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拼接膠帶、拼接方法和使用該拼接膠帶的拼接頭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本發(fā)明涉及平接、搭接、特別是交錯搭接類的片材之間的固定或臨時的拼接頭,和生產(chǎn)這些拼接頭的拼接膠帶、以及使用該拼接膠帶來生產(chǎn)平接、搭接、特別是交錯搭接類型的拼接頭的方法。
在本申請中,僅僅是為了清楚起見,在一片材卷上的片狀材料的前端或前緣被認為是暴露在片材卷外側(cè)的最后四分之一圓周的片材,即,圖3B中所示的虛線A-A′到前緣35之間的片材部分32。這個片材卷的底卷層(underlying winding)是有前緣35連接于其上的、從A-A′線經(jīng)過360°后重新回到A-A′線的那部分片材。
已知有兩種通常型式的用于片材卷的拼接頭。首先,有一種將一個片材卷或部分片材卷的前緣連接于又一片材卷或部分片材卷的后緣上的固定拼接。這種固定拼接應(yīng)該可以在兩卷片材之間提供一個柔性的牢固連接,并且應(yīng)該可以基本保持片材的所有的性質(zhì),例如,如果片材是可以印刷或涂覆的紙,這種固定拼接頭應(yīng)該最好是薄的、柔性的、可印刷的、可涂覆的,并且還應(yīng)具有像紙一樣可再漿化的性質(zhì)。傳統(tǒng)的拼接膠帶和拼接頭一般不能滿足所有的這些要求。此外,當(dāng)連結(jié)兩個部分片材卷時,第二片材卷通常再繞到第一片材卷上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片材卷,這樣,固定拼接頭便處在了新的較大片材卷的中間。這種拼接頭處于卷繞張力造成的高壓之下,而且重要的是,在貯存時,拼接頭上或是其附近不能有粘合材料出現(xiàn)或是滲出,否則這些粘合材料會將片材的各層面粘合在一起或者是損壞或阻礙印刷機械。
圖1中示出了一種典型的固定式平接型拼接頭。這樣的一種接頭可以用圖13中示出的并且在WO 90/08032中加以描述的拼接膠帶來制造。
圖1B中示出了已知的一種固定搭接頭,從WO 93/12025中可知一種變化形式。這里的第一和第二片材卷的前緣3和后緣4是通過如圖14所示的那種雙面膠帶來結(jié)合的。參見圖3B,片材卷30的最后片層32是通過粘貼于片材卷30兩側(cè)的小粘合片33來固定的。然后,從雙面膠帶24上去除釋放箔10(或11)以露出壓敏粘合劑2A(或2B),并且沿著片材卷的最后片層32的寬度方向來粘貼該雙面膠帶。前緣的多余部分被折疊回來而抵住雙面膠帶,并加以折疊和撕掉,因此最終的前緣可如圖3B所示的那樣緊靠在雙面膠帶34上。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片材卷貯存起來,直到需要作出拼接時為止。為了進行拼接,可將保留著的釋放箔11(或10)去除而暴露出壓敏粘合劑2B(或2A),并且將第二片材卷的后緣粘貼到暴露的壓敏粘合劑上。用如同粘貼到如上所述第一片材卷的前緣相同的方法,將多余的后緣折回粘合處并且加以折疊和撕開?,F(xiàn)在的拼接頭就如同圖1B所示的那樣了。
這種拼接頭有一個缺點,即,與圖1A所示的拼接頭相比,從片材3到4和拼接頭本身的變化處有一個明顯的臺階。這個臺階可能干擾印刷過程。此外,還存在著粘合劑從拼接頭處滲出,或者是在壓力下滲透過紙張的可能性。另外,當(dāng)片材卷內(nèi)的張力剪切地作用于拼接頭時,相接的片材可能會相對移動。如果在多道次的印刷過程中發(fā)生移動,則在后續(xù)印刷階段中的對準便會被破壞,從而導(dǎo)致質(zhì)量下降。任何相對的移動都可能使粘合作用失效,招致上述嚴重后果。如圖1B所示,為了防止這種移動,有時可以沿著拼接頭的邊緣粘貼一膠帶6′。這種改進增加了拼接頭的強度,但是也進一步增加了其厚度。
由于紙張生產(chǎn)者通常對印刷過程中由拼接所造成的損壞負有責(zé)任,因此希望提供一種可靠的拼接方法和不影響印刷的拼接頭。特別是,帶有暴露的干粘粘合劑的片材表面被認為是不能進行機器印刷的。
為了減少拼接頭處臺階的高度,歐洲專利EP-0555772中揭示了一種如圖1C所示的交錯搭接的拼接頭,該拼接頭也可以用如圖15所示的一拼接膠帶來制造。如圖1C所示的拼接頭還是可能發(fā)生圖1B中搭接頭的滲出問題,而且還有一個缺點在于,在粘貼膠帶之前,第一片材卷的前緣必須被切割成一直線,而不可以抵住粘合線撕去。
當(dāng)一個滾筒上不再留有足夠的片材時,也需要進行拼接。這時必須將兩個滾筒上的片材連接在一起。
當(dāng)不希望停機時,例如在涂覆或印刷的過程中,通常是在機器的運轉(zhuǎn)速度下,在片材卷之間形成臨時的拼接。片材卷的表面速度可以是1000甚至2000米/秒。從關(guān)于US-4564150或CA-2025473的圖3A中可以理解傳統(tǒng)的制造臨時拼接頭的方法。對片材卷30的最后層32粘貼類似于圖14中所示的、呈W形式、V形式或其它任一合適配置的雙面膠帶24??傻肿∧z帶24來撕去片材的最后層32,但是留下了由小片膠帶固定在片材底卷層31上的小葉片23。當(dāng)片材卷以機器的轉(zhuǎn)速轉(zhuǎn)動時,粘合片和小葉片23對保持片材最后層32的鼻部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空氣不能進入到最后片層32的前緣35的下面,因為這會導(dǎo)致片材卷本身高速地退繞,這樣就會給設(shè)備帶來損害并且危及操作者。為了防止空氣進入最后片層32的前緣35的下方,有時不僅需要在前緣35的鼻部,而且還需要沿其各斜邊加貼小粘合片。美國專利US-4564150中描述了這種拼接的實行情況。
最終的拼接頭如圖2B所示。新片材卷的前緣3通過雙面膠帶1,2A,2B連接于舊片材卷的后緣4,后緣的多余部分在切割之后是保留著的并且由標號8來表示。
有可能用圖13所示的平接型拼接膠帶來進行臨時的拼接。如圖2A所示的一個最終的拼接頭中,新片材卷的前緣已經(jīng)通過壓敏粘合劑2B粘結(jié)于拼接膠帶,而舊片材卷的后緣則已經(jīng)粘結(jié)在一較大面積的壓敏粘合劑2A上,并且在后面留有多余的后緣8。
雖然對固定的或臨時的拼接而言,平接的拼接頭所具有的較低的連接臺階是個優(yōu)點,但是這種類型的拼接膠帶有一些缺陷,不能廣泛地適用于固定或臨時的拼接。首先,圖13所示類型的拼接膠帶必須在寬度為4到10米的片材卷的整個寬度方向上拉伸,背襯1的非粘合面鄰接于片材卷。這通??梢杂蓛蓚€或更多個操作者來完成,這些操作者可使用小片的膠帶暫時地將片材卷用膠帶粘貼到位。這樣的過程較為費時,而且在粘貼膠帶之后,存在著小片膠帶未被去除的危險。第二,粘合劑可能會從小片膠帶轉(zhuǎn)移到片材上,這樣就可能使片材的層面之間發(fā)生粘連或是使印刷機械發(fā)生故障。第三,因為需要將新片材卷的前緣提起以粘貼膠帶,所以這種臨時的平接型拼接并不十分理想。將前緣提起會使空氣進入新片材卷的前端22和片材卷的底卷層21之間,因此當(dāng)片材卷達到機器運轉(zhuǎn)速度時,增加了前緣從片材卷上掀起的危險。如果用圖15所示的拼接膠帶來形成一個交錯的臨時搭接頭,那么同樣會發(fā)生前緣抬起的現(xiàn)象。
在DE-A-4033900中揭示了一種改進型的臨時平接型拼接膠帶。這種拼接膠帶在第一片材卷的底卷層上留下了一暴露的粘合劑表面,其長度約為該片材卷從實際拼接點起的一個周長。這一暴露的粘合層能拾取片材殘留物,并能將其本身粘結(jié)于其它的物體或是機器另件,這可能破壞平穩(wěn)的運行,特別是在機器印刷中尤其如此。此外,一些用來制造這種拼接頭的材料可能需要有環(huán)保方面的改進。另外一個不利之處在于,當(dāng)拼接膠帶在片材卷上定位之后,它們不能重新定位。
上述的傳統(tǒng)拼接膠帶中,沒有一種能提供一外輪廓較低的膠帶,同時使膠帶可釋放地粘結(jié)于底卷層,并且在完成拼接時使底卷層成為非粘性狀態(tài)。
發(fā)明概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來將一片材卷的前緣拼接到另一片材上的拼接膠帶,所述片材卷的每一卷層都具有一朝著離開所述片材卷方向的徑向向外的外表面,該拼接膠帶包括一拼接部分和一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所述拼接部分包括一具有兩個面和兩條縱向邊的細長的背襯元件;一第一粘合層,它處在所述背襯元件上,用于將片材卷的前緣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連接到所述背襯元件上,所述第一粘合層沿所述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基本上從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縱向邊起向中間一直延伸到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粘合層,它處在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面上,用于將所述背襯元件連接于另一片材,所述第二粘合層在所述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從所述第一位置起延伸,或越過但是并不覆蓋該第一位置,向著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二縱向邊一直延伸到一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連接于所述拼擋部分,并且沿著它分布,以使所述拼接膠帶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可釋放地并且可自支承地連接到所述片材卷之底卷層的外表面上,所述連接部分包括一處在背襯元件上的第三粘合層,以至少將所述拼接部分與所述片材卷的所述底卷層脫開,同時在所述底卷層的外表面上留下一非粘性的狀態(tài)。
