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天然防銹漆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基于天然樹脂的涂料組合物,具體地講,是一種天然防銹 漆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防銹漆是保護金屬表面免受大氣、海水等的化學或電化學腐蝕的涂料???分為物理性和化學性防銹漆兩大類?;瘜W性防銹漆由可使金屬表面鈍化的顏料 和有恰當水滲透性的成膜物制成;物理性防銹漆由顏料和漆料適當配合制成, 以形成致密的漆膜以阻止腐蝕性物質(zhì)的侵入,使用的顏料為鐵紅、鋁粉、石墨 等,使用的漆料為各種天然樹脂或合成樹脂,這類漆料的成本較高。
在我國,人們很早就開始利用生漆和桐油來對木材、房屋和金屬器具等進 行防腐處理。生漆的耐腐蝕性能優(yōu)良,附著力強,然而,由于生漆固化速度慢, 并且成膜后,膜層不致密,空氣和水分容易穿過膜層與金屬表面接觸,導致金 屬器具生銹,因此,單獨涂刷生漆防腐時間較短。桐油是一種優(yōu)良的帶干性植 物油,具有干燥快、附著力強、耐熱、耐酸、耐堿、防腐、防銹、不導電等特 性,用途廣泛。但是,由于金屬器具的表面一般比較光滑,當桐油成膜固化在 金屬器具表面上后,易脫離,因此,防銹效果也不理想。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天然防銹漆的制備方法,該天然
防銹漆的制備方法采用天然原料,成本低,且所制得的防銹漆滲透力強,防銹 效果好。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天然防銹漆的制備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1) 熟漆的制備,取生漆的上清層放入鍋內(nèi), 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在2.5 3h內(nèi)使溫度達到250 30(TC,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過濾去除漆渣;
(2) 熟桐油的煉制,取100重量份的生桐油和2 4重量份的密陀僧加入 鍋內(nèi), 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在1 1.5h內(nèi)使溫度達150 200°C,停止加熱,冷 卻至室溫,過濾,去除雜質(zhì);
(3) 混合,取10重量份的熟漆、30 40重量份的熟桐油、1 1.5重量份 的固化劑和1 1. 5重量份的稀釋劑混合而成;
所述固化劑為松節(jié)油;所述稀釋劑為汽油。
本發(fā)明選用我國來源非常廣泛的生漆和桐油作為主要原料,具有資源廣泛、 成本低和環(huán)保的優(yōu)點。生漆干燥成膜慢,黏度大,不易施工,且不耐堿和強氧 化劑,因此將生漆煉制成熟漆后使用。同樣,由于生桐油干燥性能差,不宜直 接用作涂料,因此,將生桐油煉制成熟桐袖。在煉制桐油的過程中,添加密陀 僧(PbO),以增加漆料的附著力和在大氣中的穩(wěn)定性。在混合熟漆和熟桐油時, 添加松節(jié)油,以加快漆料的干燥時間。使用時,通過條件適量的稀釋劑,以改 善漆料的施工性能。
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過濾時,所用濾布的孔徑為200目。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方案為 一種天然防銹漆的制備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1) 熟漆的制備,取生漆的上清層放入鍋內(nèi), 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在2.5 3h內(nèi)使溫度達到250 30(TC,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過濾去除漆渣;
(2) 熟桐油的煉制,取100重量份的生桐油和2 4重量份的密陀僧加入 鍋內(nèi), 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在1 1.5h內(nèi)使溫度達150 200°C,停止加熱,冷 卻至室溫,過濾,去除雜質(zhì);
(3) 固化劑的制備,取生漆的中黃層,將10重量份的中黃層和1 1.5重 量份的茶水混合均勻;所述茶水按照如下方法制得將500g茶葉加入1000g水 中,在90 100。C下浸提30 60min,過濾;
(4) 混合,取10重量份的熟漆、30 40重量份的熟桐油、3 5重量份的 固化劑和1 1. 5重量份的稀釋劑混合而成;
所述稀釋劑為汽油。
在該技術方案中,本發(fā)明通過混合中黃層和茶水制備固化劑,中黃層內(nèi)的 膠質(zhì)與茶水中的多酚類物質(zhì)發(fā)生絡合反應,生成的絮狀產(chǎn)物與熟漆和熟桐油混 合,有利于加快漆料的干燥時間。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本發(fā)明以天然產(chǎn)物為原料,來源廣泛,成本低;
(2) 本發(fā)明制得的防銹漆對金屬表面具有極強的滲透力,它能強力滲入鐵 銹內(nèi)從而在金屬部件表面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可以抑制濕氣及許多其它化學成 份造成的腐蝕,達到保護金屬器具的目的,從而延長金屬器具的使用壽命,使 用壽命可達20年以上。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進一步對本發(fā)明加以說明。
實施例1
(1) 熟漆的制備
將大木漆樹上采集的生漆靜置分層,分為上清、中黃和底白三層,取生漆
