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供紙裝置,設有該供紙裝置的圖像讀取裝置,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打印機、傳真機、ppc、印刷機等圖像形成裝置的供紙 裝置,設有該供紙裝置的圖像讀取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尤其涉及可以提高紙 輸送裝置的紙對應范圍的供紙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復印機等的圖像形成裝置在市場擴大的同時,各式各樣的使用需 求也在增多。對于紙張的厚度也無例外,能夠使用比以往的紙厚更加厚的紙 張的市場需求在不斷增加。
如果欲輸送比以往所使用的紙厚還要厚的紙張,當從紙束中一張張地搓 紙時,容易產生滑移,產生送紙時間不良或不輸送等的輸送不良現(xiàn)像。
圖10是包括搓紙輥70的搓紙機構80R的立體圖。當在厚紙上打印時,搓紙 輥70需要對紙施加相當大的壓力,以便合適地不滑移地輸送。結果,搓紙輥70 的驅動負荷增大,根據(jù)場合必須增大驅動電機的尺寸,并且,需要提高支承 搓紙機構的搓紙輥的部材或框體等的強度,這樣一來,必須使搓紙機構80R 裝置本身變大。
還有,由于提高了搓紙輥70的押壓,搓紙輥70的磨耗變快,壽命變短。 在專利文獻l公開的供紙裝置中,通過由支點輥和可動輥架設的帶,使 之具有接收、持有、輸送的機能,成為從紙束中搓起和分離機能的一部分, 以固定支點位置的支點輥支軸為支點可以回轉,因此,不能對應紙面角度的 變化和供紙高度的變動。還有,如該文獻中所示,在帶和紙束的接觸面始終 一定、合適的可以搓紙的供紙高度為一定的載置機構時有效,但當采用傾斜 型紙面上升機構,滿載時和少量載置時紙面的角度變化時,上述機構只能以 支點輥為中心擺動,因此,紙面和帶輸送面的接觸面發(fā)生變化,不能得到穩(wěn) 定的輸送力。g卩,在紙面和帶面的接觸角度和供紙高度始終一定的載置機構中雖然有效,但在其他載置機構中不能轉換使用,沒有泛用性。
專利文獻2中公開的紙頁類輸送裝置,通過供給輥回轉軸上的帶輪和拾 起輥(與搓紙輥相當)的軸上的帶輪,帶巻繞其上,拾起輥隨供給輥從動回 轉,帶的外表面與供給輥和拾起輥的外周面為大致同一面,使帶也具有供給 機能。如圖所示,若供紙高度位于比帶的紙面?zhèn)瘸蔀樗降奈恢玫偷奈恢茫?則帶和紙面不能保持正好的接觸面積,只能發(fā)揮與通常的搓紙輥一樣的效 果。S卩,在帶的紙面?zhèn)忍幱谒轿恢们埃瑑H僅紙束的紙面被設定在上升位置, 才可以維持帶的接觸面積,當供紙高度上下變動時,不能得到足夠的接觸面 積。在本專利文獻l中不言及帶的接觸面積。
在專利文獻3中公開的供紙裝置中,替代以往的供紙輥(相當于搓紙輥), 將輸送輥和供紙輥替換為帶,在供紙輥和輸送輥的輸送通道之間設有傾斜導 向板,利用與帶之間的協(xié)動防止重送。作為從紙束中搓起的機能,與紙束紙
面的接觸面積與供紙輥的場合大致相同,和專利文獻2—樣,沒有言及接觸面積。
在專利文獻4中公開的圖像讀取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中,帶單元的主要
目的是引導從供紙裝置分離輸送來的紙張前端,使紙張的前端易于插入下游 側的輸送輥對,不能增大帶的接觸面積,不能提高輸送力。
專利文獻1特開平06-316343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平08-231072號公報專利文獻3特開平05-155446號公報專利文獻4特開2007-308303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就是為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而提出來的,本發(fā)明的目 的在于,消除上述異常,在搓起紙張時,不增強以往的搓紙輥的推壓,通過 使用帶增大和紙之間的接觸面積,以增強輸送力,使至今不能使用的厚紙也 可搓起。
因此,本發(fā)明鑒于上述的要求和希望,使輸送比以往使用的厚紙更厚的 紙張成為可能。另外,由于可以用與以往不變的搓起推壓,因此,可實現(xiàn)帶的長壽命化 的同時,即使使用帶,也可提供與以往不變的緊湊型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提出以下技術方案。
(1) 一種供紙裝置,供給作為記錄介質的紙,包括
本體,所述供紙裝置可相對該本體裝卸; 支軸,設置在所述本體上;以及 搓紙機構,接觸并搓紙; 所述搓紙機構包括
可擺動臂,設有支點軸,可回轉地安裝在所述供紙裝置的本體設有的支 軸上;以及
