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貯存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備撓性容器的流體貯存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專利文獻I中,以得到一種能夠將容積可變的燃料箱在不阻礙燃料箱的變形的情況下安裝于車身的燃料箱安裝結構為課題(
[0005]、摘要)。為了解決該課題,專利文獻I的燃料箱14具有箱上層部16及箱下層部18和它們之間的箱伸縮部20。箱伸縮部20通過燃料箱14的內壓上升而伸長,使燃料箱14的容積增加。在箱上層部16的上方,且在底板34上設有退讓部44來構成膨脹允許空間46,因此燃料箱14的容積增加不受阻礙(摘要、圖Do
[0003]在先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025257號公報
[0006]如上述那樣,在專利文獻I中,通過具有箱伸縮部20來對燃料箱14賦予撓性,從而實現撓性容器。另外,在專利文獻I中,設置允許燃料箱14的箱伸縮部20膨脹的膨脹允許空間46 (摘要、圖1)。在箱伸縮部20由比較柔軟的原料構成的情況下,假想燃料箱14由退讓部44引導。在車輛等那樣比較頻繁地發(fā)生振動、位移的結構中,可能在箱伸縮部20等中產生扭曲,使燃料箱14發(fā)生劣化。
[0007]另外,由于箱伸縮部20的形狀不穩(wěn)定,因此即便想根據燃料箱14的形狀來檢測燃料箱14內的燃料(或流體)的余量,也不能高精度地檢測燃料(流體)的量。
【發(fā)明內容】
[0008]本發(fā)明考慮到這樣的課題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實現避免撓性容器的位置錯動及高精度地檢測撓性容器內的流體的量中的至少一方的流體貯存裝置。
[0009]本發(fā)明的流體貯存裝置具備:撓性容器,其形成有供流體注入的注入口及將所述流體排出的排出口,且根據內部的所述流體的量而進行伸縮;以及引導機構,其伴隨著所述撓性容器的伸縮而將所述撓性容器呈直線狀地引導,所述流體貯存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導機構包括:引導柱,其與所述撓性容器相鄰且呈直線狀地延伸;以及滑塊,其具有供所述引導柱插入的引導孔,且形成在所述撓性容器的上緣部。
[0010]根據本發(fā)明,當撓性容器伸縮時,在撓性容器上形成的滑塊由引導柱呈直線狀地引導。因此能夠防止撓性容器的位置錯動。
[0011]另外,根據本發(fā)明,撓性容器經由滑塊而由引導柱支承。因此,能夠提高與流體的量的增減對應的撓性容器的姿態(tài)的變化的再現性。因此,在根據撓性容器的姿態(tài)來檢測流體的量的情況下,能夠高精度地檢測流體的量。
[0012]還可以是,所述滑塊的至少一部分由導電體構成,所述流體貯存裝置還具有:收容體,其收容所述撓性容器;位置檢測器,其形成在所述收容體側來檢測所述導電體的位置;以及余量計算部,其基于所述導電體的位置來計算所述流體的余量。
[0013]由此,能夠根據與實際的流體的余量對應的撓性容器的收縮程度來檢測流體的余量。因此,與例如基于流體的注入量與排出量之差來檢測流體的余量的結構相比,能夠提高精度。另外,在與檢測流體的余量的其他的余量傳感器組合的情況下,能夠提高檢測精度或實現失效保護。
[0014]還可以是,在所述流體為液體的情況下,所述撓性容器在所述液體填充滿的狀態(tài)下,上表面為平面狀,所述流體貯存裝置具備:氣體排出閥,其配置在所述撓性容器的所述上表面,將存在于所述撓性容器內的氣體排出;以及上表面形狀限制機構,其以使所述上表面中的配置有所述氣體排出閥的部位即閥配置部位比所述上表面的其他部位高的方式限制所述上表面的形狀。
[0015]根據上述結構,能夠使撓性容器的上表面內側的氣體集中于氣體排出閥。因此,在液體為揮發(fā)性的情況下,能夠抑制液體的揮發(fā)量。
[0016]所述上表面形狀限制機構還可以具有對所述閥配置部位向上方施力的施力構件。由此,即便在將氣體排出閥配置于上表面的情況下,也容易使閥配置部位成為相對高的位置。
[0017]還也可以是,所述撓性容器在所述流體填充滿的狀態(tài)下為以長方體形狀作為基調的形狀,所述引導柱與所述撓性容器的四角對應而設置,所述滑塊設置在所述撓性容器的各上角部。由此,撓性容器的形狀比較簡單,因而能夠簡便地進行撓性容器的制造,并且使向使用撓性容器的裝置內的收納容易。
[0018]發(fā)明效果
