換熱段,第一換熱段鄰近所述閥組件,第三換熱段與所述第三孔道相連通,第二換熱段位于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之間,所述第一換熱段由子一類板片、第二板片和第三板片層疊形成;所述第二換熱段由子一類板片、第二板片和第四板片層疊形成;所述第三換熱段由第二板片和子二類板片層疊形成。
所述板片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和第三板片,所述板片包括板平面和凸起于所述板平面的第四凸臺,所述第三板片包括所述第一凸臺、第二凸臺或者所述第三凸臺,第三板片的第一阻擋部和第二孔口同時位于所述第三板片的板平面或同時位于第三板片的第四凸臺位置;
或者所述板片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所述板片包括板平面和凸起于所述板平面的第四凸臺,所述第三板片的第一阻擋部和第二孔口同時位于所述第三板片的板平面或同時位于所述第三板片的第四凸臺位置;所述第四板片的第二阻擋部和第一孔口同時位于所述第四板片的板平面或同時位于所述第四板片的第四凸臺位置,且所述第三板片包括所述第一凸臺或者所述第三凸臺,所述第四板片包括所述第一凸臺或第二凸臺或第三凸臺。
所述板片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和第三板片,所述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三板片還包括第四孔口和第五孔口,所述第三板片包括第三阻擋部和第四孔口,所述第一板片的第四孔口、第二板片的第四孔口和第三板片的第四孔口層疊形成第四孔道,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五孔口和第二板片的 第五孔口層疊形成第五孔道,所述第五孔道被所述第三阻擋部分隔成至少兩個子孔道,所述第四孔道和第五孔道為所述第二流通通道的一部分,所述第五孔道的各子孔道通過所述第四孔道與相鄰的子孔道連通;
或者所述板片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所述第四板片包括第四阻擋部和第五孔口,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五孔口、第二板片的第五孔口和第四板片的第五孔口層疊形成第五孔道,所述第一板片的第四孔口、所述第二板片的第四孔口和第三板片的第四孔口層疊形成第四孔道,所述第五孔道被所述第四阻擋部分隔成至少兩個子孔道,所述第四孔道和第五孔道為所述第二流通通道的一部分,所述第五孔道的各子孔道通過所述第四孔道與相鄰的子孔道連通。
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外形尺寸小、便于安裝的換熱器。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還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換熱器,包括換熱器芯體、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換熱器芯體包括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不相通;所述換熱器芯體包括層疊設(shè)置的多個第一板片、多個第二板片以及至少一個第三板片,所述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三板片層疊形成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位于所述換熱器芯體的同一側(cè);
所述第一板片包括第一孔口、第二孔口和第三孔口,所述第二板片也包括第一孔口、第二孔口和第三孔口,所述第三板片包括第一阻擋部、第二孔口和第三孔口,所述第一阻擋部位于所述第三板片和所述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的第一孔口對應(yīng)位置,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一孔口、第二板片的第一孔口對齊形成第一孔道,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二孔口、第二板片的第二孔口和所述第三板片的第二孔口對齊形成第二孔道,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三孔口、第二板片的第三孔口和第三板片的第三孔口層疊形成第三孔道;
