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座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備輔助座位的座位裝置。
背景技術:
到目前為止,已知有這樣的座位裝置,該座位裝置具有在車寬方向上保持一定間隔排列著的兩個獨立座位和在可坐人的可坐位置時位于獨立座位之間的輔助座位(例如參考特開2001-47910號公報)。
在該座位裝置中,輔助座位的座墊連結在兩個獨立座位中一個獨立座位的座墊的側部。在輔助座位的座墊的下面安裝了支承處于可坐人位置中的輔助座位的支腳,該支腳在處于可坐人位置時能接觸到車廂底面。
然而,若支腳形成為接觸到車廂底面的樣子,支腳就要長出來這一部分。于是,在不使用輔助座位要將輔助座位收納起來的情況下,該支腳會帶來麻煩。
于是,便想到了將該支腳從輔助座位除去以消除該弊端的做法。然而,僅將輔助座位和獨立座位連結起來,則在例如輔助座位上加了很大的負荷的情況下,輔助座位恐怕會向下移動。所以有必要采用某種措施來防止輔助座位向下移動。
發(fā)明的內容本發(fā)明正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研究出來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包括輔助座位的座位裝置中,不用設置抵達車廂底面的支腳,便能限制例如在對輔助座墊施加較大的負荷的情況下輔助座墊向下移動這樣的技術。
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為一種座位裝置,其包括分別具有座墊且有一定間隔地排列在座位左右方向上的兩個獨立座位和具有輔助座墊的輔助座位,能夠在位于該獨立座位之間且可坐人的使用狀態(tài)和非使用狀態(tài)之間切換所述輔助座墊,該輔助座墊由所述獨立座位中位于一側的一側座位的所述座墊支承著。所述獨立座位中位于另一側的另一側座位的所述座墊,擁有限制所述使用狀態(tài)下的所述輔助座墊的所述另一側的部分下移的限制部。
這樣一來,因為另一側座位的座墊擁有限制使用狀態(tài)下的輔助座墊的另一側的部分下移的限制部,所以即使例如對輔助座墊施加較大的負荷,也能借助限制部來限制輔助座墊下移。因此,不用設置抵達車廂底面那么長的支腳,便能限制在對輔助座墊施加較大的負荷時輔助座墊下移。
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是這樣的,即在發(fā)明的所述第一方面中,所述另一側座位的所述座墊至少在左右兩側擁有骨架;所述骨架中位于所述一側的一側骨架上,設置了位于比所述使用狀態(tài)下的所述輔助座墊的底面還低的位置上且朝著所述一側突起的突起部作為所述限制部;所述輔助座墊的底面上,設置了當該輔助座墊處于所述使用狀態(tài)時朝著所述突起部的上面延伸的支腳。
這樣一來,因為在構成另一側座位的座墊的一部分的一側骨架上設置了作為限制部的突起部,所以能夠使用另一側座位來將限制部具體化。
另外,所述輔助座墊的底面上,設置了當該輔助座墊處于所述使用狀態(tài)時朝著所述突起部的上面延伸的支腳。換句話說,使用狀態(tài)下的輔助座墊的支腳朝著突起部的上面延伸,未抵達車廂底面。因此,能夠縮短支腳的長度。
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是這樣的,即在發(fā)明的所述第二方面中,在所述突起部的上面和所述使用狀態(tài)下的所述輔助座墊的所述支腳的前端部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隔。
這樣一來,因為在突起部的上面和使用狀態(tài)下的輔助座墊的支腳的前端部留有一定的間隔,所以通常情況下突起部的上面和支腳的前端部不接觸。因此,能夠防止通常情況下由于突起部的上面與支腳的前端部接觸而產生聲音。
因為在突起部的上面和使用狀態(tài)下的輔助座墊的支腳的前端部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隔,所以能夠縮短支腳的長度。
