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邊形截面車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在車輛的車身等車架中采用的多邊形截面車架。另外,本發(fā)明涉及在后方碰撞時將與向車室的后方延伸的后車架接近的車身安裝部件下壓的車身后部構造。
背景技術:
在多邊形截面車架中,有截面為六邊形的閉合截面形狀的、應用于車輛的車架的結構。即使在使車架成為彎曲的車架的情況下,通過在車架的側面形成加強筋,也能夠高效地吸收車架的軸向的壓縮載荷(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但是,在現(xiàn)有技術(專利文獻1)中,雖然能夠高效地吸收車架的軸向的壓縮載荷, 但卻難以吸收相對于車架的軸線以一定角度輸入的傾斜的載荷。期望能夠高效地吸收傾斜地輸入到車架上的載荷。另外,在車身后部構造中,有在后方碰撞時將配置在后保險杠里側的消音器下壓的結構。例如,在向車室的后方延伸的左右的后車架之間配置有消音器,與消音器的上方接近地設有用于將消音器下壓的推壓托架。其結果是,在后方碰撞時,消音器不會與前面的燃料箱干涉(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但是,在現(xiàn)有技術(專利文獻2、中,在配置于左右的后車架之間的消音器(車身安裝部件)的上側需要有用于設置推壓托架(部件下壓件)的專用空間。另外,將消音器向下方下壓的下壓量小。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9-309455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第3920193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課題是提供一種強度提高了的多邊形截面車架,該多邊形截面車架不用在車架側面使用加強筋就能夠高效率地吸收在車架的軸線上輸入的壓縮載荷(沖擊),而且能夠高效率地吸收以與車架的軸線交叉的方式朝向斜向的傾斜的壓縮載荷(沖擊)。本發(fā)明的另一課題是提供一種即使后車架與車身安裝部件之間為狹窄的空間也能夠配置部件下壓件、且下壓量大的車身后部構造。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技術方案1的發(fā)明是一種多邊形截面車架,是截面為L字形的閉合截面形狀的六邊形的多邊形截面車架,其特征在于,多邊形截面車架具有切缺凹部,該切缺凹部如下形成從形成四邊形的角部中的第一角部的第一側部、第二側部將所述第一角部去除,與第一側部的殘留部相連地向著位于四邊形內側的圖形中心或圖形中心附近延伸出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并將與第二側部的殘留部相連地延伸出的第二中央支承側部向該第一中央支承側部連接。在技術方案2的發(fā)明中,其特征在于,多邊形截面車架是在從車室的底板向前延伸的前側車架和從底板向后延伸的后車架中的至少一方中延伸的車架。在技術方案3的發(fā)明中,其特征在于,當將多邊形截面車架大致水平地配置時,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和第二中央支承側部中的一方的中央支承側部垂直地配置,另一方的中央支承側部水平地配置。在技術方案4的發(fā)明中,其特征在于,使第二中央支承側部與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垂直相交。在技術方案5的發(fā)明中,其特征在于,切缺凹部朝向車輛的內側,并且朝向車輛的下方。在技術方案6的發(fā)明中,其特征在于,多邊形截面車架是車輛的后部架,以直線狀延伸設置,并連接在從車輛的車室的底板向后方延伸的前部車架的后端部的副車架安裝部上。在技術方案7的發(fā)明中,其特征在于,多邊形截面車架與車室的底板相連,與底板相比配置在上方,在多邊形截面車架的上部接合有與車頂縱梁連續(xù)并向下方延伸的車架的下端,該車頂縱梁構成了車室的車頂?shù)淖笥叶恕榱私鉀Q上述另一課題,技術方案8的發(fā)明是一種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沿著從車室的底板向后方延伸的后車架的后車架后部的下表面部配置有與下方的車身安裝部件相對的部件下壓件,當后車架后部由于在后車架的后端輸入的載荷而發(fā)生變形時,部件下壓件將車身安裝部件下壓。在技術方案9的發(fā)明中,其特征在于,后車架后部的截面為L字形,在L字的角的凹部中收納有部件下壓件。在技術方案10的發(fā)明中,其特征在于,部件下壓件是縱長形狀的,由固定在后車架后部的下表面部上的前端、后端、以及與這些前端、后端相連的中央部構成,所述中央部通過縮短前端、后端的間隔而朝向下方的車身安裝部件變形。在技術方案11的發(fā)明中,其特征在于,部件下壓件在中央部的上表面具有脆弱部。在技術方案12的發(fā)明中,其特征在于,部件下壓件具有朝向后車架后部的外側或內側的傾斜面部。發(fā)明的效果在技術方案1的發(fā)明中,截面為L字形的多邊形截面車架具有切缺凹部,該切缺凹部如下形成從形成四邊形的角部中的第一角部的第一側部、第二側部將第一角部去除,與第一側部的殘留部相連地向著位于四邊形內側的圖形中心或圖形中心附近延伸出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并將與第二側部的殘留部相連地延伸的第二中央支承側部向該第一中央支承側部連接,因此具有以下優(yōu)點當在多邊形截面車架的端部向相對于軸線交叉的方向傾斜地輸入壓縮載荷時,傾斜地朝向截面中央(圖形中心)的傾斜的壓縮載荷能夠由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和第二中央支承側部分散。其結果是,由于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和第二中央支承側部發(fā)生變形,因此能夠高效地吸收朝向截面中央(圖形中心)的傾斜的壓縮載荷(沖擊)。另外,還具有當在多邊形截面車架的端部與軸線平行地輸入壓縮載荷時,能夠由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和第二中央支承側部分散壓縮載荷這樣的優(yōu)點。