搓紙單元,可回轉地安裝在所述可擺動臂的支點軸上; 所述搓紙單元包括
環(huán)形彈性帶,其環(huán)狀外表面與記錄介質接觸;
第一帶輪,可回轉地裝在支點軸上;
支撐體,繞支點軸回轉,并且,能沿第一帶輪的外周滑移;
第二帶輪,由支撐體支承;以及
帶,架設在第一帶輪及第二帶輪上;
所述帶的內周比由上述第一帶輪、支撐體以及第二帶輪的周長短。
(2) 在上述(l)所述的供紙裝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搓紙單元的支撐體包括爪,其從支撐體的兩側端延伸; 搓紙機構進一步包括擋塊,其設在第一帶輪及第二帶輪的兩側端,以便
阻擋所述爪;
當所述爪與所述擋塊接觸時,第一帶輪及第二帶輪配置為大致互相平行。
(3) 在上述(1)或(2)所述的供紙裝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帶輪及第二帶輪中至少一個包括肋,設置在帶輪的兩端,防止
彈性帶從預先設定的位置偏移;
與彈性帶接觸的帶輪的兩側的外徑比帶輪中心位置的外徑小; 支撐體包括滑動面,其寬度與帶輪的兩側寬度相等。(4) 在上述(1)- (3)任一個所述的供紙裝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帶輪包括驅動輸入齒輪;
沿著記錄介質的輸送方向,第二帶輪設置在第一帶輪的上游側。
(5) 在上述(1) - (4)任一個所述的供紙裝置中,其特征在于 進一步包括多個供紙部;
上述多個供紙部中至少一個包括所述搓紙機構。
(6) —種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該圖像讀取裝置設有上述(1)-(5)中任一個所述的供紙裝置。
(7) —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該圖像形成裝置設有上述(1)-(5)中任一個所述的供紙裝置。
(8) —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該圖像形成裝置設有上述(6)中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
(9) 在上述(8)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圖像形成裝置是一種多功能打印機,其具有復印機、傳真機、打印
機、噴墨記錄裝置中的任意一種功能。
(10) 在上述(8)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圖像形成裝置是一種多功能復合機,其至少具有復印機、傳真機、
打印機、噴墨記錄裝置中的至少二種功能。 下面說明本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使用環(huán)狀帶,可加大和記錄介質的接觸面,增大輸送 力。因此,可對至今不能輸送的厚記錄媒體實行供紙。
圖l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涉及的彩色打印機的大致中央截面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供紙部的立體圖(a)和概略截面圖(b)。
圖3是搓紙單元的立體圖。
圖4是大帶輪的立體圖。
圖5是支持體的立體圖。
圖6是搓紙機構和紙束載置時的動作說明圖。圖7是供紙裝置的概略截面圖。
圖8是紙束少量時的供紙裝置的截面圖。
圖9是沒有底板上升機構時的供紙裝置的截面圖。
圖io是搓紙輥的搓紙機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的其它的目的及特征,根據(jù)參照附圖的下文的實施形態(tài)的說明, 將變得明確。
下面,參照
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較佳的實施形態(tài),在以下實施形 態(tài)中,雖然對構成要素,種類,組合,形狀,相對配置等作了各種限定,但 是,這些僅僅是例舉,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
本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是采用所謂串列方式的彩色打印機的適用例。
圖1是表示這個彩色打印機100的概略的中央截面圖。
