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部件連接構(gòu)件,處理盒以及電照相成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采用電照相成象方法的電照相成象裝置的構(gòu)造,比如激光打印機和電照相復印機,還涉及一種處理盒和部件連接構(gòu)件的構(gòu)造,部件連接構(gòu)件是由合成樹脂制成的并且用于電照相成象裝置和處理盒中。
因此,電照相成象裝置是采用電照相成象工藝在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象的裝置。電照相成象裝置的例子包括有電照相復印機電照相打印機(如激光打印機LED打印機等),傳真機,文字處理器等。
順便提及,處理盒是把充電部件、顯影部件或清潔部件以及電照相感光部件構(gòu)成一整體盒,處理盒可拆卸地安裝到電照相成象裝置的主體上。而且,處理盒是把充電部件、顯影部件和清潔部件中的其中至少一個與電照相感光部件構(gòu)成一整體盒,處理盒可拆卸地安裝到電照相成象裝置的主體上。另外,至少把顯影部件和電照相感光部件構(gòu)成一整體并且可拆卸地安裝到電照相成象裝置的主體上的設備也可以稱做處理盒。
背景技術(shù):
首先根據(jù)圖20的橫截面圖,來描述普通的彩色激光打印機的概況。
在圖20中,參考標號105指的是轉(zhuǎn)動顯影裝置,該顯影裝置包括有顯影部件105M、105C、105Y及105B,它們分別裝設有品紅色墨粉,青色墨粉,黃色墨粉和黑色墨粉。這四個彩色顯影部件105M、105C、105Y及105B圍繞著軸105e可轉(zhuǎn)動地設置。每一個顯影部件105M、105C、105Y及105B的中心設置在旋轉(zhuǎn)傳動裝置的外周上的轉(zhuǎn)動齒輪轉(zhuǎn)動,從而使其保持隨姿態(tài)恒定。然后,在成象時,對應著潛象的顯影部件105M、105C、105Y及105B中的一個在正對著載象部件104的位置停止下來,然后使顯影輥105b正對著載象部件104,其間保持很窄的間隙。
然后,在顯影時,通過在顯影輥105b上施加偏壓并且驅(qū)動其進行轉(zhuǎn)動,顯影輥105b使載象部件104上的潛象顯影,從而把潛象顯示成墨粉圖象。
現(xiàn)在,供應輥105a與顯影輥105b進行摩擦,在每一個顯影部件105M、105C、105Y及105B中都設置有供應輥和顯影輥每一個供應輥105a刮去沒有進行最后顯影的顯影劑,新顯影劑一直供給顯影輥105b。每一個顯影部件105M、105C、105Y及105B都與用于向顯影輥105b供應顯影劑的墨粉盒設置成為一整體。以上所描述的是普通墨粉盒。
圖1B是普通墨粉盒40的主截面圖。墨粉盒42與墨粉盒的蓋41是通過向位于模具中的模壓片之間形成的間隙142a和142b中注入相同的樹脂連接在一起的,該模具與在造型工藝和制做工藝時使用相同模具的模座注模法所使用的模具一致,這種方法已經(jīng)在例如日本審定專利公開號為2-38377中公開。
凸緣143a、143b、143c和143d形成在位于成型片之間的間隙142a、142b處的墨粉盒42和蓋41上。另外,在凸緣143a、143b、143c和143d的背表面沿著模具的縱長方向間歇地或連續(xù)地制有沿模具的切削方向凹進或突出的144a、144b、144c和144d部分。144a、144b、144c和144d部分與模具中的規(guī)定部分相接合。
另外,沿著圖7所示的水平方向,基本上是在框架之間形成的間隙142a的延伸線上開設有向成型片之間的間隙中注入連接材料的入口或者造型領域的術(shù)語稱為澆口72。熔化的樹脂沿著箭頭70所示的方向從水平方向通過澆口72豎直地流入成型片之間的間隙142a中。
然而,由于在普通的墨粉盒中,向成型片之間的間隙中注入連接材料的入口的位置(在造型領域的術(shù)語中該入口稱為澆口)應該鄰接間隙,因此注入樹脂的方向必然是確定的。那么,對模具的設計就有很嚴格的限制。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就是為解決上述問題對有關技術(shù)的進一步改進。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提高模制物的可使用性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還提供一種使用部件連接構(gòu)件的處理盒以及一種能夠可拆卸地安裝處理盒的電照相成象裝置。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樹脂的注入方向可以任意確定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一種使用部件連接構(gòu)件的處理盒以及一種能夠可拆卸地安裝處理盒的電照相成象裝置。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模制使用的模具的設計自由度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一種使用部件連接構(gòu)件的處理盒以及一種能夠可拆卸地安裝處理盒的電照相成象裝置。
本發(fā)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一種產(chǎn)品的設計自由度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一種使用部件連接構(gòu)件的處理盒以及一種能夠可拆卸地安裝處理盒的電照相成象裝置。
本發(fā)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中空體的構(gòu)造,該中空體是由樹脂制成的,在利用下面的工藝形成的構(gòu)造中,為了獲得高質(zhì)量的產(chǎn)品中空體在產(chǎn)品的設計和產(chǎn)品的制造上有盡可能少的限制。也就是,例如,通過把通過塑料注模得到的至少兩個模壓片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從而把模壓片暫時連接起來。把暫時連接起來的模壓片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然后在每一個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的狀態(tài)下,通過向一個間隙中注入用于連接的熔化樹脂材料從而將模壓片連接起來,這個間隙指的是由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的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
本發(fā)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部件連接構(gòu)件和處理盒以及電照相成象裝置,處理盒以及電照相成象裝置兩者都使周由合成樹脂制成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由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的相對表面形成間隙的模壓片的其中一個形成有一個熔化樹脂注入通道,該熔化樹脂注入通道一直通到下面的方法形成的構(gòu)造中的連接部分。也就是,通過把通過塑料注模得到的至少兩個模壓片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從而把模壓片暫時連接起來,把暫時連接起來的模壓片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然后在每一個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的狀態(tài)下,通過向一個間隙中注入用于連接的熔化樹脂材料從而將模壓片連接起來,這個間隙指的是由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的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
本發(fā)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部件連接構(gòu)件和處理盒以及電照相成象裝置,處理盒以及電照相成象裝置兩者都使用由合成樹脂制成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部件連接構(gòu)件包括分別都為模片的第一到第四框架。第三和第四框架形成一個熔融樹脂注入通道一直通到下面構(gòu)造中的連接部件。也就是,部件連接構(gòu)件是這樣成形的,首先,在位于一側(cè)和另一側(cè)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的情況下,利用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暫時連接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側(cè)面。然后,把暫時連接起來的部件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此外,在每一個模壓片和模具以一間隔定位的狀態(tài)下,通過向一個間隙中注入熔化樹脂從而將模壓片連接起來,這個間隙指的是由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的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