因此,能夠高效地吸收壓縮載荷(沖擊)。在技術方案2的發(fā)明中,多邊形截面車架是在從車室的底板向前延伸的前側車架和從底板向后延伸的后車架中的至少一方中延伸的車架。在后車架中,當障礙物與車輛后部接觸而在后車架上輸入載荷時,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和第二中央支承側部發(fā)生變形,從而能夠高效地吸收相對于后車架的軸線傾斜地輸入的壓縮載荷(沖擊)。在前側車架中,當障礙物與車輛正面接觸而在前側車架上輸入載荷時,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和第二中央支承側部發(fā)生變形,從而能夠高效地吸收相對于前側車架的軸線傾斜地輸入的壓縮載荷(沖擊)。在技術方案3的發(fā)明中,當將多邊形截面車架大致水平地配置時,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和第二中央支承側部中的一方的中央支承側部垂直地配置,另一方的中央支承側部水平地配置,因此具有以下優(yōu)點能夠通過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和第二中央支承側部分散相對于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傾斜的角度的壓縮載荷,即朝向斜下、斜上、斜右、斜左輸入的壓縮載荷。在技術方案4的發(fā)明中,由于使第二中央支承側部與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垂直相交,因此具有相對于壓縮載荷能夠進一步提高強度這樣的優(yōu)點。在技術方案5的發(fā)明中,由于切缺凹部朝向車輛的內側,并且朝向車輛的下方,因此能夠在切缺凹部中配置燃料箱或懸架等周邊部件,能夠提高設計的自由度。另外,當在切缺凹部中配置周邊部件時,與沒有切缺凹部的車架相比,周邊部件的位置能夠僅以切缺凹部的量向車輛上方移動。其結果是,通過將周邊部件配置在通常的地面高度,能夠實現(xiàn)低底板化。而且,當在切缺凹部中配置周邊部件時,與沒有切缺凹部的車架相比,能夠在車輛的內側的切缺凹部之間配置更多的周邊部件,能夠提高車載部件的收納能力。在技術方案6的發(fā)明中,多邊形截面車架是車輛的后部架,以直線狀延伸設置,并連接在從車輛的車室的底板向后方延伸的前部車架的后端部的副車架安裝部上,因此具有以下優(yōu)點與延長了前部車架的結構相比,由于是以L字形的閉合截面形狀且以直線狀形成后部架,所以不容易產生使后部架折彎的力矩。另外,前部車架的后端部的副車架安裝部是強度增大了的部位,通過該副車架安裝部來支承后部架的前部。因此具有容易產生針對力矩的反力這樣的優(yōu)點。在技術方案7的發(fā)明中,多邊形截面車架與車室的底板相連,與底板相比配置在上方,在多邊形截面車架的上部接合有與車頂縱梁連續(xù)并向下方延伸的車架的下端,所述車頂縱梁構成了車室的車頂?shù)淖笥叶?,因此,當在多邊形截面車架的端?另一端部)上有壓縮載荷輸入時,會產生以與底板接合并向上傾斜的一端部為支點向上方折彎的力矩。由于該力矩從多邊形截面車架的上部向支柱傳遞,因此能夠提高針對向上方折彎的力矩的多邊形截面車架的強度。在技術方案8的發(fā)明中,沿著后車架后部的下表面部配置有與下方的車身安裝部件相對的部件下壓件,當后車架后部由于在后車架的后端輸入的載荷而發(fā)生變形時,部件下壓件將車身安裝部件下壓,因此具有即使后車架后部的下表面部與車身安裝部件之間為狹窄的空間也能夠配置部件下壓件這樣的優(yōu)點。
另外,當后車架由于在車輛的后部(后車架的后端)輸入的壓縮載荷(沖擊)而發(fā)生壓縮變形時,部件下壓件的兩端接近,中央部向車身安裝部件推出。具有即使是在狹窄的空間內設置的部件下壓件,其下壓量也能夠變大這樣的優(yōu)點。由于將車身安裝部件下壓,因此車身安裝部件不容易與前方的車身或部件等物品發(fā)生干涉,具有沖擊吸收性能提高這樣的優(yōu)點。而且,在車身安裝部件例如是排氣管的消音器的情況下,還具有部件下壓件兼作為阻隔來自消音器的熱量的隔熱板這樣的優(yōu)點。在技術方案9的發(fā)明中,后車架后部的截面為L字形,在L字的角的凹部中收納有部件下壓件,因此,能夠使車身安裝部件與后車架后部的下表面部接近地配置。在技術方案10的發(fā)明中,部件下壓件是縱長形狀的,由固定在后車架后部的下表面部上的前端、后端、以及與這些前端、后端相連的中央部構成,中央部通過縮短前端、后端的間隔而向下方的車身安裝部件變形,因此能夠增大向下方下壓車身安裝部件的下壓量。在技術方案11的發(fā)明中,部件下壓件在中央部的上表面具有脆弱部,因此具有以下優(yōu)點當后車架后部發(fā)生變形時,僅通過脆弱部就能夠限定部件下壓件的折彎部位,構造簡單。在技術方案12的發(fā)明中,部件下壓件具有朝向后車架后部的外側或內側的傾斜面部,因此,在朝向內側的情況下,具有能夠使車身安裝部件向后車架后部的內側移動,從而抑制與前方的物品的干涉這樣的優(yōu)點。相反,在朝向外側的情況下,具有能夠使車身安裝部件向后車架后部的外側移動, 從而抑制與前方的燃料箱干涉這樣的優(yōu)點。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多邊形截面車架以及采用了該多邊形截面車架的車輛的簡要立體圖。圖2是圖1的2向視圖。圖3是圖1的3-3線剖視圖。圖4是采用了實施例1的多邊形截面車架的車輛的立體圖。圖5是圖4的5向視圖。圖6是圖4的6向視圖。圖7是圖4的7向視圖。圖8是圖4的8向視圖。圖9是對用于謀求實施例1的多邊形截面車架的低底板化的機構進行說明的圖。圖10是對用于提高實施例1的多邊形截面車架的收納能力的機構進行說明的圖。圖11是實施例2的多邊形截面車架的剖視圖。圖1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3的多邊形截面車架以及采用了該多邊形截面車架的車輛的簡要立體圖。圖13是實施例4的多邊形截面車架的剖視圖。圖14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的側視圖。圖15是圖14的2向視圖。
