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圓形料場中落料斗,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多位曲線落料斗,屬于圓形料場散狀物料堆取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堆取料機取料后落料運輸時,物料通過取料皮帶機向落料通道拋灑的過程中,由于物料堆放在取料皮帶機上存在高度差,故在拋料過程中,極易形成拋體運動體中,物料拋物線簇的包絡線。其中,拋灑距離最遠,高度最高的包絡線為物料拋灑過程中的上包絡線,拋灑距離最近,高度最低的包絡線為物料拋灑過程中的下包絡線,正是因為物料在拋料的過程中夾設在上包絡線和下包絡線之間的物料,所以在拋料的過程中,極易散開,而且容易揚塵。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滿足落料點與受料點存在很大的落料(可達20余米),實現(xiàn)在散料高位垂直轉運工況下控制溜料速度,避免運輸鏈承接端環(huán)節(jié)塞堵,以及減少脆性物料破損,減少沖擊,降低噪音,減少氣體對物料沖擊產生的粉塵,便于物料堆通過斗輪取料部將物料取出,還包括與斗輪取料部可升降切換連通的多位曲線落料斗,多位曲線落料斗夾設在旋轉門架部內部,并與之固定成一體。以此,通過與斗輪取料部可升降切換連通的多位曲線落料斗,可實現(xiàn)在不同高位分別受料的直通轉運工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多位曲線落料通道,具體地,多位曲線落料斗,所述落料斗用于圓形料場的堆取料機,具體包括內部具有空腔的斗體,與斗體鉸接的定心鉸軸,以及開設在斗體上的至少一個可閉合開啟的落料口,和內嵌在斗體內部的至少一組內部具有弧形下料通道的落料組件,該落料組件的弧形下料通道從落料口的內側向斗體內腔延伸,該落料組件的弧形下料通道內部過流面積漸變的布置。
較佳地,沿物料的行進方向,落料組件各組之間首尾連通,在斗體內部形成由板材圍合成曲率起伏變化的弧形通道。通過落料組件設置的漸變過流面積的曲率起伏變化的弧形通道,接受從拋料滾筒上拋灑物料的同時,能夠有效的抑制從物料內部揚起的灰塵。
更進一步,為了確保多位曲線落料斗與拋料滾筒配合位置的準確性,定心鉸軸設置在斗體的頂端,且貫穿的與之固定。
進一步優(yōu)選地,落料組件包括固定在斗體內部的曲線迎料板和導向溜料板,沿鉛垂方向,曲線迎料板的頂端高度不低于落料口開口的頂端高度,其底端在斗體的內部空腔延伸向下延伸,導向溜料板頂端高度低于落料口的開口的底端高度,其底端沿著靠攏曲線迎料板底端的方向延伸。
更進一步優(yōu)選地,曲線迎料板、導向溜料板和斗體側壁共同圍設成一個過流面積漸縮的弧形通道。以此,可有效地抑制接受拋灑過來的物料揚塵。
更進一步優(yōu)選地,為了使得拋灑出來的物料形成的上包絡線和下包絡線之間空間盡可能的小,進一步地壓縮揚塵的空間,曲線迎料板的內側與物料的上包絡線內切,導向溜料板的外側與物料的下包絡線外切。
為了減少物料在斗體內部空腔由于位置較高而造成的沖擊破壞,在上述任一結構上優(yōu)選地,落料組件還包括用來聚攏料流的第一轉運溜料板和第二轉運溜料板,該第一轉運溜料板固定在曲線迎料板、導向溜料板和斗體側壁共同圍的弧形通道的末端,且其頂端的高度不低于該弧形通道的頂端高度;該第二轉運溜料板的頂端高度不低于第一轉運溜料板的底端高度,其底端沿物料的下落方向延伸。進一步地,第二轉運溜料板的底端與下一組的曲線迎料板曲率圓滑的過渡連接。以此,使得從最上面進入落料通道內部的物料,在第一轉運溜料板和第二轉運溜料板的作用下,沿著近似于正弦曲線的落料通道行進,能夠有效地減小物料下落的速度,滯緩物料行進速度,通過首尾圓滑光滑過渡的溜料通道,進一步地減小的物料與溜料板之間的摩擦角,減免物料的發(fā)散的同時,降低了物料下落過程中的噪音。
在上述結構基礎上,發(fā)明人還提出另一種優(yōu)選方案,具體地,曲線迎料板的錨點與第一轉運溜料板的錨點方向相反的設置,曲線迎料板與斗體側壁圍成的通道的過流面積,大于曲線迎料板與第一轉運溜料板圍成通道的過流面積。以此,使得物料在斗體內部空腔下落的過程中,氣流從過流面積較大的曲線迎料板與斗體側壁圍成的通道,流經曲線迎料板與第一轉運溜料板圍成通道,在斗體內部受限的氣流在通過縮小的過流斷面時,流體出現(xiàn)流速增大的現(xiàn)象,氣流由粗變細,加快了氣體流速,使氣體在曲線迎料板的后側(下一組入料口處)形成一個低壓區(qū),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與之連通的下一組入料口主動形成氣流,進一步地避免了物料在入料口的處的揚塵。