此外,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在一片材卷前緣上的拼接頭,用于連接另一片材,所述片材卷的每一卷層都具有一朝著離開所述片材卷方向的徑向向外的外表面,該拼接頭包括一拼接部分和一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所述拼接部分包括一具有兩個面和兩條縱向邊的細長的背襯元件;一第一粘合層,它處在所述背襯元件上,用于將片材卷的前緣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連接到所述背襯元件上,所述第一粘合層在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基本上從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縱向邊起向中間一直延伸到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粘合層,它處在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面上,用于連接另一片材,所述第二粘合層在所述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從所述第一位置起延伸,或越過但是并不覆蓋該第一位置,向著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二縱向邊一直延伸到一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連接于所述拼接部分,并且沿著它分布,以使所述拼接膠帶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可釋放地并且可自支承地連接到所述片材卷之底卷層的外表面上,所述連接部分包括一處在背襯元件上的第三粘合層,以至少將所述拼接部分與所述第一片材卷的所述底卷層脫開,同時在所述底卷層的外表面上留下一非粘性的狀態(tài)。
此外,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采用一拼接膠帶在一片材卷的前緣和另一片材之間使用一拼接膠帶來制備一拼接頭方法,所述片材卷的每一卷層都具有一朝著離開所述片材卷方向的徑向向外的外表面,所述拼接膠帶包括一拼接部分和一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所述拼接部分包括一具有兩個面和兩條縱向邊的細長的背襯元件;一在所述背襯元件上的第一粘合層,所述第一粘合層用于將片材卷的前緣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連接到所述拼接膠帶上,它在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基本上從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縱向邊起向中間一直延伸到一第一位置;以及一在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面上的、并且由至少一個釋放箔所覆蓋的第二粘合層,所述第二粘合層用于連接所述的另一片材,所述第二粘合層在所述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從所述第一位置起延伸,或越過但是并不覆蓋所述第一位置,向著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二縱向邊一直延伸到一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連接于所述拼接部分,并且沿著它分布, 以使所述拼接膠帶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可釋放地并且可自支承地連接到所述片材卷之底卷層的外表面上,所述連接部分包括一處在背襯元件上的第三粘合層,以至少將所述拼接部分與所述片材卷的所述底卷層脫開,同時在所述底卷層的外表面上留下一非粘性的狀態(tài),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用所述背襯元件上的所述第三粘合層將所述拼接膠帶連接到所述底卷層的的外表面上;將所述前緣連接到所述第一粘合層上;以及將所述連接部分與連接于所述前緣的所述拼接部分分開,并同時在所述底卷層的外表面上留下一個非粘性的狀態(tài)。
此外,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采用一拼接膠帶來在一片材卷的前緣與另一片材之間制造一個拼接頭的方法,所述片材卷的每一卷層都具有一朝著離開所述片材卷方向的徑向向外的外表面,所述拼接膠帶包括一拼接部分和一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所述拼接部分包括一具有兩個面和兩條縱向邊的細長的背襯元件;一在所述背襯元件上的第一粘合層,所述第一粘合層用于將片材卷的前緣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連接到所述拼接膠帶上,它在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基本上從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縱向邊起向中間一直延伸到一第一位置;以及一在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面上的、并且由至少一個釋放箔所覆蓋的第二粘合層,所述第二粘合層用于將所述背襯元件連接到另一片材上,所述第二粘合層在所述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從所述第一位置起延伸,或越過但是并不覆蓋該第一位置,向著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二縱向邊一直延伸到一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連接于所述拼接部分,并且沿著它分布, 以使所述拼接膠帶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可釋放地并且可自支承地連接到所述片材卷之底卷層的外表面上,所述連接部分包括一處在背襯元件上的第三粘合層,以至少將所述拼接部分與所述片材卷的所述底卷層脫開,同時在所述底卷層的外表面上留下一非粘性的狀態(tài),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用基本沿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的所述背襯元件上的所述第三粘合層將所述拼接膠帶連接到所述底卷層的外表面上;將所述前緣連接到所述第一粘合層上;暴露出所述第二粘合層;將所述另一片材連接到所述暴露的第二粘合層上; 以及使所述前緣和與其相連的所述拼接部分與所述底卷層脫離,并同時在所述底卷層上留下一個非粘性的狀態(tài)。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另一種用來將一片材卷的前緣拼接到另一片材上的另一種拼接膠帶,所述片材卷的每一卷層都具有一朝著離開所述片材卷方向的徑向向外的外表面,該拼接膠帶包括一拼接部分和一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所述拼接部分包括一細長的背襯元件;一處在所述背襯元件上的粘合層,所述粘合層的第一部分用于將片材卷的前緣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連接到所述背襯元件上,而所述粘合層的第二部分用于連接所述另一片材;其中,所述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連接于所述拼接部分,并且沿著它分布,以使所述拼接膠帶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可釋放地并且可自支承地連接到所述片材卷之底卷層的外表面上,所述連接部分可至少將所述拼接部分與所述片材卷的所述底卷層脫開,同時在所述底卷層的外表面上留下一非粘性的狀態(tài),而所述連接部分包括一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
本發(fā)明提供的拼接膠帶的好處在于,它有一個較低的臺階形狀,這種形狀可以平穩(wěn)地通過后續(xù)的涂覆和印刷工作。
此外,本發(fā)明的拼接膠帶還可以快速、準確地來粘貼。
再者,本發(fā)明的拼接膠帶還具有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
本發(fā)明提供了幾種方法來克服弱粘性粘結(jié)層所具有的粘固現(xiàn)象。
各從屬權(quán)利要求中給出了本發(fā)明另外幾個實施例的情況。
下面將結(jié)合附圖來描述本發(fā)明的另一些優(yōu)點和實施例。