首先,根據(jù)圖1說明這個彩色打印機100的內部構成。在這個彩色打印機 100裝置的內部,作為用于形成黃色(Y)、青色(C)、品紅色(M)、黑色 (K)的各色圖像的圖像形成手段,四個作為潛像載置體的鼓狀感光體2Y、2M、 2C、 2K (以下沒有特別需要特定色時只單獨標示符號2)在圖中左右方向上 等間距間隔并列設置。而且,圖像形成裝置100動作時,根據(jù)圖中未示的驅動 源,沿箭頭方向回轉。
在感光體2的周圍,配設顯像裝置等、對于電子照相方式的圖像形成裝 置必要的部件、裝置,在四處作為圖像形成部構成,當說明對應作像圖像的 調色劑色時,與上述感光體相同,可方便的在表示各作像裝置的號碼后面添 付表示其顏色Y (黃色)、C (青色)、M (品紅色)、K (黑色)的字符。但 是,在一般的說明中,和感光體2相同,有時會省去這些添付文字。
四個圖像形成部l都是相同的結構,各圖像形成部1在各自的感光體2的 周圍設置充電裝置4、顯像裝置5、清潔裝置3。還有,感光體l也可以使用環(huán) 形帶狀部件。
如圖1中所示,感光體2的下方設有曝光裝置8,這個曝光裝置用于將與各色圖像數(shù)據(jù)所對應的激光在通過充電手段均一帶電的各感光體2的表面進
行掃描,形成靜電潛像。在各充電裝置4和各顯像裝置5之間,沿著感光體2 的回轉軸方向,確保細長空間,使通過這個曝光裝置8照射的激光朝著感光體射入。
圖示例的曝光裝置8是采用激光源、多面鏡等的激光掃描方式的曝光裝 置,從沒有圖示的四個半導體激光器,發(fā)出根據(jù)用于形成圖像的數(shù)據(jù)調制的 光束8Y、 8C、 8M、 8K。曝光裝置8通過金屬或者樹脂制的框體,收納光學部 件、控制用部件,在上面的射出口,設有透光性的防塵部件。實施例是由l 個框體構成,但也可以將多個曝光裝置個別地設置于各圖像形成部。除了采 用上述激光的曝光裝置之外,也可采用眾所周知的LED陣列和成像手段組合 的曝光裝置。
黃色(Y)、青色(C)、品紅色(M)、黑色(K)的各色調色劑,在處 理各色的各顯像裝置5被消耗,通過圖中未示的調色劑檢測手段檢測,從設在 圖像形成裝置100上部的用于收納各色調色劑的調色劑墨盒40Y、 40C、 40M、 40K,通過圖中未示的供給手段,供給至各顯影裝置5。設有誤安裝防止手段, 例如使得收納部TS和調色劑墨盒40的形狀成對設計等,以便防止各色的調色 劑墨盒40被錯誤安裝、向處理其他色的顯像裝置補給調色劑。
在感光體2的上部,具有中間轉印單元6。通過多個輥6b、 6c、 6d、 6e 支承架設作為像載置體的中間轉印帶6a,輥6b回轉,使得中間轉印帶6a沿箭 頭方向移動。該中間轉印帶6a呈環(huán)狀,被架設配置為使得各感光體的顯影工 序后的局部接觸。在帶內周部設有與各感光體對向的一次轉印輥7。
在中間轉印帶6a的外周部,在與輥6e對向位置設有清潔裝置6h。該清潔 裝置6h擦去帶6a表面上殘留的不要的調色劑或紙粉等異物。與這個清潔裝置 6h相對的輥6e設有給予帶6a張力的機構。為了始終確保適當?shù)膸埩Χ?動,對向設置的清潔裝置也可連動移動。
在中間轉印帶6a的外周,支承輥6b的附近,設有二次轉印輥14a。在中間 轉印帶6a和二次轉印輥14a之間一邊使得紙S通過, 一邊施加偏壓,使中間轉 印帶6a所載置的調色劑圖像靜電地轉印至紙S。
在曝光裝置8的下方設置有數(shù)段例如二段可以抽出的供紙盒9A、 9B。這些供紙盒內收納的紙S通過所對應的搓紙單元10A、 IOB的回轉被選擇性地送 出,由分離手段11A、 11B和輸送輥對12A、 12B輸送至供紙輸送路徑P1。在后 文詳細敘述搓紙單元。
在供紙輸送路徑P1上,為了取得向二次轉印部輸出紙S的供紙時刻,設 有一對定位輥13。紙S從定位輥對13向著由中間轉印帶6a和二次轉印輥14a 構成的二次轉印部輸送。
設在圖右側的手動供紙裝置25在不使用的時候,使之回轉可收納在圖像 形成裝置本體100的局部的支架F。手動供紙裝置25所收納的最上面的紙S通 過供紙輥26供紙,由分離手段27分離,可靠地一次只輸送一張,通過輸送輥 對22、 24經過輸送路徑P1送至前述一對定位輥13。
在二次轉印部的上方設有具有加熱手段的定影裝置15。在這個例子中, 是由內藏加熱器的輥15a、 15b構成,但是,也可以采用帶型,加熱方式也可 釆用IH裝置等。
切換導向件G1可回轉,在圖示狀態(tài)下,引導定影結束后的紙進入排紙路 徑P3,通過一對排紙輥16,排紙至圖像形成裝置100上部的排紙碼放部T,進 行碼放。
圖1的打印機100設有用于紙的反轉和再供紙的輸送路徑和輥,可以在紙 的兩面自動地形成圖像。具體地說,是在排紙部的上部設置轉向路徑P5。從 供紙部送來的紙S經由二次轉印部、定影裝置,進行單面成像。
第1切換導向件G1順時針方向回轉,經過由紙導向件30的左側面形成局 部的輸送路徑P4,送向可以反轉的輸送輥18a、 18b。通過輸送輥18,紙S被 導向由內置托盤31形成的轉向路徑P5。