圖16是圖15的3-3線剖視圖。圖17是表示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的部件下壓件的俯視圖、主視圖、側視圖。圖18是對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的將車身安裝部件下壓的機構進行說明的圖。圖19是表示實施例6的部件下壓件的俯視圖、主視圖、側視圖。圖20是表示實施例7的部件下壓件的俯視圖、主視圖、側視圖。圖21是表示實施例8的部件下壓件的俯視圖、主視圖、側視圖。圖22是表示實施例9的部件下壓件的俯視圖、主視圖、側視圖。圖23是表示實施例10的部件下壓件的俯視圖、主視圖、側視圖。圖M是表示實施例11的部件下壓件的俯視圖、主視圖、側視圖。圖25是實施例12的車身后部構造的側視圖。圖沈是實施例13的車身后部構造的側視圖。圖27是實施例14的車身后部構造的側視圖。圖觀是圖27的15-15線剖視圖。圖四是表示實施例14的部件下壓件的俯視圖、主視圖、側視圖。圖30是表示實施例15的部件下壓件的俯視圖、主視圖、側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1多邊形截面車架12切缺凹部21 M四邊形的角部(第一角部 第四角部)31第一側部32第二側部33多邊形截面車架的上部(第三側部)35第一側部的殘留部(第一殘留部側部)36第一中央支承側部37第二中央支承側部38第二側部的殘留部(第二殘留部側部)41 車輛42 車室44車室的底板(下車身)45前側車架46后車架48 車頂51車頂縱梁52車架(后支柱)53車架的下端131前部車架133前部車架的后端部134副車架安裝部(副車架后部安裝部)G圖形中心
215車室的底板(下車身)214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6部件下壓件222 車室231后車架(左后車架)232后車架(右后車架)233后車架的后端241后車架后部245凹陷部(切缺凹部)265后車架后部的下表面部(第一殘留部側部)洸阢下表面部267下表面部(第二中央支承側部)271 前端272 后端273中央部27!3B 中央部281中央部的上表面282脆弱部321傾斜面部Xl前后端的間隔
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實施方式以下,利用實施例1 實施例4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實施例1的多邊形截面車架11是六邊形的中空狀且具有期望的長度S。另外,截面是L字形且為閉合截面形狀。多邊形截面車架11形成有在與多邊形截面車架11的軸線J (圖1、圖5、圖6)正交的截面(圖3的視角)中使四邊形的一個部位凹陷到四邊形的圖形中心G而成的切缺凹部12。如圖3所示,四邊形從圖中的右下方順次由第一角部21 第四角部M形成,從圖下方順次由第一側部31 第四側部34形成。而且,形成有切缺凹部12的六邊形由第二角部22 第七角部27以及順次相連的第三側部33、第四側部34、第一殘留部側部35、第一中央支承側部36、第二中央支承側部 37、第二殘留部側部38構成。接下來,利用圖1 圖8對多邊形截面車架11的主要結構進行說明。多邊形截面車架11的截面是L字形的閉合截面形狀,呈六邊形。多邊形截面車架11具有切缺凹部12,該切缺凹部12如下形成從形成了四邊形的角部(第一角部21 第四角部24)中的第一角部21的第一側部31、第二側部32將第一角部21去除,與第一側部31的殘留部(第一殘留部側部35)相連并向著位于四邊形內側的圖形中心G或圖形中心G附近延伸出第一中央支承側部36,并將與第二側部32的殘留部(第二殘留部側部38)相連地延伸的第二中央支承側部37連接在第一中央支承側部36上。如圖4所示,前側車架45從車輛41的車室42的底板(下車身44)向前延伸,后車架46從底板(下車身44)向后延伸,多邊形截面車架11是在所述前側車架45和所述后車架46中的至少一方(這里是后者)延伸的車架(后車架46)。此外,車輛41的車身47以圖2、圖6的中心C為基準左右大致對稱。當將多邊形截面車架11大致水平地配置時(圖2、圖3、圖幻,第一中央支承側部 36和第二中央支承側部37中一方的中央支承側部(這里是第一中央支承側部36)垂直地配置,另一方的中央支承側部(第二中央支承側部37)水平地配置。使第二中央支承側部37與第一中央支承側部36垂直相交。如圖2、圖7所示,切缺凹部12朝向車輛41的內側(箭頭al的方向),并且朝向車輛41的下方(箭頭a2的方向)。如圖4 圖6所示,多邊形截面車架11與車室42的底板(下車身44)相連,與底板(下車身44)相比僅以高度Hr配置在上方,在多邊形截面車架11的上部(第三側部33) 接合有與車頂縱梁51連續(xù)并向著下方延伸的車架(后支柱52)的下端53,所述車頂縱梁 51構成了車室42的車頂48的左右端。接下來對車輛41進行說明,然后詳細說明多邊形截面車架11。車輛41具有車室42、車身47。車身47包括車室42的底板(下車身44)、車室42的側壁(側車身56)、與車室 42的前部連續(xù)的車身前部(前車身57)、與車室42的后部連續(xù)的車身后部(后車身58)、以及車室42的車頂48。此外,車身47以圖2、圖6的中心C為基準左右大致對稱。側車身56具有從車頂縱梁5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前支柱61、和從車頂縱梁51的后端62向下方延伸的后支柱52。此外,后支柱52也包含在后車身58中。側車身56還具有從車頂縱梁51的中央向下方延伸的中支柱64、和與中支柱64的下端65接合的下縱梁66。下縱梁66也包含在下車身44中。此外,前支柱61的下端68接合在下縱梁66上。在下車身44的后部配置有中間地板橫梁71,并且,中間地板橫梁71向車寬方向延伸,中間地板橫梁71的一端和另一端接合在下縱梁66的后部。另外,具有接合在中間地板橫梁71和下縱梁66上的地板面板72。地板面板72 —直連到后車身58的行李室74,在行李室74的地板面板72上形成有用于收納備用輪胎5 (圖6)的備用輪胎收納凹部76。在由中間地板橫梁71和下縱梁66形成的交叉部77安裝有角部件78。后車身58的后車架46從中間地板橫梁71向后方延伸。后車身58包括后車架46、在后車架46的后端部立起設置的后端架81、以及與該后端架81相連并向后車架46的上方配置的后側上部架82。后側上部架82使一端接合在后支柱52的上部(車頂縱梁51的后端6 并向車輛41后方且斜下方延伸,其另一端接合在后端架81的上端。后端架81呈大致L字形(圖幻。后端架81由立起設置的端部84和與后車架46 大致平行的中部85構成。更具體來說,在車輛41的側視圖(圖5的視角)中,端部84垂直地接合在后車架 46的后端部。在車輛41的后視圖(圖7的視角)中,該端部84從后車架46的后端部向車輛41的上方且外側彎曲。中部85從端部84的上端水平地延伸至后支柱52的中央并接