發(fā)明的第四方面是這樣的,即在發(fā)明的所述第三方面中,所述使用狀態(tài)下的所述輔助座墊的就坐面與所述獨立座位的座墊的就坐面一樣高;所述輔助座墊的厚度比所述獨立座位的所述座墊的厚度薄。
這樣一來,因為輔助座墊的厚度比獨立座位的座墊的厚度薄,所以能夠謀求輔助座墊的小型化。
發(fā)明的第五方面是這樣的,在發(fā)明的所述第四方面中,所述一側座位的所述座墊,擁有形成有口朝上開的凹部的座墊底部、覆蓋該凹部并能自由地打開/關閉該凹部的活動座墊;所述輔助座墊的所述一側的部分連結在所述座墊底部上并由所述座墊底部支承,可轉動,做到將所述非使用狀態(tài)下的所述輔助座墊收納到所述凹部內時讓所述輔助座墊的底面朝上;所述非使用狀態(tài)下的所述輔助座墊的所述支腳的前端部所處的位置比處于關閉狀態(tài)的所述活動座墊的底面還低。
這樣一來,因為非使用狀態(tài)下的輔助座墊的支腳的前端部所在的位置比處于關閉狀態(tài)的活動座墊的底面還低,所以在將輔助座墊收納到凹部內的時候,沒有必要將支腳折疊起來。因此,能夠使支腳的結構甚至是輔助座墊的結構簡單化。
發(fā)明的第六方面是這樣的,在發(fā)明的所述第二到第五方面中,所述突起部的上面從所述另一側朝著所述一側上傾。
這樣一來,因為突起部的上面從另一側朝著一側上傾,所以與突起部的上面從另一側朝著一側下傾的那種情況相比,確實能夠借助突起部來限制輔助座墊下移。
—發(fā)明的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因為另一側座位的座墊擁有限制使用狀態(tài)下的輔助座墊的另一側的部分下移的限制部,所以即使例如對輔助座墊施加較大的負荷,也能借助限制部來限制輔助座墊下移。因此,不用設置抵達車廂底面那么長的支腳,便能限制在對輔助座墊施加較大的負荷時輔助座墊下移。
因為在構成另一側座位的座墊的一部分的一側骨架上設置了作為限制部的突起部,所以能夠使用另一側座位來將限制部具體化。
所述輔助座墊的底面上,設置了當該輔助座墊處于所述使用狀態(tài)時朝著所述突起部的上面延伸的支腳。換句話說,使用狀態(tài)下的輔助座墊的支腳朝著突起部的上面延伸,未達到車廂底面。因此,能夠縮短支腳的長度,在要將處于非使用狀態(tài)的輔助座墊收納起來的時候,支腳就不會妨礙收納了。
因為在突起部的上面和使用狀態(tài)下的輔助座墊的支腳的前端部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隔,所以通常情況下突起部的上面和支腳的前端部不接觸。因此,能夠防止通常情況下由于突起部的上面與支腳的前端部接觸而產生聲音。
因為在突起部的上面和使用狀態(tài)下的輔助座墊的支腳的前端部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隔,所以能夠縮短支腳的長度。
因為輔助座墊的厚度比獨立座位的座墊的厚度薄,所以能夠謀求輔助座墊的小型化,從而能夠縮小用以收納處于非使用狀態(tài)的輔助座墊的空間。
因為非使用狀態(tài)下的輔助座墊的支腳的前端部所在的位置比處于關閉狀態(tài)的活動座墊的底面還低,所以在將輔助座墊收納到凹部內的時候,沒有必要將支腳折疊起來。因此,能夠使支腳的結構甚至是輔助座墊的結構簡單化。
因為突起部的上面從另一側朝著一側上傾,所以與突起部的上面從另一側朝著一側下傾的那種情況相比,確實能夠借助突起部來限制輔助座墊下移。
圖1為一俯視圖,示出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涉及的車輛的幾排座位的布置情況。
圖2為第二排座位的立體圖。
圖3為輔助座位處于使用位置時的沿圖2中的A-A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4為輔助座位處于非使用位置時的沿圖2中的A-A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5為輔助座位的輔助靠背的正視圖。
圖6為突起部的變形例。
圖7示出了支腳接觸突起部的橡膠件的情況。
圖8為鉸鏈附近的立體圖。
