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支撐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車輛,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車輛支撐梁。
(b)相關技術說明通常,車輛的支撐梁支撐車輛的彈簧重量和后軸,且其兩端都彎成弓形。
具體地說,車輛的支撐梁包括槽形上面板和槽形下面板,并且上面板和下面板彼此焊接在一起。
此外,在上面板和下面板的每個中間部分上形成有四個螺栓孔,從而將后軸安裝在其上。此外,后軸位于上面板的中間部分上,兩個U形螺栓插入到螺紋孔中,然后通過將四個螺母連接到其上,將后軸安裝到支撐梁上。在此,后軸包括一個殼體,以及一個可旋轉地布置在殼體中的軸。
此外,為了在連接處加強上面板和下面板,將由加強金屬制成的上板焊接到上面板中央部分的頂部,且將由加強金屬制成的下板焊接到下面板中央部分的底部。
然而,這種傳統(tǒng)車輛支撐梁可能會有下列問題。
在將螺栓插入螺栓孔后、螺母分別連接到U形螺栓兩端的情況下,由于其連接力,可能會使上面板和下面板彎曲。
此外,由于這種彎曲,上、下面板螺栓孔和螺栓之間的縫隙變大,從而螺栓的剛度可能會降低。
上述在該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加深對發(fā)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能含有不構成在該國中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致力于提供一種車輛支撐梁,其具有防止產生彎曲的優(yōu)點。
一種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案的車輛支撐梁包括第一支撐部件,其一端彎曲成弓形;第二支撐部件,其一端彎曲成弓形;以及安裝部件,第一支撐部件的另一端布置在安裝部件的一端上,第二支撐部件的另一端布置在安裝部件的另一端上,且后軸安裝在安裝部件上。
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安裝部件包括由剛性材料形成的主體;在主體上形成的多個連接孔,用以用安裝螺栓將后軸裝到主體上;在主體上形成的第一突起,且其插入第一支撐部件另一端的內表面;以及在主體上形成的第二突起,且其插入第二支撐部件另一端的內表面。
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多個通孔進一步形成在后軸下方的主體上。
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主體的形狀為矩形平行管,且第一和第二突起為矩形且是中空的。
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安裝部件還包括一體地形成在主體側面的連接部分,該連接部分用以與懸架相連。
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案的車輛支撐梁包括第一布置部件,其安裝在第一支撐部件的另一端部,從而在其上布置第一吸收部件;以及第二布置部件,其安裝在第二支撐部件的另一端部,從而在其上布置第二吸收部件。
圖1是一個立體圖,表示一個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案的車輛支撐梁。
圖2是一個俯視立體圖,表示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案的車輛支撐梁的安裝部件。
圖3是一個仰視立體圖,表示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案的車輛支撐梁的安裝部件。
圖4表示將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案的車輛支撐梁安裝到車輛主要部分上的狀態(tài)。
<附圖中主要部件附圖標記的說明>
10后軸 100第一支撐部件110第一布置部件300第二支撐部件310第二布置部件500安裝部件510主體530連接孔540第一突起550第二突起560通孔570連接部分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附圖,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實現本發(fā)明,將對本發(fā)明作出說明。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所述的實施方案可以以多種不同方式修改而不超出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
圖1是一個立體圖,表示一個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案的車輛支撐梁。
一個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案的車輛支撐梁用于支撐車輛的彈簧重量和后軸,如圖1所示,且其包括一個第一支撐部件100,一個第二支撐部件300,和一個安裝部件500。
第一和第二支撐部件100和300分別包括一個彎成弓形的端部。此外,第一和第二支撐部件100和300中的每一個都包括一個上面板(圖中未表示)和一個下面板(圖中未表示),且上下面板彼此焊接在一起。
第一支撐部件300的另一端布置在安裝部件500的一端上,第二支撐部件300的另一端布置在安裝部件500的另一端上,且后軸(參考圖4中的“10”)與安裝部件500相連。
由于后軸10與分別提供的安裝部件500相連,因此第一支撐部件100和第二支撐部件300不會受由連接產生的連接力影響。結果,由于不會產生彎曲,因此可以保持安裝螺栓(參考圖4中的“13”)的剛度。