所述第一孔道、第二孔道、第三孔道為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孔道被所述第一阻擋部分隔成至少兩個子孔道,所述第一孔道的 各子孔道通過所述第二孔道與相鄰的子孔道連通;所述第一流通通道通過所述第三板片分隔為至少兩個換熱段,相鄰換熱段內(nèi)流體的流動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孔道的其中一個子孔道與所述第三孔道相連通,所述第一孔道與所述第一接口連通,所述第三孔道與所述第二接口連通。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還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換熱器,包括換熱器芯體、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換熱器芯體包括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不相通;所述換熱器芯體包括層疊設(shè)置的多個第一板片、多個第二板片、至少一個第三板片以及至少一個第四板片,所述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三板片、第四板片層疊形成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位于所述換熱器芯體的同一側(cè);
所述第一板片包括第一孔口、第二孔口和第三孔口,所述第二板片也包括第一孔口、第二孔口和第三孔口,所述第三板片包括第一阻擋部、第二孔口和第三孔口,所述第一阻擋部位于所述第三板片和所述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的第一孔口對應(yīng)位置,所述第四板片包括第一孔口、第三孔口與第二阻擋部,所述第二阻擋部位于所述第四板片和所述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三板片、第三板片的第二孔口對應(yīng)位置,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一孔口、第二板片的第一孔口、第四板片的第一孔口對齊形成第一孔道,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二孔口、第二板片的第二孔口和所述第三板片的第二孔口對齊形成第二孔道,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三孔口、第二板片的第三孔口、第三板片的第三孔口和第四板片的第三孔口對齊形成第三孔道;
所述第一孔道、第二孔道、第三孔道為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孔道被所述第一阻擋部分隔成至少兩個子孔道,所述第二孔道被所述第二阻擋部分隔成至少兩個子孔道,所述第一孔道的各子孔道通過所述第二孔道與相鄰的子孔道連通,所述第二孔道的各子孔道通過所述第一孔道與相鄰的子孔道連通;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由所述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分隔為多個換熱段,相鄰換熱段內(nèi)流體的流動方向相反;所述第三孔道與 所述第二孔道的其中一個子孔道相連通,所述第一孔道與所述第一接口連通,所述第三孔道與所述第二接口連通。
換熱裝置的上述技術(shù)方案通過將閥組件與換熱器芯體直接集成在一起,不僅便于安裝,且省去閥組件與換熱裝置連接所需的較長管道,并通過第三板片分隔第一流通通道,以增長流動路徑,從而實現(xiàn)換熱裝置在外形尺寸較小的情況下,具有較好的換熱性能;且通過設(shè)置第三孔道,便于換熱裝置的后續(xù)安裝。