附圖的簡要說明圖1A到1C示出了固定拼接的幾種變化型式;圖2A和2B示出了臨時拼接的幾種變化型式;圖3A示出了一傳統(tǒng)的臨時拼接的片材卷的制備情況;圖3B示出了一傳統(tǒng)的固定拼接的片材卷的制備情況;圖4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一平接型拼接頭;圖5A到5C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平接型拼接膠帶的第一實施例;圖6A到6F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平接型拼接膠帶的第二實施例;圖7A到7F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平接型拼接膠帶的第三實施例;圖8A到8E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平接型拼接膠帶的第四實施例;圖9A到9C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平接型拼接膠帶的第五實施例;圖10A到10C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交錯搭接膠帶的第六實施例;圖11示出了有關(guān)平接的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圖12A到12D示出了本發(fā)明的再一個實施例;圖13示出了一個傳統(tǒng)的平接型拼接膠帶;圖14示出了一個傳統(tǒng)的搭接膠帶;圖15示出了一個傳統(tǒng)的交錯搭接的膠帶;對較佳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下面將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加以描述,附圖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的構(gòu)件。
應(yīng)注意的是,為清楚起見,在諸附圖中粘合層、箔和背襯帶的厚度是被放大的。在本申請中,從片材卷上徑向向外的卷繞面被稱作該卷繞層的外表面。
圖5A示出了由一平接型拼接膠帶構(gòu)造而成的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特別是用于在特殊紙張中的兩片材之間形成一固定的平接型拼接頭。圖4中示出了一種可采用本發(fā)明的方法來制造如圖5A所示的拼接頭的方式,甚至當(dāng)使用非常寬的幅材,并且無需多于一個的操作者的情況下也是可行的。圖4中與圖3B中相同的部件是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的。最后卷繞層的端部32必須是拼接的。將拼接膠帶100粘貼于仍然在滾筒30上處于行進中的紙卷上。拼接膠帶100包括一拼接部分,該拼接部分包括一背襯1,該背襯的一側(cè)帶有干粘的壓敏粘合層2;一第一釋放箔11,它延伸得大約越過了背襯1上粘合層2的一半寬度;以及一第二釋放箔10,它包括一位于背襯1上其余粘合層表面的第一部分10′和一延伸得超過背襯1的縱向邊并且具有一層粘合劑41的第二部分10″,所述粘合層41在粘結(jié)于基片繼而從其上去除時不會在基片上留下很多粘合劑。粘合層41可以通過在釋放箔10表面的相應(yīng)部分上的涂覆來粘接于釋放箔10。此外,不必沿著釋放箔10連續(xù)地涂覆粘合層41,而可以沿其長度方向間隔地涂覆。此外,粘合層41也可以覆蓋在釋放箔10的整個表面上。
拼接膠帶100通過一粘合層41的粘連部分暫時地粘結(jié)于還在滾筒上的最后紙卷層。在這種方式下,拼接膠帶100的光滑的非粘貼面是朝著滾筒的,并能在形成拼接頭時防止移動,并且無需許多操作者來使其保持定位。然后,去除釋放箔11,將拼接膠帶的粘貼面暴露出來,使卷材的端部32以這樣一種方式固定在其上,即,使該端部的邊緣靠在釋放箔10的邊緣上。如果幅材32部分延伸得超過釋放箔10,可以如造紙工業(yè)中常用的那樣在釋放箔11和釋放箔10的交接線上直接將其撕掉。之后,因為拼接膠帶100固定于端部32,所以它不能在相對卷材的端部32移動?,F(xiàn)在就可以完全地去除釋放箔10,這意味著粘合層41的剩余部分可從底卷層和拼接膠帶100上脫離。較佳的是,當(dāng)釋放箔10被去除時,粘合層41在底層紙卷上沒有留下較多的粘合劑,即,它留下了一個非粘性的表面,這是因為若留有粘合劑的話可能會破壞紙張的后續(xù)印刷。
在釋放箔10被去除之后,可將另一卷材的另端固定于拼接膠帶100的粘合層2的暴露部分。任何延伸得超過卷材部分32的另端部分可以被撕成正確的長度,以形成一個整齊的拼接頭。為清楚起見,圖4中沒有示出該端部。如圖1A所示,現(xiàn)可以在如此形成的拼接頭上簡單地粘貼一個覆蓋粘合膠帶6,以防止粘合劑從拼接膠帶100處經(jīng)過拼接頭滲透到與拼接膠帶100相對的卷材面上,這種情況可能在紙張印刷時造成錯誤。
本發(fā)明方法的另外一個好處在于,當(dāng)除去第二釋放箔10之后,如果需要,紙卷可以轉(zhuǎn)動,以簡化粘貼片材另端時的動作。
背襯1通常是和片狀材料具有相類似的強度和柔性以與其相結(jié)合,背襯可以是塑料或紙,或是任何類似的片狀材料。當(dāng)要拼接的是紙片時,背襯材料1以及整個拼接頭中的其它材料最好是可再漿化和/或可溶于水和/或可在水中彌散的。背襯的厚度一般是在50-100微米,其寬度一般是50-100毫米。背襯1的表面最好是可涂覆和/或印刷的。用來結(jié)合紙卷的合適材料可以是超級砑光紙(玻璃紙型)或是半漂白的牛皮紙。背襯1的一個側(cè)面上涂覆了一層如圖5A所示的、在膠帶的整個寬度上連續(xù)的干粘壓敏粘合劑(PSA)層,或者是設(shè)置兩個中間有縫隙的隔開的粘合帶。PSA可以是丙烯酸、橡膠樹脂、硅樹脂或類似類型的粘合劑。PSA最好是可再漿化的。如果PSA是可再漿化的丙烯酸粘合劑則是特別理想的。PSA層的厚度通常為2到100微米。PSA層是由一釋放箔10,11來保護的,該釋放箔可以在其中間設(shè)有一縱向的削弱處或穿孔。釋放箔10,11還可以設(shè)置成兩個彼此相鄰的隔開的釋放箔10和11,或者是在中間有狹縫的單個釋放箔。釋放箔可以是任何合適的傳統(tǒng)類型,例如厚度為30-150微米的硅紙或蠟紙。對本發(fā)明而言,釋放箔最好是可再漿化的,但這不是必須的。
上面對第一實施例所作的描述說明了本發(fā)明的某些方面。首先,拼接膠帶100的一個部分,也就是釋放箔10的一個部分10″以及粘合層41是連接于并且沿著拼接部分1,2分布的。該連接部分10″,41是用來暫時地將拼接膠帶100連接于片材卷的。拼接膠帶100的這一連接部分足以使拼接膠帶自支承在片材卷上,即,當(dāng)它粘貼在一直線上時,能支承其自身的重量而不產(chǎn)生下垂或拉脫。
第二,可以通過將釋放箔10從PSA層2上去除,而使拼接膠帶100的該連接部分與拼接部分1,2分開。可以通過不同于裝置(箔10,PSA2)的、用以將連接部分從片材底卷層上脫離的裝置來完成拼接膠帶100的連接部分與拼接部分1,2的分離。將連接部分與拼接膠帶100分離足以使拼接部分1,2脫離與片材的暫時連接。
第三,可在拼接膠帶的連接部分從底卷層上脫離時,使該底卷層的外表面保持為非粘性的狀態(tài)。使連接部分與底層片材脫離連接狀態(tài)還足以使拼接膠帶100脫離與片材的暫時連接狀態(tài),而且這與該連接部分與拼接膠帶100是否分離無關(guān)。
因此,本發(fā)明的拼接膠帶100可以暫時地連接于片材卷,然后再與之分離,并且在片材底卷層上不留下粘合材料,也就是留下一個可以用機器涂覆和/或印刷的非粘性的外表面。
圖5A所示的粘合層41最好是一個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41??衫灬尫诺恼澈蠈泳哂羞@樣一個性質(zhì),即,當(dāng)其背襯材料在膠帶縱向上受到拉伸時,其粘性便會喪失。為了去除釋放箔10,對其一端進行縱向地拉伸,這便會使粘合劑在這一端上降低粘性。操作者在片材卷的整個寬度方向上操作,通過對釋放箔10的拉伸而使粘合劑41降低粘性。在釋放箔被去除之后,在底卷層的表面上基本上沒有留下粘合劑,也就是說,該表面是非粘性的。
釋放箔10必須具有合適的延展性質(zhì)。歐洲專利EP-0563057中描述了一種可重復(fù)使用的拉伸釋放膠帶。膠帶的拉伸使得粘合劑涂層的粘性降低,釋放后膠帶反復(fù)貼用到其原始長度,而粘合劑則重新獲得粘性。這樣的膠帶可以重復(fù)地用于如上所述的可反復(fù)貼用型拼接膠帶1,2,11。
歐洲專利EP-0563272中描述了一種不能重復(fù)使用的拉伸釋放膠帶。這種膠帶被拉伸之后,粘合劑的粘性降低,但是膠帶仍保持延展狀態(tài)因而必須加以拋棄。
圖5B中示出了一個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用類似于圖5A中拼接膠帶的材料制成的拼接膠帶100的變化形式。
釋放箔10和11與圖5A中所示的粘結(jié)膠帶相類似,但是現(xiàn)在箔10的寬度基本上等于箔11的寬度。
另有一粘合膠帶40,41預(yù)先粘貼于,亦即連接于箔10的自由側(cè)并且沿著它分布,該膠帶包括一背襯40以及在其一個面上的粘性較弱的粘合層41。膠帶40,41延伸得覆蓋了箔10的側(cè)邊,并且與圖5A中一樣為拼接膠帶100提供了暫時連接于卷筒30上卷繞層的連接部分。
如圖5B所示,所述粘合膠帶40,41以一種可去除的搭接方式連接于釋放箔10。粘合層41最好是一個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41。背襯40可以由任一合適的可拉伸材料制成,而且由于隨后要將它從拼接頭上去除,所以該背襯也不必是可再漿化的或是可溶于水的。然而,如果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該拼接膠帶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可再循環(huán)和/或再漿化的話則是較為理想的。背襯40的寬度通常為15-50mm。