紙的后端超出紙導向件30的輸送下游側前端之后,輸送輥18a逆時針方 向回轉將紙S導入再供紙路徑P6。紙S經過再供紙路徑P6中配置的輸送輥對 20、 14d和21、 14c,通過可以反轉的輥22和輥23相接觸,夾持紙S,經過輸 送路徑P1,向定位輥13進行再供紙。
如上所述,可反轉的驅動輥22與輥23、 24相接,該輥22順時針回轉時, 與輥24協(xié)同配合對手動供紙裝置25送來的紙進行輸送,逆時針回轉時,與輥 23協(xié)同配合動作將P6進來的再供紙S向定位輥13的方向進行輸送。圖1中所示的裝置在下部設有其他的供紙裝置50。在這個例子中有2個供
紙盒9C、 9D,但也可以采用增加更多數(shù)量的形式,也可以是將增加了紙收納 數(shù)的供紙盒進行內藏的形式。
在這樣的結構中,說明關于將圖像形成于紙S的單面的單面印刷時的動作。
首先,通過曝光裝置8的動作,從半導體激光器射出的與黃色用圖像數(shù)據(jù) 對應的激光8Y,照射在通過充電裝置4Y均一帶電的感光體2Y的表面,形成靜
電潛像。
這個靜電潛像接受顯像裝置5Y的顯像處理,由黃色調色劑顯影,成為可 視像,在與感光體2Y同時移動的中間轉印帶6a表面接受一次轉印輥7Y的轉印 作用,被一次轉印。這種潛像形成、顯影、 一次轉印動作在感光體2C、 2M、 2K也按時間同樣順序進行。
其結果,黃色Y、青色C、品紅色M、以及黑色K的各色調色劑圖像依次疊 合作為四色調色劑圖像,載置在中間轉印帶6a的表面,與中間轉印帶6a同時 向箭頭方向移動。另一方面,通過清潔裝置3,對感光體2的表面殘存的調色 劑及異物進行清除。
在中間轉印帶6a上形成的四色調色劑圖像,通過二次轉印輥14a的轉印 作用,轉印在與中間轉印帶6a同步輸送來的紙S上。并且,在中間轉印帶6a側, 通過帶清潔裝置6h清潔其表面,備作此后的成像、轉印工序。
圖像轉印后的紙S,通過定影裝置15接受定影作用,由排紙輥16排向排 紙碼放部T,按圖像面向下進行排紙。
在這種結構中,說明關于在紙S的兩面形成圖像的兩面記錄時的動作。 通過上述動作,首先在紙S的單面上由中間轉印帶6a轉印圖像,將通過定影 裝置15后的紙,通過第一切換導向件G1導向輥對18。由輥18a和18b送入內置 托盤31構成的輸送路徑P5,可反轉的驅動輥18a在紙S的后端剛好超出紙導向 件30的前端時進行逆時針回轉。至今為紙后端的成為前端,由輥對14d、 20 和14c、 21,向輥對22、 23輸送。然后如上述一樣到達定位輥對13。由定位 輥對13取時,將單面上轉印有圖像的紙S再度向設有二次轉印輥14a的二次轉 印部輸送,中間轉印帶6a上的調色劑圖像被轉印至紙S的另一面。形成在紙的第2面上的圖像,是將該紙S輸送至所設定位置時,由開始成 像工序依次形成。該場合的成像工序也與前述的單面印刷時的彩色調色劑圖
像形成相同,使得該彩色調色劑圖像載置在中間轉印帶6a上。但是,由于紙
在輸送路徑上前后反轉,相對最初成像時,對從曝光裝置射出的圖像數(shù)據(jù)的 作成進行控制,以便在紙輸送方向進行逆向作像。這樣,在兩面轉印有彩色
調色劑像的紙S再度由定影裝置15進行定影處理,通過排紙輥16排紙至排紙 碼放部T上。
為了提高兩面作像的效率,輸送路徑上可以同時輸送多張紙。還有,通 過控制機構(沒有圖示)對紙的表面、里面所形成圖像的形成時刻實行控制。 涉及這些單面印刷、兩面印刷動作,用實行彩色印刷的例子說明,在由黑色 進行黑白印刷時,存在不使用的感光體。不使用的感光體2Y、 2C、 2M或者顯 像裝置5Y、 5C、 5M不僅僅是不使之工作,還具備用以確保這些不被使用的感 光體和中間轉印帶6a之間保持不接觸的機構。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使支承輥6d 和一次轉印輥7Y、 7C以及7M的內部框架6f,支承為能以軸6g為中心回轉,通 過朝離開感光體方向(圖l中的順時針方向)回轉,使得只有感光體2K和中 間轉印帶6a接觸,通過實行成像工序,由黑色調色劑形成黑白圖像。在延長 壽命這點上有利。
還有,在輸送路徑中發(fā)生卡紙時,使支架F以下方的回轉軸Fa為回轉中 心,將上方作為可以開放的結構(沒有圖示)。開放之前,通過操作圖中未 示的鎖桿,使之開放,然后所有的輸送路徑可以開放,因此,可以便于進行 出現(xiàn)卡紙后的紙的處理。
將輸送路徑P2和P6形成在兩側的二次轉印單元14,以輥23的中心為回轉 中心,當開放支架F后,二次轉印輥14a脫離中間轉印帶6a,且賦予二次轉印 單元14回轉慣性,以使輥14c和14d離開輥21和20。該二次轉印單元14在內部 設有電源14b,殼體外部是具有紙輸送機能的單元。
下面通過圖2說明本發(fā)明的搓紙機構。
圖2是供紙部80A的立體圖(a)和概略截面圖(b)。從載置紙的供紙盒將紙 送出到圖像形成部的供紙裝置設有搓紙單元10A和位于其輸送下游的分離手 段11A,所述搓紙機構10A與紙束的最上面的紙接觸,取出紙,所述分離手段11A是在輸送至少2張紙時, 一張張地將紙分離送向圖像形成部。