綜上所述,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發(fā)明人首創(chuàng)設計的多位曲線落料斗,通過在多位曲線落料斗內部形成過流面積變化的下料通道,其側壁是根據卸料皮帶機在受料點處拋料軌跡上部包絡曲線,而設計曲線迎料板,與拋料軌跡下部曲線導向溜料板組成導向空間用以導向料流方向,從而達到減少沖擊,聚攏料流,減少氣體對物料沖擊產生的粉塵同時降低噪音的目的;結合物料滑溜速度、切入角、摩擦特性等因素在曲線迎料板下部設計曲線轉運溜料板,使得物料在下溜過程中自然導向不發(fā)散,減少氣體對物料沖擊產生的粉塵,并控制其溜滑速度;在受料點與落料點之間采用多部曲線流料板轉運形式,根據散料摩擦特性利用曲線控制下溜速度,相互接力,即實現(xiàn)散料高位垂直轉運又可以控制溜料速度沖擊減少脆性物料破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位曲線落料斗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位曲線落料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發(fā)明人首創(chuàng)設計了一種多位曲線落料通道,用于圓形料場的堆取料機,具體如圖1和2所示,為了有效的杜絕物料在拋料過程中的揚塵,多位曲線落料斗40包括內部具有空腔的斗體41,與斗體41鉸接的定心鉸軸42,以及開設在斗體41上的至少一個可閉合開啟的落料口43,和內嵌在斗體41內部的至少一組內部具有弧形下料通道的落料組件44,該落料組件44的弧形下料通道從落料口43的內側向斗體41內腔延伸,該落料組件44的弧形下料通道內部過流面積漸變的布置。較佳地,沿物料的行進方向,落料組件44各組之間首尾連通,在斗體41內部形成由板材圍合成曲率起伏變化的弧形通道。通過落料組件44設置的漸變過流面積的曲率起伏變化的弧形通道,接受從拋料滾筒上拋灑物料的同時,能夠有效的抑制從物料內部揚起的灰塵。進一步地,為了確保多位曲線落料斗40與拋料滾筒配合位置的準確性,定心鉸軸42設置在斗體41的頂端,且貫穿的與之固定。
作為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落料組件44包括固定在斗體41內部的曲線迎料板441和導向溜料板442,沿鉛垂方向,曲線迎料板441的頂端高度不低于落料口43開口的頂端高度,其底端在斗體41的內部空腔延伸向下延伸,導向溜料板442頂端高度低于落料口43的開口的底端高度,其底端沿著靠攏曲線迎料板441底端的方向延伸。進一步地,曲線迎料板441、導向溜料板442和斗體41側壁共同圍設成一個過流面積漸縮的弧形通道。以此,可有效地抑制接受拋灑過來的物料揚塵。進一步地,為了使得拋灑出來的物料形成的上包絡線300和下包絡線400之間空間盡可能的小,進一步地壓縮揚塵的空間,曲線迎料板441 的內側與物料的上包絡線300內切,導向溜料板442的外側與物料的下包絡線400外切。
為了減少物料在斗體41內部空腔由于位置較高而造成的沖擊破壞,在結構上優(yōu)選地,落料組件44還包括用來聚攏料流的第一轉運溜料板443和第二轉運溜料板444,該第一轉運溜料板443固定在曲線迎料板441、導向溜料板442和斗體41側壁共同圍的弧形通道的末端,且其頂端的高度不低于該弧形通道的頂端高度;該第二轉運溜料板444的頂端高度不低于第一轉運溜料板443的底端高度,其底端沿物料的下落方向延伸。進一步地,第二轉運溜料板444的底端與下一組的曲線迎料板441曲率圓滑的過渡連接。以此,使得從最上面進入落料通道內部的物料,在第一轉運溜料板443和第二轉運溜料板444的作用下,沿著近似于正弦曲線的落料通道行進,能夠有效地減小物料下落的速度,滯緩物料行進速度,通過首尾圓滑光滑過渡的溜料通道,進一步地減小的物料與溜料板之間的摩擦角,減免物料的發(fā)散的同時,降低了物料下落過程中的噪音。
在上述結構基礎上,發(fā)明人還提出另一種較佳實施方式,具體地,曲線迎料板441的錨點與第一轉運溜料板443的錨點方向相反的設置,曲線迎料板441與斗體41側壁圍成的通道的過流面積,大于曲線迎料板441與第一轉運溜料板443圍成通道的過流面積。以此,使得物料在斗體41內部空腔下落的過程中,氣流從過流面積較大的曲線迎料板441與斗體41側壁圍成的通道,流經曲線迎料板441與第一轉運溜料板443圍成通道,在斗體41內部受限的氣流在通過縮小的過流斷面時,流體出現(xiàn)流速增大的現(xiàn)象,氣流由粗變細,加快了氣體流速,使氣體在曲線迎料板441的后側(下一組入料口43處)形成一個低壓區(qū),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與之連通的下一組入料口43主動形成氣流,進一步地避免了物料在入料口的處的揚塵。
綜上所述,發(fā)明人首創(chuàng)設計的多位曲線落料斗,通過在多位曲線落料斗內部形成過流面積變化的下料通道,其側壁是根據卸料皮帶機在受料點處拋料軌跡上部包絡曲線,而設計曲線迎料板,與拋料軌跡下部曲線導向溜料板組成導向空間用以導向料流方向,從而達到減少沖擊,聚攏料流,減少氣體對物料沖擊產生的粉塵同時降低噪音的目的;結合物料滑溜速度、切入角、摩擦特性等因素在曲線迎料板下部設計曲線轉運溜料板,使得物料在下溜過程中自然導向不發(fā)散,減少氣體對物料沖擊產生的粉塵,并控制其溜滑速度;在受料點與落料點之間采用多部曲線流料板轉運形式,根據散料摩擦特性利用曲線控制下溜速度,相互接力,即實現(xiàn)散料高位垂直轉運又可以控制溜料速度沖擊減少脆性物料破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