本發(fā)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部件連接構(gòu)件和處理盒以及電照相成象裝置,處理盒以及電照相成象裝置兩者都使用由合成樹脂制成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部件連接構(gòu)件是采用下面的方法成形的。也就是,通過把通過塑料注模得到的至少兩個模壓片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從而把模壓片暫時連接起來。把暫時連接起來的模壓片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然后在每一個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的狀態(tài)下,通過向一個間隙中注入用于連接的熔化樹脂材料從而將模壓片連接起來,這個間隙指的是由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的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在熔化樹脂流入間隙時與熔化樹脂相接觸的一部分相對表面不是間隙的所有周邊。
本發(fā)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部件連接構(gòu)件和處理盒以及電照相成象裝置,處理盒以及電照相成象裝置兩者都使用由合成樹脂制成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部件連接構(gòu)件包括分別為模片的第一到第四框架。在位于一側(cè)和另一側(cè)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的情況下,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連接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側(cè)面。然后,把暫時連接的構(gòu)件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此外,在每一介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的狀態(tài)下,通過向一個間隙中注入用于熔化樹脂從而將模壓片連接起來,這個間隙指的是由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的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在熔化樹脂流入間隙時與熔化樹脂相接觸的一部分相對表面不是間隙的所有周邊。
結(jié)合附圖,以及下面的對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描述,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優(yōu)點將會更清楚。
圖1A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中由樹脂制成的中空體的縱剖面圖。
圖1B是由樹脂制成的普通中空體的縱剖面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的中空體的透視圖。
圖3是沿圖2的箭頭III方向看去的視圖。
圖4是沿圖3的IV-IV線的橫截面圖。
圖5是沿圖3的V-V線的橫截面圖。
圖6是圖4的部分放大圖。
圖7是用于說明參考實例中的流道和澆口的縱剖面圖。
圖8是沿圖3中IV-IV線的橫截面圖,說明了模具的澆口與樹脂通道之間的關系。
圖9是沿圖3中IV-IV線的橫截面圖,說明了模具的澆口與樹脂通道之間的關系(是產(chǎn)品嚴密設置的情況)。
圖10是另一個實施例中關于樹脂通道流入口附近的橫截面圖。
圖11是去除圖10中的模具時盒部分的平面圖。
圖12是說明用于本發(fā)明連接的模具與被連接的盒部分之間的關系的縱剖面圖。
圖13是說明在盒位于用于連接的模具中以及把樹脂注入到由鄰近的或接觸的成型片的相對表面所形成的間隙中這一狀態(tài)的縱剖面圖。
圖1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中的間隙的縱剖面圖。
圖1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中的間隙的縱剖面圖。
圖16是打印機的縱剖面圖。
圖17是處理盒的縱剖面圖。
圖18是處理盒的分解透視圖。
圖19是處理盒的透視圖。
圖20是普通的電照相成象裝置的縱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將參照
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
下面將依照圖16至圖19來說明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把四個盒部件連接在一起。把四個盒部件連接在一起就是把墨粉盒(第二框架)和清潔盒(第一框架)與側(cè)蓋(第三和第四框架)一起固定在前側(cè)(F側(cè))和后側(cè)(R側(cè))。本實施例的縱長方向就是與垂直于傳送記錄介質(zhì)方向并且平行于記錄介質(zhì)表面的方向相平行的方向。
(處理盒和裝置主體的描述)圖17是本發(fā)明處理盒的主截面圖,圖16是本發(fā)明電照相成象裝置的主截面圖。處理盒設置有電照相感光部件以及作用于電照相感光部件的處理部件。目前,作為處理部件的有例如對電照相感光部件的表面進行充電的充電部件,在電照相感光部件上形成墨粉圖象的顯影部件,去除電照相感光部件表面上的殘余墨粉的清潔部件。
本實施例的處理盒13的結(jié)構(gòu)如圖17所示,作為充電部件17的充電輥設置得圍繞著作為電照相感光部件(它是一個載象部件)的感光鼓15,作為顯影部件的顯影輥20s和顯影葉片20b,以及作為清潔部件的帶有清潔葉片16的清潔盒14,然后用一個外殼整體覆蓋這些部件。處理盒13的構(gòu)造能夠可拆卸地安裝到成象裝置的主體18上(以后稱為裝置主體)。
把處理盒13安裝在圖16所示的用于成象的電照相成象裝置C上。在成象時,利用送紙輥3從安裝在裝置下部的送紙盒1傳送轉(zhuǎn)印材料2,然后通過掃描儀30對感光鼓15進行有選擇地曝光從而形成潛象,與此同時傳送轉(zhuǎn)印材料2。此后,顯影葉片20b使墨粉盒50中容納的墨粉感應摩擦電荷,在顯影輥20s的表面就具有一薄層墨粉。然后,提高顯影輥20s上的顯影偏壓,從而向?qū)袧撓蟮母泄夤?5供應墨粉。通過在轉(zhuǎn)印輥10上施加的偏壓,把墨粉圖象轉(zhuǎn)印到轉(zhuǎn)印材料2上,該轉(zhuǎn)印材料是被傳送的記錄介質(zhì)。把轉(zhuǎn)印材料2傳送到定影部件25從而對圖象定影。然后,把轉(zhuǎn)印材料2傳送到設置于裝置上部的傳送部分24,該傳送部分包括有傳送輥34和35。另一方面,在轉(zhuǎn)印以后,利用清潔葉片16去除感光鼓15上殘余的墨粉,并且利用運送去除的墨粉的運送部件14e將去除的墨粉轉(zhuǎn)送到去除的墨粉槽14d中。
(處理盒的框架結(jié)構(gòu))圖18和19是處理盒框架結(jié)構(gòu)的透視圖。圖18說明的是這些框架裝配前的狀態(tài),圖19說明的是這些框架裝配后的狀態(tài)。處理盒13包括有三個框架。這三個框架是支撐感光鼓15、作為充電部件17的充電輥以及清潔葉片16成為一整體的清潔盒14,支撐顯影輥20s以及顯影葉片(圖18中未示出,參見圖17中的參考標號20b)為一整體的顯影框架19,以及容納有墨粉的墨粉盒50。另外,為了整體支撐這三個框架,側(cè)蓋37、38固定清潔盒14和墨粉盒50各自的兩側(cè),清潔盒14支撐顯影框架19從而構(gòu)成處理盒13。
利用小螺栓或類似物將清潔葉片16固定到清潔盒14上。充電部件17利用軸承部件(未畫出)可轉(zhuǎn)動地支撐著在端部的芯金屬部分。此外,清潔盒14可去除地設置有運送部件14e,運送部件將利用清潔葉片16去除的墨粉運送到圖17所示的去除的墨粉槽14d中。此外,清潔盒14利用固定在清潔盒14上的軸承部件39a和39b(圖18中所示的只有軸承部件39a)分別支撐感光鼓15兩端部上的法蘭部分15a、15b。墨粉盒50中容納有墨粉,同時還有用于運送和攪動墨粉盒50中的墨粉的攪拌部件50e和50f(參見圖17)。
側(cè)蓋37和38的尺寸為能夠覆蓋住處理盒13的主截面(傳送記錄介質(zhì)的方向的垂直面),沿處理盒的縱長方向設置在處理盒13的兩側(cè)。側(cè)蓋37和38覆蓋清潔盒14和固定在清潔盒14上的墨粉盒50,側(cè)蓋從它們的兩側(cè)支撐著清潔盒14和墨粉盒50成一整體。側(cè)蓋37和38所對應的孔37a和38a的中心軸與清潔盒14中的感光鼓15的中心軸是同一軸。在圖中所示的側(cè)蓋37一側(cè),軸承部件39a壓配入清潔盒14的孔14a中。軸部件43裝配入側(cè)蓋37的孔37a、軸承部件39a以及法蘭15a的中心孔15a1中,從而可轉(zhuǎn)動地支撐感光鼓15的一端。由于這時利用軸承部件39a對側(cè)蓋37進行定位,側(cè)蓋37相對于感光鼓15的位置就能夠精確地確定。此外,在盡可能遠離感光鼓15這一位置處形成的定位部件37b裝配入在清潔盒14的側(cè)面14c上形成的定位部件14b中,然后圍繞感光鼓15的中心把轉(zhuǎn)動方向的位置確定為側(cè)面的中心。