口 O后支柱52上形成有從接合了后端架81的中部85的中央向車輛41的內側(行李室74側)壓入的車輪凹部91,該車輪凹部91的下緣接合在多邊形截面車架11 (后車架46) 的上部(第五側部3 上。后支柱52所包括的后支柱前架93(圖4)的下端接合在中間地板橫梁71上。后支柱前架93向多邊形截面車架11的外側彎曲。如圖3所示,多邊形截面車架11的各側部(后述)以直角接合。各側部是第三側部33、第四側部34、第一殘留部側部35、第一中央支承側部36、第二中央支承側部37、第二殘留部側部38。第一側部31 第四側部34分別具有長度M。第一殘留部側部35具有長度ml,長度ml是M的大約50%。第二殘留部側部38具有長度m2,長度m2是M的大約50%。此外,ml、m2根據(jù)載荷的大小等條件而改變。更具體來說,如圖1所示,采用了多邊形截面車架11的后車架46由作為多邊形截面車架11的多邊形截面車架主體和傾斜固定部96構成。而且,該后車架46在傾斜固定部 96處抬起(圖5),并以一條直線狀延伸。另外,傾斜固定部96與多邊形截面車架11連續(xù),該傾斜固定部96接合在中間地板橫梁71上。傾斜固定部96上形成有上升傾斜部97,該上升傾斜部97與傾斜固定部96的接合在中間地板橫梁71和下縱梁66上的前部相連并向斜后方上升,并且上升傾斜部97接合在多邊形截面車架11上。接下來,說明實施例1的多邊形截面車架11(后車架46)的作用。如圖1、圖5 圖8所示,當在多邊形截面車架11 (后車架46)上有壓縮載荷Fd或壓縮載荷Fu從后端(另一端)相對于后車架46 (多邊形截面車架11)的軸線J傾斜地輸入時,第一中央支承側部36和第二中央支承側部37會針對壓縮載荷Fd或Fu所產生的力矩產生反力。另外,后車架46 (多邊形截面車架11)在相對于軸線J傾斜地輸入的壓縮載荷Fd 或壓縮載荷Fu的作用下?lián)锨_始塑性變形,此時,通過第一中央支承側部36和第二中央支承側部37能夠高效地吸收壓縮載荷Fd或Fu。接下來利用圖9對用于謀求低底板化的機構進行說明。圖9(a)是比較例的說明圖,圖9(b)是實施例1的說明圖。與比較例的通常的后車架201相比,能夠使實施例1的后車架46的行李室74的底板(下車身44)的高度僅以高度Ah降低。
圖9 (a)中,在通常的后車架201中,若在后車架201的下側部202安裝副車架203, 則行李室204的底板(下車身205)的位置為E。圖9(b)中,若在實施例1的后車架46(多邊形截面車架11)的切缺凹部12上安裝副車架103,則副車架103接近行李室74的底板(地板面板7 。若將副車架103降低至通常的地上高度( (距地面G的距離),則行李室74的底板(地板面板72)的位置為N, 因此能夠謀求低底板化。接下來,利用圖10對用于提高收納能力的機構進行說明。圖10(a)是比較例的說明圖,圖10(b)是實施例1的說明圖。與比較例的通常的后車架202相比,實施例1的后車架46的裝入物品的容量變大。圖10 (a)中,在通常的后車架202中,在左右的后車架202之間配置有備用輪胎75 和排氣管206(或碳罐)。此外,排氣管206(或碳罐)配置在地板面板207的外側。圖10(b)中,在實施例1的后車架46中,若在切缺凹部12中配置排氣管105(或碳罐),則在左右的后車架46之間除了能夠載置備用輪胎75還能夠載置工具箱106等物品,因此具有收納能力提高這樣的優(yōu)點。如圖1、圖5、圖8所示,在后車架46(多邊形截面車架11)中,若在另一端部(后端101)有載荷輸入,則會產生以后車架46的一端部(傾斜固定部96)為支點使后車架46 如箭頭a4所示那樣向上方折彎的力矩。力矩從多邊形截面車架11的上部(第三側部33) 如箭頭a5、a6所示那樣向支柱(后支柱5 傳遞。因此,能夠提高多邊形截面車架11的針對向上方(箭頭a4的方向)折彎的力矩的強度。實施例2接下來,利用圖11對實施例2的多邊形截面車架IlB進行說明。圖11是與圖3 對應的圖。對與上述圖1 圖8所示的實施例1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實施例2的多邊形截面車架IlB的特征是具有切缺凹部12B。切缺凹部12B由第一切缺凹部1 和第二切缺凹部1 構成。第一切缺凹部12a是將第一角部21除去而形成的。第二切缺凹部12b是將第四角部M除去而形成的。與第一側部31的殘留部(第一殘留部側部35B)相連并向著位于四邊形內側的圖形中心G或圖形中心G附近延伸出第三中央支承側部36B,并且將與第四側部34的殘留部(第三殘留部側部38B)相連地延伸的第四中央支承側部37B向第一中央支承側部36B連接。第一側部31的殘留部(第一殘留部側部35B)形成在第一側部31的中央。此外,第一切缺凹部1 和第二切缺凹部12b根據(jù)載荷等條件而改變大小。另外,如圖11所示,以通過圖形中心G的垂直線為基準在圖的左右對稱地形成了第一切缺凹部1 和第二切缺凹部12b,但也可以是非對稱的。實施例2的多邊形截面車架IlB能夠發(fā)揮與實施例1的多邊形截面車架11相同的作用、效果。
實施例3接下來,利用圖12對實施例3的多邊形截面車架IlC進行說明。對與上述圖1 圖8所示的實施例1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實施例3的多邊形截面車架IlC被應用于后車架46C,由多邊形截面車架Ilc和第二多邊形截面車架(前部車架131)構成。多邊形截面車架Ilc是將實施例1的多邊形截面車架11的全長縮短的部件。多邊形截面車架Ilc是車輛41B的后部架,以直線狀延伸設置,并連接在從車輛 41B的車室42的底板(下車身44)向后方延伸的前部車架131的后端部133的副車架安裝部(副車架后部安裝部)134上。多邊形截面車架Ilc具有切缺凹部12。前部車架131的截面為四邊形。副車架136是矩形的,支承著未圖示的后輪。使副車架136從下方上升,并將副車架136的后部141和前部142分別緊固在副車架安裝部(副車架后部安裝部)134和副車架前部安裝部137上。實施例3的多邊形截面車架IlC能夠發(fā)揮與實施例1的多邊形截面車架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多邊形截面車架IlC與通過傾斜固定部96進行接合的結構相比,由于以L 字形的閉合截面形狀并以直線狀來形成后部架11c,因此具有難以產生使后部架Ilc折彎的力矩這樣的優(yōu)點。另外,前部車架131的后端部133的副車架安裝部134是強度增大了的部位,通過該副車架安裝部Π4來支承后部架Ilc的前部144。