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型擠出螺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分離型擠出螺桿,其沿長度方向從進料端至出料端依次為A段、B段、C段、D段,其周壁螺旋延伸設置有主棱和副棱,主棱與副棱的軸向投影相重合,主棱的面向進料端的一面為第一側面、背面為第二側面,副棱的面向進料端的一面為第三側面、背面為第四側面,第一、四側面之間形成供液體運行的固相槽,第二、三側面之間形成供固體運行的液相槽;在B段內,液相槽的寬度一致,固相槽的寬度一致,液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大;其能夠高效、高速擠出在于B段的液相槽、固相槽寬度一致但槽深變化的設計,使固體顆粒與機筒接觸面保持最大化,機筒熱量有效傳遞給固體顆粒,螺桿剪切作用增強,物料塑化、熔融的效果就得到增強,提高擠出產量。
【專利說明】分離型擠出螺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料擠出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分離型擠出螺桿。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傳統(tǒng)的分離型擠出螺桿的結構具有很大的缺點,一是熔融效率低,二是很難對擠出產量進行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分離型擠出螺桿,能夠有效提高熔融效率,提高擠出產量。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分離型擠出螺桿,具有進料端和出料端,其沿長度方向從進料端至出料端依次為A段、B段、C段、D段,該擠出螺桿的周壁螺旋延伸設置有主棱和副棱,所述的主棱與所述的副棱的軸向投影相重合,所述的主棱的面向所述的進料端的一面為第一側面、背向所述的進料端的一面為第二側面,所述的副棱的面向所述的進料端的一面為第三側面、背向所述的進料端的一面為第四側面,所述的第一側面與所述的第四側面之間形成供液體運行的固相槽,所述的第二側面與所述的第三側面之間形成供固體運行的液相槽;在A段內,從靠近所述的進料端向遠離所述的進料端,所述的液相槽的寬度逐漸變大,所述的固相槽的寬度逐漸變小,所述的液相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在B段內,從靠近所述的進料端向遠離所述的進料端,所述的液相槽的寬度一致,所述的固相槽的寬度一致,所述的液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大;在C段內,所述的液相槽的寬度逐漸變大,所述的固相槽的寬度逐漸變小,所述的液相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在D段內,所述的液相槽的寬度逐漸變大,所述的固相槽的寬度逐漸變小直至消失。
[0006]優(yōu)選地,在A段內,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小。
[0007]優(yōu)選地,在B段內,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小。
[0008]優(yōu)選地,在C段內,所述的液相槽的深度一致,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小。
[0009]優(yōu)選地,D段包括遠離所述的出料端的Dl段和靠近所述的出料端的D2段,在Dl段內,所述的液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小,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小;在D2段內,所述的液相槽的深度一致,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小。
[0010]優(yōu)選地,在整個擠出螺桿上,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小。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本設計的擠出螺桿的結構,能夠擠出的高效、高速,其中,關鍵在于B段的液相槽寬度一致和固相槽寬度一致但槽深變化的設計,使得固體顆粒與機筒內表面的接觸面保持最大化,機筒的熱量能有效地傳遞給固體顆粒,同時擠出螺桿的剪切作用增強,物料塑化、熔融的效果就得到增強,并提高了擠出產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2]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分離型擠出螺桿的結構示意圖;
[0013]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分離型擠出螺桿的周向展開示意圖;
[0014]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分離型擠出螺桿的外徑與液相槽底徑及固相槽底徑的關系不意圖;
[0015]附圖4為附圖1中A處放大示意圖。
[0016]附圖中:1、進料端;2、出料端;3、主棱;4、副棱;5、第一側面;6、第二側面;7、第三偵愐;8、第四側面;9、固相槽;10、液相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以下詳細描述:
[0018]說明書附圖1及附圖2中的虛線的螺旋凸棱表示的是主棱,實線的螺旋凸棱表示的是副棱;說明書附圖3中的雙點劃線表示的是該擠出螺桿的外徑,虛線表示的是固相槽底徑,實線表示的是液相槽底徑。