另外,在墨粉盒的縱長方向上的一端面50d上形成有沿縱長方向突出的圓柱體定位部件50a,把定位部件50a和50b裝配入定位部件37c和37d中,從而對墨粉盒50進行定位,定位部件37c和37d是在側(cè)蓋37上開設的孔洞。在另一側(cè),側(cè)蓋38同樣也對墨粉盒50和清潔盒14進行定位(參考標號38a,38b,38c和38d)。顯影框架19的定位方法將在后面描述。此外,軸承部件39(39a,39b)也用于把處理盒13定位在裝置主體18上。
在墨粉盒50和顯影框架19上分別形成有開口部分50c(見圖17)和19a,用于從墨粉盒50向顯影輥20s供應墨粉。利用柔性密封件44來把墨粉盒50和顯影框架19互相連接起來,柔性密封件44是連接開口部分19a和50c的密封件。由于墨粉盒50相對于側(cè)蓋37和38是定位的,顯影框架19相對于清潔盒14是定位的,而且另一方面還因為在顯影框架19與墨粉盒50之間有一些錐度誤差,因此需要在顯影框架19與墨粉盒50之間留有一點間隙。然后,在清潔盒14支撐感光鼓15的一側(cè),將處理盒13定位安裝在裝置主體18的盒安裝部分。由于在墨粉盒50容納有大量墨粉的情況與墨粉盒50中沒有墨粉的情況之間墨粉盒50的重量差別很大,那么墨粉盒50或側(cè)蓋37和39的一個或兩者都有可能扭曲變形。因此,使用柔性材料作為密封件44。
(顯影框架的結(jié)構(gòu))
參照圖17和18來描述顯影框架19。
顯影框架19設置有顯影輥20s和顯影葉片20b,顯影輥內(nèi)含有磁輥20a(見圖18)用作顯影劑承載部件。顯影框架19可轉(zhuǎn)動地支撐著顯影輥20s的兩端。此外,顯影輥20s設置成這樣,在顯影輥20s上形成有電觸點,通過這些電觸點對顯影輥20s進行供電。
清潔盒14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支撐顯影框架19,即,顯影框架19能夠繞著位于支架部分19c端部上的掛孔19d擺動,支架部分形成在驅(qū)動側(cè),該驅(qū)動側(cè)位于顯影輥20s沿著縱長方向的一端,從而顯影輥20s的中心向著感光鼓15的中心移動。也就是,把包括有顯影輥20s的顯影框架19以這樣一種狀態(tài)設置在清潔盒14的驅(qū)動側(cè),這種狀態(tài)是顯影輥19能夠繞著未畫出的裝配到掛孔19d上的軸擺動。清潔盒14和墨粉盒50以這樣一種狀態(tài)固定,即兩者能夠相對移動。因此顯影框架19能夠相對于墨粉盒50移動。然后,利用鉸鏈在未畫出的彈簧栓之間的螺旋彈簧把顯影輥20s的一側(cè)端拉到感光鼓15的一側(cè)端,彈簧栓各自形成在清潔盒14和顯影框架19上。
此外,把突出部件19e固定在位于顯影框架19的非驅(qū)動側(cè)的顯影輥20s的中心軸上,突出部件19e的構(gòu)造可以被擠壓到感光鼓15的中心方向上。
突出部件19e插入到在側(cè)蓋37上形成的套37e(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沿著感光鼓15的徑向成直線形狀的一伸長孔)中,突出部件19e的構(gòu)造可以使其沿著感光鼓15的中心方向移動。也就是,突出部件19e是一個在顯影輥20s的一端上進行移動的移動部件。此外,為了對帶有滑片的突出部件19e增壓,設置了一個圖中未畫出的加強部件螺旋壓縮彈簧,滑片位于螺旋壓縮彈簧與突出部件19e之間并且可以沿著套37e移動。
以上所述的側(cè)蓋37和38具有盒的形狀,側(cè)蓋37和38正對著墨粉盒50的端面50d以及正對著清潔盒14的側(cè)面的那些側(cè)是開口的。側(cè)蓋37和38的邊緣37h和38h與墨粉盒50的端面50d的邊緣50h以及清潔盒14的側(cè)面14c的邊緣14h連接在一起。實施例1至實施例9的任何一個都采用這種連接。
圖4和圖6說明了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圖7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這個實施例的參考例子。
接著,說明本發(fā)明的這些實施例。順便提一下,這些實施例的序號與權(quán)利要求的序號沒有聯(lián)系。
(實施例1)圖1A,圖12和圖13說明的是實施例1。參照圖1A,12和13說明實施例1。
實施例1具有如下與下面的方法一致的構(gòu)造,作為墨粉盒主體的盒部件51和作為蓋的盒部件52在模具200a和200b中相互接近或接觸,部件51和部件52是通過塑料注模得到的至少兩個模壓片,模具200a和200b與用于形成模壓片的未畫出的模具不同。通過向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154中注入用于連接的熔化樹脂材料,從而把接近或接融的模壓片連接起來。因此,大量部件的連接成為可能,提高了設計的自由度。另外,簡化了部件的裝配在圖1A和圖1B中,箭頭S表示的是由樹脂制成的中空體的突出方向。在中空體沿著箭頭S所示的方向突出時,圖1A中由樹脂制成的中空體的空出區(qū)域就比圖1B中由樹脂制成的中空體的空出區(qū)域大。
被連接的部分并不是由接近或接觸的模壓片的相對表面所形成的所有間隙。為了減少連接體的變形量這是必不可少要考慮的事情。此外,采用這樣一種構(gòu)造在一個方向上(那是與通道垂直的方向)設置肋來阻止樹脂通道從而使樹脂的流動停止,從而可以選擇一部分進行有意地連接。
如果在模壓片的整個一周都形成有間隙154,那么沿著流動方向向間隙中注入的樹脂的收縮量也變大(在樹脂的溫度從熔化溫度向下降低時樹脂收縮),因此,連接的模壓片就有可能變形。因此,如圖14或圖15所示,在每一個間隙154中形成有用于阻止樹脂的肋400。在由接近的或接觸的模壓片的相對表面形成的每一個間隙154(154a,154b,154c和154d)中,優(yōu)選地形成有與熔化樹脂的流動方向相垂直的肋。然而肋不是必須與流動方向垂直,只要肋能夠阻止熔化樹脂的流動,可以以任何方向設置。因此,在有用于阻止樹脂的肋400存在的地方,在每一個邊緣160(160a,160b,160c和160d)中形成一個缺口從而防止干擾肋400來阻止樹脂?;蛘?,如圖15所示,用于阻止樹脂的肋400制作成形狀400a有一個缺口從而防止干擾邊緣160。但是即使肋具有較寬的寬度(沿著由接近的或接觸的模壓片的相對表面所形成的間隙的縱長方向)并且不稱作肋,只有它具備阻止樹脂的功能,這種用于阻止樹脂的部件都稱為肋。因此,本發(fā)明包括這樣一種情況,肋400的位置位于圖2所示的墨粉盒的作為蓋的盒部件52的角附近。
(實施例2)如圖1A和圖2所示,在這樣一種構(gòu)造中,其中通過塑料注模得到的作為模壓片的至少兩個盒部件51和52在模具中相互接觸或接近,通過向間隙154a和154b中注入用于連接的熔化樹脂材料把盒部件51和52連接在一起,連接部分包括在接近或接觸的盒部件51和52上形成的凸緣部分152a、152b,152c和152d以及沿著模具的切削方向分別從凸緣部分152a、152b,152c和152d形成的邊緣160a、160b,160c和160d。此外,除了邊緣160a、160b,160c和160d外,該構(gòu)造還包括有象邊緣160a、160b,160c和160d一樣沿著切削方向形成的邊緣161a、161b,從而在向間隙154a和154b中注入用于連接的熔化樹脂材料時,防止邊緣160b和160d變形,邊緣160b和160d由具有凸緣部分152b和152d的盒部件51沿模具的切削方向形成的。因此,所具有的凸緣部分152b和152d短于普通的盒40的凸緣部分的盒在設計上較少有嚴格的要求,寬度范圍如下。
由于可以提高盒的內(nèi)體積G,因此結(jié)果是可以減小盒的突出區(qū)域。
在制造(注模)時,模具切削的構(gòu)形也可以進行選擇。
(實施例3)如圖1A和圖9所示,實施例3具有這樣一個構(gòu)造,其中沿著模具的切削方向由凸緣部分152a和152b(152c和152d)形成的邊緣160a和160b(160c和160d)的厚度在0.3-2.5mm范圍之內(nèi),凸緣部分152a和152b(152c和152d)形成在每一個盒部件51和52上,這種構(gòu)造在實施例2的連接結(jié)構(gòu)的范圍之內(nèi)。因此,在向間隙154a和154b中注入用于連接的材料時,邊緣160a和160b(160c和160d)在垂直于材料的流動方向上,由間隙154a和154b的中心產(chǎn)生的壓力使其徑向地變形,然后邊緣160a和160b分別粘附到模具200a上以及位于另一側(cè)的在盒部件52上形成的支撐邊緣161a和161b上。因此,注入到間隙154a和154b中的用于連接的材料不滲漏到盒50的內(nèi)側(cè)。
(實施例4)實施例4具有這樣一構(gòu)造,其中在熔化樹脂注入部分垂直于樹脂流動方向的橫截面積55(見圖13)在1mm2-9mm2范圍之內(nèi),這個構(gòu)造在實施例2的連接構(gòu)造范圍之內(nèi)。因此,根據(jù)需要連接的粘結(jié)強度以及長度(范圍)L(見圖2),確定注入熔化樹脂部分的間隙154a和154b的橫截面積55。在范圍L內(nèi),作為墨粉盒的主體的盒部件51和作為墨粉盒蓋的盒部件52都有多部分互相粘附,盒部件51和52利用間隙154在這些部分上互相整體連接在一起。