粘合膠帶40,41可以連續(xù)地粘貼在主拼接膠帶1,2,10,11的長度方向上,或者是將粘合膠帶40,41不連續(xù)地、間隔地預(yù)先粘貼于主拼接膠帶1,2,10,11,即沿著它們分布。間隔開的的粘合劑區(qū)域應(yīng)該足以使拼接膠帶100在被粘貼于片材卷時保持為一種自支承狀態(tài)。
如圖5B所示的粘貼拼接膠帶的操作類似于圖5A中所示的粘貼拼接膠帶的操作。卷材端32的連接方法也類似于圖5A中所示。
當(dāng)需要對一第二片材卷的后緣作出拼接時,分別將釋放箔10和粘合膠帶40,41去除,以暴露出PSA2。然后,使第二片材卷的后緣對準第一片材卷30,并且通過將該后緣按壓在暴露出來的PSA層2而使其連接于拼接膠帶。后緣的任何多余片材都可以通過如上所述的對第一片材卷的前緣所作的那樣,抵住粘接線折疊并撕掉或切除。接著,可以用圖1A中所示的一窄的粘合膠帶6來覆蓋在拼接頭中央的前、后緣之間的結(jié)合部。
在圖5B所示的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變化形式中,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41充當(dāng)了將拼接膠帶100的連接部分40,41從拼接膠帶100的其余部分上分開的裝置,并且充當(dāng)了使連接部分40,41從片狀材料上脫離粘接的裝置。
圖5C示出了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又一變化形式的平接型拼接膠帶100。該實施例中沒有采用如圖5A和B中所示的分開的拉伸釋放膠帶10,41或40,41,而是采用了一種雙面的可拉伸釋放粘合層46,46’,該粘合層帶有一預(yù)先粘貼在背襯1的與PSA層2相對的那一側(cè)上的釋放箔45。該雙面的可拉伸釋放膠帶46,46’最好是粘貼于,也就是連接于背襯1的一條縱向邊并且沿著它分布。其所用材料類似于圖5A和B所示的實施例。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拼接膠帶可通過作為連接部分的拉伸釋放粘合層46而暫時地連接于片材卷30的底卷層31。當(dāng)需要完成拼接時,使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46從其一端起在平行于拼接膠帶1,2,10,11的縱向上延伸。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46,46’在這個方向上的延伸會使粘合劑的粘性降低,因此不會再粘接于背襯層1或片材卷30的底卷層31。因而可以在背襯材料1或者是片材卷的底卷層31上不留下什么殘留的粘性物質(zhì)的條件下,從拼接區(qū)域上去除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46,46’。如果可拉伸釋放的膠帶是上面提到過的可重復(fù)使用的類型,那么該拼接膠帶是可以重新構(gòu)造和重新使用的。
作為一個上述的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變化型式,雙面的拉伸釋放膠帶可以沿著背襯1的長度方向間隔地設(shè)置。粘貼可拉伸釋放的膠帶46,46’,使得膠帶的拉伸方向垂直于拼接膠帶的縱向。由于延伸得超過背襯1,所以可在各拉伸釋放膠帶的長度方向的端部上設(shè)置非粘性的抓取部分,以便能抓住可拉伸釋放的膠帶。
采用可拉伸釋放粘合層的一個優(yōu)點在于,它們不會導(dǎo)致出現(xiàn)帶有較弱的粘性并且是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所常有的粘固現(xiàn)象。
圖6A示出了一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固定或臨時的平接型拼接膠帶200。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拼接膠帶200包括一由干粘的壓敏粘合劑(PSA)2所覆蓋的背襯1,而粘合層則由一釋放箔10,11所遮蓋。釋放箔10,11上設(shè)有一縱向的薄弱處,穿孔或狹縫60。對一臨時拼接而言,該薄弱處,穿孔或狹縫60最好是設(shè)置在一個使釋放箔11的寬度小于釋放箔10之寬度的位置上。在背襯1的與PSA層2相對的面上設(shè)有一個粘性較弱,最好是一個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它帶有自己的釋放箔48,并在任一適當(dāng)?shù)奈恢眠B接于且沿著背襯1分布,但該位置最好是如圖所示的那樣在釋放箔10的下方鄰近于拼接膠帶的邊緣。在該實施例中釋放箔48是可以省略的。此外,如圖6B所示,在背襯1的寬度方向上可以設(shè)置幾個可反復(fù)貼用的粘接條帶42。這些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在拼接膠帶200的長度方向上不必是連續(xù)的。這些粘合層可以沿著拼接膠帶200分布在分散的長度上,只要拼接膠帶200可以通過這些分散的、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以自支承的方式沿片材卷的寬度方向上粘接在片材上即可。
所述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1可以由任何一種已知的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來制造。出于本發(fā)明的目的來考慮,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劑應(yīng)具有這樣一種性質(zhì),即,當(dāng)它粘接于或者是從一基片表面上去除時,不會將大量的粘接材料轉(zhuǎn)送到基片表面上。關(guān)于這一點可以這樣來達成使粘合層41對釋放箔10的粘性(如果需要,可以在釋放箔的表面上先打上膠底)大大地大于粘合層41對片材基底的粘性。此外,在粘合層被去除之后,它最好能基本保持其粘性,以使其能重新被粘貼到同樣的基片表面。一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可具有低于傳統(tǒng)的干粘PSA的剝離強度。特別是,如果在將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從紙基片上去除時不損壞紙張的表面纖維的話是較為理想的。這樣,在脫離之后應(yīng)該不會影響到紙張表面的可印刷性能。美國明尼蘇達州的3M公司所生產(chǎn)的改正及覆蓋膠帶658,或透明的遮蔽膠帶1104,或“Post-It”之類的可反復(fù)貼用的便條箋等都是合適的粘合層。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最好是可再漿化的。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拼接膠帶200是用下述方式來粘貼的。將釋放箔48從拼接膠帶上去除,提起片材卷的前緣,沿片材卷的寬度方向或按照類似于圖3A中所示的圖案來粘貼拼接膠帶。拼接膠帶是通過可反復(fù)貼用的(諸)粘合層42而固定到片材卷的底卷層上的。然后,去除釋放箔11而使PSA層2暴露出來。接著,將第一片材卷的前緣小心地放回,并且將其按壓于PSA層2而粘接于拼接膠帶200。抵住PSA層2的邊緣將前緣的多余部分撕去。在這種情況下,片材卷的前緣通過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而固定于片材卷的底卷層,而且沒有粘合劑暴露的區(qū)域,因此可以在這種條件下對片材卷加以貯存,一直到需要使用時為止。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是剛剛在臨時拼接頭形成之前才將釋放箔10去除而暴露出大面積的PSA層2的,并且如圖3A中所示的傳統(tǒng)步驟那樣粘貼標記膠帶26。然后,使片材卷達到機器轉(zhuǎn)速,并在適當(dāng)?shù)臅r刻將第二片材卷的后緣壓抵在暴露的PSA層上。因為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對片材卷之底卷層的粘性低于片材的強度,并且低于拼接膠帶對第二片材卷的粘性,所以當(dāng)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離開新片材卷底卷層時,不會留下粘合劑殘留物。
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是這樣設(shè)計的,即,其對于片材的粘性大大地低于干粘PSA層2的粘性,而其對于背襯1的粘性則大大地高于其對于片材卷之片材的粘性。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特殊的方面,留在拼接頭上的所有材料,包括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最好都是可再漿化的。
當(dāng)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平接型拼接膠帶200被用來形成一個固定的平接型拼接頭時,拼接膠帶200具有兩個寬度相等的釋放箔10和11。
