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推把能換向的童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92204閱讀:21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推把能換向的童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推把能換向的童車。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的推把能換向的童車,如專利申請?zhí)枮?2119003. 8,包括配置有童車 本體、手壓桿、腳輪保持件、腳輪軸以及鎖定切換操作機構,童車本體帶有分別裝著前輪的 一對前腳和分別裝著后輪的一對后腳,手壓桿能相對嬰兒車本體擺動且能置于嬰兒對面和 嬰兒背面,腳輪保持件設置在各個前腳及各個后腳上,并內置有鎖定件,腳輪軸設置在各前 輪和各后輪上,并具有卡合部,鎖定件在腳輪保持件內滑動并卡合到該卡合部,鎖定切換操 作機構使前腳輪保持件內的鎖定件以及后腳輪保持件內的鎖定件動作,該鎖定切換操作機 構能與手壓桿連動動作,一個鎖定切換控制機構同時控制前輪以及后輪。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推把能換向的童車。在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推把能換向的童 車,包括推車車架、設置在所述的推車車架上的座位、前輪組件、后輪組件,所述的推車車架 包括下端部連接有所述的前輪組件的前輪支架、下端部連接有所述的后輪組件的后輪支 架、下端部具有第一轉軸的推桿,所述的推桿具有第一工作位置與第二工作位置,當所述的 推桿處于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推桿的上部位于所述的座位的后上方,當所述的推桿處 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推桿的上部位于所述的座位的前上方,所述的前輪組件包括通 過第二轉軸與所述的前輪支架的下部相轉動連接的前輪接頭,所述的第二轉軸的軸心線沿 著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的前輪接頭與所述的前輪支架的下部之間設置有前輪定向結構,所 述的前輪定向結構具有鎖定位置與解鎖位置,當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下,所 述的前輪接頭與所述的前輪支架的下部之間的位置相對固定地設置,當所述的前輪定向結 構處于解鎖位置下,所述的前輪接頭與所述的前輪支架的下部之間能夠繞所述的第二轉軸 相轉動地設置,所述的后輪組件包括通過第三轉軸與所述的后輪支架的下部相轉動連接的后輪 接頭,所述的第三轉軸的軸心線沿著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的后輪接頭與所述的后輪支架的 下部之間設置有后輪定向結構,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具有鎖定位置與解鎖位置,當所述的 后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下,所述的后輪接頭與所述的后輪支架的下部之間的位置相對 固定地設置,當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處于解鎖位置下,所述的后輪接頭與所述的后輪支架 的下部之間能夠繞所述的第三轉軸相轉動地設置,所述的推車車架上設置有僅用于控制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或處于 解鎖位置的前輪控制機構、僅用于控制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或處于解鎖位置 的后輪控制機構,所述的前輪控制機構與或所述的后輪控制機構與所述的推桿連動動作, 當所述的推桿處于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所述的前輪定向
5結構處于解鎖位置,當所述的推桿處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處于解鎖位 置,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后輪控制機構包括沿著所述的后輪支架的長度方向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的后輪支架上的第一滑動件、 設置于所述的第一滑動件與所述的后輪支架之間的并使得所述的第一滑動件具有向上移 趨勢的第一滑動件彈性件、沿著所述的后輪支架的長度方向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的后輪支架 上的并位于所述的第一滑動件上方的具有第一抵觸部的第二滑動件、一端部與所述的第一 滑動件相連接的第一牽引索、第二牽引索,所述的后輪支架上具有位于所述的第一滑動件 與所述的第二滑動件下方的傳動部,所述的第二牽引索繞過所述的傳動部并且兩端部分別 與第一滑動件、第二滑動件相連接,所述的第一牽引索的另一端部與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 相連接,所述的推桿上并位于所述的第一轉軸下方具有第一撥動部,當所述的推桿在第二 工作位置向第一工作位置轉換的過程中,所述的第一撥動部與所述的第一抵觸部相抵觸并 位于所述的第一抵觸部的下方,使得所述的第二滑動件向上移動。