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利用前后壓力驅(qū)動的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
一般的自行車通常都是采用腳踏板的方式驅(qū)動前進的,這種自行車沒有速度感和產(chǎn)生的驅(qū)動力也很小,騎車者尤其是小孩子們覺得很吃力,腿也很容易疲勞,而且在上坡時容易向后下滑,安全性能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性能好、不用腳踏板而是利用其本身產(chǎn)生的前后壓力來驅(qū)動的自行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shù)措施實現(xiàn)其包括主車架、前叉、后叉、車把、鞍座、前叉支架、前輪和后輪,其中車把安裝在前叉上,前叉與前叉支架焊接成為一體,前輪安裝在前叉上,后輪安裝在后叉上,鞍座安裝在主車架的后端;所述的主車架呈“T”字型,主車架的下方設(shè)有兩條相互平行的支撐桿,主車架的前端與前叉活動連接,后端與后叉活動連接,后叉上安裝有兩個并列的后輪;主車架的兩條支撐桿的末端安裝有一齒輪軸,在齒輪軸的兩端安裝有兩個中間輪,齒輪軸的中間固定有兩個齒輪,兩個齒輪間留有一定的間隔;所述的齒輪分別掛有一鏈條,其中一齒輪從上面掛住鏈條,另一齒輪從下面掛住鏈條;在所述的前叉支架與后叉間安裝有一活動桿及兩個齒輪固定架,齒輪固定架上分別裝有兩個固定齒輪;兩鏈條各與齒輪固定架上的固定齒輪套連。
本實用新型前叉支架與主車架前端之間安裝有彈簧保護蓋,其內(nèi)裝有緩沖彈簧;在前叉支架與后叉之間安裝有一鏈蓋裝置,鏈蓋裝置包括上鏈蓋和下鏈蓋,上下鏈蓋通過下鏈蓋中所設(shè)的直角槽相互扣合連接,鏈蓋裝置將活動桿及鏈條包在其內(nèi)。
本實用新型不采用腳踏板形式,而是利用鞍座和車把所產(chǎn)生的壓力向前移動。當使用者騎上自行車,因鞍座受到人體的重量,使后叉向后移動的同時前叉也會因壓力而移動,設(shè)置在鏈蓋里面的鏈條帶動其中一個中間齒輪旋轉(zhuǎn)一圈,使固定在齒輪軸上的中間輪向前行進,而另一測的中間齒輪空轉(zhuǎn)一圈,活動桿保持一定的前進步伐并始終向同一方向活動,這時彈簧保護蓋里面設(shè)置的緩沖彈簧會減輕對前叉的沖擊使前叉輕松地來回活動,如此反復進行動作,就會驅(qū)動自行車往前移動。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強化全身運動的自行車,特別是對正在長身體的小孩的健康和發(fā)育有相當大的幫助,能引發(fā)好奇心,精神上得到健康和愉悅,而且騎上坡時能防止下滑給使用者增加了安全性,比行進時還要舒適。
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附帶的鏈蓋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附帶的齒輪軸和鏈條的活動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附帶的鏈蓋示意圖;圖6是在圖5中沿A-A線的剖面圖;圖7a是本實用新型的驅(qū)動狀態(tài)示意圖;圖7b是本實用新型的再驅(qū)動狀態(tài)示意圖。
如
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利用前后壓力驅(qū)動的自行車,包括主車架20、前叉21、后叉22、車把24、鞍座29、前叉支架31、前輪26和后輪28,其中車把24安裝在前叉21上,前叉21與前叉支架31焊接成為一體,腳墊板25垂直固定在前叉支架31上,前輪26安裝在前叉21上,后輪28安裝在后叉22上,鞍座29通過鞍座螺絲19安裝在主車架20的后端,前叉支架31與主車架20前端之間安裝有彈簧保護蓋32、32′,其內(nèi)裝有緩沖彈簧30;主車架20呈“T”字型,主車架20的下方設(shè)有兩條相互平行的支撐桿,主車架20的前端通過前方螺絲15與前叉21活動連接,后端通過后方螺絲18與后叉22活動連接,后叉22上安裝有兩個并列的后輪28;主車架20的兩條支撐桿的末端安裝有一齒輪軸33,在齒輪軸33的兩端安裝有兩個中間輪27,齒輪軸33的中間固定有兩個齒輪35、35′,兩個齒輪35、35′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隔;齒輪35、35′分別掛有一鏈條34′、34,其中左齒輪35′從上面掛住鏈條34,右齒輪35從下面掛住鏈條34′,如圖4所示;前叉支架31與后叉22間通過活動螺絲16、17安裝有一活動桿39及兩個齒輪固定架37、37′,齒輪固定架37、37′上分別裝有兩個固定齒輪38、38″、38′、38;兩鏈條34、34′各與齒輪固定架37、37′上的固定齒輪38、38″、38′、38套連,如圖3所示;在前叉支架31與后叉22之間安裝有一鏈蓋裝置,鏈蓋裝置包括上鏈蓋23′和下鏈蓋23,上下鏈蓋23′、23通過下鏈蓋23中所設(shè)的直角槽36相互扣合連接,鏈蓋裝置將活動桿39及鏈條34、34′包在其內(nèi),如圖5、6所示。