粘合層42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拼接膠帶200提供了連接部分。粘性較弱、并且最好是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還是一個使連接部分42脫離的裝置。粘合層42和底卷層的接觸面之間脫離拼接狀態(tài)時留下的是一個非粘性的外表面。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拼接膠帶包括一細長的背襯元件1;一在背襯1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粘合層(圖6A中粘合層2的左邊部分),它基本上從背襯1的一個縱向邊向膠帶的中間延伸,直至一第一位置;一在背襯1的第一面上的第二粘合層(圖6A中粘合層2的右邊部分),它從所述第一位置開始或越過但并不覆蓋第一位置,穿過膠帶朝著背襯1的第二縱向邊延伸而直至一第二位置;粘性較弱的粘合層42是一第三粘合層,它用來將背襯1粘接于片材卷的底卷層,并且可將其釋除,而同時在底卷層上留下非粘性的表面。
粘性較弱而且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存在著一個問題,即,它們可隨壓力、時間和溫度的增加而粘接得更牢。這種現(xiàn)象被稱作“粘固(blocking)”。
圖6C中示出了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又一變化型式,其中在背襯1的一個延伸部分上粘貼了一粘性較弱、最好是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在PSA層2的端部和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的起點之間的背襯1上可以設(shè)置一個縱向的薄弱部分或小孔44??煞磸?fù)貼用的粘合層42上可以設(shè)置一個如圖6D所示的單獨的釋放箔,或者可以在背襯1的相對于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的那一個面上設(shè)置一個如圖6C所示的釋放層43。因此,當(dāng)將整個拼接膠帶200卷成一卷時,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對于背襯1之相對面的粘接強度在貯存過程中并沒有增加。如圖6C那樣的拼接膠帶的應(yīng)用方法與圖6A和B所示的粘貼膠帶的應(yīng)用方法相類似,它們同樣采用了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來作為連接部分,以將拼接膠帶暫時地固定于片材卷30的底卷層31。當(dāng)需要完成一固定的拼接時,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可以和與其連接的那部分背襯材料1一起沿著薄弱處或穿孔部44被撕去。
參照圖6C來描述的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變化型式中,通過設(shè)置所述縱向的薄弱/穿孔處44而提供了一個將連接部分42與背襯1分開的裝置。這種粘性薄弱的粘合層42還提供了用來將連接部分1,42與片材分開的裝置。然而,在粘合層42的粘性增加以致產(chǎn)生“粘固”的情況下,沿著薄弱/穿孔處44的分離可使拼接頭與底卷層脫離。帶有粘合層42的那部分膠帶200仍保留在底卷層上,留下一個非粘性的向外的表面。
作為一種變化型式,特別是當(dāng)需要用結(jié)合圖6C描述的實施例來完成一個臨時的平接型拼接時,通過使拼接頭沿著可反復(fù)貼用粘合層和片材之間的接觸面脫離,而將拼接頭從底卷層上提起。在這種情況下,縱向的薄弱/穿孔處44在萬一粘固的情況下提供了額外的提起-脫離(lift-off)的保證,或者,它也可以被省略。
圖6E中示出了圖6A中所示拼接膠帶200的一種變化型式。在粘性較弱的粘合層42上可以預(yù)先粘貼一單面的高粘性粘接膠帶40,47,48,它包括一背襯40、一高粘的PSA層47和一釋放箔48,其中的背襯40鄰接于粘合層42。該拼接膠帶是這樣粘貼于片材卷的,即,先移去釋放箔48,然后再將暴露的PSA層47粘接于片材卷。
片材的各端部是在無需去除單面膠帶40,47的情況下平接地拼接于拼接膠帶200上。當(dāng)片材與片材卷分開時,拼接頭使其自身沿著粘性較弱的粘合層42和背襯40的接觸面與底卷層脫離。背襯40形成了底卷層的非粘性外表面的一部分。單面的高粘性粘接膠帶40,47,48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膠帶粘貼于片材卷,或者可以如上所述的那樣預(yù)先粘貼到拼接膠帶上。
如果對采用如圖5C和6A到E所示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和第二實施例的拼接膠帶來進行固定和工作時要求有更高的可靠性,可以如圖6F所示,沿著拼接膠帶的邊緣設(shè)置一雙面的可拉伸釋放粘接膠帶層46,46’以及一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在完成拼接之前將膠帶46,46’移去。通過對背襯1的延伸部分另外粘貼一粘性較弱的、最好是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在拼接完成之前,可以將所述粘合層沿著拼接膠帶200的主體和背襯的延伸部分之間的一薄弱處或穿孔處44(圖6F)撕去。
圖7A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一平接型拼接膠帶300。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拼接膠帶300包括一背襯材料1、一在背襯1的大部分寬度上延伸的并且以與第一和第二實施例相同的方式和材料設(shè)置有釋放箔10,11的PSA層2。在背襯1的延伸部分上并且鄰近于釋放箔10的地方,對背襯1粘貼一個粘性較弱、最好是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9,或者是粘貼一個雙面的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46,46’,它們是以一個與釋放箔10分開的釋放箔48來加以覆蓋的。在使用時,使包括可拉伸釋放或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6,46’或49那部分的拼接膠帶300折疊而形成一個如圖7B所示的彎折部分51。該膠帶還可以用如圖7B所示的預(yù)折疊的形式來供貨。通過將釋放箔48去除,并且將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46或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9用第一和第二實施例所描述的方法來粘貼于片材卷30的底卷層31,就可將該膠帶粘貼于片材卷的底卷層31。在圖7B所示的第三實施例的變化形式中,用于可反復(fù)貼用粘合層49的單獨的釋放箔48不是必須的,如圖7C中所示。當(dāng)片材卷30的前緣被粘貼于釋放箔11下面的PSA層2之后,可以用小刀插入背襯1的兩個部分之間的接縫50中割開背襯1的較弱的彎折部分,這樣就可將涂覆有可反復(fù)貼用粘合層49的背襯1的部分分開而完成拼接?;蛘?,如圖7C所示,在拼接膠帶的制造過程中,可在上述位置上設(shè)置一個縱向的薄弱處或穿孔處52。于是,這樣制造出來的膠帶在折疊之前就如同圖7D所示的一樣。
對于如圖7B所示包括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46,46’的變化型式,背襯1的狹縫或穿孔部分不是必須的,因為可以采用圖5C所描述的縱向延伸部分來將它去除。在PSA層2(膠帶上的第二位置)的端部和粘合層49及46,46′之間可以設(shè)有一個間隙。
當(dāng)采用如圖7A到7D所示的拼接膠帶300來作為臨時的平接型拼接頭時,涂覆有可反復(fù)貼用粘合層49的背襯1部分不是由上述的狹槽來分開的。當(dāng)片材卷達到機器轉(zhuǎn)速時,可反復(fù)貼用粘合層固定了前緣的鼻部。通過沿可反復(fù)貼用粘合層和片材的接觸面進行分離,便可將已完成的拼接頭從底卷層上提升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不需要薄弱處或穿孔處,但也可以包括它們,以保證在“粘固”情況下額外的提起-脫離性能。
圖8A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一平接型拼接膠帶400,它是由類似于圖7A中所示的第三實施例的平接型膠帶300所用的材料制成,只是用一個壓敏粘合層2的延伸部替代了可反復(fù)貼用粘合層49。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拼接膠帶400是用類似于圖7A中所示的第三實施例的方式來粘貼的,即,釋放箔48下面的膠帶部分如圖8B所示的那樣折疊起來,或者可以以這種形式來供貨。將釋放箔48去除,并且使其下方的PSA層2C粘接于片材卷30的底卷層31。片材卷30的前緣固定于釋放箔11下面的PSA層2。當(dāng)采用該拼接膠帶來形成一固定的平接型拼接時,在點50處用一小刀插入割開背襯1的較薄弱的彎折處51,這樣便可使涂覆有PSA層2C的背襯1的部分與拼接帶的主體分開。或者,如參照圖7C所描述的第三實施例那樣,可如圖8C所示,在這個位置上設(shè)置一個縱向的薄弱處或穿孔部分52,以便于涂覆有壓敏粘合層2A的背襯帶1的那部分分離。此外,如圖8C所示,也可以省略釋放箔48。圖8D中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包括薄弱處或穿孔部分52的一個變化型式在折疊前的情況。在第二位置的PSA層2的端部和該PSA層2C之間可置一間隙。
