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換熱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換熱器,具體涉及一種采用丙烷作為冷媒的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的換 熱器。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空調器中所使用的冷媒大多是氟利昂(R22)、或是采用含氟利昂的混合物 (如R502),這類制冷劑對大氣中的臭氧層破壞嚴重,且R22在制冷循環(huán)中冷媒用量較大。與 氟利昂對環(huán)境的不友好相比,同樣在換熱性能方面接近于氟利昂(R22),可以選用作為空調 制冷劑但不含鹵族元素(溴、氯、氟)的丙烷(R290)屬于碳氫制冷劑對臭氧層完全沒有破 壞,并且溫室效應亦非常小,實屬當今最環(huán)保的制冷劑,從環(huán)保的角度來講,全世界幾乎所 有國家對于R290制冷劑在新制冷設備上的初裝,以及售后維修過程中的使用均沒有限制。 然而,由于R290易燃、易爆,通常只用于充液量較少的低溫制冷設備中,或者作為低溫混配 冷媒的一種組分。在現(xiàn)有空調器中,冷凝器或蒸發(fā)器均有若干根U形管,以及安裝在U形管外壁上的 翅片所構成。由于若干根U形管之間都需要由連管連接,在現(xiàn)有技術中連管與u形管之間 時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的,由于焊口的數(shù)量較多,很難避免出現(xiàn)焊接不牢產生冷媒泄露的 問題。在現(xiàn)有空調系統(tǒng)中,由于冷媒大多是采用氟利昂,即使發(fā)生了冷媒泄露的問題,也不 會嚴重到危害人身及財產安全的程度,只是當冷媒泄漏到一定程度后,再補充一部分冷媒 也就可以解決問題了。然而若采用R290作為空調其中的冷媒,由于R290易燃、易爆,一旦冷 凝器或蒸發(fā)器中的R290出現(xiàn)泄露,其后果將不堪設想。再有U形管的管徑一般都較大,冷 媒的流量也較大,而采用R290作為制冷劑時只需加少的制冷劑即可滿足系統(tǒng)循環(huán)的需要。 因此,如何將R290制冷劑應用于空調器中的已成為所述領域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缺陷,設計一種換熱器,該換熱器內循 環(huán)管路之間可以不需要焊接,管徑可以做得很小,冷媒在換熱器內可以流通的非常順暢。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采用一種換熱器,所述換熱器包括若 干塊并聯(lián)的微孔板,在每塊所述微孔板內設有若干個貫通于微孔板兩端的通孔,所述若干 塊并聯(lián)的微孔板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微孔連通器與第二微孔連通器,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 與第二微孔連通器用于連通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與第二微孔連通器內分別設 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將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與第二微孔連通器內腔分隔成上腔室與下腔 室,在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與第二微孔連通器的側壁或端部設有進/出口。其中,所述微孔板可以是長方形殼體,所述通孔由設置在所述長方形殼體內的若 干塊隔板所構成。其中,在所述長方形殼體內與所述隔板之間構成10 18個貫通于微孔板兩端的 通孑L。[0008]其中,在所述長方形殼體的前后外表面上設有用于散熱的翅片。其中,將所述微孔板的端部插接進入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與第二微孔連通器的所 述上腔室與下腔室內一定深度。其中,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與第二微孔連通器為圓柱形的殼體。其中,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內的隔板設置于圓柱形內腔室的1/2,所述第二微孔連 通器內的隔板設置于圓柱形內腔室的1/4處。其中,在所述圓柱形殼體的側壁上設有所述進/出口。其中,所述微孔板及隔板均為鋁材。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在于該換熱器是專為采用R290作為冷媒的循環(huán) 系統(tǒng)而設計的,由于在該換熱器的循環(huán)管路之間可以不需要焊接,不會產生R290泄漏問 題。再由于該換熱器的管徑可以做得很小,使用較少的冷媒就可以滿足系統(tǒng)循環(huán)的需要,而 且冷媒在換熱器內可以流通的非常順暢。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示意圖;圖3是圖1中A-A局部剖視圖。圖中1、微孔板;2、通孔;3-1、第一微孔連通器;3-2、第二微孔連通器;4、封堵板; 5、上腔室;6、下腔室;7、8、進/出口 ;9、隔板;10、翅片;11、冷媒流向。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 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如附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實施例1一種換熱器,所述換熱器包括若干塊并聯(lián)拼接在一起的微孔板1,在每塊所述微孔 板1內設有若干個貫通于微孔板兩端的通孔2,在所述若干塊并聯(lián)的微孔板1兩端分別連接 有第一微孔連通器3-1與第二微孔連通器3-2,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3-1與第二微孔連通器 3-2用于連通所述通孔2,在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3-1與第二微孔連通器3-2內分別設有封 堵板4,所述封堵板4將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3-1與第二微孔連通器3-2的內腔分隔成上腔 室5與下腔室6,在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3-1與第二微孔連通器3-2的側壁或端部設有進/ 出口 7、8,所述進/出口 7、8用于R290液體的流入/流出;所述換熱器工作時R290液體由 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3-1上的所述上腔室5上的所述進/出口 7流入,所述R290液體流經 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3-1的上腔室5、然后經通孔2流入第二微孔連通器3-2的上腔室5, 再經通孔2流入第一微孔連通器3-1下腔室6,再經通孔2流入第二微孔連通器3-2下腔室 6,所述R290液體由第二微孔連通器3-2下腔室6上的所述進/出口 8流出,或所述R290 液體反向流動。