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能實現(xiàn)85種常用折頁模式的折頁單元組配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裝置涉及一種擁有四個折頁單元組的折頁單元組配,其能實現(xiàn)JDF(活件描述格式)定義的85種常用折頁模式,且參與組配的折頁單元數(shù)目最少。
背景技術(shù):
:折頁機是印后加工的重要設(shè)備,折頁單元的組配對折頁機的工作效能影響很大。合理的單元組配能使折頁機在相同數(shù)量折頁單元的情況下折疊更多的折頁模式,或在折疊同等數(shù)量折頁模式時使用最少數(shù)量的折頁單元。JDF作為CIP4(印前,印刷,印后的工藝整合國際合作組織)聯(lián)盟的一個標準行業(yè)文檔格式,它使印前、印刷、印后成為一體。在折頁領(lǐng)域,JDF定義了85種常用折頁模式,這85種常用模式涵蓋折頁生產(chǎn)領(lǐng)域絕大多數(shù)生產(chǎn)要求,找出一種實現(xiàn)這85種折頁模式的優(yōu)化折頁單元組配具有工程應用價值。從專利檢索看,現(xiàn)有專利主要集中于結(jié)構(gòu)改進和優(yōu)化,較少涉及折頁單元的組配,如發(fā)明88204316.1主要是對通用折頁機進行結(jié)構(gòu)優(yōu)化后得出一款新的折頁機,與通用折頁機相比,其結(jié)構(gòu)簡單,體積小巧,折頁速度較高,誤差較小,但只針對較為簡單的8開紙張的折疊;發(fā)明97238179.1是一種對現(xiàn)有混合式折頁機的改進,其主要改進點在于在現(xiàn)有混合式折頁機第二折組的折輥之下增設(shè)一雙聯(lián)柵式折組;或在現(xiàn)有混合式折頁機之第二折組后設(shè)第三垂直刀式折組和第四垂直刀式折組,雖然涉及到折頁單元的增減,但只針對正反雙聯(lián)折頁形式和正反四折形式。所有專利中沒有針對85種折頁模式展開的設(shè)計,本發(fā)明針對JDF提出的85種常用折頁模式進行歸納得出的一種擁有四個折頁單元組的折頁單元組配,其能實現(xiàn)85種常用折頁模式,且參與組配的折頁單元數(shù)目最少。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能實現(xiàn)JDF定義的85種折頁模式的折頁單元組配方案,且該方案組配單元數(shù)目最少。觀察圖l所示JDF定義的85種常用折頁模式,可以發(fā)現(xiàn)折頁模式中折痕方向改變次數(shù)最多的為4次,這決定了折頁機含有的折頁單元組的數(shù)目最少為4組。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第一組和第三組折頁單元等寬同向,第二組和第四組折頁單元等寬同向,當?shù)诙M折頁單元上所有擋規(guī)都在初始位置時,紙?zhí)ㄟ^其不發(fā)生折疊,第一組和第三組折頁單元即可等價為一組折頁單元,同理,當?shù)谌M折頁單元上所有擋規(guī)都在初始位置時,第二組和第四組折頁單元也可等價為一組折頁單元,在有些折頁模式對應的折頁組配同一組所需折頁單元過多時,可以用與其對應的折頁單元組代為折疊。研究85種常用模式,找出每種常用模式對應的折頁單元組配如表1所示。無上上下下上上上上上上上下下上上上下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表1根據(jù)表l,在保證靠后的折頁單元組組配能實現(xiàn)表1中對應模塊功能的基礎(chǔ)上盡量使后面折頁單元組的折頁單元數(shù)量少,前面折頁單元組的數(shù)量多,從而使折頁工作盡可能地集中前面的折頁單元組進行,達到優(yōu)化的目的,得出圖2給出的折頁單元組配即為實現(xiàn)85種折頁模式的較為合理的配置。