(實施例5)圖1A也是依據(jù)實施例5,由樹脂制成的中空體的縱剖面圖。順便提一下,由于垂直于圖1A的縱剖面圖除了其水平方向上的寬大不同外其它的都相似,因此代表性地參考圖1A描述縱剖面圖。
圖1A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5,圖1B說明普通的中空體,用于與本發(fā)明的通過塑料注模制得并且分別為模片的兩個盒部件51和52在未畫出的模具中相互接近或接觸,通過向間隙154a和154b中注入用于連接的熔化樹脂材料將盒部件51和52互相連接在一起。
現(xiàn)在,實施例5中,在盒部件51和52部分分別接近或接觸的部分有凸緣部分152a、152b,152c和152d。位于上側(cè)的一個盒部件51的凸緣部分152b和152d設置有邊緣160b和160d,邊緣160b和160d是沿著模具切削方向沿著盒部件51的邊緣形成的邊緣,并且與下側(cè)的另一個盒部件52的凸緣部分152a和152c相接觸。
盒部件51的邊緣160b和160d垂直延伸(沿著模具的切削方向)。此外,盒部件51的內(nèi)壁51b與邊緣160b和160d的一側(cè)上的每一個側(c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盒部件51的凸緣部分152b和152d是盒部件51的外周邊上的外側(cè)凸緣,它有水平凸緣表面152b和1521d1。邊緣160b和160d垂直于模具切削方向的厚度在0.3mm至2.5mm范圍之內(nèi)。邊緣160b和160d的上表面是水平表面。對邊緣160b和160d在部件51的內(nèi)側(cè)的拐角進行斜切(倒角C)。
位于下側(cè)的另一個盒部件52的凸緣部分152a和152c設置有邊緣160a、160c,邊緣160a、160c是在模具的切削方向上沿著盒部件52的邊緣形成的。間隙154a和154b是由盒部件51的邊緣160b、160d以及盒部件52的邊緣160a、160c形成的。邊緣160a、160c分別緊靠著盒部件5 1的凸緣部分152b和152d。盒部件51的邊緣160b、160d分別緊靠著凸緣部分152a和152c的水平凸緣平面152a1和152c1。在這里,邊緣160a、160c是沿著切削方向(垂直方向)形成的。
位于下側(cè)的盒部件52上設置有與邊緣161a、161b中的每一個都平行的邊緣160a、160c,邊緣161a、161b將分別在下面進行描述。邊緣160a、160c的外側(cè)面分別與凸緣部分152a、152c的端部處于同一平面上。凸緣部分152a、152c位于盒部件52的外圍側(cè)。盒部件51的邊緣160b、160d分別與凸緣部分152a、152c的凸緣平面152a1、152c1接觸。邊緣160a、160c在垂直于模具切削方向上的厚度在0.3mm-2.5mm范圍之內(nèi)。
在盒部件51和52的凸緣部分152a、152b、152c和152d上形成的每一個邊緣160a、160b,160c和160d從凸緣表面152a1、152b1、152c1和152d1伸出的高度是相同的。
邊緣160a、160b,160c和160d分別在間隙154a和154b的基側(cè)上分別形成的角是直徑為r的圓角(在圖1B中僅在一側(cè)表示為參考符號r)。盒部件51的邊緣160b、160d的高度與盒部件52的邊緣160a、160c的高度相同。因此,在用于連接的熔化樹脂沒有注入間隙154a和154b中時,間隙154a和154b的截面為矩形,在一個對角位置上分別有一個有半徑的角部。
邊緣160a、160b,160c和160d中的每一個都圍繞著盒部件51和52的側(cè)面。也就是說,在內(nèi)側(cè)到外側(cè)的方向上豎直切割盒部件51和52的側(cè)面的形狀如圖1A所示是相同的。
現(xiàn)在,間隙154a和154b的橫截面積是在1-9mm2范圍之內(nèi)。由于間隙154a和154b的橫截面基本上是正方形,所以每一個邊緣160a、160b,160c和160d的高度約為1-3mm。
在向間隙154a和154b中注入熔化的樹脂材料時,為了防止邊緣160b和160d滑向盒50的內(nèi)側(cè)60a,另一個盒部件52設置有支撐邊緣161a和161b,分別位于盒部件51的每一個邊緣160b和160d的內(nèi)側(cè)。邊緣161a和161b的側(cè)表面與盒部件52的內(nèi)壁52a和52b處于同一平面上。
盒部件52有一平面內(nèi)壁52a和52b,內(nèi)壁52a和52b延伸過凸緣部分152a和152c成為支撐邊緣161a和161b的側(cè)面。支撐邊緣161a和161b的高度基本上與從凸緣表面152a1和152c1的位置起向上形成的間隙154a、154b的高度再分別加上盒部件51的凸緣部分152b、152b的厚度所得到的高度相同。支撐邊緣161a和161b的厚度基本上設置成盒部件52的厚度。也就是說,由于邊緣160b和160d的變形而向支撐邊緣161a和161b施加力時(后面將做描述),必須把支撐邊緣161a和161b本身的變形量減小。
圖1A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圖1B說明了相關技術(shù)。
假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墨粉盒與相關技術(shù)的墨粉盒的制成的合成樹脂中空體的寬度是相同的。在圖1A和1B中,兩條虛線是平行線,分別通過凸緣的端面,說明了本發(fā)明的中空體以及相關技術(shù)的中空體的寬度。在相關技術(shù)中,墨粉盒的蓋41以及墨粉盒42沿著寬度方向的內(nèi)部尺寸是相同的,“W。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墨粉盒51的內(nèi)部尺寸,即內(nèi)壁51b之間的尺寸W1大于相關技術(shù)中的墨粉盒42的內(nèi)壁之間的距離W。此外,墨粉盒52的內(nèi)壁之間的距離W2等于相關技術(shù)的內(nèi)壁之間的距離W。此外,相關技術(shù)的合成樹脂中空體的高度與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高度相同。
因此,如果相關技術(shù)的墨粉盒42的縱長方向上的尺寸與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合成樹脂中空體的尺寸相同,那么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墨粉盒的內(nèi)部容積G就大于相關技術(shù)的內(nèi)部容積E。
接著,描述在注入用于連接的熔化樹脂時裝置的情況。在這個實施例中,未畫出任何流道。形成流道和澆口的優(yōu)選實施例將在后面描述。在任何情況下,用于連接的熔化樹脂通過熔化樹脂注入部分流入間隙154a和154b中,熔化樹脂注入部分連接在外側(cè)與間隙154a和154b之間。即使盒部件51的邊緣160b和160d由于受到來自于間隙154a和154b的中心區(qū)域產(chǎn)生的壓力而使其向著盒50的內(nèi)側(cè)變形,通過使邊緣160b和160d粘附到支撐邊緣161a和161b上就可以防止這種變形,而且邊緣160b和160d分別壓迫著邊緣161a和161b從而提高盒50的強度和剛度,其中,間隙154a和154b是由盒部件51和52的相對表面在注入樹脂時垂直于熔化樹脂的流動方向上徑向地相互鄰接設置或相互緊靠而形成的。此外,盒部件52的邊緣160a和160c由于在間隙154a和154b中的熔化樹脂的上述壓力而向著盒50的外側(cè)傾斜變形,但是通過使邊緣160a和160c的外側(cè)緊靠著未畫出的模具就可以防止這種傾斜。順便提一下,支撐邊緣161a和161b從凸緣表面152a1和152c1起的高度最好至少高于邊緣160b和160d的高度。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內(nèi)側(cè)60a的內(nèi)部容積G,支撐邊緣161a和161b最好低一些。
順便提一下,盡管作為樹脂通道的間隙154a和154b中的熔化樹脂使位于盒部件52的外圍側(cè)上的邊緣160a和160c受壓,但是變形的邊緣160a和160c緊靠著模具。因此,邊緣160a和160c的厚度采用上述的厚度范圍內(nèi)的較小值。
順便提一下,例如,可以利用高沖擊強度的聚苯乙烯作為盒部件51和52的材料。此外,可以利用不含有阻燃添加劑的聚苯乙烯PS作為注入的用于連接的材料。
(實施例6)實施例6在盒部件的一側(cè)形成樹脂注入通道一直到間隙154a和154b。由于圍繞間隙154a和154b的邊緣的形狀與實施例5中的相同,所以把有關實施例5的描述引證到實施例6的邊緣外形。
圖2為整個實施例6的透視圖。圖3是沿著圖2的箭頭III看去的視圖。圖4是沿著圖3的IV-IV線的橫截面圖。圖5是沿著圖3的V-V線的橫截面圖。
實施例6采用以下構(gòu)造。在盒部件的一側(cè)形成一個一直通到間隙的樹脂注入通道,其中間隙是由盒部件的相對表面相互鄰接設置或相互緊靠而形成的,通道垂直于間隙中樹脂的流動方向貫穿在間隙與盒部件的外側(cè)之間。貫穿方向就是在膠接盒部件時的裝配方向。
如圖2所示,依照模具的澆口,在位于上側(cè)的盒部件51的位置上形成有熔化樹脂通道200的熔化樹脂流入口200d。也就是,在這個實施例中,在盒部件51和52中的其中一個上形成有樹脂通道200,在沿著盒部件51的對應的凸緣部分152(152a,152b,152c,152d)的盒部件51的側(cè)邊方向上,對應于中間點的盒部件51上形成有流入口200d。在對應的凸緣部分上向著間隙形成的樹脂注入通道是相同的。在下面,說明間隙154a。