圖8E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一固定或臨時的平接型拼接膠帶400的又一變化型式,該拼接膠帶是由類似于第一實施例的材料制成的。背襯1延伸得超過由釋放箔10和11所覆蓋的PSA層2,在延伸背襯1的一部分上,相對于PSA層2的另一側(cè)上涂覆有另一PSA層2C。PSA層2C有其自己的釋放箔48。在PSA層2的端部和PSA層2C的起點之間設(shè)有一縱向的薄弱處或穿孔部分52,為此建議在PSA層2的端部和PSA層2C的起點之間有一個1-5mm的間隙。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之變化形式的拼接膠帶可以這樣來粘貼于片材卷30的底卷層31,即,去除釋放箔48,將暴露出來的PSA層2C沿寬度方向上粘接于片材卷30的底卷層31。然后,將第一和第二片材卷的前緣和后緣粘接到PSA層2上,從而完成拼接。當(dāng)?shù)诙木淼暮缶墝⒌谝黄木?0的前緣拖離時,沿著薄弱處或穿孔部分52撕開拼接膠帶。為此,建議將薄弱處或穿孔部分制作成這樣,即,使在位置52處斷開背襯1的連接所需的力低于PSA層2C對片材底卷層的粘合力,并且也低于將片材從片材卷30上撕開所需的力。
在參照圖8A到8E描述的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中,彎折處51或縱向的薄弱處/穿孔部分52提供了一個使連接部分1,2C與拼接膠帶400分開的裝置。
如圖8C和8E所示的拼接膠帶可以被用作臨時的平接型拼接。這時,背襯1的部分沒有像如上所述的那樣開有狹縫。當(dāng)從片材底卷層上提起拼接頭時,沿著薄弱處或穿孔部分52將拼接膠帶從粘合層2C上撕開。為此,建議將薄弱處或穿孔部分制作成這樣,即,使在位置52處斷開背襯1的連接所需的力低于PSA層2C對片材底卷層的粘合力,并且也低于將片材從片材卷30上撕開所需的力。
圖9A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一平接型拼接膠帶500,它是第一實施例的一個變化形式。在第五實施例中,背襯40上的可反復(fù)貼用粘合層41由一壓敏粘合層55加以替代。該PSA層55有其自己的釋放箔56,或者是如圖9A所示,背襯40的遠離PSA層55的那一面上涂有一釋放層56。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拼接膠帶500是用類似于第一實施例之拼接膠帶的方式來粘貼的,只是PSA層55是粘接于片材卷30的底卷層31上,而且是不能隨后加以去除的。因此,當(dāng)要完成拼接時,背襯層40被從釋放箔10上去除,或是和釋放箔10一起去除,并且可抵住通過PSA層55而粘接于片材卷30的底卷層31上的那部分背襯層40而被撕開。通過在背襯40上設(shè)置如圖9B所示的縱向的薄弱處或穿孔部分,可以使撕掉背襯40的多余部分的操作更為簡單。留在底卷層上的背襯40的那部分形成了外表面非粘性的部分。剩下的粘貼膠帶的步驟就如同第一到第四實施例所述的一樣。
圖9C中示出了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一變化型式,其中的釋放箔10延伸得超過背襯1,而且涂覆有另一PSA層55。為了有助于涂覆,可以對釋放箔表面的PSA層55的區(qū)域內(nèi)打上底膠。PSA層55的暴露部分可以有其自己的釋放箔,但這不是必須的。圖9C所示出的第五實施例的變化形式中,也可以在釋放箔10上設(shè)置一個如圖9B中拼接膠帶的縱向薄弱處或穿孔部分57(未示出)。
圖10A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一交錯搭接型拼接膠帶600。拼接膠帶600包括一背襯1,背襯1的第二表面上有一PSA的第一粘合層2A,該第一粘合層從背襯的第一縱向邊向膠帶的中間延伸,直至到達一個第一位置,背襯1的第一表面上有一個第二粘合層2B,它從所述第一位置開始延伸,越過但并不覆蓋該第一位置,朝著背襯1的第二縱向邊一直延伸到一個第二位置。PSA粘合層2A和2B上設(shè)有釋放箔10和11。用來制作拼接膠帶600的材料與第一和第二實施例中所用的材料相類似。如果在背襯1的相對于PSA層2A的面上設(shè)置一釋放層,就可以省略釋放箔10。背襯1的與PSA層2B相對的面上可以設(shè)置一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46,46′或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該粘合層并可有其自己的釋放箔(未示出)??衫灬尫诺恼澈蠈?6,46′或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的寬度可以小于PSA層2A或2B。根據(jù)第六實施例的拼接膠帶600是用下述方式來粘貼的。首先,將第一片材卷的前緣切割成所希望的形狀,或是沿其寬度方向如圖4所示,或者是使其成為圖3A中所示的特殊圖案。在不去除釋放箔10的情況下,用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或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46,46′將拼接膠帶粘貼于片材卷的底卷層,這樣就可使PSA層2A的端部70與切割后的片材底卷層的前緣相吻合。當(dāng)粘合層42是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時,拼接膠帶600可以數(shù)次調(diào)節(jié)其位置,以使PSA層2A的端部70和片材最后層的前緣更精確地相配合。在獲得正確的位置之后,將拼接膠帶的邊緣71充分地抬起以去除釋放箔10,然后再將拼接膠帶下壓而抵住片材卷之最后層的前緣,從而通過PSA層2A使拼接膠帶粘合于前緣。
在拼接完成之前,將雙面的可拉伸釋放膠帶46,46′(如果有的話)去除。
當(dāng)需要完成拼接時,去除釋放箔11,暴露出PSA層2B。根據(jù)使用該拼接膠帶是形成一固定拼接還是臨時拼接,用前些實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將其連接于第二片材卷的后緣。在后一種情況下,如下文中第七實施例中所述,PSA層2B的寬度最好是大大地大于PSA層2A,而且最好是有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此外,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最好是可再漿化的。
圖10B示出了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一個變化型式,它特別適于形成一個固定的拼接。該變化型式中包括一如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預(yù)連的可拉伸釋放層41。這一附加的膠帶至少部分地搭接在釋放箔11上。暴露的可拉伸釋放粘合層41是用來使該拼接膠帶如第八實施例中所描述的那樣相對前緣小心地定位。在PSA層2A牢固地連接于第一片材卷的前緣之后,將背襯40和釋放箔11去除以暴露出PSA層2B。然后,再用圖15中所示的交錯搭接型拼接膠帶所用的方式來完成拼接。
圖10C中示出了第六實施例的又一變化形式,其中的背襯1是延伸的,并且設(shè)有一個如圖6C所示實施例中所用的粘性較弱、最好是可反復(fù)貼用的涂層42。PSA層2B和可反復(fù)貼用粘合層42的起點之間的背襯上,用類似于圖6C中所示的方式設(shè)有一縱向的薄弱處或穿孔部分44。如第八實施例中描述的那樣,可反復(fù)貼用層42是用來使膠帶相對于被切割的前緣定位的。在拼接膠帶準確定位之后,并且在PSA層2A牢固地粘接于前緣之后,可以沿著薄弱處或穿孔部分44將帶有可反復(fù)貼用粘合層42的背襯帶部分撕去。這種拼接是用結(jié)合圖10B所描述的方式來完成的。
在圖10C所示的第六實施例的又一變化型式中,用一PSA層2C代替了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2。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膠帶的定位不正確,可以將其沿著薄弱處或穿孔部分44撕去,并且用與圖15中拼接膠帶相同方式來重新粘貼。
或者,如果前緣已經(jīng)被固定,則可以在背襯1和PSA層2B下面的片材卷的片材之間插入一小刀,可用它沿著薄弱處或穿孔部分44來割斷拼接。否則,當(dāng)該膠帶被用于固定的或臨時的拼接時,要將拼接頭會從底卷層提起來,并沿著薄弱處或穿孔部分44撕開。
參見結(jié)合圖6A-F,7A-D,8E,以及10A和C所描述的諸實施例,可用一雙面的粘結(jié)膠帶來設(shè)置所述粘性較弱、最好是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41,42或49,所述雙面膠帶的一個面上有一粘性較弱、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而另一個面上則有一個PSA層(未示出)。將該雙面膠帶的PSA面粘接在背襯1或釋放箔10的合適位置上,就可以構(gòu)造出有關(guān)的拼接膠帶?;蛘撸梢杂谜承暂^弱、最好是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將該雙面粘結(jié)膠帶粘貼于片材卷,并且將拼接膠帶粘接于暴露的PSA層。