如圖7a、7b所示,當自行車行進時為了把前后輪26、28輕松自如地移動,中間輪27要始終接觸在地面,前輪26或后輪28處于稍微離開地面的狀態(tài)。如圖7a所示,當后輪28接觸地面時前輪26會離開地面,這時前叉支架25和后叉22很容易地移動;如圖7b所示,踩住腳墊板25一邊向前起身一邊拉起車把24,后輪28就會離開地面向前移動。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說明的范圍之內(nèi),在重點原理不變的情況之下可以設(shè)計出多種多樣的款式,這些款式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利用前后壓力驅(qū)動的自行車,包括主車架(20)、前叉(21)、后叉(22)、車把(24)、鞍座(29)、前叉支架(31)、前輪(26)和后輪(28),其中車把(24)安裝在前叉(21)上,前叉(21)與前叉支架(31)焊接成為一體,前輪(26)安裝在前叉(21)上,后輪(28)安裝在后叉(22)上,鞍座(29)安裝在主車架(20)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車架(20)呈“T”字型,主車架(20)的下方設(shè)有兩條相互平行的支撐桿,主車架(20)的前端與前叉(21)活動連接,后端與后叉(22)活動連接,后叉(22)上安裝有兩個并列的后輪(28);主車架(20)的兩條支撐桿的末端安裝有一齒輪軸(33),在齒輪軸(33)的兩端安裝有兩個中間輪(27),齒輪軸(33)的中間固定有兩個齒輪(35、35′),兩個齒輪(35、35′)間留有一定的間隔;所述的齒輪(35、35′)分別掛有一鏈條(34′、34),其中一齒輪(35′)從上面掛住鏈條(34),另一齒輪(35)從下面掛住鏈條(34′);在所述的前叉支架(31)與后叉(22)間安裝有一活動桿(39)及兩個齒輪固定架(37、37′),齒輪固定架(37、37′)上分別裝有兩個固定齒輪(38、38″、38′、38);兩鏈條(34、34′)各與齒輪固定架(37、37′)上的固定齒輪(38、38″、38′、38)套連。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前后壓力驅(qū)動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前叉支架(31)與主車架(20)前端之間安裝有彈簧保護蓋(32、32′),其內(nèi)裝有緩沖彈簧(30)。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前后壓力驅(qū)動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在前叉支架(31)與后叉(22)之間安裝有一鏈蓋裝置,鏈蓋裝置包括上鏈蓋(23′)和下鏈蓋(23),上下鏈蓋(23′、23)通過下鏈蓋(23)中所設(shè)的直角槽(36)相互扣合連接,鏈蓋裝置將活動桿(39)及鏈條(34、34′)包在其內(nèi)。
專利摘要一種利用前后壓力驅(qū)動的自行車,包括主車架、前叉、后叉、車把、鞍座、前叉支架、前輪和后輪,所述的主車架呈“T”字型,主車架的前端與前叉活動連接,后端與后叉活動連接,后叉上安裝有兩個并列的后輪;主車架的兩條支撐桿的末端安裝有一齒輪軸,在齒輪軸的兩端安裝有兩個中間輪,齒輪軸的中間固定有兩個齒輪,所述的齒輪分別掛有一鏈條。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強化全身運動的自行車,而且騎上坡時能防止下滑。
文檔編號B62K5/00GK2447271SQ0025795
公開日2001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00年10月2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0年8月29日
發(fā)明者辛在春, 崔剛豪 申請人:辛在春, 崔剛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