因此具有更容易產生針對力矩的反力這樣的優(yōu)點。實施例4接下來,利用圖13對實施例4的多邊形截面車架IlD進行說明。圖13是與圖3 對應的圖。對與上述圖1 圖8所示的實施例1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實施例4的多邊形截面車架IlD的特征是,由與多邊形截面車架IlD的軸線J平行地分割而成的第一半分割部151和與該第一半分割部151接合的第二半分割部152構成。第一半分割部151例如是鋼板,是使用鋼板進行了塑性加工的部件。而且,第一半分割部151形成有與第三側部33連續(xù)的第一接合凸緣部153,并形成有與第四側部34連續(xù)的第一接合凸緣部153。第二半分割部例如是鋼板,是使用鋼板進行了塑性加工的部件。而且,第二半分割部形成有與第一接合凸緣部153接合的第二接合凸緣部154。實施例4的多邊形截面車架IlD能夠發(fā)揮與實施例1的多邊形截面車架11相同的作用、效果。第二實施方式以下,利用實施例5 實施例15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是,如圖14、圖15所示,為了將安裝在車輛212的后部 213的底板下的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下壓,而在車身安裝部件214與底板(下車身)215之間設有部件下壓件216。車輛212具有車身221,車身221中,車室222的底板(下車身)215—直延伸到車輛212的后部213。下車身215由車室222的下車身前部2M和與下車身前部2M連續(xù)的下車身后部 225構成。下車身后部225例如是行李室227的底板,包括從下車身前部224向后方延伸的左后車架231、右后車架232、以及安裝在這些左后車架231和右后車架232的后端233上的保險杠梁234。右后車架232是在與下車身前部2 連續(xù)并向后方延伸的后車架前部237的后端部238上以直線狀延伸設置后車架后部241而成的部件。在右后車架232的下方配置有排氣管234的消音器(車身安裝部件214)。消音器214是已有的部件,呈圓筒形。消音器214被未圖示的托架支承在下車身后部225。此外,圖中省略了內部的構造。如圖16所示,后車架后部241的截面呈L字形的閉合截面形狀并且是六邊形。而且,朝向車輛212的內側(圖16中的箭頭al的方向)形成有切缺凹部M5。后車架后部241由第二角部252 第七角部257以及順次連結的第三側部沈3、第四側部沈4、第一殘留部側部沈5、第一中央支承側部沈6、第二中央支承側部沈7、第二殘留部側部268構成。接下來利用圖14 圖17對車身后部構造的主要結構進行說明。 車身后部構造是,沿著從車室222的底板(下車身)215向后方延伸的后車架(左后車架231和右后車架23 的后車架后部Ml的下表面部(第一殘留部側部沈5、第二中央支承側部2奶,配置有與下方的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相對的部件下壓件216。當后車架后部241由于在后車架(左后車架231和右后車架23 的后端233輸入的載荷而引起變形(壓縮變形)時,部件下壓件216將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下壓。后車架后部241的截面為L字形,在L字的角的凹部(切缺凹部)245中收納有部件下壓件216。部件下壓件216是縱長形的,由固定在后車架后部Ml的下表面部(第二中央支承側部沈7)上的前端271、后端272、以及中央部273構成,所述中央部273與這些前端271、 后端272相連,并通過縮短前端271、后端272的間隔Xl而朝向下方的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變形。接下來,利用圖17對部件下壓件216進行詳細說明。圖17(a)是俯視圖,圖17(b)是圖17(a)的b向視圖(主視圖),圖17(c)是圖 17(a)的c向視圖(側視圖)。此外,部件下壓件216的主視圖是以部件下壓件216的零件圖(圖17)的視角觀察到的,與車輛212的主視圖的視角不同。部件下壓件216的截面是槽形的,成形為槽形的主體的一端為前端271,另一端為后端272。在這些前端271和后端272之間,與前端271和后端272相連地以V字形(參照圖17(b))形成有中央部(起點推壓部)273。在前端271、后端272上開設有供螺栓275貫通的孔276。此外,雖然通過螺栓275將前端271、后端272緊固,但也可以通過焊接(焊接部) 進行固定。接下來,利用圖18對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的作用進行說明。在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中,當右后車架232上有壓縮載荷輸入從而后車架232 發(fā)生壓縮變形時,部件下壓件216折彎,因此,能夠像圖18中的箭頭a2所示那樣將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下壓。具體來說,當右后車架232上有壓縮載荷輸入時,右后車架232開始發(fā)生壓縮變形,部件下壓件216的后端272開始向前方移動,并且,載荷集中(應力集中)在中央部(起點推壓部)273的中央的角部278上,因此從中央的角部278開始折疊。并且下壓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這樣,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具有即使后車架后部Ml的下表面部(第一殘留部側部沈5)與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之間是狹窄的空間,也能夠配置部件下壓件216 這樣的優(yōu)點。另外,能夠使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接近于后車架后部241的下表面部(第一殘留部側部26 而配置。(實施例6)接下來,利用圖19對實施例6的車身后部構造進行說明。圖19(a)是俯視圖,圖19(b)是圖19(a)的b向視圖(主視圖),圖19(c)是圖 19(a)的c向視圖(側視圖)。