換熱器的上述技術(shù)方案通過第三板片分隔第一流通通道,以增長流動路徑,從而實現(xiàn)換熱器在外形尺寸較小的情況下,具有較好的換熱性能;且通過設(shè)置第三孔道,使流體進(jìn)口和出口可位于換熱器芯體同一側(cè),便于安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換熱裝置一種實施方式的被剖切后的局部立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換熱裝置的安裝板的側(cè)面視圖;
圖3為圖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圖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換熱裝置中其中一種板片的示意圖;
圖6為圖5所示板片沿a-a方向的側(cè)面剖視示意圖;
圖7為圖1所示換熱裝置中其中另一種板片的示意圖;
圖8為圖7所示板片沿a-a方向的側(cè)面剖視示意圖;
圖9為圖1所示換熱裝置中其中又一種板片的示意圖;
圖10為圖9所示板片沿a-a方向的側(cè)面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1為換熱裝置一種實施方式的立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換熱裝置100包括換熱器芯體11、閥組件12、安裝板13、頂板(未顯示)、底板14、第一外接管15、第二外接管16、第三外接管17和第四外接管18。換熱器芯體11兩側(cè)分別由頂板和底板14抵接,安裝板13與頂板抵接。參照圖2,安裝板13包括多個安裝孔132、用于固定安裝第一外接管15的第一通孔137、用于固定安裝第二外接管16的第二通孔133、用于固定安裝第三外接管17的第三通孔(未顯示)以及用于固定安裝第四外接管18的第四通孔(未顯示)。換熱裝置100的第一外接管15與換熱裝置的連接口為第一接口,第二外接管16與換熱裝置的連接口為第二接口,圖上所示第一接口為第一通孔137,圖上所示第二接口為第二通孔133,第一接口與換熱器芯體之間連接閥組件12,第一接口與閥組件12之間為連接通道151,第一外接管與第二外接管之間為流體通道。安裝板13還包括有連接槽134,連接槽134位于安裝板13的反面且自第一通孔137延伸至閥組件12,連接槽134用于形成連接通道151。其中安裝板的反面為與換熱器芯體11連接的一面。應(yīng)當(dāng)知道,第一接口與閥組件之間可不設(shè)置連接通道,第一接口可直接位于閥組件上。其中,第一接口為制冷劑進(jìn)口,第二接口為制冷劑出口。
換熱器芯體11包括多個層疊設(shè)置的板片,板片包括多個第一板片111、多個第二板片112、至少一個第三板片113和至少一個第四板片114;第一板片111和第二板片112層疊形成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除最靠邊的兩片板片外,多數(shù)板片的兩側(cè)分別為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如一第一板片及與該板片相鄰的兩片第二板片的其中之一形成第一流通通道,那與另一第二板片則形成第二流通通道,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不相通。第一板片111、第二板片112各自包括第一孔口33、43、53、第二孔口34、44、54、第四孔口35、45、55、第五孔口36、46、56和第三孔口37、47、57,各板片上的第一孔口33、43、53對齊形成第一孔道,各板片上的第二孔口34、44、54對齊形成第二孔道,各板片上的第四孔口 35、45、55對齊形成第四孔道,各板片上的第五孔口36、46、56對齊形成第五孔道,各板片上的第三孔口37、47、57對齊形成第三孔道。其中,換熱器芯體11的第一孔道、第二孔道、第三孔道和第一流通通道相連通,第四孔道、第五孔道和第二流通通道相連通,第三孔道相對鄰近第二孔道而相對遠(yuǎn)離第一孔道。第一孔道與第一接口相連通,第三孔道與第二接口相連通。第三板片113包括第一阻擋部19a和第二孔口24,第三板片113的第二孔口24與第一板片111的第二孔口24、第二板片112的第二孔口24對齊形成第二孔道,第一阻擋部19a位于第三板片與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的第一孔口23對應(yīng)位置,換熱器芯體11的第一孔道被第一阻擋部19a分隔形成至少兩個子孔道。