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交通工具用座椅滑軌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專利文獻1公開了相關(guān)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滑軌裝置。該相關(guān)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滑軌裝置具有固定軌道、可動軌道、輥。固定軌道形成為具有底壁以及與底壁平行的頂壁的大致“U”字狀的截面,并且該固定軌道的左右的開口側(cè)邊向?qū)χ梅较騼?nèi)側(cè)彎曲而形成??蓜榆壍涝陂L度方向上的兩端部設置有在底壁上轉(zhuǎn)動的輥,可動軌道以滑動自如的方式與固定軌道卡合而沿著固定軌道滑動。固定軌道被支撐在車體上。可動軌道支撐著座椅。
現(xiàn)有技術(shù)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127270號公報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上述相關(guān)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滑軌裝置中,固定軌道被支撐在車體上。因此,在車體的尺寸精度并非如設計值那樣的情況下,存在由于將固定軌道固定在車體上而使得固定軌道本身變形的情況。另外,也可能存在如下情況:與固定軌道卡合的可動軌道本身以及固定軌道本身的尺寸精度并非如設計值那樣。在這樣的情況下,利用輥來對與固定軌道卡合的可動軌道施加偏置的載荷,從而存在可動軌道不能相對于固定軌道順暢的滑動的情況。而且,由于對鎖定部向始終卡合方向施力,因此反作用力經(jīng)由鎖定部而施加到可動軌道側(cè),可動軌道有可能會偏離固定軌道,該鎖定部以與在固定軌道上形成多個的鎖定孔卡合脫離自如的方式被移動操作。在這樣的情況下,輥對固定軌道的面壓力高,滑動阻力變大。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交通工具用座椅滑軌裝置,即使固定軌道以及可動軌道變形為非如設計那樣的狀態(tài),即使施加于鎖定部的反作用力施加于可動軌道,與該固定軌道卡合的可動軌道也能夠順暢的滑動。
本發(fā)明的主旨是提供一種交通工具用座椅滑軌裝置,具有:固定軌道,該固定軌道具有底壁和具有開口的與底壁平行的頂壁,該固定軌道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成為“U”字狀;可動軌道,該可動軌道的一部分配置在固定軌道內(nèi),該可動軌道能夠沿著固定軌道移動;主輥,在可動軌道的長度方向上的兩端部沿著可動軌道的寬度方向被獨立地設置,該主輥具有通過可動軌道的移動而能夠在底壁上轉(zhuǎn)動的接觸部;以及副輥,設置于可動軌道的長度方向上的兩端部,并且通過可動軌道的移動而能夠在固定軌道的所述頂壁上轉(zhuǎn)動,接觸部以及底壁的與接觸部面對的部分分別形成為在頂壁側(cè)具有中心部的圓弧狀,底壁的與接觸部面對的部分的圓弧的半徑大于接觸部的圓弧的半徑。
另外,也可以在所述主輥與所述可動軌道之間插入設置有彈簧墊圈。
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固定軌道的底壁的與接觸部面對的部分的圓弧的半徑大于主輥的接觸部的圓弧的半徑。因此,即使固定軌道以及可動軌道變形為非如設計那樣的狀態(tài),即使對鎖定部施加的反作用力施加于可動軌道,由于在固定軌道的底壁上轉(zhuǎn)動的可動軌道的主輥是點接觸,因此可動軌道能夠在固定軌道上順暢的滑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滑軌裝置的可動軌道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可動軌道和組裝了該可動軌道的固定軌道等的與圖1所示箭頭A-A對應的放大剖視圖。
圖3是圖1的箭頭DA所示的仰視圖。
圖4是示出組裝到圖1的可動軌道上的可動部件類的省略了可動軌道的立體圖。