在某些進一步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包括滑動或轉動地設置在所述的后輪支架下部的后輪定向件、開設在所述的后輪接頭 上的后輪定向槽、設置于所述的后輪定向件與所述的后輪支架下部之間的使得所述的后輪 定向件向下移并趨于進入所述的后輪定向槽內的后輪定向彈性件,所述的第一牽引索的另 一端部與所述的后輪定向件相連接,所述的第一滑動件彈性件的彈性力大于所述的后輪定 向彈性件的彈性力。在某些進一步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后輪支架上具有后輪支架管腔,所述的后輪控 制機構位于所述的后輪支架管腔內,所述的后輪支架上沿其長度方向開設置有第一導向 槽,所述的第一導向槽與所述的后輪支架管腔相連通,所述的第一抵觸部插在所述的第一 導向槽內。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前輪控制機構包括沿著所述的后輪支架的長度方向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的后輪支架上的具有第二抵 觸部的第三滑動件、設置于所述的第三滑動件與所述的后輪支架之間的并使得所述的第三 滑動件具有向下移趨勢的第三滑動件彈性件、一端部與所述的第三滑動件相連接的第三牽 引索,所述的第三牽引索的另一端部與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相連接,所述的推桿上并位于 所述的第一轉軸上方具有第二撥動部,當所述的推桿在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轉換 的過程中,所述的第二撥動部與所述的第二抵觸部相抵觸并位于所述的第二抵觸部的下 方,使得所述的第三滑動件向上移動。在某些進一步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包括滑動或轉動地設置在所述的 前輪支架下部的前輪定向件、開設在所述的前輪接頭上的前輪定向槽、設置于所述的前輪 定向件與所述的前輪支架下部之間的使得所述的前輪定向件向下移并趨于進入所述的前 輪定向槽內的前輪定向彈性件,所述的第三牽引索的另一端部與所述的前輪定向件相連 接,第三滑動件彈性件的彈性力大于所述的前輪定向彈性件的彈性力。在某些再進一步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后輪支架上具有后輪支架管腔,所述的第三 滑動件包括第三滑動件本體、套在所述的后輪支架上的滑套,所述的第二抵觸部位于所述 的滑套上,所述的第三滑動件本體與所述的第三滑動件彈性件位于所述的后輪支架管腔內,所述的前輪支架上具有前輪支架管腔,所述的第三牽引索穿過所述的前輪支架管腔后 進入所述的后輪支架管腔并與所述的第三滑動件本體的上部相連接,所述的后輪支架上沿 其長度方向開設有第二導向槽,所述的第三滑動件本體與所述的滑套之間連接有銷釘,所 述的銷釘滑動地插在所述的第二導向槽內。在某些進一步實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撥動部上具有導向面,當所述的推桿在第 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轉換的過程中,所述的導向面與所述的第二抵觸部相抵觸。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推車車架包括位于左右兩側部的側支架,連接在兩側 的所述的側支架之間的連接架,每側的所述的側支架都包括所述的前輪支架、所述的后輪 支架、所述的推桿,每個所述的前輪支架下部相應地設置有所述的前輪組件,每個所述的后 輪支架下部相應地設置有所述的后輪組件,每側的所述的前輪接頭與相應側的所述的前輪 支架的下部之間設置有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每側的所述的后輪接頭與相應側的所述的后 輪支架的下部之間設置有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每側的所述的側支架上設置有僅用于控制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或 處于解鎖位置的所述的前輪控制機構、僅用于控制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或處 于解鎖位置的所述的后輪控制機構,每側的所述的前輪控制機構與或所述的后輪控制機構 與相應側的所述的推桿相連動動作。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轉軸的軸心線與水平面相平行。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并不限于上述技術特征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 應涵蓋由上述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特征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征 與本申請中公開的(但不限于)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征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寸。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 提供了另一種技術構思的技術方案,前輪控制機構與后輪控制機構是兩個相互獨立的控制 機構,前輪控制機構控制前輪定向結構,后輪控制機構控制后輪定向結構。