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套筒及其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定影套筒及其制造方法。在使輥(4、4)沿杯狀管狀體(2)的軸方向移動而進行旋壓加工的同時,將車光工具(球狀工具)(7)按壓至旋壓加工后的杯狀管狀體(2)的外周面(22),使車光工具(7)沿與輥(4、4)的移動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動。杯狀管狀體(2)沿杯狀管狀體(2)的軸方向發(fā)生塑性變形而成為薄壁,從而沿軸方向長條化。本發(fā)明能夠通過旋壓加工,來減小定影套筒的內周面的表面粗糙度。
【專利說明】
定影套筒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薄壁的金屬制管狀體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在激光打 印機(laser printer)或復印機中施加熱與壓力,以使墨粉(toner)定影至用紙的定影套筒 (sleeve)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激光打印機或復印機的定影方式,正從以往的輯(roller)定影方式變?yōu)槟?film) 定影方式。以往的輥定影方式由于輥內部的加熱器(heater)對輥進行加溫,因此,即使是在 打印待機時也需要開著加熱器。與此相對,導熱效率高而熱容量低且薄的定影套筒,僅在定 影套筒旋轉時加熱器才工作,因此,能夠實現(xiàn)省電力化及縮短待機時間。作為成為該定影套 筒的基層的薄壁的管狀體,使用不銹鋼等金屬、聚酰亞胺(polyimide)等樹脂。然而,為了實 現(xiàn)省電力化及縮短待機時間,優(yōu)選有強度且導熱性優(yōu)異的金屬制管狀體。
[0003] 在定影時,圓筒狀的定影套筒一邊在周方向上變形一邊旋轉,構成定影夾持(nip) 部的加熱用加熱器必須接觸到定影套筒的內周面,將加熱用加熱器的熱傳遞給定影夾持 部。因而,定影套筒的內周面的表面粗糙度會對熱效率造成大的影響,若熱效率惡化,則會 引起定影不良。也有在定影套筒的內周面形成氟樹脂等摩擦阻力小的膜的方法,但存在制 造成本上升,并且因膜厚增加而導致熱效率惡化的弊病。
[0004] 對于定影套筒,要求可耐受變形的周方向的柔軟性與耐久性。當使用金屬制管狀 體來作為定影套筒的基層時,其壁厚被制造得極薄,為20M1~50M1。作為制造此種極薄的金 屬制管狀體的方法,公知的是使用旋壓(spinning)加工(參照專利文獻1)。
[0005] 但是,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旋壓加工是將心軸(mandrel)嵌入圓筒狀的金屬制管狀 體的內周面,并且將輥按壓至金屬制管狀體的外周面,因此,心軸外周面的微小凹凸會被轉 印到金屬制管狀體的內周面,從而在目視時成為磨砂狀的表面。而且,旋壓加工時的輥痕會 殘留于圓筒狀的金屬制管狀體的內周面,從而殘留有間距為0.1_~0.5_,振幅為0.2mi~ 3.0wii的凹凸。
[0006]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7] 專利文獻
[0008]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133263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9][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0010]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定影套筒及其制造方法,可將旋壓加工時的杯(cup) 狀管狀體、或定影套筒的內周面加工成平滑的表面,從而可加工出具有最佳的外表面的定 影套筒。
[0011]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定影套筒及其制造方法,可藉由旋壓加工來減小定影 套筒的內周面的表面粗糙度。
[0012][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0013] 所述問題是藉由以下的手段來解決。
[0014] 即,本發(fā)明1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是,進行將心軸嵌入金屬制的杯狀管狀體的內 周面、并且將輥按壓至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外周面的旋壓加工,使所述杯狀管狀體沿軸方向 長條化而成為薄壁,所述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0015] 將所述杯狀管狀體或所述定影套筒的內周面加工成平滑的表面。
[0016] 本發(fā)明2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是根據(jù)本發(fā)明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滑的表面是 使所述旋壓加工時的所述心軸的外周面成為表面粗糙度小的平滑的表面,將所述心軸外周 面的平滑的表面轉印至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內周面,以使所述成為薄壁的定影套筒的內周面 鏡面化。
[0017] 本發(fā)明3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是根據(jù)本發(fā)明1,其特征在于,將車光工具按壓至 所述旋壓加工后的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外周面,以去除所述旋壓加工時的輥痕。
[0018] 本發(fā)明4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是根據(jù)本發(fā)明2,其特征在于,將車光工具按壓至 所述旋壓加工后的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外周面,以去除所述旋壓加工時的輥痕。
[0019] 本發(fā)明5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是根據(jù)本發(fā)明1,其特征在于,
[0020] 所述金屬制的杯狀管狀體是,為了獲得所述平滑的表面,而對將金屬板進行沖壓 加工所得的所述杯狀管狀體的所述內周面進行研磨而使其成為緞面(satin),
[0021] 進行將所述心軸嵌入所述杯狀管狀體的所述內周面、并且將所述輥按壓至所述杯 狀管狀體的外周面的所述旋壓加工,使所述杯狀管狀體沿軸方向長條化而成為薄壁。
[0022] 本發(fā)明6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是根據(jù)本發(fā)明5,其特征在于,將車光工具按壓至 所述旋壓加工后的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外周面,以去除所述旋壓加工時的輥痕。
[0023] 本發(fā)明7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是根據(jù)本發(fā)明1,其特征在于,將所述旋壓加工后 的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兩端予以切斷,而使管狀的所述定影套筒成形,為了獲得所述平滑的 表面,將研磨材負壓抽吸而噴射至所述定影套筒的內周面,以對所述內周面進行研磨。