對與上述圖14 圖18所示的實施例5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實施例6的車身后部構造的特征是,具有部件下壓件216B。部件下壓件216B在中央部27 的上表面281具有脆弱部觀2。詳細來說,部件下壓件216B的截面是槽形的,成形為槽形的主體的一端為前端 271,另一端為后端272。在這些前端271和后端272上以一條直線狀一體地形成有中央部 27 (起點推壓部)。在中央部27 的中央形成有脆弱部觀2。脆弱部282是在上表面以圓弧狀刻入了槽而成的部位。此外,不限于圓弧狀, 也可以是V字形。在前端271、后端272上開設有供螺栓275貫通的孔276。此外,雖然通過螺栓275將前端271、后端272緊固,但也可以通過焊接(焊接部) 進行固定。實施例6的車身后部構造能夠發(fā)揮與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實施例6的車身后部構造具有只要在中央的上表面281上形成脆弱部282 即可,構造簡單這樣的優(yōu)點。(實施例7)利用圖20對實施例7的車身后部構造進行說明。
14
圖20(a)是俯視圖,圖20(b)是圖20(a)的b向視圖(主視圖),圖20(c)是圖 20(a)的c向視圖(側視圖)。對與上述圖14 圖19所示的實施例5、6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實施例7的車身后部構造的特征是,具有部件下壓件216C。部件下壓件216C在前端271和后端272上以V字狀一體地形成有中央部(起點推壓部)273C。在中央部(起點推壓部)273C的中央形成有脆弱部觀2。詳細來說,部件下壓件216C的截面是槽形的,成形為槽形的主體的一端為前端 271,另一端為后端272。在這些前端271和后端272上一體地形成有中央部273C,在中央部273C的中央形成有脆弱部觀2。脆弱部282是在上表面以圓弧狀刻入了槽而成的部位。此外,不限于圓弧狀, 也可以是V字形。實施例7的車身后部構造能夠發(fā)揮與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相同的作用、效果。實施例7的車身后部構造通過脆弱部282能夠使部件下壓件216C的中央更加可靠地折彎。(實施例8)接下來,利用圖21對實施例8的車身后部構造進行說明。圖21 (a)是俯視圖,圖21(b)是圖21(a)的b向視圖(主視圖),圖21(c)是圖 21(a)的c向視圖(側視圖)。對與上述圖14 圖20所示的實施例5、6、7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實施例8的車身后部構造的特征是,具有部件下壓件216D。部件下壓件216D的截面是四邊形且為閉合截面形狀。該中空的主體的一端為前端271D,另一端為后端272D。在這些前端27ID和后端272D之間,與前端27ID和后端272D 相連地以V字狀形成有中央部(起點推壓部)273D。在前端271D、后端272D上開設有供螺栓275貫通的孔276,并開設有供螺栓276 的頭部貫通的第二螺栓孔四1。此外,雖然通過螺栓將前端271D、后端272D緊固,但也可以通過焊接(焊接部)進行固定。實施例8的車身后部構造能夠發(fā)揮與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相同的作用、效果。(實施例9)接下來,利用圖22對實施例9的車身后部構造進行說明。圖22(a)是俯視圖,圖22(b)是圖22(a)的b向視圖(主視圖),圖22(c)是圖 22(a)的c向視圖(側視圖)。對與上述圖14 圖21所示的實施例5 8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實施例9的車身后部構造的特征是,具有部件下壓件216E。部件下壓件216E形成有與前端271D和后端272D相連的V字狀的中央部(起點推壓部)273E。而且,在中央部273E的中央形成有如在圖20的實施例7的中央部273C所形成那樣的脆弱部觀2。實施例9的車身后部構造能夠發(fā)揮與實施例5、7的車身后部構造相同的作用、效^ ο此外,在實施例9的車身后部構造中,以V字形形成了中央部(起點推壓部)273E, 但也可以將中央部(起點推壓部)273E形成為一條直線。并且在一條直線的中央部(起點推壓部)形成脆弱部觀2。其結果是,能夠發(fā)揮與實施例5、6的車身后部構造相同的作用、效果。與實施例6同樣,具有只要在上表面形成脆弱部282即可,構造簡單這樣的優(yōu)點。(實施例10)接下來,利用圖23對實施例10的車身后部構造進行說明。圖23(a)是俯視圖,圖23(b)是圖23(a)的b向視圖(主視圖),圖23(c)是圖 23(a)的c向視圖(側視圖)。對與上述圖14 圖18所示的實施例5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實施例10的車身后部構造的特征是,具有部件下壓件216F。部件下壓件216F的截面是槽形的,成形為槽形的主體的一端為前端271,另一端為后端272。在這些前端271和后端272之間,與前端271和后端272相連地以W字形形成有中央部(起點推壓部)273F。中央部273F在車輛212的側視圖(圖21(b)的視角)中為W字形,在前端271與中央部301之間形成有與前端271和中央部301連續(xù)的V字形的第一起點推壓部302。而且,在后端272與中央部301之間形成有與后端272和中央部301連續(xù)的V字形的第二起點推壓部303。實施例10的車身后部構造能夠發(fā)揮與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相同的作用、效^ ο在實施例10的車身后部構造中,部件下壓件216F在第一起點推壓部302和第二起點推壓部303開始折疊,以共計兩個部位折疊,并將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下壓。其結果是,能夠基本水平地下壓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從而能夠更加可靠地抑制與前方物品的干涉。因此,具有能夠進一步提高沖擊吸收性能這樣的優(yōu)點。(實施例11)接下來,利用圖M對實施例11的車身后部構造進行說明。圖對⑷是俯視圖,圖M(b)是圖的b向視圖(主視圖),圖M(C)是圖 24(a)的c向視圖(側視圖)。對與上述圖14 圖18所示的實施例5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實施例11的車身后部構造的特征是,具有部件下壓件216G。