第四板片114還包括第二阻擋部19b和第一孔口23,第四板片114的第一孔口23與第一板片111的第一孔口23、第二板片112的第一孔口23對齊形成第一孔道,換熱器芯體11的第二孔道被第四板片114的第二阻擋部19b分隔形成至少兩個子孔道。第三板片113和第四板片114位于換熱器芯體中部區(qū)域或者說均離頂板或底板一定距離設(shè)置,并將第一流通通道分隔為三個換熱段,換熱段包括第一換熱段101、第二換熱段102和第三換熱段103,第一換熱段101與第一流通通道的一端連通,第三換熱段103與第一流通通道的另一端連通,第二換熱段102位于第三板片113和第四板片114之間,第一換熱段101內(nèi)流體流動方向與第二換熱段102內(nèi)流體流動方向相反,第二換熱段102內(nèi)流體流動方向與第三換熱段103內(nèi)流體流動方向相反。換熱器芯體內(nèi)部通過加設(shè)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將第一流通通道分隔成至少三個換熱段,使換熱裝置結(jié)構(gòu)較小的情況下,有效地增長了流體的流動路徑,保證換熱裝置出口的制冷劑的過熱度滿足一定要求,使其具有較好的換熱性能。
結(jié)合參照圖2和圖3,閥組件12和第一接口位于換熱器芯體的同一側(cè),閥組件12包括第一流通區(qū)121、節(jié)流區(qū)123和第二流通區(qū)122,第一流通區(qū)121位于換熱器芯體11外部且與第一接口連通,第二流通區(qū)122和第一孔道相連通,具體的,第二流通區(qū)122可直接位于第一孔道中或者第二流 通區(qū)122位于第一孔道上方,節(jié)流區(qū)123位于第一流通區(qū)121和第二流通區(qū)122之間。閥組件12包括閥芯組件120和閥座部131,閥芯組件120與閥座部131密封配合;閥座部131包括與第一流通區(qū)121連通的第一開口131c和與第二流通區(qū)連通的第二開口131d,第二開口131d的內(nèi)徑小于第一孔道的內(nèi)徑,安裝板的連接槽自第一接口延伸至第一開口,以使連接通道與第一流通區(qū)相通;閥座部131還包括安裝部131a、定位部131b以及形成于該閥座部中部位置且與所述第一孔道相連通的貫穿孔138,閥芯組件120伸入貫穿孔138并與安裝部131a組裝固定,定位部131b包括凸起段131b2和隔離段131b1,定位部131b的凸起段131b1位于頂板和底板之間,凸起段131b1的端部位于第一孔道中,凸起段131b2外徑小于第一孔道的內(nèi)徑,且凸起段131b1的端部與第三板片之間的距離小于第三板片與底板之間的距離。定位部131b的隔離段131b2位于換熱器芯體外部,隔離段131b2尤其位于頂板與安裝板之間,且隔離段131b1靠近連接通道151,隔離段131b1與安裝部131a之間形成第一開口131c,隔離段131b1隔離連接通道151和第一孔道。凸起段131b1位于第一孔道中,可縮短制冷劑進(jìn)入第一流通通道的路徑,防止經(jīng)閥組件后的制冷劑在較長管路中出現(xiàn)氣液分離;隔離段131b2隔離連接通道與第一孔道,防止制冷劑不經(jīng)過閥組件直接進(jìn)入第一孔道;另外,制冷劑進(jìn)入換熱器芯體時,制冷劑大部分為液體,液體密度遠(yuǎn)大于氣體,為了防止制冷劑氣化后,體積迅速膨脹,流速急劇增加,因此,凸起段131b1與第三板片之間的距離較小,可以降低氣體的流速,達(dá)到更好的換熱效果。
具體的,閥芯組件120與閥座部131可為組裝固定,例如閥芯組件的一部分與閥座部131的安裝部131a為螺紋配合,具體地,閥座部131位于安裝部131a位置的貫穿孔中的一部分內(nèi)壁135設(shè)置有螺紋接口部,閥芯組件的一部分外壁設(shè)置有與螺紋接口部相配合的螺紋部,以實現(xiàn)兩者的組裝固定。閥芯組件120還包括閥針和節(jié)流孔,閥針與節(jié)流孔相配合形成節(jié)流區(qū)123,節(jié)流區(qū)123位于第一流通區(qū)121和第二流通區(qū)122之間,且節(jié)流 區(qū)123可以連通第一流通區(qū)121和第二流通區(qū)122,節(jié)流區(qū)123大小可變,第二流通區(qū)122中流體的流量受控于節(jié)流區(qū)123的大小,節(jié)流區(qū)的大小由閥針和節(jié)流孔的位置決定。閥組件12具體可為電子膨脹閥,電子膨脹閥可依據(jù)工況對閥針進(jìn)行移動,進(jìn)而自動調(diào)整節(jié)流區(qū)大小,從而實現(xiàn)流量的自動變化。