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推桿處于第一工作位置);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推桿處于第二工作位置);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推車車架處于展開位置與折疊位置的轉換過程 中);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剖視圖(推桿處于第一工作位置);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剖視圖(推桿處于第二工作位置);附圖7為推桿立體圖;附圖8為后輪支架立體圖;附圖9為附圖5的A處放大圖;附圖10為附圖6的B處放大圖;附圖11為附圖6的D處放大圖;附圖12為附圖6的C處放大7[0034]附圖13為附圖8的G處放大圖;附圖14為附圖8的F處放大圖;附圖15為附圖7的E處放大圖。其中1、推車車架;2、前輪組件;3、后輪組件;4、前輪支架;5、后輪支架;6、推桿; 7、側扶手;8、第一連桿;9、第二連桿;10、座位桿;11、前輪接頭;12、后輪接頭;13、第一轉 軸;14、第二轉軸;15、第三轉軸;201、后輪定向件;202、后輪定向槽;203、后輪定向彈性件; 204、第一滑動件;205、第二滑動件;206、第一滑動件彈性件;207、第一抵觸部;208、第一撥 動部;209、第一牽引索;210、第二牽引索;211、傳動部;212、后輪支架管腔;213、第一導向 槽;301、前輪定向件;302、前輪定向槽;303、前輪定向彈性件;304、第三滑動件;305、第三 滑動件彈性件;306、第三滑動件本體;307、滑套;308、第二抵觸部;309、第二撥動部;310、 第三牽引索;311、第二導向槽;312、銷釘;313、前輪支架管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各個附圖所示,一種推把能換向的童車,包括位于左右兩側部的側支架,連接在 兩側的所述的側支架之間的連接架,該連接架為橫桿,每側的所述的側支架都包括前輪支 架4、后輪支架5、下端部具有第一轉軸13的推桿6,所述的第一轉軸13的軸心線與水平面 相平行,每個所述的前輪支架4下部相應地設置有前輪組件2,每個所述的后輪支架5下部 相應地設置有后輪組件3,每側的所述的推桿6具有第一工作位置與第二工作位置,當所述 的推桿6處于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推桿6的上部位于所述的座位的后上方,如果座位上 坐有兒童,此時所述的推桿6的上部位于兒童的背后,當所述的推桿6處于第二工作位置 下,所述的推桿6的上部位于所述的座位的前上方,如果座位上坐有兒童,此時所述的推桿 6的上部位于兒童的前方。每側的所述的側支架還包括側扶手7,所述的側扶手7的前部、所述的前輪支架4的上部、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 上部三個中的兩個相轉動地連接,第三個與兩個中的一個相轉動地連接;第一連桿8,所述的第一連桿8的上部與所述的側扶手7的后部相轉動地連接,所 述的推桿6與所述的第一連桿8的下部通過所述的第一轉軸13相轉動地連接;第二連桿9,所述的第二連桿9的上部與所述的第一連桿8的下部相轉動地連接, 所述的第二連桿9的下部與所述的后輪支架5相轉動地連接;座位桿10,所述的座位桿10的前部與所述的前輪支架4相轉動地連接,所述的座 位桿10的后部與所述的第一連桿8的下部或所述的第二連桿9的上部相轉動地連接。所述的推桿6下部、所述的第一連桿8的下部、所述的第二連桿9的上部、所述的 座位桿10的后部通過所述的第一轉軸13相轉動地連接。推車車架的具體結構不受本實施 例的限制,只要是推桿能夠在第一工作位置與第二工作位置之間換向,并具有前輪支架、后 輪支架的車架都能使用。所述的推桿6與所述的推車車架之間設置將所述的推桿6鎖定于第一工作位置與 第二工作位置下的鎖定機構,該鎖定機構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常用技術,不在此敘述。如附圖5、附圖6、附圖12所示,每側的所述的前輪組件2包括通過第二轉軸14與 相應側的所述的前輪支架4的下部相轉動連接的前輪接頭11,所述的第二轉軸14的軸心 線沿著上下方向延伸,每側的所述的前輪接頭11與相應側的所述的前輪支架4的下部之間設置有前輪定向結構,每側的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具有鎖定位置與解鎖位置,當所述的前 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下,每側的所述的前輪接頭11與相應側的所述的前輪支架4的下 部之間的位置相對固定地設置,當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處于解鎖位置下,每側的所述的前 輪接頭11與相應側的所述的前輪支架4的下部之間能夠繞所述的第二轉軸14相轉動地設 置,如附圖5、附圖6、附圖11所示,每側的所述的后輪組件3包括通過第三轉軸15與 相應側的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下部相轉動連接的后輪接頭12,所述的第三轉軸15的軸心 線沿著上下方向延伸,每側的所述的后輪接頭12與相應側的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下部之間 設置有后輪定向結構,每側的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具有鎖定位置與解鎖位置,當所述的后 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下,每側的所述的后輪接頭12與相應側的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下 部之間的位置相對固定地設置,當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處于解鎖位置下,每側的所述的后 輪接頭12與相應側的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下部之間能夠繞所述的第三轉軸15相轉動地設 