如圖4所示,在間隙154a中垂直于樹脂流動方向形成有樹脂注入通道200。在例6中,通道200是豎直的。通道200貫穿盒部件51的外表面51a與間隙154a之間。為了形成通道200,在盒部件51中從凸緣部分152b到外表面51a形成柱狀部分51c(見圖2)。柱狀部分51c的平面形狀繞著圖3所示的通道200的中心軸X呈弧形,在柱狀部分與盒部件51的基礎材料的外表面的連接點處的角部彎曲為弧R。
通道200呈錐形,通道200的流入口200d的直徑較大,而通道200的間隙154a側(cè)形成小直徑部分200c。
如圖5所示,盡管邊緣160a、160b和161a各自的相對與實施例1中的相同,但是位于下側(cè)的盒部件52的支撐邊緣161a的支承側(cè)的角不是圓角。為了在裝配盒部件51和52時使位于上側(cè)的盒部件51的邊緣160b很容易進入到支撐邊緣161a的側(cè)面從而使部件51和52互相鄰近設置或互相靠緊,在支撐邊緣161a上形成截角R1和傾斜面SL。由于流入間隙154a中的樹脂的壓力,使盒部件51的邊緣160b的端側(cè)面沿著邊緣161a的側(cè)面的直線方面粘附到支撐邊緣161a的支撐面上。因此,支撐邊緣與邊緣在盒部件51和52的連接部分的整個一周相互粘附。
依據(jù)這一實施例,由于能夠把模具的澆口與盒部件51的外側(cè)表面51a上的熔化樹脂注入通道200連接起來,如圖7所示,就沒有必要在鄰近于間隙142a設置側(cè)澆口72,從產(chǎn)品的投影視圖這一點來看,簡化了用于連接盒部件51和52的模具的結(jié)構(gòu)。相反,在圖7所示的相關技術(shù)中,由于側(cè)澆口72設置在間隙142的一側(cè),就必須從盒體42和盒蓋41的外側(cè)徑向地設置流道。因此,模具就比較大。
依據(jù)這一實施例,如圖4中的箭頭Q所示,模具澆口能夠與樹脂注入通道200的流入口200d連接起來。然后,因為通道200呈錐形,所以在熔化樹脂流入通道200中時,樹脂在通道200的中途就不會結(jié)塊,從而在小直徑部分200c的附近進行澆口密封,小直徑部分是間隙154a與通道200相互交叉的地方。因此,因為在壓力下注入到間隙154a中的樹脂不會回流到通道200中,間隙154a中的樹脂是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下結(jié)塊的,這種狀態(tài)是模具200a(見圖9)和支撐邊緣161a分別擠壓邊緣160a和160b。
(實施例7)依據(jù)實施例6,在通道200中流動的樹脂如同圖6中的箭頭71b所示一樣流入間隙154a中,并且與盒部件52的凸緣部分152a發(fā)生碰撞。因此,由于熔化樹脂的運動動量的變化產(chǎn)生一個力P作用在凸緣部分152a上。由于通道200中流動的樹脂的流速很大,而且樹脂量也很大,所以力P變得很大。
因此,在這一實施例中,如圖9所示,位于下側(cè)的盒部件52的凸緣部分152a的下表面171a由在模具200b上形成的支撐表面202b來支撐,模具用于支撐盒部件52。
如上所述,因為模具200b的支撐表面202b是這樣形成的,即支撐表面202b與通過模具200a的澆口以及通道200的中心軸X的延伸線交叉,而且還因為模具200b的支撐表面202b支撐著凸緣部分152a,所以由注入樹脂材料的射流施加在凸緣部分152a上的壓力就不會產(chǎn)生凸緣部分152a變形的質(zhì)量問題。此外,制造時的限制就不會再有,比如選擇高流動性材料,增加澆口數(shù)目等等。即使盒50等的模片的注入壓力設置的高于正常壓力,但是在單體連接以后比如變形質(zhì)量問題就不再會產(chǎn)生。
由于在由相互鄰接或相互靠緊的盒部件之間的相對表面形成的樹脂通道中,流動的樹脂的速度能量迅速降低從而轉(zhuǎn)變成靜壓,靜壓的壓力很大,擠壓著間隙的外圍壁。然而,如上所提到的,位于下側(cè)的盒部件的邊緣支撐著位于上側(cè)的盒部件的緣。
在本實施例中,盒部件的連接構(gòu)造如下。從在盒部件51和52上形成的凸緣部分152a、152b、152c和152d起,沿著模具的切削方向形成的邊緣160a、160b、160c和160d的厚度在0.3-2.5mm范圍之內(nèi)。在向間隙154a和154b中注入用于連接的材料時,邊緣160a、160b,160c和160d由于受到來自于間隙154a和154b的中心垂直于流動方向的徑向壓力而發(fā)生變形,邊緣160a、160b、160c和160d分別粘附到模具200a上以及在另一個盒部件上形成的支撐邊緣161a和161b上。從而,就不會出現(xiàn)已流入間隙154a和154b中的連接材料泄漏到盒50的內(nèi)側(cè)或外側(cè)。即使間隙154a和154b中的熔化樹脂這時通過位于間隙與支撐邊緣161a和161b之間的邊緣160b和160d擠壓支撐邊緣161a和161b,但是由于邊緣160b和160d的變形使壓力降低。然后,在邊緣160b和160d與支撐邊緣161a和161b粘附以后,兩者共同抵抗來自間隙154a和154b中的熔化樹脂的壓力。順便提一下,本實施例中支撐邊緣161a和161b的厚度與盒部件52的基礎材料的厚度基本相同。
接著,描述實施例8,其中提高模具澆口與盒部件的模壓片之間環(huán)繞澆口的密封性能。
(實施例8)圖8和圖9說明實施例8。
實施例8是在如實施例所示的形成有這樣一個通道的情況下,在樹脂注入通道200與澆口連接的地方防止樹脂泄漏到外側(cè)。在實施例8中,在模具上形成澆口的那個端部與形成樹脂通道的那個盒部件的樹脂通道的入口的外表面相一致或者從外表面凹入樹脂通道中,其中在模壓技術(shù)領域中術(shù)語稱作的“澆口”是用于連接的熔化樹脂材料的入口。
如圖8所示,在模具200a中形成的澆口201和位于下側(cè)的盒部件51的樹脂注入通道200各自的中心軸X成一直線。假定通道200的入口200d的直徑是“g”,以中心軸X為中心的截頂錐303從模具200a的下表面向下凸出。在模具200a中形成澆口201,入口201a位于截頂錐303的頂表面上。順便提一下,模具200a的下表面200a1與位于上側(cè)的盒部件51的外表面51a相平行。
在以上提到的實施例中,如果截頂錐303的頂部的直徑為f1,截頂錐303的底部的直徑為f2,那么樹脂注入通道200的入口部分的直徑g就滿足關系式f2>g>f1。在圖8中,直徑f1設置為不確定地接近于入口部分的直徑g。樹脂注入通道200的入口200d的內(nèi)徑在1.5mm-3mm范圍之內(nèi),熔化樹脂流入間隙154中并且正對著間隙154的那部分的內(nèi)徑在0.8mm-2.5mm范圍之內(nèi)。也就是,通道200為入口200d的直徑部分較大的錐形。在用角度表示錐形時,為1度到6度。
在圖8中,在模具200a向下移動時,截錐體303的頂部與盒部件51的通道200的入口200d的周邊進行壓力接觸,從而使環(huán)繞著入口200d的部分產(chǎn)生變形,從而把澆口201與通道200連接的部分密封起來。因此,熔化樹脂就不會從澆口201的入口201a與通道200的入口200d之間的那部分泄漏到外側(cè)。
在圖9所示的結(jié)構(gòu)中,在盒部件51上環(huán)繞著通道200的開口200d,預先形成有倒棱300粘附到截錐體303上。而且在這樣一種結(jié)構(gòu)中,熔化樹脂不會從通道200的開口200d與模具200a的澆口201相連接的部分泄漏出去。也就是,截錐體303緊密地擠壓著開口200d的倒棱300。在截錐體303緊密地擠壓著開口200d的倒棱300這種狀態(tài)下,盒部件51和模具200的下表面200a1形成間隙301a和301b。
在圖9所示的實施例中,形成澆口201的模具的尖端部截錐體303,從盒部件51的樹脂注入通道200的開口200d的外表面51a插入開口200d的內(nèi)側(cè)的量h在10mm之內(nèi)。
如上所提到的,為了密封模具與盒部件之間的那部分,通過使形成澆口的模具緊密地擠壓盒部件的樹脂注入通道的入口,從而用作錐狀表面的密封。因此,熔化樹脂就不會從模具澆口和盒部件的樹脂注入通道的入口處泄漏出去。
如圖9所示,模具200a到達位于上側(cè)的盒部件51的凸緣表面152b1與位于下側(cè)的盒部件52的邊緣160a相接觸的接觸表面的外側(cè)的較下部,接近盒部件51和52的側(cè)面。
在以上的說明中,即使截錐體設置成一部分圓錐體,圍繞澆口的那部分不必要是圓錐體,但是這部分可以設定成母線為近似于直線的二次曲線的旋轉(zhuǎn)錐體。
(實施例9)圖10說明的是實施例9。
實施例9的連接部分的整個形狀基本上如圖2所示,但是實施例9中環(huán)繞樹脂注入通道200的開口的構(gòu)造與圖2的不同。
圓柱形突出部分306b為了擠壓住位于上側(cè)的盒部件51從模具300a向下突出。在圓柱形突出部分306b的中心處形成一個圓柱形凹入部分306a,澆口201的入口201a位于在圓柱形凹入部分306a的底表面的中心處形成的截錐體303的中心。
環(huán)繞盒部件51的樹脂注入通道的注入口,形成一個圓柱形的突出部分305,它與模具300a的圓柱形凹入部分306a以一定的間隙適配。在模具300a的截錐體303的外周圍表面壓向樹脂注入通道200的入口部分的周圍的狀態(tài)下,模具300a的圓柱形突出部分306b的端部與盒部件51分開。除此之外,模具300a除了與盒部件51的凸緣部分152b相對應的部分以及與位于下側(cè)的盒部件52的邊緣160a相對應的部分以外,模具300a除了樹脂注入通道200的入口部分的周圍在環(huán)繞澆口201的入口201a處與截錐體303相接觸以外,其它的部分與位于上端的盒部件51完全分開。