圖11示出了一個能應(yīng)用于任一平接型拼接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其中的箔10略微搭接在箔11上,以便于抓住箔11。類似地,箔10可以做成略微超過背襯1,以便于抓牢。
圖6C,6D,6F,7C,7d,8C,8D,8E,9B和10C示出了包括一縱向薄弱處或穿孔部分44,52,57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該薄弱處或穿孔部分可以構(gòu)造成如圖12A到D所示。圖12A示出了參照圖6C所描述的那種類型的膠帶200。從圖12A中可以看出,背襯1的第一面上粘貼了第一和第二粘合層2。該粘合層2從背襯1的第一縱向邊20起向背襯1的第二邊22延伸,它經(jīng)過一第一位置21后到達一第二位置27。第二位置27與第二邊緣22隔開一個端頁邊40。該背襯的第二面上粘貼了一第三粘合層42(未示)。第三粘合層42從鄰近經(jīng)過穿孔線28,29的垂直線朝著背襯的第二邊緣22延伸。穿孔線可以由一系列間隔開的縱向切口28構(gòu)成。此外,在各切口28之間設(shè)有應(yīng)力切口29(stress cut),它們與切口28相平行,但是錯開。這些應(yīng)力切口29可以釋放背襯1上各切口28之間的應(yīng)力,并且有助于限定沿著縱向切口28的分離??v向切口28和應(yīng)力切口29應(yīng)該盡可能靠近粘合層2,以使得在分離時沒有會被其它物體弄臟的膠帶的自由區(qū)域。類似地,第三粘合層42的起點也應(yīng)該盡量地靠近穿過切口28,29的垂線,以便在分離之后不會在底卷層上留下自由的膠帶區(qū)域。
圖12B示出了一與圖8D相應(yīng)的本發(fā)明的膠帶400。這里的縱向狹縫和應(yīng)力切口28,29處于PSA層2的端部27和PSA層2C的起點之間。
圖12C示出了一與圖12A相對應(yīng)的縱向薄弱處的變化型式。該薄弱處是由背襯1上一系列V形的切口128構(gòu)成的。在諸V形切口128之間、靠近PSA層2的地方設(shè)置了大致相對于背襯1縱向延伸的應(yīng)力切口129。每個V形切口128的頂點處的轉(zhuǎn)折部(backing portion)130防止了過早的分離。
圖12D示出了相應(yīng)于圖12B所描述的實施例的變化型式。和圖12C中的膠帶400一樣,其中的縱向薄弱處是由V形切口128和應(yīng)力切口129組成的,V形切口128的頂點處帶有轉(zhuǎn)折部130。
在圖12A到D所示的實施例中,切口28,29,128,129可以延伸得穿過背襯1?;蛘撸T切口28,19,128,129可以由凹痕線或其它方式來形成。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用來將一片材卷的前緣拼接到另一片材上的拼接膠帶,所述片材卷的每一卷層都具有一朝著離開所述片材卷方向的徑向向外的外表面,該拼接膠帶包括一拼接部分和一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所述拼接部分包括一具有兩個面和兩條縱向邊的細長的背襯元件;一第一粘合層,它處在所述背襯元件上,用于將片材卷的前緣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連接到所述背襯元件上,所述第一粘合層在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基本上從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縱向邊起向中間一直延伸到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粘合層,它處在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面上,用于將所述背襯元件連接于另一片材,所述第二粘合層在所述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從所述第一位置起延伸,或越過但是并不覆蓋該第一位置,向著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二縱向邊一直延伸到一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連接于所述拼接部分,并且沿著它分布,以使所述拼接膠帶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可釋放地并且可自支承地連接到所述片材卷之底卷層的外表面上,所述連接部分包括一處在背襯元件上的第三粘合層,以至少將所述拼接部分與所述片材卷的所述底卷層脫開,同時在所述底卷層的外表面上留下一非粘性的狀態(tài)。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合層包括一粘性較弱的粘合層。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拼接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合層包括一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
4.如權(quán)利要求1到3所述的拼接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合層包括一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合層包括一干粘的壓敏粘合層。
6.如權(quán)利要求1到5所述的拼接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合層被粘貼于所述背襯元件的鄰近于所述第二位置的那一部分,并且從那里向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二縱向邊延伸。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拼接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襯元件上的第二位置和第三粘合層的起點之間縱向地設(shè)置了一機械的薄弱部分。
8.如權(quán)利要求1到4所述的拼接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合層被粘貼于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二面上,它大致從所述第二縱向邊開始,并且沿所述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朝著其中央延伸。
9.如權(quán)利要求1到8所述的拼接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膠帶是可再漿化的。
10.一種在一片材卷的前緣上、用于連接另一片材的拼接頭,所述片材卷的每一卷層都具有一朝著離開所述片材卷方向的徑向向外的外表面,該拼接頭包括一拼接部分和一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所述拼接部分包括一具有兩個面和兩條縱向邊的細長的背襯元件;一第一粘合層,它處在所述背襯元件上,用于將片材卷的前緣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連接到所述背襯元件上,所述第一粘合層在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基本上從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縱向邊起向中間一直延伸到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粘合層,它處在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面上,用于連接另一片材,所述第二粘合層在所述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從所述第一位置起延伸,或越過但是并不覆蓋該第一位置,向著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二縱向邊一直延伸到一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連接于所述拼接部分,并且沿著它分布,以使所述拼接膠帶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可釋放地并且可自支承地連接到所述片材卷之底卷層的外表面上,所述連接部分包括一處在背襯元件上的第三粘合層,以至少將所述拼接部分與所述片材卷的所述底卷層脫開,同時在所述底卷層的外表面上留下一非粘性的狀態(tài)。
11.如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拼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合層包括一粘性較弱的粘合層。