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能實現(xiàn)85種常用折頁模式的折頁單元組配,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組折頁單元,每組折頁單元組配均為柵欄組,第一組折頁單元為六個折頁單元,分別是三個上柵欄和三個下柵欄;第二組折頁單元為四個折頁單元,分別為兩個上柵欄和兩個下柵欄;第三組折頁單元為兩個折頁單元,分別為一個上柵欄和一個下柵欄;第四組折頁單元為兩個折頁單元,分別為一個上柵欄和一個下柵欄;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和第四組折頁單元依次排列,紙張在一個平面上運動,紙張通過這四組折頁單元的運動軌跡呈W型,且所述W型的兩個轉(zhuǎn)角均為直角;第一組和第三組折頁單元同向等寬,第二組和第四組折頁單元同向等寬。所述各折頁單元的柵欄上裝有擋規(guī),可改變擋規(guī)在柵欄上的位置從而改變紙張通過柵欄時折疊的長度。當擋規(guī)在初始原位置時,紙?zhí)梢酝ㄟ^柵欄,但不折疊。所述四個折頁單元組之間由傳送輥連接。所述折頁單元組如果前面折頁單元組可完成要折折頁模式時,其后折頁單元組不使用。本發(fā)明針對JDF提出的85種常用折頁模式進行歸納得出的一種擁有四個折頁單元組的折頁單元組配,其能實現(xiàn)85種常用折頁模式,且參與組配的折頁單元數(shù)目最少。圖1是JDF定義的85種常用折頁模式;圖l.l是空白折頁模式圖1.2是對折圖1.3是扇形折三折I圖1.4是扇形折三折I1圖1.5是關(guān)門折圖1.6是巻筒折三折I圖1.7是巻筒折三折I1圖1.8是雙對折I圖1.9是雙對折I1圖l.IO是雙對折III圖l.ll是扇形折四折I圖1.12是復雜平行折四折I圖l.13是巻筒折四折I圖1.14是復雜平行折四折II圖1.15是垂直交叉折四折I圖1.16是平行折五折I圖1.17是復雜平行折五折I圖1.18是復雜平行折五折II圖1.19是復雜平行折六折I圖1.20是復雜平行折六折II圖1.21是復雜平行折六折III圖1.22是復雜平行折六折IV圖1.23是復雜平行折六折V圖1.24是扇形折六折I5是混合折六折I圖1.26是混合折六折II圖1.27是混合折六折III圖1.28是混合折六折IV圖1.29是混合折六折v圖1.30是混合折六折VI圖1.31是混合折六折VII圖1.32是混合折六折VIII圖1.33是平行折七折I圖1.34是三對折I圖1.35是三對折II圖1.36是三對折III圖1.37是三對折IV圖1.38是平行折八折I圖1.39是垂直交叉折八折I圖1.40是垂直交叉折八折II圖1.41是垂直交叉折八折III圖1.42是混合折八折I圖1.43是混合折八折II圖1.44是混合折八折III圖1.45是混合折八折IV圖1.46是混合折八折v圖1.47是平行折九折I圖1.48是復雜平行折九折I圖1.49是復雜平行折九折II圖1.50是復雜平行折九折III圖1.51是混合折九折I圖1.52是混合折九折II圖1.53是混合折九折III圖1.54是混合折九折IV圖1.55是混合折九折v圖1.56是混合折十折I圖1.57是混合折十折II圖1.58是混合折十二折I圖1.59是混合折十二折II圖1.60是混合折十二折III圖1.61是混合折十二折IV圖1.62是混合折十二折v圖1.63是混合折十二折VI圖1.64是混合折十二折VII圖1.65是混合折十二折VIII圖1.66是混合折十二折IX圖1.67是混合折十二折X圖1.68是混合折十二折XI圖1.69是混合折十四折I圖1.70是四對折圖1.71是混合折十六折I圖1.72是混合折十六折II圖1.73是垂直交叉折十六折I圖1.74是垂直交叉折十六折II圖1.75是垂直交叉折十六折III圖1