在這個實施例中,在模具的澆口的入口的外側(cè),形成直徑大于澆口入口的直徑的圓柱形凹入部分,一直到澆口;在盒部件的樹脂通道的入口周圍,形成了圓柱形的突出部分,該圓柱形的突出部分以一定的間隙與圓柱形凹入部分適配,并且其端部緊靠著圓柱形凹入部分的底部。如果樹脂從樹脂注入通道200的入口向著間隙154a和154b注入到由盒部件51和52形成的間隙154a和154b中,如果有一力沿著盒部件51的外周邊方向作用在形成樹脂通道200的盒部件51上,那么圍繞著盒部件51的樹脂注入通道200的入口的外周邊以及模具300a的圓柱形凹入部分306a的內(nèi)部周邊互相緊密地粘附在一起。因此,樹脂不會由于盒部件51的開裂等類似情況而泄漏到盒部件51的外側(cè)。
在繞著樹脂注入通道200的流入口的周圍,模具300a的圓柱形凹入部分306a與圓柱形突出部分305之間的間隙優(yōu)選的是小于等于0.3mm。
如圖18所示的處理盒如下裝配。也就是,在清潔盒14與墨粉盒50相互鄰接或緊靠的狀態(tài)下(與圖19所示的狀態(tài)相同),沿著與清潔葉片16、充電部件17和感光鼓15成一整體的為第一框架的清潔盒14的縱長方向的兩側(cè)面,同沿著與攪動部件50e和50f以及顯影劑成一整體的為第二框架的墨粉盒50的縱長方向的兩側(cè)面與作為第三、第四框架的側(cè)蓋37、38臨時組合起來。此后,把臨時組合好的盒體適配入前述的模具中并且定位。在這種狀態(tài)下,把熔化樹脂注入由盒部件的相對表面形成的間隙中,盒部件是相互鄰接設置或相互緊靠的待連接的盒部件。或者,在模具中的清潔盒14與墨粉盒50成一整體以后,側(cè)蓋37和38在模具中相互鄰接設置或相互靠緊。
在這種情況下,在側(cè)蓋上形成熔化樹脂注入通道200(即使圖18中未示出通道200但是可以延伸流入口200d)。
順便提一下,在描述這些實施例中所使的術(shù)語和短語的定義在下面做簡要的說明。
“臨時連接”就是在使用搭扣配合、裝配、夾具等插入時以免用于連接的模具分開的連接。
“鄰接設置”就是兩部分之間的間隙小于等于1.5mm。
“靠緊”就是兩個部件之間沒有間隙的狀態(tài)。
由盒部件之間的相對表面形成的間隙是由相對表面形成的面積基本上在1mm2到13mm2范圍之內(nèi)的間隙。然而,在術(shù)語用于權(quán)利要求中時,該術(shù)語不必要解釋為在該范圍之內(nèi)。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這個范圍可以進行修正。
如上所述,因為在以上所述的實施例的構(gòu)造中,樹脂是從單元模壓片的外側(cè)注入的,進行連接的位置不限制于由互相鄰接設置或靠緊的盒部件的相對表面形成的間隙的外周邊。也就是,連接的位置可以特意設置。
此外,在采用不含有阻燃添加劑的材料作為用于連接的注入材料時,就不會產(chǎn)生阻燃氣體以及高流速。因此,就可以獲得高粘結(jié)強度。
此外,在由互相鄰接設置或靠緊的盒部件的相對表面形成的間隙的樹脂流入部分中,形成有用于阻止樹脂流動的肋時,肋就能夠阻止樹脂流動。也就是,可以有意地選擇連接部分。
依據(jù)前面所述的實施例,在把由合成樹脂以及其制造方法得到的中空體的上述構(gòu)造應用到電照相成象裝置上、墨粉供應盒上以及處理盒上具有很好的效果、如上所述,依據(jù)本發(fā)明能夠大大提高其可使用性。
雖然參照這里公開的結(jié)構(gòu)對本發(fā)明進行了描述,但并不限于所對陳述的細節(jié),本申請旨在覆蓋在以下權(quán)利要求的范圍之內(nèi)所做的修改或變化或在以改進為目的的范圍之內(nèi)的修改或變化。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由合成樹脂制成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所述的構(gòu)件用于一種構(gòu)造中,在這種構(gòu)造中,由注模法得到的至少兩個模壓片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從而暫時連接起來,把暫時連接起來的模壓片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將熔融樹脂注入相鄰設置或緊靠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中,以便連接所述模壓片,使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其中,在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的形成所述間隙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一上形成一個一直通到所述間隙的熔化樹脂注入通道。
2.一種由合成樹脂制成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所述的構(gòu)件用于這樣一種構(gòu)造中,把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至少兩種框架暫時連接起來,從而利用兩者都為模壓片的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在位于一端和另一端上的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側(cè)面,使兩者都為模壓片的第一框和第二框架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暫時連接的框架設置在與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將熔融樹脂注入相鄰設置或緊靠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中,以便連接所述模壓片,使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其中,在所述的第三框架和所述的第四框架上形成一個一直通到所述間隙的熔化樹脂注入通道。
3.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通道在一個所述模壓片上形成,所述注入通道把所述間隙與所述一個模壓片的外側(cè)連接起來,這一外側(cè)位于垂直于所述間隙中的熔化樹脂的流動方向的方向上而且這一方向是在暫時連接所述模壓片時的裝配方向。
4.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個所述模壓片上形成的所述注入通道的入口的內(nèi)徑在1.5mm-3.00mm范圍之內(nèi),該入口在形成所述部件連接構(gòu)件時位于外側(cè),注入通道的熔化樹脂流入所述間隙處的那部分的內(nèi)徑是在0.8mm-2.5mm范圍之內(nèi)。
5.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個所述的模壓片上形成的所述注入通道在形成處理盒時處于外側(cè)的那側(cè)上有一個入口,熔化樹脂流入所述間隙處的那部分的內(nèi)徑小于所述入口的內(nèi)徑,所述注入通道呈1度到6度范圍之內(nèi)的錐形。
6.一種由合成樹脂制成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所述的構(gòu)件用于這樣一種構(gòu)造中,通過把通過塑料注模得到的至少兩個模壓片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從而把模壓片暫時連接起來,把暫時連接起來的模壓片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熔融樹脂被注入相互鄰接設置或緊靠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中,以便連接所述模壓片,使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在熔融樹脂注入所述間隙時,所述相對表面的用熔融樹脂連接的部分不是所述間隙的整個周邊。
7.一種由合成樹脂制成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所述的構(gòu)件用于這樣一種構(gòu)造中,把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至少兩種框架暫時連接起來,從而利用兩者都為模壓片的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在位于一端和另一端上的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側(cè)面,使兩者都為模壓片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暫時連接的框架設置在與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熔融樹脂被注入相互鄰接設置或緊靠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中,以便連接所述模壓片,使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在熔融樹脂注入所述間隙時,所述相對表面的用熔融樹脂連接的部分不是所述間隙的整個周邊。