圖2是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案的車輛支撐梁中安裝部件的俯視立體圖。圖3是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案的車輛支撐梁中安裝部件的仰視立體圖。
下面將參考圖2和3詳細說明安裝部件500。
安裝部件500可以包括一個主體510,多個連接孔530,一個第一突起540,和一個第二突起550。
主體510由剛性材料制成,且具有堅固的形狀。此外,為了減輕安裝部件500的重量并加強該部件,可以在后軸10下方的主體中形成多個通孔560。
主體510中形成有多個連接孔530,從而通過安裝螺栓13將后軸10安裝到主體510上。更詳細地說,多個連接孔530可以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連接孔531,532,533和534,且每個安裝螺栓13可以是U形。
第一突起540形成在主體510上,且其插入第一支撐部件100另一端的內表面。
第二突起550形成在主體510上,且其插入第二支撐部件300另一端的內表面。
此外,主體510的形狀可以為矩形平行管,且第一和第二突起540和550為矩形且是中空的,從而降低安裝部件的重量,并增強第一和第二突起540和550的剛度。
圖4表示將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案的車輛支撐梁安裝到車輛主要部分上的狀態(tài)。
上述安裝部件500,如圖1和4所示,還可以包括一體地形成在主體510側面的連接部分570,從而與懸架70相連。
此外,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案的支撐梁,如圖4所示,還可以包括一個第一布置部件110和一個第二布置部件310。第一布置部件110安裝在第一支撐部件100的另一端部,從而在其上布置一個第一吸收部件31(即,一個空氣彈簧)。第二布置部件310安裝在第二支撐部件300的另一端部,從而在其上布置一個第二吸收部件32(即,一個空氣彈簧)。
下面將參考圖1-4說明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案車輛支撐梁的安裝步驟。
第一支撐部件100插在形成在安裝部件500一端的第一突起540上,且第一支撐部件100焊接到安裝部件500上。第二支撐部件300插在形成在安裝部件500另一端的第二突起550上,且第二支撐部件300焊接到安裝部件500上。
此外,底部座12布置在安裝部件500上端上,而后軸10布置在底部座12上。上部座11布置在后軸10上端上,而U形螺栓13與其相連。
第一空氣彈簧31布置在第一布置部件110上,而第二空氣彈簧32布置在第二布置部件310上。
懸架70與連接部分570相連。
車身框架20布置在第一空氣彈簧31和第二空氣彈簧32上。
如前所述,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案的車輛支撐梁可以具有下列優(yōu)點。
根據本發(fā)明該實施方案,由于后軸與分別提供的安裝部件相連,第一支撐部件和第二支撐部件不會受到由連接產生的連接力的影響。從而,由于不會產生彎曲,因此可以保持安裝螺栓的剛度。
此外,根據本發(fā)明該實施方案,由于不需要設置用于加強上、下面板的上、下板,因此可以降低重量和成本。
盡管民已經結合現有的實施方案對本發(fā)明作了說明,但可以理解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公開的實施方案。相反,本發(fā)明涵蓋各種包括在下文所附的權利要求的精神與范圍中的變形和等效設計。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支撐梁,包括第一支撐部件,其一端彎曲成弓形;第二支撐部件,其一端彎曲成弓形;以及安裝部件,第一支撐部件的另一端布置在安裝部件的一端上,第二支撐部件的另一端布置在安裝部件的另一端上,且后軸安裝在安裝部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梁,其中安裝部件包括由剛性材料形成的主體;在主體上形成的多個連接孔,用以用安裝螺栓將后軸裝到主體上;在主體上形成的第一突起,且其插入第一支撐部件另一端的內表面;及在主體上形成的第二突起,且其插入第二支撐部件另一端的內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撐梁,其中多個通孔進一步形成在后軸下方的主體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撐梁,其中主體的形狀為矩形平行管;且第一和第二突起為矩形且是中空的。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撐梁,其中安裝部件還包括一體地形成在主體側面的連接部分,該連接部分用以與懸架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梁,還包括第一布置部件,其安裝在第一支撐部件的另一端部,從而在其上布置第一吸收部件;和第二布置部件,其安裝在第二支撐部件的另一端部,從而在其上布置第二吸收部件。
全文摘要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車輛支撐梁包括第一支撐部件,第二支撐部件,以及安裝部件。第一支撐部件的一端彎曲成弓形;而第二支撐部件的一端彎曲成弓形。第一支撐部件的一端布置在安裝部件的一端上,第二支撐部件的另一端布置在安裝部件的另一端上,而后軸安裝在安裝部件上。
文檔編號B62D21/11GK1982138SQ200510131880
公開日2007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2月12日
發(fā)明者李龍洙, 孫太映 申請人: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