圖9為鉸鏈附近的立體圖。
圖10為鉸鏈附近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涉及的汽車1,擁有設置在車1內的最前排的第一排座位10、設置在第一排座位10后方的第二排座位20、以及設置在第二排座位20后方的第三排座位30。第一排座位10由駕駛席11和助手席12構成。第二排座位20由布置在駕駛席11后方的第一獨立邊座21、布置在助手席12后方的第二獨立邊座22以及輔助用輔助座位23構成。第三排座位30由可坐兩名或者三名人員的長凳式座椅構成。
下面,詳細說明第二排座位20即本發(fā)明的特征。
如圖1~圖4所示,第一及第二獨立邊座21、22沿著車寬方向排列著,且相隔一定間隔。這些獨立邊座21、22間的空間可作走動空間來用。第一及第二獨立邊座21、22,分別由座墊21a、22a、安裝在座墊21a、22a后端部且可朝著座墊21a、22a的上面倒下去的靠背21b、22b構成。需提一下,本發(fā)明的一側座位對應于第二獨立邊座22,另一側座位對應于第一獨立邊座21。而且,在該實施例中,座位21、22左右方向與車寬方向一致。
座墊21a、22a,包括形成有口朝上開的收納凹部21c、22c的收納部分21d、22d;覆蓋該收納凹部21c、22c且能自由打開、關閉該收納凹部21c、22c的活動座墊21e、22e;沿著車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狀的左右側壁骨架21f、21p、22f、22p;以及支承著活動座墊21e、22e的左右的支承部21g、21g、22g、22g。而且,左右側壁骨架21f、21p、22f、22p及收納部分21d、22d等構成位于活動座墊21e、22e下方的座墊底部。收納部分21d、22d由樹脂制成?;顒幼鶋|21e、22e包括方框狀框架21h、22h及設置在方框狀框架21h、22h上的墊子21i、22i。
左右的支承部21g、21g、22g、22g的一端部(圖2中的上端部),分別經由沿車寬方向延伸的板狀部件21j、22j固定在方框狀框架21h、22h的前側。而且,左右的支承部21g、21g、22g、22g的另一端部(圖2中的下端部)分別構成為繞著沿車寬方向延伸的軸轉動的樣子。換句話說,支承部21g、21g、22g、22g的另一端部分別構成為能夠以沿車寬方向延伸的旋轉軸為中心旋轉的樣子。于是,借助讓左右的支承部21g、21g、22g、22g的另一端部繞著沿車寬方向延伸的旋轉軸旋轉,便能讓活動座墊21e、22e在開位置和關位置之間移動。當活動座墊21e、22e處于開位置時,收納凹部21c、22c便露出;而當活動座墊21e、22e處于關位置時,便由該活動座墊21e、22e將收納凹部21c、22c覆蓋起來。處于開位置的活動座墊21e、22e大致垂直于車廂底面。而且,為將處于開位置的活動座墊21e、22e維持在那一位置上,換句話說,為防止處于開位置的活動座墊21e、22e轉向前側而在獨立邊座21、22的前端部設置了沿車寬方向延伸的阻止用管21k、22k。
在第一獨立邊座21的左側(車寬方向左側,圖2~圖4中的右側)的側壁骨架21f的左側(第二獨立邊座22一側)面上,安裝了朝著左側突起的突起部24(參考圖3及圖4)。突起部24的橫斷面大致形成為“コ”狀,沿車前后方向延伸。突起部24從對側壁骨架21f的安裝側端部朝著前端部上傾。換句話說,從右側(車寬方向右側)朝著左側上傾。需提一下,本發(fā)明中的一側骨架與左側的側壁骨架21f相對應。本發(fā)明中的一側對應于左側,另一側對應于右側,限制部對應于突起部24。
第一獨立邊座21的左側面上安裝著覆蓋突起部24等的蓋子25。蓋子25的上面形成有孔25a(參考圖3及圖4),該孔25a由橡膠件25b覆蓋起來。