8.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6或7所述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肋,所述肋設置在所述間隙中并且在基本上垂直于樹脂流動的方向上延伸,以便阻止樹脂的流動路徑。
9.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其特征在于熔化樹脂是不含阻燃添加劑的聚苯乙烯。
10.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其特征在于形成連接部分的所述間隙是在形成所述部件連接構(gòu)件中的每一個部件的突出區(qū)域中的一個預定位置上形成的。
11.一種可拆卸地安裝到成象裝置的主體上的處理盒,所述處理盒包括電照相感光鼓;作用于所述電照相感光鼓上的處理部件;以及一個通過把許多模壓片連接起來形成的框架,該框架支承所述電照相感光鼓或所述處理部件,其中所述框架具有這樣一種構(gòu)造,其中通過把通過塑料注模得到的至少兩個模壓片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從而把模壓片暫時連接起來,把暫時連接起來的模壓片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將熔融樹脂注入相鄰設置或緊靠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中,以便連接所述模壓片,使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其中,在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的形成所述間隙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一上形成一個一直通到所述間隙的熔化樹脂注入通道。
12.一種可拆卸地安裝到成象裝置的主體上的處理盒,所述處理盒包括電照相感光鼓;作用于所述電照相感光鼓上的處理部件;以及一個通過把許多模壓片連接起來形成的框架構(gòu)件,該框架構(gòu)件支承所述電照相感光鼓或所述處理部件,其中所述框架構(gòu)件具有這樣一種構(gòu)造,其中把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至少兩種框架暫時連接起來,從而利用兩者都為模壓片的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在位于一端和另一端上的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側(cè)面,使兩者都為模壓片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暫時連接的框架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將熔融樹脂注入相鄰設置或緊靠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中,以便連接所述模壓片,使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上形成有一直通到所述間隙的熔化樹脂注入通道。
13.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處理盒,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個所述模壓片上形成所述注入通道,所述注入通道把所述間隙與其中一個所述模壓片的外側(cè)連接起來,這一外側(cè)位于垂直于所述間隙中的熔化樹脂的流動方向的方向上而且這一方向是在暫時連接所述模壓片時的裝配方向。
14.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1-1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處理盒,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個所述模壓片上形成的所述注入通道的入口的內(nèi)徑在1.5mm-3.00mm范圍之內(nèi),該入口在形成所述部件連接構(gòu)件時位于外側(cè),注入通道的熔化樹脂流入所述間隙處的那部分的內(nèi)徑是在0.8mm-2.5mm范圍之內(nèi)。
15.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1-1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處理盒,在其中一個所述的模壓片上形成的所述注入通道在形成所述處理盒時處于外側(cè)的那側(cè)上有一個入口,熔化樹脂流入所述間隙處的那部分的內(nèi)徑小于所述入口的內(nèi)徑,所述注入通道呈1度到6度范圍之內(nèi)的錐形。
16.一種可拆卸地安裝到成象裝置的主體上的處理盒,所述處理盒包括電照相感光鼓;作用于所述電照相感光鼓上的處理部件;以及一個通過把許多模壓片連接起來形成的框架構(gòu)件,該框架構(gòu)件支承所述電照相感光鼓或所述處理部件,其中所述框架構(gòu)件具有這樣一種構(gòu)造,其中通過把通過塑料注模得到的至少兩個模壓片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從而把模壓片暫時連接起來,把暫時連接起來的模壓片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熔融樹脂被注入相互鄰接設置或緊靠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中,以便連接所述模壓片,使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在熔融樹脂注入所述間隙時,所述相對表面的用熔融樹脂連接的部分不是所述間隙的整個周邊。
17.一種可拆卸地安裝到成象裝置的主體上的處理盒,所述處理盒包括電照相感光鼓;作用于所述電照相感光鼓上的處理部件;以及一個通過把許多模壓片連接起來形成的框架構(gòu)件,該框架構(gòu)件支承所述電照相感光鼓或所述處理部件,其中所述框架構(gòu)件具有這樣一種構(gòu)造,其中把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至少兩種框架暫時連接起來,從而利用兩者都為模壓片的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在位于一端和另一端上的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側(cè)面,使兩者都為模壓片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暫時連接的框架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熔融樹脂被注入相互鄰接設置或緊靠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中,以便連接所述模壓片,使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在熔融樹脂注入所述間隙時,所述相對表面的用熔融樹脂連接的部分不是所述間隙的整個周邊。
18.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處理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肋,所述肋設置在所述間隙中并且在基本上垂直于樹脂流動的方向上延伸,以便阻止樹脂的流動路徑。
19.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1-1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處理盒,其特征在于熔化樹脂是不含阻燃添加劑的聚苯乙烯。
20.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1-1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處理盒,其特征在于形成連接部分的所述間隙是在形成所述部件連接構(gòu)件中的每一個部件的突出區(qū)域中的一個預定位置上形成的。
21.一種在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象并且處理盒能夠可拆卸地安裝到其上的電照相成象裝置,所述電照相成象裝置包括(a)用于安裝所述處理盒的安裝部件,所述處理盒包括電照相感鼓;作用于所述電照相感光鼓上的處理部件;以及一個通過把許多模壓片連接起來形成的框架,該框架支承所述電照相感光鼓或所述處理部件,其中所述框架具有這樣一種構(gòu)造,其中由塑料注模法得到的至少兩個模壓片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從而把模壓片暫時連接起來,把暫時連接起來的模壓片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并且向一個間隙中注入熔化樹脂從而將所述的模壓片連接起來從而使所述模壓片和所述的模具處于適當?shù)奈恢茫瑢⑷廴跇渲⑷胂噜徳O置或緊靠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中,以便連接所述模壓片,使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其中,在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的形成所述間隙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一上形成一個一直通到所述間隙的熔化樹脂注入通道;以及(b)用于傳送記錄介質(zhì)的傳送部件。
