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除塵裝置的漏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港口等場所裝卸散裝的糧食等物料的大型漏斗,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帶除塵裝置的漏斗。
背景技術:
在糧食、化肥等物料的流通過程中,為了加快裝運速度、節(jié)約成本,通常會采用正不斷推廣的“四散”技術,即散裝、散運、散卸、散儲技術。例如,在遠洋運輸時,通常是將未打包的糧食直接裝船后進行運輸,到達目的港口后,再通過散卸方式卸到貨車上,再由后者運到糧倉。如圖1所示,在散卸過程中,通常是由一個大型抓斗11從船上抓取糧食,然后將抓取的糧食倒入一個大型漏斗10中,倒入漏斗中的糧食會自動流到其下方的貨車內。為了能因應船舶??课恢谩⒇涇囃7盼恢?、現(xiàn)場環(huán)境等變化而選擇最佳裝卸位置,其中使用的漏斗通常都是可移動式的,例如可在支撐腳上安裝輪子,以便于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位置。
從圖1中可以看出,在用漏斗卸糧食等物料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12,從而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嚴重時會導致整個裝卸區(qū)域灰塵彌漫。如何有效控制粉塵,已成為同業(yè)的一個難題。現(xiàn)有技術中所使用的漏斗僅具有傳統(tǒng)漏斗功能,未在除塵方面作任何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在利用現(xiàn)有漏斗裝卸糧食等物料時會產生大量粉塵的問題,提供一種具有良好除塵效果、帶除塵裝置的漏斗。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帶除塵裝置的漏斗,包括漏斗本體和與之配合的除塵裝置;其中,
所述除塵裝置中包括吸塵罩、吸塵嘴、吸塵管、匯集管、以及除塵器;所述吸塵罩裝于所述漏斗本體的上部開口處,其上下部開口尺寸略大于、等于、或略小于所述漏斗本體的上部開口尺寸;在所述吸塵罩的側面設有至少一個吸塵口,在每一個吸塵口處裝有一個吸塵嘴,每一個吸塵嘴通過一根吸塵管連接到所述匯集管,所述匯集管再連接到所述除塵器。
本實用新型中,最好將所述漏斗本體的上部開口和所述吸塵罩的上下部開口都設計為矩形;并且,最好在所述吸塵罩的每一側面設有相同數(shù)量的多個吸塵口。
本實用新型中,最好將所述吸塵罩設計為三段式結構,包括下部垂直段、中部向內傾斜段、以及上部向外傾斜段;其中,在所述垂直段的每一側面最好設有至少一個垂直吸塵口;在所述向內傾斜段的每一側面最好也設有至少一個傾斜吸塵口。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垂直吸塵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傾斜吸塵口的尺寸;針對同一側面,垂直吸塵口的數(shù)量最好少于傾斜吸塵口的數(shù)量。例如,可在所述垂直段的每一側面設二個垂直吸塵口,并在所述向內傾斜段的每一側面設四個傾斜吸塵口。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向內傾斜段與垂直段之間可成46度夾角,而所述向外傾斜段與向內傾斜段之間則相互垂直。所述吸塵罩的向外傾斜段的每一側面的下端最好還有一個延長段插入到所述向內傾斜段中,以起到阻擋粉塵上升的作用。另外,所述除塵器可采用脈沖式除塵器,其風量最好大于21600立方米/小時。
本實用新型在傳統(tǒng)漏斗的基礎上,增設了由吸塵罩、吸塵嘴、吸塵管、匯集管、除塵器等組成的除塵裝置,其中的吸塵罩為上下開口式結構,可保證整個漏斗的敞口式結構,可見,本實用新型跳出了傳統(tǒng)的先密封、后除塵式思路,在敞口式的漏斗本體上增設特殊結構的吸塵罩及相應的吸塵管,可達到良好除塵效果,具有廣泛的實用推廣價值。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1是使用傳統(tǒng)漏斗進行散卸時會產生大量粉塵的示意圖;圖2是傳統(tǒng)漏斗的主視圖;圖3是圖2中所示傳統(tǒng)漏斗的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帶除塵裝置的漏斗的主視圖;圖5是圖4中所示漏斗的俯視圖;圖6和圖7分別是圖4中所示吸塵罩的主視圖和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糧食粉塵基本上是由脂肪、蛋白質、淀粉、纖維素、以及灰分等組成。在表一中列出了玉米、小麥、大豆這三種物料的粉塵成分,即各種成分在整個粉塵中所占的百分含量(%)。