上述輔助座位23由輔助靠背23a、與該輔助靠背23a非為一體而設的輔助座墊23b構成。如圖5所示,輔助靠背23a包括在第一獨立邊座21的靠背21b的左側面的下側繞著沿車寬方向延伸的軸轉動的第一靠背23c、布置在第一靠背23c的上側且在第一靠背23c的上面繞著沿與車寬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軸轉動的第二靠背23d、以及作頭枕用的第三靠背23e。而且,因為當不使用輔助座位23時,兩獨立邊座21、22之間的空間可作為行走空間使用,所以將輔助靠背23a做得小一些(參考圖5)。而且,借助讓第一輔助靠背23c繞著沿車寬方向延伸的軸旋轉,并讓第二靠背23d繞著沿與車寬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軸旋轉,便能讓輔助靠背23a起輔助座位23的靠背的作用或者是起胳膊枕(arm rest)的作用。
如圖2~圖4所示,輔助座墊23b包括具有方框狀框架23f和設置在該方框狀框架23f上的墊子23g的座墊主體23h、支承該座墊主體23h而讓它繞著沿車前后方向延伸的軸旋轉的鉸鏈(hinge)26以及裝在座墊主體23h的底面(與人就坐的面相反的那一個面)的支腳27。
鉸鏈26的一端部(圖2及圖3中的上端部)經由板狀部件安裝在方框狀框架23f的左側。鉸鏈26的另一端部(圖2及圖3中的下端部)由接合到第二獨立邊座22的右側的側壁骨架22f的左側面的凸緣(flange)22l(參考圖8)支承,能夠以沿著車前后方向延伸的軸為中心旋轉。換句話說,座墊主體23h的左側部分通過鉸鏈26連結在座墊底部而由座墊底部支承,繞著沿車前后方向延伸的軸旋轉。具體而言,鉸鏈26的另一端部的前后端部分別用沿著車前后方向延伸的一根鉸鏈銷(未示)連結在凸緣22l上而由凸緣22l支承著,可旋轉(參看圖9)。借助讓該鉸鏈26的另一端部繞著沿車前后方向延伸的軸旋轉,便能夠讓座墊主體23h(輔助座墊23b)在位于兩獨立邊座21、22的座墊21a、22a之間且可就坐的規(guī)定的使用位置(參考圖3)、收納到第二獨立邊座22的收納凹部22c內且不能就坐的規(guī)定的非使用位置(參考圖4)之間移動。另外,鉸鏈26由鉸鏈蓋26a覆蓋;凸緣221由凸緣蓋22n覆蓋(參考圖10)。凸緣蓋22n上形成有兩個槽22o、22o,以便讓鉸鏈26的另一端部繞著沿車前后方向延伸著的軸旋轉。
需提一下,處于非使用位置的座墊主體23h的底面朝上(參考圖4)。為將處于使用位置的座墊主體23h保持在那一位置上,換句話說,為防止處于使用位置的座墊主體23h朝右側旋轉,而在凸緣部22l上安裝了比右側的側壁骨架22f還往右的阻止用管22m(參看圖8)。決定鉸鏈26的結構、鉸鏈26的安裝位置等時,要做到能夠讓座墊主體23h在使用位置和非使用位置之間移動。需提一下,本發(fā)明的使用狀態(tài)對應于使用位置,非使用狀態(tài)對應于非使用位置。
從側面看,上述支腳27形成為“コ”狀,焊接在方框狀框架23f的右側。處于使用位置的座墊主體23h的支腳27朝著突起部24的上面延伸。更詳細地講,處于使用位置的支腳27,從焊接在方框狀框架23f上的那一端部(圖3中為上端部)朝著前端部(圖3中為下端部)右傾,并朝著突起部24的上面延伸。而且,在處于使用位置的的座墊主體23h的支腳27的前端部和突起部24的上面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需提一下,上述蓋25上的孔25a形成在對應于處于使用位置的支腳27的前端部的位置上。
處于使用位置的座墊主體23h的就坐面的高度和兩個獨立邊座21、22的座墊21a、22a的就坐面的高度一樣高,座墊主體23h比兩個獨立邊座21、22的座墊21a、22a?。惶幱诜鞘褂梦恢玫淖鶋|主體23h的支腳27的前端部(圖4中的上端部)的位置比處于關閉位置的第二獨立邊座22的活動座墊22e的底面(與就坐面相反的那個面,圖4中的下面)低。
需提一下,通常的時候即在大負荷加到輔助座位23的座墊主體23h上以外的時候,不用突起部24、支腳27,用鉸鏈26及管22m等就能支撐住座墊主體23h和坐在其上的乘坐人員。而且,通常情況下,即使乘坐人員坐到處于使用位置的輔助座位23上,支腳27的前端部也不與突起部24的上面接觸。
—座位裝置的工作情況—這里,說明將處于非使用位置的輔助座位23移動到使用位置的過程。
