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合式繞線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繞線盤,尤其是涉及一種組合和分解簡單方便,并便于對線束進行捆扎操作的組合式繞線盤。
背景技術:
通常的繞線盤為一體式結構,繞線盤不能拆開,在繞線盤上纏繞的線纜不能單獨取下來,繞線盤要與電纜一起出售、運輸及存儲;因此,帶來一系列費用的增加,并且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如果有一種可以拆卸的繞線盤,將有效的降低運輸及存儲費用,降低資源浪費。中國專利授權公開號CN201961905U,授權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公開了一種繞線盤,包括截面呈“工”字形的繞線盤本體,所述的繞線盤本體外側(cè)表面具有黏貼標簽的凹槽。該實用新型具有便于標簽黏貼的特點。中國專利授權公開號CN202072356U,授權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公開了一種繞線盤,包括主軸,所述主軸前后段通過連接件分別固定有前、后扇葉,在主軸中段位于前、后扇葉之間設有活動線筒,所述活動線筒由至少兩塊弧形板包圍在主軸外、并組成圓筒狀,弧形板相互之間有間隙,弧形板后端的連接部穿過后扇葉的開口與后扇葉的后端面通過彈簧彈性活動連接。該實用新型的繞線盤拆卸時操作很復雜,并且線束需要取下來后再進行捆扎,增加了捆扎操作的難度。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繞線盤不能拆開,造成運輸及存儲費用增加及資源浪費,以及線束捆扎難度大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組合和分解簡單方便,并便于對線束進行捆扎操作的組合式繞線盤。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組合式繞線盤,所述繞線盤與收線軸可拆卸連接,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繞線結構和第二繞線結構;繞線結構包括圓盤和與圓盤相連接的繞線筒;圓盤中部設有軸孔,繞線筒的靠近圓盤一端設有與繞線筒構成一體式結構并插入軸孔內(nèi)的軸套,繞線筒的外徑大于軸套的外徑,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繞線筒的遠離圓盤一端的端面通過定位結構定位插接;圓盤上設有若干個呈輻射狀分布的條形缺口,與條形缺口的底壁相對應的繞線筒上設有沿軸向延伸的穿線槽,所述穿線槽貫穿繞線筒的外端面和內(nèi)端面之間的外表面;軸套與收線軸可拆卸連接。本發(fā)明的組合式繞線盤的兩個相互獨立的第一繞線結構和第二繞線結構的設計,使得繞線盤的組合和分解的操作非常簡單,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繞線盤上的穿線槽的設計便于在繞線結束時,在線束還在繞線盤上時對線束進行捆扎操作,線束的形態(tài)穩(wěn)定,線束捆扎質(zhì)量穩(wěn)定;線束不需要與繞線盤一起出售,有效的降低運輸及存儲費用,降低資源浪費。
定位結構的設置確保兩個圓盤的相對位置對準,穿線槽的設置用于穿過束線帶。本發(fā)明的組合式繞線盤的使用過程如下:
將收線軸依次穿過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圓盤上的軸孔,通過定位結構將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繞線筒的遠離圓盤一端的端面對準,從而將兩個繞線筒上的穿線槽對準;
將第一、第二繞線結構壓緊并將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軸套分別與收線軸固定連接;開動機器進行繞線操作,收線軸轉(zhuǎn)動,帶動第一、第二繞線結構旋轉(zhuǎn),線纜纏繞在繞線盤上;
繞線結束時,收線軸停止轉(zhuǎn)動,將若干個束線帶分別穿過各個穿線槽對線束進行捆扎;捆扎結束后,將第二繞線結構拆卸下來,將捆扎好的線束取下來。再次繞線時,將第二繞線結構再次放置到收線軸上,通過定位結構將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繞線筒的遠離圓盤一端的端面對準,從而將兩個繞線筒上的穿線槽對準;將第一、第二繞線結構壓緊并將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軸套分別與收線軸固定連接;重復上述過程進行反復繞線即可。作為優(yōu)選,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分別設于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繞線筒的遠離圓盤一端的端面上的定位柱和凹孔。該定位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定為方便的優(yōu)點。作為優(yōu)選,所述繞線筒的外徑由靠近軸套一端至遠離軸套一端逐漸變小。作為優(yōu)選,所述穿線槽的橫截面呈半圓形。作為優(yōu)選,所述條形缺口的底壁距離繞線盤的軸心的距離小于穿線槽的底面距離繞線盤的軸心的距離。作為優(yōu)選,所述條形缺口的底壁呈半圓形。作為優(yōu)選,所述條形缺口為3個,條形缺口均勻分布于圓盤上。作為優(yōu)選,條形缺口的缺口壁外邊緣與圓盤外邊緣圓滑過渡。因此,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組合和分解繞線盤的操作非常簡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2)便于對線束進行捆扎操作,線束捆扎質(zhì)量穩(wěn)定;(3)有效降低運輸及存儲費用,降低資源浪費。