的上清層放入鍋內(nèi), 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在2.5h內(nèi)使溫度達到250。C,或者, 取出一點熟油,放在鐵皮上冷卻,用食指蘸一點熟漆與拇指接觸再張開,這時 熟漆就被拉成絲狀,能拉至2 3寸長時,則說明生漆已經(jīng)燒好,迅速將鍋從爐 上移開,經(jīng)自然冷卻后,用200目的濾布過濾得熟漆。
(2) 熟桐油的煉制
將5kg生桐油和0.1kg密陀僧加入鍋內(nèi), 一邊加熱一邊攪拌,隨著溫度的升 高,桐油中的水分逐漸蒸發(fā),當溫度升到100'C,油中的水分已基本蒸發(fā),此時, 能看到鍋中的桐油起油花,繼續(xù)加熱,在lh加熱到20(TC,經(jīng)自然冷卻,過濾 后得熟桐油。
(3) 混合,取5kg熟漆、15kg熟桐油、0. 5kg松節(jié)油和0. 5kg稀釋劑混合
而成o
實施例2
(1) 熟漆的制備
將大木漆樹上采集的生漆靜置分層,取生漆的上清層放入鍋內(nèi), 一邊加熱 一邊攪拌,在3h內(nèi)使溫度達到300'C,停止加熱,經(jīng)自然冷卻后,用200目的 濾布過濾得熟漆。
(2) 熟桐油的煉制
將5kg生桐油和0.2kg密陀僧加入鍋內(nèi), 一邊加熱一邊攪拌,隨著溫度的升 高,桐油中的水分逐漸蒸發(fā),當溫度升到10(TC,油中的水分已基本蒸發(fā),此時,
能看到鍋中的桐油起油花,繼續(xù)加熱,在lh加熱到15(TC,經(jīng)自然冷卻,過濾 后得熟桐油。
(3)混合,取5kg熟漆、20kg熟桐油、0. 75kg松節(jié)油和0. 75kg稀釋劑混 合而成。
實施例3
(1) 熟漆的制備,與實施例l相同;
(2) 熟桐油的煉制與實施例1相同;
(3) 固化劑的制備,取生漆的中黃層,將5kg的中黃層和0.5kg重量份的 茶水混合均勻;茶水按照如下方法制得將500g茶葉加入1000g水中,在90 100。C下浸提45min,過濾。
(4) 混合,取5kg熟漆、15kg熟桐油、2.5kg茶水和適量稀釋劑混合而成。 將上述3個實施例制得的產(chǎn)品,對下述性能進行測定,結(jié)果為
1. 附著力(劃格法)二級
2. 使用溫度-10 200。C
3. 耐酸性無變化(浸泡20%貼04,》6個月)
4. 耐堿性無變化(浸泡10XNaOH. 96h)
5. 耐水性無變化(浸泡,》3個月)
6. 使用壽命20年以上
權利要求
1.一種天然防銹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進行(1)熟漆的制備,取生漆的上清層放入鍋內(nèi),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在2.5~3h內(nèi)使溫度達到250~300℃,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過濾去除漆渣;(2)熟桐油的煉制,取100重量份的生桐油和2~4重量份的密陀僧加入鍋內(nèi),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在1~1.5h內(nèi)使溫度達150~200℃,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過濾,去除雜質(zhì);(3)混合,取10重量份的熟漆、30~40重量份的熟桐油、1~1.5重量份的固化劑和1~1.5重量份的稀釋劑混合而成;所述固化劑為松節(jié)油;所述稀釋劑為汽油。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防銹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 (1)和步驟(2)中,過濾時所用的裝置為孔徑200目的濾布。
3. —種天然防銹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進行(1) 熟漆的制備,取生漆的上清層放入鍋內(nèi), 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在2.5 3h內(nèi)使溫度達到250 30(TC,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過濾去除漆渣;(2) 熟桐油的煉制,取100重量份的生桐油和2 4重量份的密陀僧加入 鍋內(nèi), 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在1 1.5h內(nèi)使溫度達150 200°C,停止加熱,冷 卻至室溫,過濾,去除雜質(zhì);(3) 固化劑的制備,取生漆的中黃層,將10重量份的中黃層和1 1.5重 量份的茶水混合均勻;所述茶水按照如下方法制得將500g茶葉加入1000g水 中,在90 100。C下浸提30 60min,過濾; (4)混合,取10重量份的熟漆、30 40重量份的熟桐油、3 5重量份的 固化劑和1 1. 5重量份的稀釋劑混合而成; 所述稀釋劑為汽油。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防銹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l) 和步驟(2)中,過濾時所用的裝置為孔徑200目的濾布。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天然防銹漆的制備方法,先將生漆的上清層煉制成熟漆,將生桐油煉制成熟桐油,在煉制時添加密陀僧,然后,將熟漆、熟桐油與固化劑、稀釋劑混合而成。本發(fā)明以天然產(chǎn)物為原料,來源廣泛,成本低;而且,本發(fā)明制得的漆料對金屬表面具有極強的附著力,達到保護金屬器具的目的,從而延長金屬器具的使用壽命,使用壽命可達20年以上。
文檔編號C09D193/00GK101348691SQ20081007030
公開日2009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9月16日
發(fā)明者歐云祥 申請人:歐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