22.一種在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象并且處理盒能夠可拆卸地安裝到其上的電照相成象裝置,所述電照相成象裝置包括(a)用于安裝所述處理盒的安裝部件,所述處理盒包括電照相感光鼓;作用于所述電照相感光鼓上的處理部件;以及一個通過把許多模壓片連接起來形成的框架構(gòu)件,該框架構(gòu)件支承所述電照相感光鼓或所述處理部件,其中所述框架構(gòu)件具有這樣一種構(gòu)造,其中把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至少兩種框架暫時連接起來,從而利用兩者都為模壓片的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在位于一端和另一端上的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側(cè)面,使兩者都為模壓片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暫時連接的框架設置在與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將熔融樹脂注入相鄰設置或緊靠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中,以便連接所述模壓片,使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上形成有一直通到所述間隙的熔化樹脂注入通道;以及(b)傳送記錄介質(zhì)的傳送部件。
23.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電照相成象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個所述模壓片上形成所述注入通道,所述注入通道把所述間隙與其中一個所述模壓片的外側(cè)連接起來,這一外側(cè)位于垂直于所述間隙中的熔化樹脂的流動方向的方向上而且這一方向是在暫時連接所述模壓片時的裝配方向。
24.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21-2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電照相成象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個所述模壓片上形成的所述注入通道的入口的內(nèi)徑在1.5mm-3.00mm范圍之內(nèi),該入口在形成所述部件連接構(gòu)件時位于外側(cè),注入通道的熔化樹脂流入所述間隙處的那部分的內(nèi)徑是在0.8mm-2.50mm范圍之內(nèi)。
25.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21-2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電照相成象裝置,在其中一個所述的模壓片上形成的所述注入通道在形成所述處理盒時處于外側(cè)的那側(cè)上有一個入口,熔化樹脂流入所述間隙處的那部分的內(nèi)徑小于所述入口的內(nèi)徑,所述注入通道呈1度到6度范圍之內(nèi)的錐形。
26.一種在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象并且處理盒能夠可拆卸地安裝到其上的電照相成象裝置,所述電照相成象裝置包括(a)用于安裝所述處理盒的安裝部件,所述處理盒包括電照相感光鼓;作用于所述電照相感光鼓上的處理部件;以及一個通過把許多模壓片連接起來形成的框架構(gòu)件,該框架構(gòu)件支承所述電照相感光鼓或所述處理部件,其中所述框架構(gòu)件具有這樣一種構(gòu)造,其中通過把通過塑料注模得到的至少兩個模壓片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從而把模壓片暫時連接起來,把暫時連接起來的模壓片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熔融樹脂被注入相互鄰接設置或緊靠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中,以便連接所述模壓片,使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在熔融樹脂注入所述間隙時,所述相對表面的用熔融樹脂連接的部分不是所述間隙的整個周邊;以及(b)用于傳送記錄介質(zhì)的傳送部件。
27.一種在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象并且處理盒能夠可拆卸地安裝到其上的電照相成象裝置,所述電照相成象裝置包括(a)用于安裝所述處理盒的安裝部件,所述處理盒包括電照相感光鼓;作用于所述電照相感光鼓上的處理部件;以及一個通過把許多模壓片連接起來形成的框架構(gòu)件,該框架構(gòu)件支承所述電照相感光鼓或所述處理部件,其中所述框架構(gòu)件具有這樣一種構(gòu)造其中把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至少兩種框架暫時連接起來,從而利用兩者都為模壓片的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在位于一端和另一端上的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側(cè)面,使兩者都為模壓片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暫時連接的框架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熔融樹脂被注入相互鄰接設置或緊靠的所述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中,以便連接所述模壓片,使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位置,在熔融樹脂注入所述間隙時,所述相對表面的用熔融樹脂連接的部分不是所述間隙的整個周邊;以及(b)用傳送記錄個質(zhì)的傳送部件。
28.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電照相成象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肋,所述肋設置在所述間隙中并且在基本上垂直于樹脂流動的方向上延伸,以便阻止樹脂的流動路徑。
29.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21-2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電照相成象裝置,其特征在于熔化樹脂是不含阻燃添加劑的聚苯乙烯。
30.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21-2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電照相成象裝置,其特征在于形成連接部分的所述間隙是在形成所述部件連接構(gòu)件中的每一個部件的突出區(qū)域中的一個預定位置上形成的。
全文摘要
在由合成樹脂制成的部件連接構(gòu)件中,把通過塑料注模得到的至少兩個模壓片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從而把模壓片暫時連接起來。把暫時連接起來的連接體設置在與用于形成每一個所述模壓片所使用的模具不同的模具中。然后,在每一個模壓片和模具處于適當?shù)奈恢玫臓顟B(tài)下,通過向一個間隙中注入用于連接的熔化樹脂材料從而將模壓片連接起來,這個間隙指的是由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的模壓片的相對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在其中一個模壓片上形成有一直通到間隙的熔化樹脂注入通道,該模壓片的相對表面通過相互鄰接設置或靠緊形成間隙。
文檔編號B29C65/42GK1343909SQ0113798
公開日2002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1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0年9月12日
發(fā)明者鈴木陽, 阿部健四郎, 津田忠之, 平塚浩一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