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水上救援設施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遙控水上救援裝置。
背景技術:
1、常見的水上救援設施包括救生圈、救生艇、救生衣等。有時候,當溺水者被發(fā)現時,距離施救人員仍有一段距離。此時,救生艇需要施救者主動劃艇接近,或采用救生圈、救生衣,仍然需要主動靠近溺水者。哪怕采用將救生圈、救生衣投擲的方式施救,也難以保證能夠準確抵達溺水者所在方位。
2、在施救刻不容緩的時刻,這顯然大幅提高了救援難度,降低了施救的成功率,使人的生命財產遭受巨大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遙控水上救援裝置,采用遙控的方式快速到達溺水者附近,提高施救效率。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遙控水上救援裝置,包括主體外殼、主板、供能模塊、動力模塊;主板安裝于主體外殼內部,充電接口外露于主體外殼且與主板連接,主板上還設有遙控模塊;供能模塊安裝于主體外殼的內部,位于主體外殼的兩側;動力模塊安裝于主體外殼的兩側尾部;
4、供能模塊包括動力電池、電池保護裝置、保護裝置支架;動力電池安裝于主體外殼內部兩側,與電池保護裝置電連接;電池保護裝置與主板電連接;保護裝置支架固定安裝于主體外殼內部兩側,電池保護裝置固定安裝在保護裝置支架上;
5、動力模塊包括推進器固定座、推進器外殼、調速器、推進電機、槳葉、保護格柵;推進器固定座固定連接于主體外殼的兩側尾部;調速器及推進電機固定安裝在推進器固定座上,調速器與推進電機連接;槳葉安裝于推進電機上,隨推進電機驅動旋轉;推進器外殼與推進器固定座固定連接,且推進器外殼的尾部固定安裝有保護格柵,將推進電機、槳葉罩設于內部;推進器外殼的底部設有進出格柵,用于使水流進入推進器外殼內部配合槳葉推進。
6、進一步地,所述動力電池與主體外殼之間設有減震緩沖套。
7、進一步地,所述主體外殼的頂部中間向上隆起設有胸墊,胸墊的表面設有胸部防滑緩沖墊。
8、進一步地,所述主體外殼的兩側表面設有手部防滑緩沖墊。
9、進一步地,所述主體外殼的前邊兩側、兩側邊設有用于抓緊的抓手。
10、進一步地,所述主體外殼的表面設有方位警示燈。
11、進一步地,所述主體外殼的底部呈v形凸出。
12、進一步地,所述推進電機為外轉子電機。
13、進一步地,所述槳葉為四葉全浸槳。
14、進一步地,所述主體外殼內部還設有陀螺儀,陀螺儀與主板連接。
15、本實用新型的遙控水上救援裝置,能夠采用遙控的方式快速到達溺水者附近,進行快速施救。主體外殼形狀設計科學合理,符合人體工程學,不僅行駛平穩(wěn),且適合溺水者抓取,具有一定的舒適度。具有自動回正功能,避免施救者將其放下水或碰到障礙物后的意外翻轉。馬力大,效率高,能夠快速行駛,爭取救援時間。
1.一種遙控水上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外殼、主板、供能模塊、動力模塊;主板安裝于主體外殼內部,充電接口外露于主體外殼且與主板連接,主板上還設有遙控模塊;供能模塊安裝于主體外殼的內部,位于主體外殼的兩側;動力模塊安裝于主體外殼的兩側尾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水上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電池與主體外殼之間設有減震緩沖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水上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外殼的頂部中間向上隆起設有胸墊,胸墊的表面設有胸部防滑緩沖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水上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外殼的兩側表面設有手部防滑緩沖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水上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外殼的前邊兩側、兩側邊設有用于抓緊的抓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水上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外殼的表面設有方位警示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水上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外殼的底部呈v形凸出。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水上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進電機為外轉子電機。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水上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為四葉全浸槳。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水上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外殼內部還設有陀螺儀,陀螺儀與主板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