搓紙單元10A是由大帶輪62、支撐體64、環(huán)形彈性帶65構成。支軸60支 承分離手段11A的送出輥66,使其回轉,搓紙臂61將支軸60作為回轉中心,支 點軸61a固定地設置在所述搓紙臂61上,所述大帶輪62可回轉地安裝在該支 點軸61a上,所述支撐體64在大帶輪62的外周面可滑動地支撐小帶輪63,所述 彈性帶65通過自身的彈性力架設在大帶輪62及小帶輪63上(參照圖2及圖3)。 圖3 (a)是搓紙單元組裝圖,圖3 (b)是搓紙單元分解圖。
這里說明大帶輪62和支撐體64的關聯(lián)。
圖4是大帶輪62的立體圖。兩側有棱,圖4左端的棱的外側有成為一體的 驅動輸入齒輪部62d,兩側棱的內側前后有滑動部62a、 62b,比滑動部高若 干的中央凸部62c,兩側棱之間的距離為Lo。
下面說明支撐體64,圖5 (a)是從大帶輪62的接觸面?zhèn)瓤吹降闹误w64 的立體圖。在支撐體64的前后配置爪64a、 64b,在支撐體64的大致中間設有 支撐體滑動部64c、 64d,與大帶輪62的滑動部62a、 62b對應,如圖5 (a)所 示,若滑動部之間的距離設為L1,則Lo — L1〉0,構成為大帶輪62和支撐體64 的各自的滑動部62a和64c、 62b和64d接觸,同時,由大帶輪62的棱防止支撐體 64朝推力方向(軸向)移動,棱也防止彈性帶65朝推力方向移位。
還有,小帶輪63是如圖5 (b)所看到那樣,進入支撐體64所形成的凹部, 支撐體64的凹部具有與小帶輪63的兩端一致的適當寬度,在該凹部接受小帶 輪63。
在上述那樣的結構中,彈性帶65如圖3 (a)所示,在大帶輪62和小帶輪 63之間夾持支撐體64,被架設著,彈性帶的內周設定為比由大帶輪62和小帶 輪63通過支撐體64構成的周長適當?shù)囟?。在圖3 (a)的組裝狀態(tài)下,由于彈 性帶65的收縮力,形成一體,成為搓紙單元10A。
下面利用圖6說明供紙動作前的供紙盒設置在本體中時,供紙前準備動作。
以圖l中說明的多段供紙裝置的最上段的供紙裝置(由供紙盒9A、搓紙 單元10A、分離手段11A構成)為代表進行說明。
若在供紙盒9A中載置紙S,設置在圖像形成裝置本體中,則圖中未示的設置檢測器起作用,通過上升電機使積載紙束的底板向上提升。這時,搓紙 臂61朝圖6 (a)的箭頭方向回轉,設置在低于合適供紙位置的位置。又,小 帶輪63的支撐體64兩端的前后爪64a、 64b,其前側被設置在送出輥66、大帶 輪62的止推件69 (兼輔助紙的輸送導向,以便更換時在必要的空間能實現(xiàn)穩(wěn) 定輸送)的前端部的擋塊68a限制,其后側被設置在搓紙臂61的前端部的擋塊 68b限制,在分別被限制逆時針方向回轉的狀態(tài)下,小帶輪63成為與大帶輪62 幾乎平行的定位狀態(tài)待機(參照圖6 (a))。
紙束上升,最上面紙開始接觸搓紙單元10A的彈性帶65,但是,最初接觸 到小帶輪63側的彈性帶65 (參照圖6 (b)),若進一步往上推壓,則以直至 大帶輪62側的彈性帶面接觸(參照圖6 (c))。
如果進一步上升,通過搓紙單元10A,搓紙臂61沿順時針方向擺動回轉。 若與搓紙臂61的擺動連動的供紙高度傳感器(圖中未示)檢測到已確定的合 適的供紙高度,則停止驅動上升電機(參照圖6 (c)以及圖6(d))。因此, 得到用于供紙的合適的供紙高度,同時,最上面紙以跨越彈性帶64的大帶輪 62和小帶輪63的帶長相接觸。
另外,這時支撐體64朝順時針方向回轉若干,因此,支撐體64的爪64a、 64b和擋塊68a、 68b保持適當?shù)拈g隙(圖6 (c) 、 (d)中的S1、 S 2)。
爪和擋塊分離,帶的接觸面仿照紙面,維持接觸面積,因此,S 1^5 2。前后的間隙差是構成間隙的各部件的精度和接觸紙面的傾斜程度,特別 是前后的傾斜程度等產生,但是,如果在某種程度的間隙差以內是容許的, 對于搓紙,輸送,可以良好地進行,還有,搓起供紙動作時也仿照紙面,大 致可確保大帶輪62和小帶輪63之間的平行,因此,可以防止彈性帶65的帶移 位。
為了獲得搓紙單元10A的輸送力,搓紙臂61由彈簧(圖中未示)加壓使 其以支軸60為中心逆時針方向回轉。由此,當最上面紙被置于供紙高度時, 在彈性帶65和最上面紙設定適當?shù)募訅毫Α?br>
下面參照圖7的供紙裝置的截面圖,說明供紙動作。
若發(fā)出供紙開始的指令,則接入驅動送出輥66的同時,驅動傳遞到連接 齒輪的搓紙單元10A的大帶輪62的驅動輸入齒輪部62d,大帶輪62與送出輥66同方向回轉。跟隨大帶輪62的回轉,彈性帶65同樣朝相同方向回轉。