置,每側的所述的側支架上設置有僅用于控制該側的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 位置或處于解鎖位置的前輪控制機構、僅用于控制該側的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 置或處于解鎖位置的后輪控制機構,每側的所述的前輪控制機構或所述的后輪控制機構與 所述的推桿6連動動作,當所述的推桿6處于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處于鎖 定位置,所述的前輪控制機構不受推桿6的控制,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處于解鎖位置,當所 述的推桿6處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后輪控制機構不受推桿6的控制,所述的后輪定向 結構處于解鎖位置,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如附圖5、附圖6、附圖9、附圖10所示,所述的后輪控制機構包括沿著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長度方向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的第一滑動 件204、設置于所述的第一滑動件204與所述的后輪支架5之間的并使得所述的第一滑動件 204具有向上移趨勢的第一滑動件彈性件206、沿著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長度方向滑動地設 置在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的并位于所述的第一滑動件204上方的具有第一抵觸部207 (如 附圖14所示)的第二滑動件205、一端部與所述的第一滑動件204相連接的第一牽引索 209、第二牽引索210,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具有位于所述的第一滑動件204與所述的第二滑 動件205下方的傳動部211,所述的第二牽引索210繞過所述的傳動部211并且兩端部分別 與第一滑動件204、第二滑動件205相連接,所述的第一牽引索209的另一端部與所述的后 輪定向結構相連接,如附圖15所示,所述的推桿6上并位于所述的第一轉軸13下方具有第 一撥動部208,當所述的推桿6在第二工作位置向第一工作位置轉換的過程中,所述的第一 撥動部208與所述的第一抵觸部207相抵觸并位于所述的第一抵觸部207的下方,使得所 述的第二滑動件205向上移動。如附圖11所示,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包括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的后輪支架5下部的后輪定向件201、開設在所述的后輪接頭 12上的后輪定向槽202、設置于所述的后輪定向件201與所述的后輪支架5下部之間的使 得所述的后輪定向件201向下移并趨于進入所述的后輪定向槽202內的后輪定向彈性件 203,所述的第一牽引索209的另一端部與所述的后輪定向件201相連接,所述的第一滑動 件彈性件206的彈性力大于所述的后輪定向彈性件203的彈性力。
9[0052]如附圖2、附圖3、附圖5、附圖6、附圖9、附圖10、附圖11、附圖12所示,操作過程
當所述的推桿6在第二工作位置向第一工作位置轉換的過程中,所述的第一撥動部208克 服第一滑動件彈性件206的彈性力將所述的第二滑動件205向上移動,通過第二牽引索210 將所述的第一滑動件204向下拉動,此時所述的后輪定向件201在后輪定向彈性件203的 作用下壓入所述的后輪定向槽202內,當所述的推桿6處于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第一撥 動部208始終抵壓在第二滑動件205的第一抵觸部207上,后輪定向結構一直處于鎖定位 置,只能定向前進;當所述的推桿6在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轉換的過程中,所述的第一撥動 部208與第一抵觸部207上相脫離,在第一滑動件彈性件206的作用下將第一滑動件204 向上拉,使得第二滑動件205向下移動,并且第一牽引索209克服后輪定向彈性件203的彈 性力將后輪定向件201向上拉,使得后輪定向件201與后輪定向槽202相脫離,從而后輪定 向結構處于解鎖位置,能夠轉向。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具有后輪支架管腔212,所述的后輪控制機構位于所述的后 輪支架管腔212內,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沿其長度方向開設置有第一導向槽213,所述的第 一導向槽213與所述的后輪支架管腔212相連通,所述的第一抵觸部207插在所述的第一 導向槽213內。如附圖5、附圖6、附圖9、附圖10所示,所述的前輪控制機構包括沿著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長度方向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的具有第二 抵觸部308的第三滑動件304、設置于所述的第三滑動件304與所述的后輪支架5之間的并 使得所述的第三滑動件304具有向下移趨勢的第三滑動件彈性件305、一端部與所述的第 三滑動件304相連接的第三牽引索310,所述的第三牽引索310的另一端部與所述的前輪定 向結構相連接,所述的推桿6上并位于所述的第一轉軸13上方具有第二撥動部309 (如附 圖7、附圖15所示),當所述的推桿6在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轉換的過程中,所述 的第二撥動部309與所述的第二抵觸部308相抵觸并位于所述的第二抵觸部308的下方, 使得所述的第三滑動件304向上移動。