表一粉塵中各組分的百分含量(%)
為做好除塵的技術論證,需了解粉塵的一些物理特性。如玉米粉塵的堆積密度為0.4143g/cm3,摩擦角為53°。玉米粉塵的粒徑在18.8~54.8μm范圍內占71.12%,其中位粒徑d50=33μm。具體實施時,需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來確定除塵風速、吸塵管的安裝角度等。
任何糧食中都含有粉塵,并且流動過程中還會產生新的粉塵。糧食中的粉塵在相對靜止狀況下為沉積粉塵,不會形成飄揚狀的粉塵云。由粉塵變成粉塵云的過程叫做塵化,所以,要達到除塵目的,很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消弱粉塵的塵化過程。粉塵的極易塵化,是因為糧食中粉塵的比重小于糧食本身的比重,且顆粒都在幾十微米以下。以圖1為例,粉塵云的產生,主要是由于糧食由上流下而與漏斗10底部相接觸時,漏斗內的空氣會迅速被排走,從而會帶動糧流中的粉塵隨之流動,最終形成粉塵云12。對于這種粉塵,須采取先集塵、后吸塵的方案,才能達到除塵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如圖4至圖7所示。如圖4和圖5所示,本實施中,在傳統(tǒng)漏斗本體101的基礎上增設了除塵裝置,具體包括吸塵罩102、吸塵嘴106、吸塵管108、匯集管103、除塵器104、以及風機105等。其中,吸塵罩裝于漏斗本體的上部開口處,吸塵罩的上下部開口尺寸正好等于漏斗本體的上部開口尺寸,兩者重疊放置,并通過螺栓等實現(xiàn)固定連接。具體實施時,吸塵罩的上下部開口尺寸可以略大于漏斗本體的上部開口尺寸,此時可套在漏斗本體的外部;吸塵罩的上下部開口尺寸還可以略小于漏斗本體的上部開口尺寸,此時可嵌在漏斗本體的內部。
由上述可知,須采取先集塵、后吸塵的方案,才能達到良好的除塵效果。因此,本實施例中采用了如圖6和圖7所示的吸塵罩,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吸塵罩102為三段式結構,包括下部垂直段、中部向內傾斜段、以及上部向外傾斜段;本實施例中,向內傾斜段與垂直段之間成46度夾角,而向外傾斜段與向內傾斜段之間則相互垂直,這樣可確保物料進入漏斗本體時的受料面積、自流角度和集塵空間能最大化。從圖6中可以看出,在垂直段的每一側面設有兩個垂直吸塵口112;在向內傾斜段的每一側面設有四個傾斜吸塵口113;在向外傾斜段上則沒有設置吸塵口。其中,垂直吸塵口以降低粉塵揚起的速度為主,而傾斜吸塵口則以吸塵為主。本實施例中,吸塵罩102的上下部開口均為正方形,其邊長為4800mm;垂直吸塵口112也為正方形,其邊長為400mm,傾斜吸塵口113也為正方形,其邊長為300mm。
從圖6和圖7中的虛線部分可以看出,吸塵罩102的向外傾斜段的每一側面的下端有一個延長段插入到向內傾斜段中,本實施例中,該插入段的長度為300mm,從而可進一步起到阻擋粉塵上升的作用。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每一個吸塵口處裝有一吸塵嘴106,每一個吸塵嘴通過一根吸塵管108與匯集管103相接,匯集管再連接到除塵器104,而風機105則與除塵器配合工作。在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吸塵管的直徑為130mm,最右側匯集管的直徑為220mm,上下兩側匯集管的直徑為380mm,而吸塵罩左側匯集管的直徑為450mm,與除塵器連接處的匯集管直徑為630mm,可見,越靠近除塵器、匯集管的直徑越大,越遠離除塵器則越小。
本實施例中,漏斗本體的上部開口為正方形,其邊長為4800mm,下部放料口109的尺寸為400×600mm,由上部開口至下部放料口的距離為3500mm,而整個漏斗(包括支架)的總高度為7500mm。
以抓斗按照正常作業(yè)時的放料角度為基準,抓斗開口的平均寬度約1.8m,抓斗張開后,前后斗口的距離約為2.5m,放料時,抓斗開口與漏斗接料處的距離約為4m,放料時間約為3秒。
本實施例中,漏斗容積為30m3,抓斗放料時糧流所占的空間約為18m3(1.8×4×2.5),此時,可計算出反揚風量為18m3,反揚速度為6m3/s(18÷3),即21600m3/h(6×3600)。本實施例中可采用市面上現(xiàn)有的移動式脈沖除塵器,根據(jù)上述計算,其風量應大于21600m3/h,所以可采用型號為GF-LTC-4-24、ES-C-24、或TBLMZ136的除塵器。