搓紙單元10A由于彈性帶65的收縮力,大帶輪62和支撐體64的滑動面被 壓接,又,支撐體64和小帶輪63在支撐體64的凹部被壓接。如果大帶輪62 和彈性帶65回轉,則大帶輪62和支撐體64之間,以及小帶輪63和支撐體64之 間,由于產生各接觸面的滑動負荷,支撐體64以大帶輪62的支點軸61a為中心, 與大帶輪62朝同方向回轉。該支撐體64欲朝逆時針方向回轉的性質是因送出 輥66通過大帶輪62,因使彈性帶65回轉,始終給支撐體64帶來慣性,使支撐 體64欲以大帶輪62的支點軸61a為中心,朝與大帶輪62相同方向回轉(圖7中 的粗箭頭方向C)。
這樣, 一邊維持由大帶輪62和小帶輪63架設的帶面與最上面紙的紙面有 始終穩(wěn)定的接觸面, 一邊可以搓起最上面紙。搓起后的最上面紙被送入分離 手段11A。
分離手段11A由回轉自如地安裝在支軸60上的送出輥66以及與其成對的 分離輥67組成,分離輥67由與送出輥66驅動源分開的驅動源,通過圖中未示 的力矩限制器,可正逆回轉地賦于與送出輥66的輸送方向相反方向的回轉驅 動。
當從搓紙單元10A送來的紙是一張時,分離輥67隨著送出輥66回轉,將 紙送向圖像形成部。當跟隨最上面紙,下面的紙重疊送來時,分離輥67朝圖 7的虛線箭頭方向回轉,通過使得下面的紙送回到輸送上游側,以防止重送。
搓紙單元10A在紙確實送到分離部11A時,搓紙機構可以有二種動作。一 種是每送一張紙使得搓紙單元相對紙面接離的方法(后面會詳細說明),另 一種是與紙面常接的方法。在常接方法中,在對于被搓起的紙到達分離部、 更下游的輸送輥足夠的合適時刻,停止驅動搓紙單元,紙送入本體后,在下 張紙的供紙時刻再驅動的方法,該期間,搓紙單元處于始終與紙面接觸的狀 態(tài)。
與后面敘述的相對紙面接離的方法相比,由于不需要用于與搓紙單元接 離的機構,裝置的緊湊化成為可能,是性價比良好的方法。 下面詳細說明在相對紙面接離的方法中的動作。
相對紙面接離的方法與常接方法相比,是更加把防止重送作為重點的方法。搓紙臂61順時針方向回轉,從紙面分離(參照圖6 (e))。這是為了使 得分離部11A的分離動作可靠,通過將搓紙單元10A從紙面解除,解除因搓紙 單元10A產生的對紙面的推壓,由此,能夠充分發(fā)揮分離部11A中的分離輥67 的機能。
從紙面分離后的搓紙單元10A和送出輥66同步回轉,即使在分離狀態(tài), 也能持續(xù)回轉。這時,小帶輪63和支撐其的支撐體64由于彈性帶65的回轉, 產生朝逆時針方向的回轉慣性,朝逆時針方向回轉,安裝在支撐體64前后的 爪64a、 64b與擋塊68a、 68b相接,逆時針方向回轉停止。擋塊68a、 68b定位, 使得小帶輪63和大帶輪62成平行,因此,小帶輪63和大帶輪62可以保持平行, 可以防止彈性帶65朝帶輪軸向移位。
如果擋塊只有單側的時候,或者前后擋塊位置不齊時,支撐體64形成傾 斜,小帶輪63和大帶輪62不能保持平行,發(fā)生甚至超過大帶輪62的棱高度的 帶移位。
這樣一來,搓紙單元10A從紙面分離時,也防止帶的移位,可以保持彈性 帶65的位置,可以持續(xù)進行穩(wěn)定的供紙動作。
還有,如果進行持續(xù)供紙動作,供紙高度會變低,供紙高度檢測器再度 啟動,驅動上升電機,將紙?zhí)嵘敝吝m當?shù)墓┘埜叨任恢?。這樣,供紙高度的 適當高度具有某種程度的幅度,但在本發(fā)明的供紙裝置中,仿照紙面高度, 搓紙單元追隨,因此,與紙面的接觸面積始終無變化且穩(wěn)定,輸送力的變動 也很少,可以得到穩(wěn)定的供紙性能。而且,紙會依次送來,紙束高度變低, 但有時通過紙的上升機構,紙面的角度發(fā)生變化(參照圖8)。
即使在這樣的場合,通過設定擋塊的位置,可確保前述供紙前準備時的 爪和擋塊之間的間隙(Sl、 S 2)(參照図6 (c)、図6 (d)),直到盒 中的紙沒有為止,這樣,紙面和帶的接觸面積穩(wěn)定,可以得到足夠的輸送力。
紙面上升機構粗分大致可分為兩類上升機構。 一種是使紙積載底板水平 上升的水平型紙面上升機構,另一種是使紙積載底板提升輸送方向前端側的 傾斜型紙面上升機構。在水平型紙面上升機構中,也包含對于傾斜的紙面角 度,邊使紙面角度保持一定,邊上升的機構。
水平型紙面上升機構是使紙束保持一定角度平行上升,與搓紙部相接的紙面的角度始終一定。這種場合即使在以往技術的用帶一體運送搓紙及供給, 也能得到某種程度的運送穩(wěn)定性。但是,如上所述,供紙高度的適當幅度必 定有,因此,未必可以保持接觸面積一定。
在傾斜型紙面上升機構中,從紙束滿載時到最后一張紙為止,紙面的角 度是漸漸的傾斜,角度變陡(參照圖8)。在這樣的紙面的角度發(fā)生變化的 上升機構的搓紙機構中,將以往的搓起和供給用帶一體輸送,搓起的擺動以 供給的軸體為支點,因此,不能追隨變化的紙面角度,不能得到滿意的輸送 性能。
例如,在專利文獻l供給的下供紙(參照專利文獻l的圖l)中,在從下 依次輸出的機構中,對積載的最下面位置的紙進行供紙的位置,即供紙高度 始終一定,另外,積載紙不論多還是少,紙面角度都不會變化。設有這種機 構的供紙裝置,和一般從紙束最上面位置的紙開始依次送出的供紙比較,毫 無疑問對于所來用的供紙裝置是相當有限定的。當然,即使是這樣的下供紙 供紙裝置,本發(fā)明所提出的供紙裝置也可以對應。