第一流通區(qū)121可為多個,方便流體從連接通道流入閥組件。閥組件12與安裝部131a之間以及閥組件12與定位部131b之間均設(shè)置有密封圈,以保證各通道之間的密封性。閥組件與換熱器芯體直接集成與一起,使閥組件的第二流通區(qū)直接位于換熱器芯體的第一孔道中,使閥組件與換熱器芯體之間無需管路連接,使經(jīng)閥組件節(jié)流后的制冷劑直接進(jìn)入換熱器芯體,避免經(jīng)節(jié)流后處于氣液兩相狀態(tài)的制冷劑在較長的管路中出現(xiàn)流動狀態(tài)的變化,如汽液分層,從而影響換熱效果;另外,還有助于增強整個換熱裝置的抗振性能,提高換熱裝置的使用壽命。
參照圖2,閥座部131為安裝板13的一部分;閥座部131凸起于安裝板13平面,安裝部131a位于安裝板的正面,定位部131b位于安裝板的反面,定位部131b伸入第一孔道中,定位部131b隔離連接通道151和第一孔道,且定位部131b的外徑小于第一孔道的內(nèi)徑。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閥座部131與安裝板13為組裝固定,安裝板13包括固定閥座部131的定位孔,定位孔的位置與第一孔道相對應(yīng),閥座部131自定位孔伸入第一孔道中;閥座部131的定位部131b隔離連接通道151和第一孔道,且定位部131b的外徑小于第一孔道的內(nèi)徑。閥座部與安裝板分體設(shè)置或一體設(shè)置可滿足不同的制造及安裝需求,定位部的外徑小于第一孔道內(nèi)徑可使流體自閥組件的第二流通區(qū)流出后還能回流進(jìn)入被定位部攔阻的板片通道,避免板片通道的浪費。
參照圖5-圖10,第一板片111還包括子一類板片111a和子二類板片111b;子一類板片111a和子二類板片111b分別與第二板片112層疊形成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
為了便于理解,以下以板片30、40、50為例,詳細(xì)說明板片結(jié)構(gòu)。參 照圖5、圖6、圖9和圖10,子一類板片111a和子二類板片111b均包括板平面31、51和翻邊32、52,翻邊32、52位于板平面31、51的周邊。板片包括板平面31、51和翻邊32、52,翻邊32、52位于板平面31、51的周邊。在板平面的大致角部位置形成第一孔口33、53,第二孔口34、54、第四孔口35、55和第五孔口36、56,第三孔口37、57鄰近第一孔口33、53或第二孔口34、54。第一孔口33、53和第二孔口34、54可位于板片的同一側(cè)或者對角側(cè)。第四孔口35、55和第五孔口36、56同樣可位于各自板片30、50的同一側(cè)或者對角側(cè)。
具體參照圖5和圖6,以板片30為例,子一類板片111a包括板平面31和翻邊32,子一類板片111a包括凸起于板平面31一定高度的第一凸臺312,第一凸臺312中間形成第三孔口37,且第一凸臺312還包括位于第三孔口37周邊的凹臺3121;該凹臺3121由第一凸臺312自第三孔口37周邊的區(qū)域下凹形成,凹臺3121包括正面和反面,正面為板平面31上形成有第一凸臺312的表面,另一面為反面,凹臺3121的正面與板片的板平面齊平;子一類板片111a還包括凸起于板平面31一定高度的第四凸臺311,第四凸臺311中間形成的孔口為第一孔口33和第二孔口34,第四孔口35和第五孔口36形成于板平面31上。
參照圖9和圖10,以板片50為例,子二類板片111b包括板平面51和翻邊52,子二類板片111b還包括凸起于板平面51一定高度的第四凸臺511,第四凸臺511中間形成的孔口為第一孔口53和第二孔口54,第四孔口55和第五孔口56形成于板平面51;子二類板片111b還包括第二凸臺512,第二凸臺512中間形成第三孔口57,第二凸臺512包括凸起于板平面51的凸面5121。