如附圖12所示,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包括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的前輪支架4下部的 前輪定向件301、開設在所述的前輪接頭11上的前輪定向槽302、設置于所述的前輪定向件 301與所述的前輪支架4下部之間的使得所述的前輪定向件301向下移并趨于進入所述的 前輪定向槽302內的前輪定向彈性件303,所述的第三牽引索310的另一端部與所述的前輪 定向件301相連接,第三滑動件彈性件305的彈性力大于所述的前輪定向彈性件303的彈 性力。如附圖5、附圖6所示,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具有后輪支架管腔212,所述的第三滑 動件304包括第三滑動件本體306、套在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的滑套307,所述的第二抵觸 部308位于所述的滑套307上,所述的第三滑動件本體306與所述的第三滑動件彈性件305 位于所述的后輪支架管腔212內,所述的前輪支架4上具有前輪支架管腔313,所述的第三 牽引索310穿過所述的前輪支架管腔313后進入所述的后輪支架管腔212并與所述的第三 滑動件本體306的上部相連接,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第二導向槽311, 所述的第三滑動件本體306與所述的滑套307之間連接有銷釘312,所述的銷釘312滑動地 插在所述的第二導向槽311內。[0059]如附圖15所示,所述的第二撥動部309上具有導向面,當所述的推桿6在第一工 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轉換的過程中,所述的導向面與所述的第二抵觸部308相抵觸。如附圖2、附圖3、附圖5、附圖6、附圖9、附圖10、附圖11、附圖12所示,操作過 程當所述的推桿6在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轉換的過程中,克服第三滑動件彈性 件305彈性力的作用,所述的第二撥動部309上的導向面抵在所述的第二抵觸部308上,從 而使得第三滑動件304向上移,在前輪定向彈性件303的作用下使得前輪定向件301插在 所述的前輪定向槽302內,當所述的推桿6處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第二撥動部309始 終抵壓在第二抵觸部308上,前輪定向結構一直處于鎖定位置,保持定向前進;當所述的推桿6在第二工作位置向第一工作位置轉換的過程中,所述的第二撥動 部309與第二抵觸部308相脫離,在第三滑動件彈性件305的作用下,使得第三滑動件304 向下滑動,從而通過第三牽引索310將前輪定向件301從前輪定向槽302內拉出,前輪定向 結構處于解鎖位置,能夠轉向。兩側的推桿6同步控制相應側的前輪組件2在定向與轉向之間轉換或者同步控制 相應側的后輪組件3在定向在轉向之間轉換。所述的后輪控制機構也可以應用于控制前輪。如上所述,我們完全按照本實用新型的宗旨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 于上述實施例和實施方法。相關技術領域的從業(yè)者可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許可的范圍 內進行不同的變化及實施。
權利要求一種推把能換向的童車,包括推車車架(1)、設置在所述的推車車架(1)上的座位、前輪組件(2)、后輪組件(3),所述的推車車架(1)包括下端部連接有所述的前輪組件(2)的前輪支架(4)、下端部連接有所述的后輪組件(3)的后輪支架(5)、下端部具有第一轉軸(13)的推桿(6),所述的推桿(6)具有第一工作位置與第二工作位置,當所述的推桿(6)處于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推桿(6)的上部位于所述的座位的后上方,當所述的推桿(6)處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推桿(6)的上部位于所述的座位的前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輪組件(2)包括通過第二轉軸(14)與所述的前輪支架(4)的下部相轉動連接的前輪接頭(11),所述的第二轉軸(14)的軸心線沿著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的前輪接頭(11)與所述的前輪支架(4)的下部之間設置有前輪定向結構,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具有鎖定位置與解鎖位置,當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下,所述的前輪接頭(11)與所述的前輪支架(4)的下部之間的位置相對固定地設置,當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處于解鎖位置下,所述的前輪接頭(11)與所述的前輪支架(4)的下部之間能夠繞所述的第二轉軸(14)相轉動地設置,所述的后輪組件(3)包括通過第三轉軸(15)與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下部相轉動連接的后輪接頭(12),所述的第三轉軸(15)的軸心線沿著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的后輪接頭(12)與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