圖5是圖4的箭頭DB所示的側(cè)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提供一種交通工具用座椅滑軌裝置,即使固定軌道以及可動軌道變形為非如設計那樣的狀態(tài),即使施加于鎖定部的反作用力施加于可動軌道,與該固定軌道卡合的可動軌道也能夠順暢的滑動這樣的目的通過下面的結(jié)構(gòu)來實現(xiàn)。即,交通工具用座椅滑軌裝置具有:固定軌道,其具有底壁和與底壁平行的頂壁,該頂壁具有開口,該固定軌道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成為“U”字狀;可動軌道,其一部分配置在固定軌道內(nèi),該可動軌道能夠沿著固定軌道移動;主輥,其在可動軌道的長度方向上的兩端部,沿著可動軌道的寬度方向獨立設置,該主輥具有通過可動軌道的移動而能夠在底壁上轉(zhuǎn)動的接觸部;以及副輥,其設置于可動軌道的長度方向上的兩端部,該副輥通過可動軌道的移動而能夠在固定軌道的所述頂壁上轉(zhuǎn)動。通過使得接觸部以及底壁的與接觸部面對的部分分別形成為在頂壁側(cè)具有中心部的圓弧狀,底壁的與接觸部面對的部分的圓弧的半徑大于接觸部的圓弧的半徑,從而使得接觸部與底壁始終點接觸。
下面,根據(jù)圖1~圖5針對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滑軌裝置1進行說明。交通工具用座椅滑軌裝置1具有固定軌道2、可動軌道3、主輥5、5、以及副輥8。
固定軌道2形成為截面呈大致“U”字狀,具有底壁6、從底壁6的兩端部向上側(cè)UP豎立設置的側(cè)壁15、15以及通過從側(cè)壁15、15的頂部向內(nèi)側(cè)彎曲而與底壁6大致平行的相互對置且延伸設置的頂壁4、4。在頂壁4、4的自由端形成有開口側(cè)邊2a、2a,該開口側(cè)邊2a、2a劃分出可動軌道3的后述的平板部3d能夠通過的間隙(開口)。在底壁6的兩端部設置有呈大致斜面狀的斜面部6a、6a。斜面部6a、6a具有凹部,該凹部是在上側(cè)UP具有中心部的圓弧(例如半徑R1為25毫米)狀的凹部。
可動軌道3通過擠壓成型而形成具有倒“T”字狀的截面的T字部3a和與T字部3a相連結(jié)且在T字部3a的下側(cè)LWR形成的側(cè)部3b。在可動軌道3的T字部3a的凸緣部3c的左右中央且向上側(cè)UP延伸的平板部3d上結(jié)合有未圖示的公知的座椅坐墊框架??蓜榆壍?的側(cè)部3b、凸緣部3c、平板部3d的下側(cè)LWR的部分被配置在固定軌道2內(nèi)。平板部3d的下側(cè)LWR的部分在固定軌道2的開口側(cè)邊2a、2a內(nèi)沿著固定軌道2向著前側(cè)FR以及后側(cè)RR滑動自如。
主輥5、5以能夠旋轉(zhuǎn)的方式被支撐在可動軌道3在長度方向上的兩端部,即,被支撐在可動軌道3的前側(cè)FR以及后側(cè)RR的端部。更具體而言,主輥5、5在形成于可動軌道3的前側(cè)FR以及后側(cè)RR的端部的凹側(cè)部3e、3e、凹天頂部3f內(nèi),從左右兩側(cè)組裝,即從寬度方向組裝。主輥5、5經(jīng)由被壓入到在可動軌道3的側(cè)部3b、3b形成的凹部3j、3j中的銷14而以能夠旋轉(zhuǎn)的方式被軸支撐在可動軌道3上。在主輥5、5的頭部5a、5a與可動軌道3的凹側(cè)部3e、3e之間插入設置有彈簧墊圈13、13,該彈簧墊圈13、13向使頭部5a、5a從凹側(cè)部3e、3e離開的方向始終施力而成,主輥5、5在端部5c、5c相互被壓接。彈簧墊圈13的貫穿孔13a被銷14貫穿支撐。在主輥5、5的頭部5a、5a側(cè)設置有呈大致斜面狀突出的接觸部5b、5b。接觸部5b,5b具有凸部,該凸部是在上側(cè)UP具有中心部的圓弧(例如半徑R2為20毫米)狀的凸部。因此,接觸部5b、5b與在固定軌道2上形成的底壁6的斜面部6a、6a始終點接觸,通過可動軌道3的移動而在斜面部6a、6a上順暢的轉(zhuǎn)動。
托架7、7兩者都是形成為開口朝向上側(cè)UP的截面呈“U”字狀。托架7、7的側(cè)壁7a、7a被支撐為將銷10壓入到在可動軌道3的側(cè)部3b形成的貫穿孔(未圖示)以及在托架7形成的貫穿孔7g中,并橫跨可動軌道3的側(cè)部3b。通過這樣的結(jié)構(gòu),這兩者的托架7、7以上下旋轉(zhuǎn)自如的方式被軸支撐在可動軌道3上。
上側(cè)UP呈弓形的(向下側(cè)LWR凹陷)的桿7c、7c以延伸的方式壓接在托架7、7的一端部7d、7d而設置。桿7c通過安裝在可動軌道3上的緩沖器11而始終向著圖5的空心箭頭Y1所示的下側(cè)LWR被按壓。也就是說,如圖5所示,緩沖器11始終對托架7、7賦予以銷10為中心的順時針方向的旋轉(zhuǎn)作用力。