12.如權(quán)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拼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合層包括一可反復(fù)貼用的粘合層。
13.如權(quán)利要求10到12所述的拼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合層包括一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
1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合層包括一干粘的壓敏粘合層。
15.如權(quán)利要求10到14所述的拼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合層被粘貼于所述背襯元件的鄰近于所述第二位置的那一部分,并且從那里向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二縱向邊延伸。
16.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拼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襯元件上的第二位置和第三粘合層的起點之間縱向地設(shè)置了一機械的薄弱部分。
17.如權(quán)利要求10到13所述的拼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合層被粘貼于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二面上,它大致從所述第二縱向邊開始,并且沿所述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朝著其中央延伸。
18.如權(quán)利要求1到17所述的拼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頭是可再漿化的。
19.一種采用一拼接膠帶在一片材卷的前緣和另一片材之間制備一拼接頭的方法,所述片材卷的每一卷層都具有一朝著離開所述片材卷方向的徑向向外的外表面,所述拼接膠帶包括一拼接部分和一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所述拼接部分包括一具有兩個面和兩條縱向邊的細長的背襯元件;一在所述背襯元件上的第一粘合層,所述第一粘合層用于將片材卷的前緣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連接到所述拼接膠帶上,它在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基本上從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縱向邊起向中間一直延伸到一第一位置;以及一在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面上的、并且由至少一個釋放箔所覆蓋的第二粘合層,所述第二粘合層用于連接所述的另一片材,所述第二粘合層在所述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從所述第一位置起延伸,或越過但是并不覆蓋該第一位置,向著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二縱向邊一直延伸到一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連接于所述拼接部分,并且沿著它分布,以便所述拼接膠帶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可釋放地并且可自支承地連接到所述片材卷之底卷層的外表面上,所述連接部分包括一處在背襯元件上的第三粘合層,以至少將所述拼接部分與所述片材卷的所述底卷層脫開,同時在所述底卷層的外表面上留下一非粘性的狀態(tài),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用所述背襯元件上的所述第三粘合層基本穿過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qū)⑺銎唇幽z帶連接到所述底卷層的的外表面上;將所述前緣連接到所述第一粘合層上;將所述連接部分與連接于所述前緣的所述拼接部分分開,并同時在所述底卷層的外表面上留下一個非粘性的狀態(tài)。
20.一種采用一拼接膠帶來在一片材卷的前緣與另一片材之間制造一個拼接頭的方法,所述片材卷的每一卷層都具有一朝著離開所述片材卷方向的徑向向外的外表面,所述拼接膠帶包括一拼接部分和一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所述拼接部分包括一具有兩個面和兩條縱向邊的細長的背襯元件;一在所述背襯元件上的第一粘合層,所述第一粘合層用于將片材卷的前緣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連接到所述拼接膠帶上,它在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基本上從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縱向邊起向中間一直延伸到一第一位置;以及一在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一面上的、并且由至少一個釋放箔所覆蓋的第二粘合層,所述第二粘合層用于將所述背襯元件連接到另一片材上,所述第二粘合層在所述背襯元件的寬度方向上從所述第一位置起延伸,或越過但是并不覆蓋該第一位置,向著所述背襯元件的第二縱向邊一直延伸到一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連接于所述拼接部分,并且沿著它分布,以使所述拼接膠帶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可釋放地并且可自支承地連接到所述片材卷之底卷層的外表面上,所述連接部分包括一處在背襯元件上的第三粘合層,以至少將所述拼接部分與所述片材卷的所述底卷層脫開,同時在所述底卷層的外表面上留下一非粘性的狀態(tài),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用基本沿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的所述背襯元件上的所述第三粘合層將所述拼接膠帶連接到所述底卷層的外表面上;將所述前緣連接到所述第一粘合層上;暴露出所述第二粘合層;將所述另一片材連接到暴露的第二粘合層上; 以及使所述前緣和與其相連的所述拼接部分與所述底卷層脫離連接,并同時在所示底卷層上留下一個非粘性的狀態(tài)。
21.一種用來將一片材卷的前緣拼接到另一片材上的拼接膠帶,所述片材卷的每一卷層都具有一朝著離開所述片材卷方向的徑向向外的外表面,該拼接膠帶包括一拼接部分和一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所述拼接部分包括一細長的背襯元件;一處在所述背襯元件上的粘合層,所述粘合層的第一部分用于將片材卷的前緣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連接到所述背襯元件上,而所述粘合層的第二部分用于連接所述另一片材;其中,所述預(yù)先形成的連接部分連接于,并且沿著所述拼接部分分布,以使所述拼接膠帶基本上沿著所述片材卷的寬度方向可釋放地并且可自支承地連接到所述片材卷之底卷層的外表面上,所述連接部分可至少將所述拼接部分與所述片材卷的所述底卷層脫開,同時在所述底卷層的外表面上留下一非粘性的狀態(tài),而所述連接部分包括一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
全文摘要
一種拼接膠帶(200)包括一拼接部分(1,2)和一連接部分(42,48),設(shè)置所述連接部分(42,48)是為了可大致沿著一片材卷的寬度方向來可釋放地并且可自支承地連接拼接膠帶(200),第一粘合層(2)上設(shè)置在背襯元件(1)上,它從背襯元件(1)的一條縱向邊起沿著膠帶向著背襯(1)的中央一直延伸到一第一位置,所述第一粘合層(2)是用來將片材卷的前緣連接于所述拼接膠帶(200)。一第二粘合層(2)也是設(shè)置在背襯(1)上,它從所述第一位置起,或越過但是不覆蓋第一位置,向著背襯(1)的第二縱向邊延伸。該第二粘合層是用來粘合另一片材的。所述連接部分(42,48)包括一第三粘合層,它適于將前緣和拼接部分(1,2)與片材底卷層脫離,并且在片材底卷層上留下非粘性的表面。通過將另一片材連接于拼接部分(1,2)便可完成拼接。第三粘合層可以由一個粘性較弱或可拉伸釋放的粘合層提供。本發(fā)明適于進行搭接,特別是交錯類型的搭接。本發(fā)明還提供了進行固定或臨時搭接的方法。
文檔編號B65HGK1147798SQ94195093
公開日1997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1994年10月2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4年4月26日
發(fā)明者漢斯朱利葉斯·魏勞赫, 馬克斯·霍爾德布希 申請人:美國3M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