.76是混合折十六折111圖1.77是混合折十六折IV圖1.78是混合折十六折V圖1.79是混合折十八折I圖1.80是混合折十八折II圖1.81是混合折二十折I圖1.82是混合折二十四折I圖1.83是混合折二十四折II圖1.84是混合折三十二折I圖1.85是混合折三十二折II圖2是本發(fā)明設(shè)計的折頁單元組配的整體結(jié)構(gòu)圖;圖3是本發(fā)明設(shè)計的折頁單元組配的第一折頁單元組的結(jié)構(gòu)放大圖;圖4是本發(fā)明設(shè)計的折頁單元組配的第二折頁單元組的結(jié)構(gòu)放大圖;圖5是本發(fā)明設(shè)計的折頁單元組配的第三折頁單元組的結(jié)構(gòu)放大圖;圖6是本發(fā)明設(shè)計的折頁單元組配的第四折頁單元組的結(jié)構(gòu)放大具體實施例方式—種能實現(xiàn)85種常用折頁模式的折頁單元組配,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組折頁單元,每組折頁單元組配均為柵欄組,第一組折頁單元為六個折頁單元,分別是三個上柵欄和三個下柵欄;第二組折頁單元為四個折頁單元,分別為兩個上柵欄和兩個下柵欄;第三組折頁單元為兩個折頁單元,分別為一個上柵欄和一個下柵欄;第四組折頁單元為兩個折頁單元,分別為一個上柵欄和一個下柵欄;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和第四組折頁單元依次排列,紙張在一個平面上運動,紙張通過這四組折頁單元的運動軌跡呈W型,且所述W型的兩個轉(zhuǎn)角均為直角;第一組和第三組折頁單元同向等寬,第二組和第四組折頁單元同向等寬。本發(fā)明的折頁方法如下1、以F18-1為例F18-l是典型的平行折,折痕數(shù)為8折,第一折為凹痕,第二折為凸痕,第三折為凹痕,第四折為凸痕,第五折為凹痕,第六折為凸痕,第七折為凹痕,第八折為凸痕,根據(jù)折痕與折頁單元的對應關(guān)系,在圖2中找出其所對應的折頁單元組配"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依次通過一個上柵欄,一個下柵欄,一個上柵欄,一個下柵欄,一個上柵欄,一個下柵欄,一個上柵欄,一個下柵欄即可完成,觀察圖3所示折頁機,其第一個折頁單元組只有6個折頁單元,數(shù)量明顯不夠,因此需要借助第三個折頁單元組的折頁單元。折頁前,先設(shè)定折頁機擋規(guī)的位置,第一組上柵欄al、第一組下柵欄a2、第一組上柵欄b3、第一組下柵欄b4、第一組上柵欄c5、第一組下柵欄c6、第三組上柵欄all、第三組下柵欄a12上的擋規(guī)分別偏離原始位置L/9(L為紙?zhí)L),其余柵欄的擋規(guī)均在原始位置。紙?zhí)趥魉洼伒淖饔孟逻M入柵欄,首先進入第一組上柵欄al,由于第一組擋規(guī)a26的阻擋,紙?zhí)黄却┻^第一組折頁輥bl6和第一組折頁輥cl7進入第一組下柵欄a2,在紙?zhí)仙砂己?,折頁長度為原紙?zhí)腖/9;由于第一組擋規(guī)b27的阻擋紙?zhí)黄却┻^第一組折頁輥d18和第一組折頁輥e19進入第一組上柵欄b3,在紙?zhí)袭a(chǎn)生凸痕,折頁長度為原紙?zhí)腖/9;同理紙?zhí)来瓮ㄟ^第一組其余折頁單元,之后紙?zhí)M入折頁輥,在傳送輥的作用下進入第2個折頁單元組,但由于第二個折頁單元組所有擋規(guī)均在原始位置,紙?zhí)诖藛卧M不折疊,直接通過,在傳送輥的作用下進入第3個折頁單元組,在依次通過第三組上柵欄all、第三組下柵欄a12后即完成了所需折頁模式的折疊,紙?zhí)苯铀屯仗_。2、以F64-2為例F64-2為85種折頁模式中最復雜的混合折,其折痕方向發(fā)生了3次變化,第一個方向上折痕數(shù)為3折,第一折為凹痕,第二折為凸痕,第三折為凹痕;第二個方向上折痕數(shù)為3折,第一折為凹痕,第二折為凸痕,第三折為凹痕;第三個方向上折痕數(shù)為1折,折痕為凹痕。