采用上述結構,并選用上述除塵器風量,可確保粉塵不會滯留在吸塵管、匯集管等管路中,同時可確保不會吸走糧食。由上述實施例可知,傳統(tǒng)的除塵思路是先密封、后吸塵,而本實用新型跳出傳統(tǒng)思路,在敞口式的漏斗本體上增設特殊結構的吸塵罩,可達到良好除塵效果,具有廣泛的實用推廣價值。
權利要求1.一種帶除塵裝置的漏斗,包括漏斗本體和與之配合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裝置中包括吸塵罩、吸塵嘴、吸塵管、匯集管、以及除塵器;所述吸塵罩裝于所述漏斗本體的上部開口處,其上下部開口尺寸略大于、等于、或略小于所述漏斗本體的上部開口尺寸;在所述吸塵罩的側面設有至少一個吸塵口,在每一個吸塵口處裝有一個吸塵嘴,每一個吸塵嘴通過一根吸塵管連接到所述匯集管,所述匯集管再連接到所述除塵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除塵裝置的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本體的上部開口及所述吸塵罩的上下部開口都為矩形;在所述吸塵罩的每一側面設有相同數(shù)量的多個吸塵口。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除塵裝置的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罩為三段式結構,包括下部垂直段、中部向內傾斜段、以及上部向外傾斜段;其中,在所述垂直段的每一側面設有至少一個垂直吸塵口;在所述向內傾斜段的每一側面設有至少一個傾斜吸塵口。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除塵裝置的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吸塵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傾斜吸塵口的尺寸;針對同一側面,垂直吸塵口的數(shù)量小于大于傾斜吸塵口的數(shù)量。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除塵裝置的漏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垂直段的每一側面設有二個垂直吸塵口;在所述向內傾斜段的每一側面設有四個傾斜吸塵口。
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帶除塵裝置的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內傾斜段與垂直段之間成46度夾角,所述向外傾斜段與向內傾斜段之間相互垂直。
7.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帶除塵裝置的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罩的向外傾斜段的每一側面的下端有一個延長段插入到所述向內傾斜段中。
8.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帶除塵裝置的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器為脈沖式除塵器,其風量大于21600立方米/小時。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帶除塵裝置的漏斗,為解決在利用現(xiàn)有漏斗裝卸糧食等物料時會產生大量粉塵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在傳統(tǒng)漏斗本體的基礎上增設了與之配合的除塵裝置,包括吸塵罩、吸塵嘴、吸塵管、匯集管以及除塵器;其中,吸塵罩裝于漏斗本體的上部開口處,在吸塵罩的側面設有至少一個吸塵口,在每一個吸塵口處裝有一個吸塵嘴,每一個吸塵嘴通過一根吸塵管連接到匯集管,匯集管再連接到除塵器。其中,最好將吸塵罩設計為三段式結構,包括下部垂直段、中部向內傾斜段、以及上部向外傾斜段,并在吸塵罩每一側面的垂直段和向內傾斜段分別設置至少一個吸塵口。本實用新型跳出了傳統(tǒng)的先密封、后除塵式思路,可達到良好除塵效果,具有廣泛的實用推廣價值。
文檔編號B65G65/30GK2827973SQ20052006469
公開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9月15日
發(fā)明者趙慶和 申請人:深圳赤灣港運糧食碼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