實施例2[0024]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微孔板1可以是長方形殼體,所述通孔2由設置在所述 長方形殼體內的若干塊隔板9所構成。實施例3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較佳的實施方案是在所述長方形殼體內與所述隔板之間構 成14個貫通于微孔板兩端的通孔。實施例4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在所述長方形殼體的前后外表面上設有用于散熱的翅片 10。實施例5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將所述微孔板1的端部插接進入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3-1 與第二微孔連通器3-2的所述上腔室5與下腔室6腔內一定的深度。實施例6在實施例5的基礎上,將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3-1與第二微孔連通器3-2設計成 圓柱形的殼體。實施例7在實施例6的基礎上,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3-1內的封堵板4被設置于圓柱形內 腔室略高于換熱器的1/2處,所述第二微孔連通器3-2內的封堵板4被設置于圓柱形內腔 室略底于換熱器下端的1/4處。實施例8在實施例7的基礎上,在所述圓柱形殼體的側壁上設有所述進/出口 7、8。實施例9在實施例1至8的基礎上,所述微孔板1及隔板9均為鋁材。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如圖1所示,R290液體冷媒由第一微孔連通器3_1的 進口 7流入第一微孔連通器3-1的上腔室5內,再經通孔2流入第二微孔連通器3-2的上 腔室5,R290液體冷媒再通過若干塊微孔板1內的若干條通孔2流入第一微孔連通器3-1 的下腔室6內,R290液體冷媒再通過若干塊微孔板1內的若干條通孔2流入第二微孔連通 器3-2的3左側的下腔室6內,最后由R290液體冷媒由第二微孔連通器3_3的冷媒流出口 8流出。所述上腔室5與下腔室6之間由封堵板4隔離開。其中所述微孔板1的兩端將分 別被插入第一微孔連通器3-1與第二微孔連通器3-2的內腔室內部一定的深度。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 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包括若干塊并聯(lián)的微孔板,在每塊所述微孔板內設有若干個貫通于微孔板兩端的通孔,所述若干塊并聯(lián)的微孔板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微孔連通器與第二微孔連通器,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與第二微孔連通器用于連通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與第二微孔連通器內分別設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將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與第二微孔連通器內腔分隔成上腔室與下腔室,在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與第二微孔連通器的側壁或端部設有進/出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為長方形殼體,所述通孔由設 置在所述長方形殼體內的若干塊隔板所構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長方形殼體內與所述隔板之間構 成10 18個貫通于微孔板兩端的通孔。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長方形殼體的前后外表面上設有 翅片。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的端部插接進入所述第一微 孔連通器與第二微孔連通器的所述上腔室與下腔室內一定深度。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與第二微孔連通器 為圓柱形的殼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連通器內的隔板設置于圓 柱形內腔室的1/2,所述第二微孔連通器內的隔板設置于圓柱形內腔室的1/4處。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圓柱形殼體的側壁上設有所述進/出口。
9.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及隔板均為鋁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換熱器,所述換熱器包括若干塊并聯(lián)的微孔板,在每塊所述微孔板內設有若干個貫通于微孔板兩端的通孔,在微孔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微孔連通器用于連通通孔,在每個微孔連通器內分別設有封堵板,封堵板將所述微孔連通器內腔分隔成上腔室與下腔室,在微孔連通器的側壁設有連通上腔室或下腔室的進/出口,用于液體或氣體的流入/流出;換熱器工作時液/氣體由微孔連通器上腔室上的進/出口流入,液/氣體流經上腔室、通孔后流入下腔室,液/氣體再經流經下腔室、通孔后從下腔室的進/出口流出,或液/氣體反向流動。該換熱器內循環(huán)管路之間可以不需要焊接,管徑可以做得很小,冷媒在換熱器內可以流通的非常順暢。
文檔編號F28F3/02GK201589544SQ20092010953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6月24日
發(fā)明者付裕, 吳麗琴, 安青坡, 張守信, 張明杰, 田鎮(zhèn)龍, 袁金, 韓禮斌, 高保華 申請人: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