下部之間設置有后輪定向結構,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具有鎖定位置與解鎖位置,當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下,所述的后輪接頭(12)與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下部之間的位置相對固定地設置,當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處于解鎖位置下,所述的后輪接頭(12)與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下部之間能夠繞所述的第三轉軸(15)相轉動地設置,所述的推車車架(1)上設置有僅用于控制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或處于解鎖位置的前輪控制機構、僅用于控制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或處于解鎖位置的后輪控制機構,所述的前輪控制機構與或所述的后輪控制機構與所述的推桿(6)連動動作,當所述的推桿(6)處于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處于解鎖位置,當所述的推桿(6)處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處于解鎖位置,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把能換向的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輪控制機構包括沿著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長度方向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的第一滑動件(204)、設置于所述的第一滑動件(204)與所述的后輪支架(5)之間的并使得所述的第一 滑動件(204)具有向上移趨勢的第一滑動件彈性件(206)、沿著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長度 方向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的并位于所述的第一滑動件(204)上方的具有第 一抵觸部(207)的第二滑動件(205)、一端部與所述的第一滑動件(204)相連接的第一牽引 索(209)、第二牽引索(210),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具有位于所述的第一滑動件(204)與 所述的第二滑動件(205)下方的傳動部(211),所述的第二牽引索(210)繞過所述的傳動 部(211)并且兩端部分別與第一滑動件(204)、第二滑動件(205)相連接,所述的第一牽引 索(209)的另一端部與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相連接,所述的推桿(6)上并位于所述的第一 轉軸(13)下方具有第一撥動部(208),當所述的推桿(6)在第二工作位置向第一工作位置 轉換的過程中,所述的第一撥動部(208)與所述的第一抵觸部(207)相抵觸并位于所述的 第一抵觸部(207)的下方,使得所述的第二滑動件(205)向上移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推把能換向的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包括滑動或轉動地設置在所述的后輪支架(5)下部的后輪定向件(201)、開設在所述的后輪接頭(12)上的后輪定向槽(202)、設置于所述的后輪定向件(201)與所述的后輪支架 (5)下部之間的使得所述的后輪定向件(201)向下移并趨于進入所述的后輪定向槽內的后 輪定向彈性件(203),所述的第一牽引索(209)的另一端部與所述的后輪定向件(201)相連 接,所述的第一滑動件彈性件(206)的彈性力大于所述的后輪定向彈性件(203)的彈性力。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推把能換向的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具 有后輪支架管腔(212),所述的后輪控制機構位于所述的后輪支架管腔(212)內,所述的后 輪支架(5)上沿其長度方向開設置有第一導向槽(213),所述的第一導向槽(213)與所述的 后輪支架管腔(212)相連通,所述的第一抵觸部(207)插在所述的第一導向槽(213)內。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把能換向的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輪控制機構包括沿著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長度方向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的具有第二抵觸部(308)的第三滑動件(304)、設置于所述的第三滑動件(304)與所述的后輪支架(5) 之間的并使得所述的第三滑動件(304)具有向下移趨勢的第三滑動件彈性件(305)、一端 部與所述的第三滑動件(304)相連接的第三牽引索(310),所述的第三牽引索(310)的另一 端部與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相連接,所述的推桿(6)上并位于所述的第一轉軸(13)上方具 有第二撥動部(309),當所述的推桿(6)在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轉換的過程中,所 述的第二撥動部(309)與所述的第二抵觸部(308)相抵觸并位于所述的第二抵觸部(308) 的下方,使得所述的第三滑動件(304)向上移動。