作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如圖9所示,是在少量積載的供紙機構中常 用者之一,采用從最上面的紙開始依次供紙的上供紙方式,即使是沒有紙束 上升機構的供紙裝置也可以使用。該機構80B由于沒有上升機構,紙積載高 度每次供紙后就會變低,但是,搓紙單元10A'仿照紙積載高度,追隨紙面。 也就是說,即使有這種供紙高度變化,搓紙單元通過搓紙臂61可以擺動,搓 紙單元10A仿照紙面,因此可以對應。
在本發(fā)明中,不是以往技術中所見的使得搓起和供給的機能一體化,而 是使搓紙機能比以往技術大大地提高,搓紙單元10A自身可以擺動,即使供 紙高度變動或紙面角度變動,也可始終穩(wěn)定紙面的接觸面積,可獲得大面積 接觸,因此,可以對迄今為止不能供紙的厚紙進行供紙,可以提供能夠對應 各種供紙位置控制機構的供紙裝置。
搓紙機構的長壽命化可實現(xiàn)的理由在于,通過使用帶部件,接觸面積增 加,對帶材的壓力減少,減輕因帶材的摩擦帶來的磨耗,以及使外周長比以 往的搓紙輥長,表面積增加份可抑制厚度減少。也就是說,在本發(fā)明中,可實現(xiàn)搓紙單元緊湊化,大小與以往的搓紙機 構不變。還有,使得搓紙單元為單元化,使之容易更換,同時,也可與以往的 搓紙輥自由更換。小帶輪由支撐體支撐,因此不必是中空體,也可以是實心 體。這樣,帶輪直徑可以減小,帶輪之間的距離也可以縮短,因此,可以使 搓紙單元自身縮小。還有,由于彈性帶的收縮力,大帶輪和小帶輪和其支撐 體形成一體,可以實現(xiàn)作為搓紙單元的單元化。因此,更換單元時,可以把 單元從裝置中取出以新的單元進行簡單的交換。再有,使支軸和其他輸送手 段例如搓紙輥通用,雙方均可裝卸,因此,可根據(jù)使用紙類和紙厚等分開使 用,裝置的自由度提高(參照圖2以及圖10)。
為了維持無盒待機狀態(tài)時的帶的姿勢(防止盒插入時的撞擊),以及搓 紙機能上,為了提高處于下游的分離部的防止重送性能,每送一張紙,將搓 紙單元從紙面退避,這時,產生搓紙單元空轉狀態(tài)。
若空轉時帶回轉,支撐體由于和大帶輪之間的滑動負荷,會以支點軸為 中心與大帶輪在相同方向上慣性回轉。這時,支撐體兩側的爪與供紙裝置本 體的擋塊相接,能保持小帶輪和大帶輪的平行度,由此可防止帶的移位。
由于使得大帶輪的帶接觸面兩端部比中央外徑小,提高阻止帶沿軸向移 位效果,同時,在兩端小徑化的面使得支撐體滑動,可以增加大帶輪和支撐 體的接觸角度,因此,增加支撐體的穩(wěn)定度,同時,保持大帶輪和小帶輪的 平行度,可消除由帶的移位帶來的不良狀況。還有,通過使大帶輪的凸緣的 內寬度和支撐體的兩側的滑動部外寬度設有適度的間隙,設定小帶輪支撐體 的軸向動作,可以限制支撐體的軸向動作和斜向,因此,如上所述,能保持 大帶輪和小帶輪的平行度,可消除由帶移位帶來的不良狀況。由此可知,若 支撐體傾斜,不能維持和大帶輪的平行的位置關系,則會發(fā)生帶的移位。
說明關于實現(xiàn)構成部件的單純化,構成部件的低成本化。如果將從動側 的小帶輪配置于驅動側的大帶輪的輸送下游側,小帶輪由于驅動力產生的回 轉慣性從紙面脫離。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維持接觸面積,必須利用彈簧等將推 壓力施加于紙面?zhèn)?,這樣,彈簧和配置這個彈簧部材等成為必要。因此,通 過將從動側的小帶輪配置于驅動側的大帶輪的輸送上游側,朝著與紙面接觸 的方向 轉,因此,可以維持穩(wěn)定的接觸面。由于在小帶輪側不需要推壓用的彈簧及其伴隨而來的設置部件等,構成部件削減,可實現(xiàn)低成本化。
在設有多個供紙部的供紙裝置中,多個供紙部的至少一個,設有上述本
發(fā)明技術方案(l)-(5)的任意一項中記載的發(fā)明所涉及的搓紙機構,因此,
只對有需要輸送如厚紙和信封般比較高剛性的片狀件的供紙裝置,配置前述 搓紙機構,另外由于可以和其他的供紙裝置進行交換,可以提供對于使用者 來說使用方便更加便宜的供紙裝置。
上面參照