[0019]根據本發(fā)明,能夠實現避免撓性容器的位置錯動及高精度地檢測撓性容器內的流體的量中的至少一方。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表示搭載了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流體貯存裝置的車輛的簡要結構的圖。
[0021]圖2是簡要地表示所述流體貯存裝置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0022]圖3是簡要地表示所述流體貯存裝置的一部分的俯視圖。
[0023]圖4A?圖4C是表示上述實施方式中的流體貯存裝置的第一至第三狀態(tài)的圖。
[0024]圖5是用于對上述實施方式中的氣體排出機構的功能進行說明的圖。
[0025]符號說明:
[0026]12…流體貯存裝置20…燃料箱(撓性容器)
[0027]22…箱殼體(收容體)24…箱引導機構(引導機構)
[0028]30...氣體排出機構(上表面形狀限制機構)
[0029]40…上板部(上表面)50…燃料注入閥(注入口)
[0030]52…氣體排出閥54…排出口
[0031]80…引導柱82…滑塊
[0032]90…上緣部92…貫通孔(引導孔)
[0033]122…余量計算部
[0034]132…電壓傳感器(位置檢測器的一部分)
[0035]134…電流傳感器(位置檢測器的一部分)
[0036]150…螺旋彈簧(施力構件)200…燃料(流體)
[0037]202…空氣(氣體)Q…燃料的余量(流體的量)
【具體實施方式】
[0038]A.一實施方式
[0039][Al.結構]
[0040](A1-1.整體的結構)
[0041]圖1是表示搭載了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流體貯存裝置12的車輛10的簡要結構的圖。圖2是簡要地表示流體貯存裝置12的一部分的立體圖。圖3是簡要地表示流體貯存裝置12的一部分的俯視圖。在圖1?圖3及后述的圖4及圖5中,箭頭X1、X2表示流體貯存裝置12的前后方向,箭頭Y1、Y2表示流體貯存裝置12的左右方向,箭頭Ζ1、Ζ2表示流體貯存裝置12的上下方向。
[0042]流體貯存裝置12貯存作為車輛10的燃料(例如汽油)的液體。以下,也將流體貯存裝置12稱為燃料貯存裝置12或貯存裝置12。貯存裝置12具備撓性的燃料箱20 (撓性容器)、箱殼體22 (收容體)、箱引導機構24、燃料出入控制裝置26、余量檢測裝置28及氣體排出機構30。
[0043](Α1-2.燃料箱 20)
[0044]圖4Α?圖4C是表示本實施方式中的流體貯存裝置12的第一?第三狀態(tài)的圖。SP,圖4Α表示燃料200填充滿的狀態(tài)下的流體貯存裝置12的狀態(tài)。圖4Β表示燃料200填充滿約一半的狀態(tài)下的流體貯存裝置12的狀態(tài)。圖4C表示燃料200少的狀態(tài)下的流體貯存裝置12的狀態(tài)。
[0045]如圖1?圖4C所示,燃料箱20(以下也稱為“箱20”。)具備上板部40、下板部42及側壁部44。如圖2及圖3所示,上板部40以平板狀(主面為長方形形狀)為基調,例如由樹脂或金屬構成。如圖4Β及圖4C所示,上板部40具有撓性,根據來自外部的力而發(fā)生彈性變形。但是,如圖4Α所示,上板部40在燃料200 (流體、液體)填充滿的狀態(tài)下成為平面狀。
[0046]如圖2等所示,在上板部40上設有燃料注入閥50 (注入口)和氣體排出閥52。燃料注入閥50用于從外部(例如燃料供給裝置)向燃料箱20供給燃料200。氣體排出閥52用于將存在于箱20內的空氣202 (圖5)排出。氣體排出閥52構成氣體排出機構30的一部分。
[0047]下板部42與上板部40同樣地以平板狀(主面為長方形形狀)為基調,例如由樹脂或金屬構成。然而,與上板部40不同的是,其并不根據燃料200的余量Q[m3]而發(fā)生變形,因此未必一定需要具有撓性。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將燃料箱20內的燃料200向外部(例如發(fā)動機)供給,因此在下板部42上形成有排出口 54。在從該排出口 54起的流路56上設有燃料排出閥58 (排出口)及栗60,通過使栗60工作來從燃料箱20向供給發(fā)動機62燃料。
[0048]側壁部44以四方筒狀(俯視下為長方體狀)為基調,例如由樹脂或金屬構成。但是,如圖4A?圖4C所示,側壁部44由于呈折皺狀地變形,因此使用撓性比上板部40及下板部42大的構件。S卩,側壁部44具有伴隨著燃料箱20內的燃料200的減少而收縮,且伴隨著燃料200的增加而膨脹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