參照圖7和圖8,以板片40為例,第二板片112包括板平面41和翻邊42,子二類板片111b還包括凸起于板平面41一定高度的第四凸臺411和第三凸臺412,第四凸臺411中間形成的孔口為第四孔口45和第五孔口46,第一孔口43和第二孔口44形成于板平面41;第三凸臺412中間形成 第三孔口47,第三凸臺412包括凸起于板平面41的凸面4121。再結(jié)合圖4,第三凸臺412的凸面4121自第三孔口47內(nèi)壁向外延伸的距離大致等于子一類板片111a的凹臺3121自第三孔口37內(nèi)壁向外延伸的距離,且子二類板片111b第二凸臺512的凸面5121自第三孔口57內(nèi)壁向外延伸的距離大于第二板片112第三凸臺412的凸面4121自第三孔口47內(nèi)壁向外延伸的距離,即第三凸臺的外徑小于第二凸臺的外徑。子一類板片111a和第二板片112層疊在一起時,第三凸臺412的凸面4121和子一類板片111a的凹臺3121反面相抵接,子一類板片111a的凹臺3121和第三凸臺412的凸面4121封閉板片上的通道,使第三孔道不與該板片周邊的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相連通。而當(dāng)子二類板片111b和第二板片112層疊在一起時,子二類板片111b第二凸臺512的凸面5121的一部分與第二板片112的板平面51的反面抵接,且子二類板片111b第二凸臺512的凸面5121自第三孔口57內(nèi)壁向外延伸的距離大于第二板片112第三凸臺412的凸面4121自第三孔口47內(nèi)壁向外延伸的距離,以使與第一孔道、第二孔道連通的制冷劑流通通道和第三孔道相連通,使流體經(jīng)第三孔道流向第二接口。其中,第一凸臺、第二凸臺、第三凸臺的凸起高度大致相等。
第三板片113的結(jié)構(gòu)大多數(shù)可參照子一類板片111a或第二板片112,第四板片114的結(jié)構(gòu)大多數(shù)可參照子二類板片111b或第二板片112,第三板片113包括第一阻擋部19a、第二孔口34、44、第四孔口35、45、第五孔口36、46和第三孔口37、47,第四板片114包括第二阻擋部19b、第一孔口43、53、第四孔口45、55、第五孔口46、56和第三孔口47、57,各板片的第一孔口33、43、53對齊形成第一孔道,各板片的第二孔口34、44、54對齊形成第二孔道,各板片的第四孔口35、45、55對齊形成第四孔道,各板片的第五孔口36、46、56對齊形成第五孔道,各板片的第三孔口37、47、57對齊形成第三孔道,其中第三孔道相對靠近第二孔道而相對遠(yuǎn)離第一孔道。第三板片113的第一阻擋部19a分隔第一孔道形成至少兩個子孔道,第四板片114的第二阻擋部19b分隔第二孔道形成至少兩個子 孔道,如此使第一流通通道經(jīng)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分隔后形成至少三個換熱段。第三板片113的第一孔口23和第四板片114的第二孔口24可位于第四凸臺或板平面,同樣的,第一阻擋部19a和第二阻擋部19b也可位于第四凸臺或板平面,第四凸臺231包括凸起于板平面21的凸面和與該凸面相對的凹面。第一阻擋部19a、第二阻擋部19b可以是第三板片113或第四板片114的一部分,也可與第三板片113或第四板片114的板平面或凸臺的凹面焊接固定。
返回參照圖1,第一換熱段101由子一類板片111a、第二板片112、第三板片113層疊形成;第二換熱段102由子一類板片111a、第二板片112和第四板片113層疊形成;第三換熱段103由子二類板片111b和第二板片112層疊形成,其中第三板片113的正面屬于第一換熱段,第三板片的反面屬于第二換熱段,第四板片的正面屬于第二換熱段,第四板片的反面屬于第三換熱段。位于第一外接管與第二外接管之間的流體通道包括連接通道151、第一流通區(qū)121、節(jié)流區(qū)123、第二流通區(qū)122、第一孔道鄰近所述安裝板的子孔道、第一換熱段101、第二孔道鄰近所述安裝板的子孔道、第二換熱段102、第一孔道遠(yuǎn)離所述安裝板的子孔道、第三換熱段103、第二孔道遠(yuǎn)離所述安裝板的子孔道、第三孔道。其中,板平面上具有凸臺的一面定義為正面,另一面為反面。
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一外接管和第二外接管位于換熱器芯體的同一側(cè),第二外接管16與安裝板13上的第二通孔連通,且第二通孔與各板片的第五孔口位置相對齊,第二外接管與安裝板組裝固定。如此方便換熱裝置的進(jìn)出口開設(shè)于換熱裝置的同一側(cè),利于后續(xù)管路連接,且安裝所需空間較小。