首先,將第二獨立邊座22的活動座墊22e的后側向上方提起。于是,活動座墊22e便以支承部22g的另一端部為基點向前側轉動,第二獨立邊座22的收納凹部22c由此而成為袒露出來的狀態(tài)。接著,將收納在收納凹部22c內的輔助座墊23b的座墊主體23h朝上方提起,座墊主體23h便以鉸鏈26的另一端部為基點朝右旋轉。之后,再讓座墊主體23h旋轉轉到使用位置即兩獨立邊座21、22的座墊21a、22a之間的位置。輔助座位23由此而抵達使用位置。需提一下,執(zhí)行上述過程的逆過程,便能使處于就坐狀態(tài)的輔助座位23成為被收納起來的收納狀態(tài)。
這里,說明從處于使用位置的輔助座墊23b的就坐面一側施加大的負荷時輔助座位23的動作。此時,輔助座墊23b在該負荷的作用下朝下方移動,設置在座墊主體23h底面的支腳27也隨之朝下移動。支腳27先頂?shù)较鹉z件25b,后頂?shù)酵黄鸩?4的上面。于是,通過讓支腳27頂?shù)酵黄鸩?4的上面,輔助座墊23b的右側部分就停止朝下移動(被制止)。
—效果—綜上所述,根據(jù)該實施例,因為第一獨立邊座21的座墊21a擁有限制處于使用位置的輔助座墊23b的右側部分下移的突起部24,所以即使例如對輔助座墊23b施加很大的負荷,也能借助突起部24來限制輔助座墊23b下移。因此,不用設置抵達車1的車廂底面那么長的支腳,就能限制在對輔助座墊23b施加很大的負荷時輔助座墊23b下移。
因為在構成第一獨立邊座21的座墊21a的一部分的左側的側壁骨架21f的左側面設置了突起部24,所以能夠利用第一獨立邊座21來將突起部24具體化。
在輔助座墊23b的底面設置了在該輔助座墊23b處于使用位置時朝著突起部24的上面延伸的支腳27。換句話說,處于使用位置的輔助座墊23b的支腳27朝著突起部24的上面延伸,未抵達車廂底面。因此,能夠縮短支腳27的長度,在將輔助座墊23b收納到收納凹部22c時,支腳27不會妨礙收納。
因為在突起部24的上面和處于使用狀態(tài)的輔助座墊23b的支腳27的前端部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所以通常的時候,突起部24的上面和支腳27的前端部相互不接觸。因此,能夠防止通常的時候由于突起部24的上面和支腳27的前端部相互接觸而發(fā)出聲音。
因為在突起部24的上面和處于使用位置的輔助座墊23b的支腳27的前端部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所以能夠縮短支腳27的長度。
因為輔助座墊23b的厚度比兩個獨立邊座21、22的座墊21a、22a的厚度薄,所以能夠使輔助座墊23b小型化,從而能夠縮小用以收納輔助座墊23b的收納凹部22c。
因為處于非使用位置的輔助座墊23b的支腳27的前端部比關閉狀態(tài)下的活動座墊22e的底面低,所以在將輔助座墊23b收納到收納凹部22c內的時候,沒有必要將支腳27折疊起來。因此,能夠使支腳27的結構,甚至是輔助座墊23b的結構簡單化。
因為突起部24的上面從右側朝著左側上傾,所以與突起部24從右側朝著左側下傾的那一情況相比,突起部24能夠可靠地限制輔助座墊23b下移。
需提一下,在該實施例中,形成的是將輔助座墊23b收納在第二獨立邊座22的收納凹部22c內這樣的結構,不僅如此,形成為將輔助座墊23b收納在第一獨立邊座21的收納凹部21c內這樣的結構也是可以的。此時,鉸鏈26連結在第一獨立邊座21的座墊底部上并能繞著沿車前后方向延伸的軸旋轉,突起部24安裝在第二獨立邊座22右側的側壁骨架22f的右側(第一獨立邊座21一側)的面上,支腳27焊接在座墊主體23h的左側。
在該實施例中,在蓋25的上面形成有孔25a,該孔25a由橡膠件25b塞起來。不僅如此,如圖6所示,不用橡膠件將孔25a蓋起來,而是在對應于突起部24的孔25a的位置上裝上橡膠件25b。圖7示出了在在對應于突起部24的孔25a的位置裝上橡膠件25b的情況下,支腳27接觸到突起部24的橡膠件25b上時的情況。
在該實施例中,由突起部24構成了本發(fā)明的限制部,不僅如此,只要是能夠限制使用位置下的輔助座墊23b的右側部分下移,限制部為何種結構都可以。
兩個獨立邊座21、22及輔助座位23構成為上述結構,但并不限于此,只要能讓輔助座位23的座墊主體23h在使用位置和非使用位置之間移動,什么結構都可以。