部件下壓件216G的截面是槽形的,并具有與成形為槽形的主體的前端271和后端 272 —體地形成的中央部(起點推壓部)273G。中央部273G在車輛212的側視圖(圖M(b)的視角)中彎曲(半徑rk)。另外,中央部273G以向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側推出的方式彎曲。實施例11的車身后部構造能夠發(fā)揮與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相同的作用、效^ ο(實施例I2)接下來,利用圖25對實施例12的車身后部構造進行說明。圖25是與圖14對應的圖。對與上述圖14 圖18所示的實施例5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實施例12的車身后部構造的特征是,與實施例5的部件下壓件216的中央相對地,具有安裝在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上的凸部311。凸部311是具有期望的高度的部件,形狀是任意的。實施例12的車身后部構造能夠發(fā)揮與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相同的作用、效^ ο另外,與不設置凸部311的結構相比,實施例12的車身后部構造能夠增大下壓量。(實施例I3)接下來,利用圖沈對實施例13的車身后部構造進行說明。圖沈是與圖14對應的圖。對與上述圖14 圖18所示的實施例5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實施例13的車身后部構造的特征是,與實施例5的部件下壓件216的中央相對地,具有設在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上的凹部316。凹部316是具有可供變形的部件下壓件216的中央部273嵌合的大小的凹口。實施例13的車身后部構造能夠發(fā)揮與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相同的作用、效^ ο另外,在實施例13的車身后部構造中,由于部件下壓件216的中央部273嵌合在凹部316中,因此能夠限定推壓位置。(實施例14)接下來,利用圖27 圖四對實施例14的車身后部構造進行說明。圖27是與圖 14對應的圖,圖觀是與圖16對應的圖。圖四⑷是俯視圖,圖四㈦是圖^(a)的b向視圖(主視圖),圖四((3)是圖 29(a)的c向視圖(側視圖)。對與上述圖14 圖18所示的實施例5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實施例14的車身后部構造的特征是,具有后車架后部MlK和部件下壓件216K。后車架后部MlK的截面是四邊形的,大致為正方形。部件下壓件216K是縱長形的,由固定在后車架后部MlK的下表面部沈漲上的前端271K、后端271、以及與這些前端271K、后端271相連的中央部271構成,所述中央部 271通過縮短前端271K、后端27 (的間隔而朝向下方的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變形。如圖28所示,部件下壓件216K具有朝向后車架后部MlK的外側(圖28中的箭頭kl的方向)或內側(圖觀中的箭頭k2的方向)的傾斜面部321。這里,使傾斜面部321 朝向后車架后部MlK的內側(圖觀中的箭頭k2的方向)。具體來說,朝向內側(圖觀中的箭頭k2的方向)的斜下方。也就是朝向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詳細來說,部件下壓件216K的與軸線C(長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狀呈V字形, 該部件下壓件216K形成有與后車架后部241相對的帶狀的上表面部322、和與該上表面部 322中的接近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的邊緣323連續(xù)并相對于上表面部322成期望的角度α的、帶狀的傾斜面部321。另外,在上表面部322和傾斜面部321上形成有前端271Κ、后端271,在這些前端 271Κ和后端271之間,與前端271Κ和后端271相連地以V字形形成中央部(起點推壓部)237Κ。中央部237K(V字形的起點推壓部K)在車輛212的側視圖(圖27、圖四(b)的視
角)中呈V字形。傾斜面部321朝向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的上外側部325。此外,在實施例14的車身后部構造中,相對于后車架后部M1K,將車身安裝部件 (消音器214)配置在了車輛212的內側(圖觀中的箭頭k2的方向),換言之,配置在了車室222側,但也可以相反地將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配置在車輛212的外側(圖觀中的箭頭kl的方向),換言之,配置在車室222外側。該情況下,傾斜面部321當然地朝向車輛212的外側,換言之,朝向車室222外側。也可以像實施例7的部件下壓件216C那樣,在中央部271的中央形成脆弱部 282。雖然將中央部271形成為了 V字形,但也可以像實施例6的部件下壓件216B上設置的中央部27 那樣,形成為一條直線形狀。實施例14的車身后部構造能夠發(fā)揮與實施例5的車身后部構造相同的作用、效^ ο詳細來說,在實施例14的車身后部構造中,當右后車架232上有壓縮載荷輸入從而后車架232發(fā)生壓縮變形時,部件下壓件216K的后端271開始向前方移動,并且,中央部(起點推壓部)27 從中央的角部3 開始折疊。而且,由于傾斜面部321推壓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的上外側部325,因此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向著車輛212的內側下方如雙點劃線所示那樣被下壓。這樣,在實施例14的車身后部構造中,由于向著車輛212的內側下方下壓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因此能夠更加可靠地抑制與設在前方的部件的干涉。