副輥8經(jīng)由軸部8a、8a以上下旋轉(zhuǎn)自如的方式被軸支撐在托架7、7上,且能夠在固定軌道2的頂壁4、4上轉(zhuǎn)動,該軸部8a、8a被軸支撐于在托架7、7的另一端部7e、7e形成的的貫穿孔7f、7f中。托架7、7的一端部7d利用緩沖器11而始終向著圖5的空心箭頭Y1所示的下側(cè)LWR被按壓,從而如圖5中黑色箭頭Y2所示,副輥8始終壓接在頂壁4上。在可動軌道3的側(cè)部3b形成有容置(對應日語:逃げ)部3g、3g,以便容置副輥8。緩沖器11具有被保持在可動軌道3上的保持部11a和將托架7、7的一端部7d從上側(cè)UP向下側(cè)LWR按壓的主體部11b。在托架7、7的桿7c、7c上形成的突部7h、7h卡合于在可動軌道3的側(cè)部3b形成的凹部3h中。由此,可動軌道3和托架7、7被定位。
滑動鎖定裝置12具有:軸12e,其被軸支撐在可動軌道3上;操作桿12a,其沿著水平方向被支撐在軸12e上;鎖定部12c,,其利用操作桿12a而以與固定軌道2的未圖示的鎖定孔卡合脫離自如的方式被移動操作;螺旋彈簧12b,其卡合支撐在平板部3d上,以便對鎖定部12c向卡合方向施力(向著圖4的空心箭頭F方向施力。);軸部12d,其被軸支撐在鎖定部12c上;以及桿12f,其將軸部12d以及軸12e連結(jié)起來。通過使得相對于滑動鎖定裝置12而配置于可動軌道3的長度方向上的前側(cè)FR的其中一個托架7的桿7c的彈簧常數(shù)比相對于滑動鎖定裝置12而配置于可動軌道3的長度方向上的后側(cè)RR的另一個托架7的桿7c的彈簧常數(shù)大,從而可減少可動軌道3的上下?lián)u動。另外,即使是在乘客坐在被支撐于座椅坐墊框架上的座椅上的狀態(tài)下,可動軌道3也能夠順暢的前后移動。另外,乘客靠在構(gòu)成座椅的未圖示的公知的靠背上,由此而產(chǎn)生的施加于靠背的后倒載荷,通過桿7c柔軟地彎曲而能夠柔和地承受。
在本實施方式中,固定軌道2的底壁6的兩端部的斜面部6a、6a具有半徑R1的圓弧狀的凹部,主輥5、5的接觸部5b、5b具有半徑R2的圓弧狀的凸部。當使得可動軌道3移動時,主輥5、5的接觸部5b、5b在底壁6的斜面部6a、6a上轉(zhuǎn)動。在斜面部6a、6a形成的圓弧的半徑R1大于在接觸部5b、5b形成的圓弧的半徑R2。因此,固定軌道2的底壁6的斜面部6a、6a與在斜面部6a、6a上轉(zhuǎn)動的可動軌道3的主輥5、5的接觸部5b、5b點接觸。其結(jié)果是,即使固定軌道2以及可動軌道3變形為非如設計那樣的狀態(tài),即使由螺旋彈簧12b施加于鎖定部12c的反作用力施加于可動軌道3,可動軌道3也能夠在固定軌道2上順暢的滑動。
根據(jù)本實施方式,托架7、7由于桿7c、7c利用緩沖器(施力部)11而分別被按壓著,因此向著下側(cè)LWR始終被旋轉(zhuǎn)施力。所以,被軸支撐在托架7、7上的副輥8、8始終壓接在固定軌道2的頂壁4、4上。同時,被安裝在可動軌道3上的主輥5、5與固定軌道2的底壁6的斜面部6a、6a相接。因此,在副輥8、8與固定軌道2的頂壁4之間不產(chǎn)生間隙,成為難以產(chǎn)生噪音的狀態(tài)。所以,交通工具用座椅滑軌裝置1即使是受到伴隨著交通工具的行駛而產(chǎn)生的振動也不會產(chǎn)生噪音,或者難以產(chǎn)生噪音。
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由于在主輥5、5的頭部5a、5a與可動軌道3之間插入設置有彈簧墊圈13,因此即使固定軌道2以及可動軌道3變形為非如設計那樣的狀態(tài),由于在固定軌道2的底壁6的斜面部6a、6a上轉(zhuǎn)動的可動軌道3的主輥5、5的接觸部5b、5b為點接觸,因此可動軌道3也能夠在固定軌道2上順暢的滑動。
由于副輥8被預先組裝到托架7上,因此固定軌道2等的組裝生產(chǎn)線上的組裝工序變少。因此,各種構(gòu)件的組裝作業(yè)工序簡單化。
在上述的說明中,主輥5的接觸部5b形成為斜面狀,與固定軌道2的底壁6的兩端部的斜面部6a點接觸。但是,接觸部5b以及與接觸部5b點接觸的底壁6的部分的形狀并不特別限定。例如只要是接觸部5b成為凸狀的圓弧,底壁6的與接觸部5b面對的部分為凹狀的圓弧即可,也可以不是斜面狀。另外,不是在底壁6的兩端部,而是使得在底壁6的中央部側(cè)與接觸部5b點接觸也是可以的。
上面針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可以進行各種的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