[0019]如附圖1至附圖4所示,一種分離型擠出螺桿,具有進料端I和出料端2,其沿長度方向從進料端I至出料端2依次為A段、B段、C段、D段,該擠出螺桿的周壁螺旋延伸設置有主棱3和副棱4,所述的主棱3與所述的副棱4的軸向投影相重合,所述的主棱3的面向所述的進料端I的一面為第一側面5、背向所述的進料端I的一面為第二側面6,所述的副棱4的面向所述的進料端I的一面為第三側面7、背向所述的進料端I的一面為第四側面8,所述的第一側面5與所述的第四側面8之間形成供液體運行的固相槽9,所述的第二側面6與所述的第三側面7之間形成供固體運行的液相槽10 ;在A段內,從靠近所述的進料端I向遠離所述的進料端1,所述的液相槽10的寬度逐漸變大,所述的固相槽9的寬度逐漸變小,所述的液相槽10的深度小于所述的固相槽9的深度;在B段內,從靠近所述的進料端I向遠離所述的進料端1,所述的液相槽10的寬度一致,所述的固相槽9的寬度一致,所述的液相槽10的深度逐漸變大;在C段內,所述的液相槽10的寬度逐漸變大,所述的固相槽9的寬度逐漸變小,所述的液相槽10的深度大于所述的固相槽9的深度;在0段內,所述的液相槽10的寬度逐漸變大,所述的固相槽9的寬度逐漸變小直至消失,并且進一步地,在A段內,所述的固相槽9的深度逐漸變小,在B段內,所述的固相槽9的深度逐漸變小,在C段內,所述的液相槽10的深度一致,所述的固相槽9的深度逐漸變小,D段包括遠離所述的出料端2的Dl段和靠近所述的出料端2的D2段,在Dl段內,所述的液相槽10的深度逐漸變小,所述的固相槽9的深度逐漸變小;在D2段內,所述的液相槽10的深度一致,所述的固相槽9的深度逐漸變小,更近一步地可以使得整個擠出螺桿上從進料端I向出料端2的固相槽9的深度逐漸變小。
[0020]A段是物料熔融的起始部分,隨著熔融物料逐漸增多,由于固相槽9寬度變小、液相槽10寬度變大,能夠達到固相、液相分離的目的;在8段,熔融物料進一步增多,而固相槽
9、液相槽10的寬度不變,但固相槽9的深度逐漸變小、液相槽10的深度逐漸變大,進一步實現(xiàn)固相、液相的分離;在C段,通過液相槽10的寬度逐漸變大及固相槽9的寬度逐漸變小來進行分離;而D段視為過渡段,此時固相槽9逐漸變小直至消失,固體顆粒全部熔融。
[0021]通過本設計的擠出螺桿的結構,能夠擠出的高效、高速,其中,關鍵在于B段的液相槽10寬度一致和固相槽9寬度一致但槽深變化的設計,使得固體顆粒與機筒內表面的接觸面保持最大化,機筒的熱量能有效地傳遞給固體顆粒,同時擠出螺桿的剪切作用增強,物料塑化、熔融的效果就得到增強,并提高了擠出產量。
[0022]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分離型擠出螺桿,具有進料端和出料端,其特征在于:其沿長度方向從進料端至出料端依次為A段、B段、C段、D段,該擠出螺桿的周壁螺旋延伸設置有主棱和副棱,所述的主棱與所述的副棱的軸向投影相重合,所述的主棱的面向所述的進料端的一面為第一側面、背向所述的進料端的一面為第二側面,所述的副棱的面向所述的進料端的一面為第三側面、背向所述的進料端的一面為第四側面,所述的第一側面與所述的第四側面之間形成供液體運行的固相槽,所述的第二側面與所述的第三側面之間形成供固體運行的液相槽;在A段內,從靠近所述的進料端向遠離所述的進料端,所述的液相槽的寬度逐漸變大,所述的固相槽的寬度逐漸變小,所述的液相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在B段內,從靠近所述的進料端向遠離所述的進料端,所述的液相槽的寬度一致,所述的固相槽的寬度一致,所述的液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大;在C段內,所述的液相槽的寬度逐漸變大,所述的固相槽的寬度逐漸變小,所述的液相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在D段內,所述的液相槽的寬度逐漸變大,所述的固相槽的寬度逐漸變小直至消失。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型擠出螺桿,其特征在于:在A段內,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小。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型擠出螺桿,其特征在于:在B段內,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小。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型擠出螺桿,其特征在于:在C段內,所述的液相槽的深度一致,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小。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型擠出螺桿,其特征在于:D段包括遠離所述的出料端的Dl段和靠近所述的出料端的D2段,在Dl段內,所述的液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小,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在D2段內,所述的液相槽的深度一致,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小。
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分離型擠出螺桿,其特征在于:在整個擠出螺桿上,所述的固相槽的深度逐漸變小。
【文檔編號】B29C47/62GK203637144SQ201320698995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7日
【發(fā)明者】何海潮, 盧海芳 申請人:蘇州大云塑料回收輔助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