(實施例I5)接下來,利用圖30對實施例15的車身后部構造進行說明。圖30(a)是俯視圖,圖30(b)是圖30(a)的b向視圖(主視圖),圖30(c)是圖 30(a)的c向視圖(側視圖)。對與上述圖14 圖18所示的實施例5、圖27 圖四所示的實施例14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實施例15的車身后部構造的特征是,具有部件下壓件216L。部件下壓件216L具有中央部273L和朝向后車架后部241的外側或內側的傾斜面部 321L。中央部273L在車輛212的側視圖(圖30 (b)的視角)中彎曲(半徑rk)。另外, 中央部273L以向車身安裝部件(消音器)214側推出的方式彎曲。實施例15的車身后部構造能夠發(fā)揮與實施例14的車身后部構造相同的作用、效^ ο工業(yè)實用性本發(fā)明的多邊形截面車架適用于車輛的前側車架和后車架。另外,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構造適用于在車身后部的底板下配置有消音器等部件的車輛。
權利要求
1.一種多邊形截面車架,是截面為L字形的閉合截面形狀的六邊形的多邊形截面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邊形截面車架具有切缺凹部,所述切缺凹部如下形成從形成了四邊形的角部中的第一角部的第一側部、第二側部將所述第一角部去除,與所述第一側部的殘留部相連地向著位于所述四邊形內側的圖形中心或圖形中心附近延伸出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并將與所述第二側部的殘留部相連地延伸出的第二中央支承側部向該第一中央支承側部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邊形截面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邊形截面車架是在從車室的底板向前延伸的前側車架和從底板向后延伸的后車架中的至少一方中延伸的車架。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邊形截面車架,其特征在于,當將所述多邊形截面車架大致水平地配置時,所述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和第二中央支承側部中的一方的中央支承側部垂直地配置,另一方的中央支承側部水平地配置。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邊形截面車架,其特征在于,使第二中央支承側部與所述第一中央支承側部垂直相交。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邊形截面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缺凹部朝向車輛的內側,并且朝向所述車輛的下方。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邊形截面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邊形截面車架是車輛的后部架,以直線狀延伸設置,并連接在從所述車輛的車室的底板向后方延伸的前部車架的后端部的副車架安裝部上。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邊形截面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邊形截面車架與車室的底板相連,與所述底板相比配置在上方,在所述多邊形截面車架的上部接合有與車頂縱梁連續(xù)并向下方延伸的車架的下端,所述車頂縱梁構成了所述車室的車頂?shù)淖笥叶恕?br>
8.一種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沿著從車室的底板向后方延伸的后車架的后車架后部的下表面部配置有與下方的車身安裝部件相對的部件下壓件,當所述后車架后部由于在所述后車架的后端輸入的載荷而發(fā)生變形時,所述部件下壓件將所述車身安裝部件下壓。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車架后部的截面為L字形, 在L字的角的凹部中收納有所述部件下壓件。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下壓件是縱長形狀的,由固定在所述后車架后部的下表面部上的前端、后端、以及與這些前端、后端相連的中央部構成,所述中央部通過縮短所述前端、后端的間隔而朝向下方的所述車身安裝部件變形。
11.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下壓件在所述中央部的上表面具有脆弱部。
12.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車身后部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下壓件具有朝向所述后車架后部的外側或內側的傾斜面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能夠高效吸收傾斜地朝向車架軸線的傾斜壓縮載荷(沖擊)且強度提高的多邊形截面車架。多邊形截面車架(11)具有切缺凹部(12),切缺凹部(12)如下形成從形成四邊形的角部中的第一角部的第一側部、第二側部將第一角部去除,與第一側部的殘留部、即第一殘留部側部(35)相連地向著位于四邊形內側的圖形中心延伸出第一中央支承側部(36),將與第二側部的殘留部、即第二殘留部側部(38)相連地延伸的第二中央支承側部(37)向第一中央支承側部(36)連接。多邊形截面車架(11)應用于從車室(42)的底板、即下車身(44)向后延伸的后車架(46)。第一中央支承側部(36)垂直配置,第二中央支承側部(37)水平配置。
文檔編號B62D21/00GK102233901SQ201110062269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4月23日
發(fā)明者林誠次, 秋山昌代, 藤井隆之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