了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 形態(tài)。在本發(fā)明技術思想范圍內可以作種種變更,它們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 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供紙裝置,供給作為記錄介質的紙,包括本體,所述供紙裝置可相對該本體裝卸;支軸(60),設置在所述本體上;以及搓紙機構(80A),接觸并搓紙;所述搓紙機構包括可擺動臂(61),設有支點軸(61a),可回轉地安裝在所述供紙裝置的本體設有的支軸(60)上;以及搓紙單元(10A),可回轉地安裝在所述可擺動臂(61)的支點軸(61a)上;所述搓紙單元包括環(huán)形彈性帶(65),其環(huán)狀外表面與記錄介質接觸;第一帶輪(62),可回轉地裝在支點軸(61a)上;支撐體(64),繞支點軸(61a)回轉,并且,能沿第一帶輪(62)的外周滑移;第二帶輪(63),由支撐體(64)支承;以及帶(65),架設在第一帶輪(62)及第二帶輪(63)上;所述帶(65)的內周比由上述第一帶輪(62)、支撐體(64)以及第二帶輪(63)的周長短。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搓紙單元(10A)的支撐體(64)包括爪(64a、 64b),其從支撐體(64) 的兩側端延伸;搓紙機構(80A)進一步包括擋塊(68a, 68b),其設在第一帶輪(62)及第二 帶輪(63)的兩側端,以便阻擋所述爪(64a、 64b);當所述爪(64a、 64b)與所述擋塊(68a, 68b)接觸時,第一帶輪(62)及第二 帶輪(63)配置為大致互相平行。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帶輪(62)及第二帶輪(63)中至少一個包括肋(71),設置在帶輪的兩端,防止彈性帶從預先設定的位置偏移;與彈性帶接觸的帶輪的兩側(62a, 62b)的外徑比帶輪中心位置(62c)的 夕卜徑??;支撐體(64)包括滑動面(64c、 64d),其寬度與帶輪的兩側寬度相等。
4. 根據(jù)權利要求l-3中任一個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帶輪(62)包括驅動輸入齒輪(62d);沿著記錄介質的輸送方向,第二帶輪(63)設置在第一帶輪(62)的上游側。
5. 根據(jù)權利要求l-4中任一個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 進一步包括多個供紙部;上述多個供紙部中至少一個包括所述搓紙機構(80A)。
6. —種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圖像讀取裝置設有權利要求1-5中任一個所述的供紙裝置。
7. —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圖像形成裝置設有權利要求l-5中任一個所述的供紙裝置。
8. —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圖像形成裝置設有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
9. 根據(jù)權利要求8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圖像形成裝置是一種多功能打印機,其具有復印機、傳真機、打印機、噴墨記錄裝置中的任意一種功能。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8中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 所述圖像形成裝置是一種多功能復合機,其至少具有復印機、傳真機、打印機、噴墨記錄裝置中的至少二種功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供紙裝置,圖像讀取裝置及圖像形成裝置。供紙裝置包括本體;設置在本體上的支軸(60);接觸并搓紙的搓紙機構(80A)。搓紙機構包括可擺動臂(61)及搓紙單元(10A)。搓紙單元包括環(huán)狀外表面與記錄介質接觸的環(huán)形彈性帶(65);可回轉地裝在支點軸(61a)上的第一帶輪(62);繞支點軸(61a)回轉、且能沿第一帶輪(62)的外周滑移的支撐體(64);由支撐體(64)支承的第二帶輪(63);架設在第一帶輪(62)及第二帶輪(63)上的帶(65)。帶(65)的內周比由第一帶輪(62)、支撐體(64)及第二帶輪(63)的周長短。在搓起紙張時,不增強以往的搓紙輥的推壓,通過使用帶,增大和紙之間的接觸面積,以增強輸送力,使至今不能使用的厚紙也可搓起。
文檔編號B65H3/02GK101638184SQ20091015966
公開日2010年2月3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7月30日
發(fā)明者久住正 申請人:株式會社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