根據(jù)折痕與折頁單元的對應關(guān)系,在圖2中找出其所對應的折頁單元組配"上下上+上下上+上",需要通過三個折頁單元組,在第一個折頁單元組通過一個上柵欄,一個下柵欄,一個上柵欄,在第二個折頁單元組通過一個上柵欄,一個下柵欄,一個上柵欄,在第三個折頁單元組通過一個上柵欄即可完成。觀察圖3所示折頁機,第一個折頁單元組包含"上下上"的組合,第二個折頁單元組包含"上下上"的組合,第三個折頁單元組包含"上"的折頁單元,由此可知前三個折頁單元組即可完成該折頁模式。折頁前,先設(shè)定折頁機擋規(guī)的位置,第一組上柵欄a1、第一組下柵欄a2、第一組上柵欄b3上的擋規(guī)分別偏離原始位置L/4(L為紙?zhí)L),第二組上柵欄a7、第二組下柵欄a8、第二組上柵欄b9上的擋規(guī)分別偏離原始位置Y/4(Y為紙?zhí)麑?,第三組上柵欄all上的第三組擋規(guī)a43偏離原始位置L/8,其余柵欄的擋規(guī)均在原始位置。紙?zhí)趥魉洼伒淖饔孟逻M入第一個柵欄組,先依次通過第一組上柵欄a1、第一組下柵欄a2、第一組上柵欄b3,折疊出凹、凸、凹的折痕,折頁長度為L/4,進入第二個柵欄組,依次通過柵欄第二組上柵欄a7、第二組下柵欄a8、第二組上柵欄b9,折疊出凹、凸、凹的折痕,折頁長度為Y/4,接著進入第三個柵欄組,通過第三組上柵欄a11,折疊出凹痕,折頁長度為L/8,在紙?zhí)ㄟ^其他折頁單元時不發(fā)生折疊,在通過第三組上柵欄all后紙?zhí)凰屯仗_。權(quán)利要求一種能實現(xiàn)85種常用折頁模式的折頁單元組配,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組折頁單元,每組折頁單元組配均為柵欄組,第一組折頁單元為六個折頁單元,分別是三個上柵欄和三個下柵欄;第二組折頁單元為四個折頁單元,分別為兩個上柵欄和兩個下柵欄;第三組折頁單元為兩個折頁單元,分別為一個上柵欄和一個下柵欄;第四組折頁單元為兩個折頁單元,分別為一個上柵欄和一個下柵欄;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和第四組折頁單元依次排列,紙張在一個平面上運動,紙張通過這四組折頁單元的運動軌跡呈W型,且所述W型的兩個轉(zhuǎn)角均為直角;第一組和第三組折頁單元同向等寬,第二組和第四組折頁單元同向等寬。全文摘要本發(fā)明涉及印刷領(lǐng)域。一種能實現(xiàn)85種常用折頁模式的折頁單元組配,包括四組折頁單元,每組折頁單元組配均為柵欄組,第一組折頁單元為六個折頁單元,是三個上柵欄和三個下柵欄;第二組折頁單元為四個折頁單元,為兩個上柵欄和兩個下柵欄;第三組折頁單元為兩個折頁單元,為一個上柵欄和一個下柵欄;第四組折頁單元為兩個折頁單元,為一個上柵欄和一個下柵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組折頁單元依次排列,紙張在一個平面上運動,紙張通過這四組折頁單元的運動軌跡呈W型,且所述W型的兩個轉(zhuǎn)角均為直角;第一組和第三組折頁單元同向等寬,第二組和第四組折頁單元同向等寬。該組配能實現(xiàn)JDF中定義的所有85種常用折頁模式,且組配單元數(shù)目最少。文檔編號B65H45/12GK101786559SQ201010034168公開日2010年7月28日申請日期2010年1月15日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1月15日發(fā)明者何愛影,尹軍茂,李劍鋒,鄧毅申請人:北京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