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換熱裝置還可僅包括第一板片111、第二板片112和第三板片113,第一板片、第二板片各自包括第一孔口、第二孔口、第三孔口、第四孔口和第五孔口,第三板片包括第一阻擋部、第二孔口、第三孔口、第四孔口和第五孔口,各板片上的第一孔口對齊形成第一孔道, 各板片上的第二孔口對齊形成第二孔道,各板片上的第三孔口對齊形成第三孔道,各板片上的第四孔口對齊形成第四孔道,各板片上的第五孔口對齊形成第五孔道。其中,換熱器芯體11的第一孔道、第二孔道、第三孔道和第一流通通道相連通,第三孔道相對鄰近第一孔道而相對遠(yuǎn)離第二孔道。第三板片的第一阻擋部分隔第一孔道形成至少兩個子孔道,第一流通通道經(jīng)第一阻擋部分隔后形成至少兩個換熱段,相鄰換熱段內(nèi)流體的流動方向相反。換熱段包括第一換熱段和第二換熱段,其中第一換熱段由子一類板片、第二板片和第三板片層疊形成,第二換熱段由子二類板片和第二板片層疊形成,其中第三板片的正面屬于第一換熱段,第三板片的反面屬于第二換熱段,以使第三孔道在第一換熱段內(nèi)不與第一流通通道相連通,而在第二換熱段內(nèi)與第一流通通道相連通。位于第一外接管與第二外接管之間的流體通道包括連接通道151、第一流通區(qū)121、節(jié)流區(qū)123、第二流通區(qū)122、第一孔道鄰近所述安裝板的子孔道、第一換熱段101、第二孔道、第二換熱段102、第一孔道遠(yuǎn)離所述安裝板的子孔道、第三孔道。其中,板片、接管、閥組件等具體結(jié)構(gòu)可參照上述實施方式。
為了使第二流通通道內(nèi)流體分配更為均勻,且能增長其流動路徑以提高換熱效率,例如以板片30結(jié)構(gòu)為例,第三板片113還可包括第三阻擋部(未顯示)和第四孔口25,第一板片111的第四孔口25、第二板片112的第四孔口25和第三板片113的第四孔口25對齊形成第四孔道,第一板片111的第五孔口26與第二板片的第五孔口26對齊形成第五孔道,第五孔道被第三阻擋部隔離成至少兩個子孔道,第五孔道和第四孔道為第二流通通道的一部分,第五孔道的各子孔道通過第四孔道與相鄰的子孔道連通。當(dāng)然,第四板片114也可包括第四阻擋部(未顯示)和第五孔口26,第一板片111的第五孔口26、第二板片112的第五孔口26和第四板片114的第五孔口26對齊形成第五孔道,第一板片111的第四孔口25與第二板片112的第四孔口25對齊形成第四孔道,第五孔道被第四阻擋部隔離成至少兩個子孔道,第五孔道和第四孔道為第二流通通道的一部分,第五孔道的 各子孔道通過第四孔道與相鄰的子孔道連通。如此,利用第三板片或第四板片可同時實現(xiàn)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的分隔,使換熱裝置結(jié)構(gòu)更為簡單,節(jié)省制造成本。
當(dāng)然,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還可通過不同的板片進(jìn)行分隔,例如,板片還包括第五板片,板片結(jié)構(gòu)同樣以板片30為例,換熱器芯體還包括第五板片(未顯示),第一板片111包括第四孔口25、第五孔口26,第二板片也包括第四孔口、第五孔口,第三板片也包括第四孔口、第五孔口,第四板片包括第四孔口和第三阻擋部,第一板片的第四孔口、第二板片的第四孔口、第三板片的第四孔口和第四板片的第四孔口對齊形成第四孔道,第一板片的第五孔口、第二板片的第五孔口和第三板片的第五孔口對齊形成第五孔道,第五孔道被第三阻擋部隔離成至少兩個子孔道,第五孔道和第四孔道為第二流通通道的一部分,第五孔道的各子孔道通過第四孔道與相鄰的子孔道連通,第二流通通道通過第四板片分隔為多個換熱段,相鄰換熱段內(nèi)流體的流動方向相反。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并非限制本發(fā)明所描述的技術(shù)方案,例如對“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界定,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已進(jìn)行了詳細(xì)的說明,但是,本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應(yīng)當(dāng)理解,所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仍然可以對本發(fā)明進(jìn)行相互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shù)方案及其改進(jìn),均應(yīng)涵蓋在本發(fā)明的權(quán)利要求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