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推把能換向的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包括 滑動或轉動地設置在所述的前輪支架(4)下部的前輪定向件(301)、開設在所述的前輪接 頭(11)上的前輪定向槽(302)、設置于所述的前輪定向件(301)與所述的前輪支架(4)下 部之間的使得所述的前輪定向件(301)向下移并趨于進入所述的前輪定向槽(302)內的前 輪定向彈性件(303),所述的第三牽引索(310)的另一端部與所述的前輪定向件(301)相連 接,第三滑動件彈性件(305)的彈性力大于所述的前輪定向彈性件(303)的彈性力。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推把能換向的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具 有后輪支架管腔(212),所述的第三滑動件(304)包括第三滑動件本體(306)、套在所述的 后輪支架(5)上的滑套(307),所述的第二抵觸部(308)位于所述的滑套(307)上,所述的 第三滑動件本體(306)與所述的第三滑動件彈性件(305)位于所述的后輪支架管腔(212) 內,所述的前輪支架(4)上具有前輪支架管腔(313),所述的第三牽引索(310)穿過所述的 前輪支架管腔(313)后進入所述的后輪支架管腔(212)并與所述的第三滑動件本體(306) 的上部相連接,所述的后輪支架(5)上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第二導向槽(311),所述的第三 滑動件本體(306)與所述的滑套(307)之間連接有銷釘(312),所述的銷釘(312)滑動地插 在所述的第二導向槽(311)內。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推把能換向的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撥動部(309) 上具有導向面,當所述的推桿(6)在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轉換的過程中,所述的 導向面與所述的第二抵觸部(308)相抵觸。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把能換向的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車車架(1)包括 位于左右兩側部的側支架,連接在兩側的所述的側支架之間的連接架,每側的所述的側支架都包括所述的前輪支架(4)、所述的后輪支架(5)、所述的推桿(6),每個所述的前輪支架(4)下部相應地設置有所述的前輪組件(2),每個所述的后輪支架(5)下部相應地設置有所 述的后輪組件(3),每側的所述的前輪接頭(11)與相應側的所述的前輪支架(4)的下部之 間設置有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每側的所述的后輪接頭(12)與相應側的所述的后輪支架(5)的下部之間設置有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每側的所述的側支架上設置有僅用于控制所述的前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或處于 解鎖位置的所述的前輪控制機構、僅用于控制所述的后輪定向結構處于鎖定位置或處于解 鎖位置的所述的后輪控制機構,每側的所述的前輪控制機構與或所述的后輪控制機構與相 應側的所述的推桿(6)相連動動作。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把能換向的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轉軸(13)的 軸心線與水平面相平行。
專利摘要一種推把能換向的童車,其推車車架包括下端部連接有前輪組件的前輪支架、下端部連接有后輪組件的后輪支架、推桿,推桿具有位于座位的后上方與位于座位的前上方的位置,前輪組件包括與前輪支架相轉動連接的前輪接頭,前輪接頭與前輪支架之間設置有前輪定向結構,后輪組件包括與后輪支架相轉動連接的后輪接頭,后輪接頭與后輪支架之間設置有后輪定向結構,推車車架上設置有僅用于控制前輪定向結構的前輪控制機構、僅用于控制后輪定向結構的后輪控制機構,前輪控制機構與或后輪控制機構與推桿連動動作。前輪控制機構與后輪控制機構是兩個相互獨立的控制機構,前輪控制機構控制前輪定向結構,后輪控制機構控制后輪定向結構。
文檔編號B62B7/04GK201646809SQ201020106349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月29日
發(fā)明者何高軍, 董志中 申請人:好孩子兒童用品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拉萨市| 辽阳县| 萨迦县| 和平区| 台东市| 麟游县| 北海市| 两当县| 鲁甸县| 宾川县| 黔江区| 温州市| 平武县| 青岛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丰宁| 伊吾县| 吉林省| 手机| 澜沧| 巴马| 巴林右旗| 调兵山市| 武清区| 邯郸县| 武汉市| 民和| 尚义县| 乌鲁木齐县| 保亭| 武川县| 湄潭县| 久治县| 台前县| 南投县| 迁西县| 清水河县| 大连市| 察隅县| 通江县|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