—實用性—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對于下述結構有用,該結構包括分別具有座墊且在座位左右方向上保持間隔地排列著的兩個獨立座位、和擁有能夠在使用狀態(tài)和非使用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輔助座墊的輔助座位,在使用狀態(tài)下輔助座墊位于該獨立座位之間且可坐人,該輔助座墊由上述獨立座位中位于一側的一側座位的上述座墊支承著。
權利要求
1.一種座位裝置,其包括分別具有座墊且有一定間隔地排列在座位的左右方向上的兩個獨立座位和具有輔助座墊的輔助座位,能夠在位于該獨立座位之間且可坐人的使用狀態(tài)和非使用狀態(tài)之間切換所述輔助座墊,該輔助座墊由所述獨立座位中位于一側的一側座位的所述座墊支承著,其特征在于所述獨立座位中位于另一側的另一側座位的所述座墊,擁有限制所述使用狀態(tài)下的所述輔助座墊的所述另一側的部分下移的限制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側座位的所述座墊至少在左右兩側擁有骨架;所述骨架中位于所述一側的一側骨架上,設置了位于比所述使用狀態(tài)下的所述輔助座墊的底面還低的位置上且朝著所述一側突起的突起部作為所述限制部;所述輔助座墊的底面上,設置了當該輔助座墊處于所述使用狀態(tài)時朝著所述突起部的上面延伸的支腳。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座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突起部的上面和所述使用狀態(tài)下的所述輔助座墊的所述支腳的前端部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隔。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座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狀態(tài)下的所述輔助座墊的就坐面與所述獨立座位的座墊的就坐面一樣高;所述輔助座墊的厚度比所述獨立座位的所述座墊的薄。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座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側座位的所述座墊,擁有形成有口朝上開的凹部的座墊底部、覆蓋該凹部并能自由地打開/關閉該凹部的活動座墊;所述輔助座墊的所述一側的部分連結在所述座墊底部上并由所述座墊底部支承,可轉動,做到將所述非使用狀態(tài)下的所述輔助座墊收納到所述凹部內時讓所述輔助座墊的底面朝上;所述非使用狀態(tài)下的所述輔助座墊的所述支腳的前端部所處的位置比處于關閉狀態(tài)的所述活動座墊的底面還低。
6.根據(jù)權利要求2~5中之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座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上面從所述另一側朝著所述一側上傾。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座位裝置,汽車(1)擁有第二排座位(20)。第二排座位(20)由第一獨立邊座(21)、第二獨立邊座(22)以及擁有輔助座墊(23b)的輔助座位(23)構成。在第一獨立邊座(21)左側的側壁骨架(21f)的左側面上,安裝了朝著左側突起的突起部(24)。輔助座墊(23b)擁有安裝在座墊主體(23h)的底面的支腳(27)。
文檔編號B60N2/30GK1576096SQ20041006282
公開日2005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7月17日
發(fā)明者佐谷憲司 申請人:馬自達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