圖1是本發(fā)明的繞線盤裝在收線軸上的一種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fā)明的第一繞線結構的面向繞線盤內(nèi)側(cè)的一種結構示意 圖3是本發(fā)明的繞線結構的面向繞線盤外側(cè)的一種結構示意 圖4是本發(fā)明的第二繞線結構的面向繞線盤內(nèi)側(cè)的一種結構示意 圖5是本發(fā)明的繞線結構的面向繞線盤外側(cè)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第一繞線結構1、第二繞線結構2、圓盤3、繞線筒4、軸套5、條形缺口 6、穿線槽7、定位柱8、凹孔9、收線軸10。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是一種組合式繞線盤,所述繞線盤與收線軸10可拆卸連接,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繞線結構I和第二繞線結構2 ;繞線結構包括圓盤3和與圓盤相連接的繞線筒4;圓盤中部設有軸孔,繞線筒的靠近圓盤一端設有與繞線筒構成一體式結構并插入軸孔內(nèi)的軸套5,繞線筒的外徑大于軸套的外徑,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繞線筒的遠離圓盤一端的端面通過定位結構定位插接;圓盤上設有3個呈福射狀分布的條形缺口 6,與條形缺口的底壁相對應的繞線筒上設有沿軸向延伸的穿線槽7,穿線槽貫穿繞線筒的外端面和內(nèi)端面之間的外表面。如圖3所示,軸套通過螺桿與收線軸可拆卸連接。如圖2、圖5所示,定位結構包括分別設于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繞線筒的遠離圓盤一端的端面上的定位柱8和凹孔9。繞線筒的外徑由靠近軸套一端至遠離軸套一端逐漸變小。穿線槽的橫截面呈半圓形。如圖4所示,條形缺口的底壁距離繞線盤的軸心的距離小于穿線槽的底面距離繞線盤的軸心的距離。條形缺口的底壁呈半圓形。條形缺口為3個,條形缺口均勻分布于圓盤上。條形缺口的缺口壁外邊緣與圓盤外邊緣圓滑過渡。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組合式繞線盤的使用過程如下:
將收線軸依次穿過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圓盤上的軸孔,將第一繞線結構的繞線筒上的定位柱插入第二繞線結構的繞線筒上的凹孔內(nèi),從而將兩個繞線筒上的穿線槽對準;將第一、第二繞線結構壓緊并將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軸套分別與收線軸固定連接;開動機器進行繞線操作,收線軸轉(zhuǎn)動,帶動第一、第二繞線結構旋轉(zhuǎn),線纜纏繞在繞線盤上;
繞線結束時,收線軸停止轉(zhuǎn)動,將3個束線帶分別穿過各個穿線槽對線束進行捆扎;捆扎結束后,將第二繞線結構拆卸下來,將捆扎好的線束取下來。再次繞線時,將第二繞線結構再次放置到收線軸上,通過將第一繞線結構的繞線筒上的定位柱插入第二繞線結構的繞線筒上的凹孔內(nèi),從而將兩個繞線筒上的穿線槽對準;
將第一、第二繞線結構壓緊并將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軸套分別與收線軸固定連接;重復上述過程進行反復繞線即可。應理解,本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fā)明講授的內(nèi)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組合式繞線盤,所述繞線盤與收線軸可拆卸連接,其特征是,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繞線結構(I)和第二繞線結構(2);繞線結構包括圓盤(3)和與圓盤相連接的繞線筒(4);圓盤中部設有軸孔,繞線筒的靠近圓盤一端設有與繞線筒構成一體式結構并插入軸孔內(nèi)的軸套(5),繞線筒的外徑大于軸套的外徑,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繞線筒的遠離圓盤一端的端面通過定位結構定位插接;圓盤上設有若干個呈福射狀分布的條形缺口(6),與條形缺口的底壁相對應的繞線筒上設有沿軸向延伸的穿線槽(7),所述穿線槽貫穿繞線筒的外端面和內(nèi)端面之間的外表面;軸套與收線軸可拆卸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繞線盤,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分別設于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繞線筒的遠離圓盤一端的端面上的定位柱(8)和凹孔(9)。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繞線盤,其特征是,所述繞線筒的外徑由靠近軸套一端至遠離軸套一端逐漸變小。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繞線盤,其特征是,所述穿線槽的橫截面呈半圓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繞線盤,其特征是,所述條形缺口的底壁距離繞線盤的軸心的距離小于穿線槽的底面距離繞線盤的軸心的距離。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繞線盤,其特征是,所述條形缺口的底壁呈半圓形。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組合式繞線盤,其特征是,條形缺口為3個,條形缺口均勻分布于圓盤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組合式繞線盤,其特征是,條形缺口的缺口壁外邊緣與圓盤外邊緣圓滑過渡。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組合式繞線盤,所述繞線盤與收線軸可拆卸連接,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繞線結構和第二繞線結構;繞線結構包括圓盤和與圓盤相連接的繞線筒;圓盤中部設有軸孔,繞線筒的靠近圓盤一端設有與繞線筒構成一體式結構并插入軸孔內(nèi)的軸套,繞線筒的外徑大于軸套的外徑,第一、第二繞線結構的繞線筒的遠離圓盤一端的端面通過定位結構定位插接;圓盤上設有若干個呈輻射狀分布的條形缺口,與條形缺口的底壁相對應的繞線筒上設有沿軸向延伸的穿線槽。本發(fā)明具有組合和分解繞線盤的操作非常簡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對線束進行捆扎操作,線束捆扎質(zhì)量穩(wěn)定;有效降低運輸及存儲費用,降低資源浪費的特點。
文檔編號B65H75/14GK103112759SQ20121051630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6日
發(fā)明者來進晟, 宣建國, 張濤, 薄崇飛, 郎光明 申請人:浙江富春江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