[0024] 本發(fā)明8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是根據(jù)本發(fā)明7,其特征在于,對于所述定影套筒 的內周面的表面粗糙度,以最大谷深(Rv)與初始磨損高度(Rpk)這兩種數(shù)值來進行評價。
[0025] 本發(fā)明1的定影套筒是通過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將杯狀管狀體或定影套筒的內 周面加工成平滑的表面而獲得,所述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是,進行將心軸嵌入金屬制的所 述杯狀管狀體的內周面、并且將輥按壓至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外周面的旋壓加工,使所述杯 狀管狀體沿軸方向長條化而成為薄壁。
[0026](發(fā)明的效果)
[0027] 本發(fā)明的定影套筒及其制造方法是在旋壓加工時,將杯狀管狀體或定影套筒的內 周面加工成平滑的表面,因此,可加工出具有最佳的外表面的定影套筒。
【附圖說明】
[0028] 圖1(a)、圖1(b)表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圖1(a)是表示 借助深沖壓加工的杯狀管狀體的成形工序的縱剖面圖,圖1(b)是表示所成形的杯狀管狀體 的立體圖。
[0029] 圖2(a)、圖2(b)表示圖1(a)、圖1(b)的后工序,圖2(a)是表示使用本發(fā)明的第1實 施方式的心軸來對圖1(b)的杯狀管狀體進行旋壓加工的工序的說明圖,圖2(b)是表示將 旋壓加工已結束的杯狀管狀體的兩端予以切斷而使管狀的定影套筒成形的工序的說明圖。
[0030]圖3(a)、圖3(b)表示圖2(a)的P部放大剖面圖,圖3(a)是表示借助以往的心軸的旋 壓加工時的P部放大剖面圖,圖3(b)是表示借助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心軸的旋壓加工時 的P部放大剖面圖。
[0031]圖4(a)~圖4(d)是對借助以往的心軸進行旋壓加工后的定影套筒的內周面的表 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
[0032]圖5(a)~圖5(d)是對借助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心軸進行旋壓加工后的定影套 筒的內周面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
[0033]圖6(a)、圖6(b)表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圖6(a)是表示 在旋壓加工的同時進行輥痕去除加工的工序的說明圖,圖6(b)是圖6(a)的Q部放大剖面圖。 [0034]圖7表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的變形例,是表示另行于旋 壓加工來進行輥痕去除加工的工序的說明圖。
[0035]圖8(a)~圖8(d)是對進行了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輥痕去除加工后的定影套筒 的內周面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
[0036]圖9(a)~圖9(d)是對并用了借助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心軸的旋壓加工與第2 實施方式的輥痕去除加工后的定影套筒的內周面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 [0037]圖10表示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是表示對以深沖壓加工 而成形的杯狀管狀體的內周面進行噴砂(sandb las t)加工的工序的說明圖。
[0038]圖11(a)、圖11(b)是在進行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噴砂加工后,對進行了借助以 往的心軸的旋壓加工后的定影套筒的內周面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
[0039] 圖12表示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是表示負壓抽吸式的內 面研磨裝置的說明圖,是對進行了借助以往的心軸的旋壓加工后的定影套筒的內周面進行 研磨加工的內面研磨裝置。
[0040] 圖13(a)、圖13(b)是表示對利用圖12的內面研磨裝置進行了研磨加工后的定影套 筒的內周面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的部位的說明圖,圖13(a)是定影套筒的縱剖面圖,圖13 (b)是圖13(a)的右側面。
[0041]圖14是以表1的研磨條件1與研磨條件2來對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是 對測定部位NO. 1的端部b與端部a的軸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
[0042]圖15是以表1的研磨條件3與研磨條件4來對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是 對測定部位NO. 1的端部b與端部a的軸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
[0043]圖16是以表1的研磨條件5與研磨條件6來對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是 對測定部位NO. 1的端部b與端部a的軸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
[0044]圖17是以表1的研磨條件7與研磨條件8來對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是 對測定部位NO. 1的端部b與端部a的軸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
[0045]圖18是以表1的研磨條件1~研磨條件8進行研磨后的金屬表面的顯微鏡照片,(a) ~(h)的8張顯微鏡照片是作為參考而表示的通常的顯微鏡照片,(p)~(w)的8張顯微鏡照 片是表示輪廓曲線的凹凸的高度(深度)的顯微鏡照片,淡的灰色部分表示低的部分,濃的 灰色部分表不高的部分。
[0046] 附圖標記:
[0047] 2:杯狀管狀體
[0048] 3:心軸
[0049] 4:輥
[0050] 5:切斷車刀
[00511 6:定影套筒
[0052] 7:車光工具(球狀工具)
[0053] 8:氧化鋁等的粒子或磨粒
[0054] 11:金屬制薄板
[0055] 12:母模
[0056] 13:沖頭
[0057] 21:內周面
[0058] 22:外周面
[0059] 31:外周面 [0060] 61:內周面
[0061] 91:低的部分(淡的灰色部分)
[0062] 92:高的部分(濃的灰色部分)
[0063] 100:內面研磨裝置
[0064] 101:研磨材
[0065] 102:裝料箱
[0066] 103:研磨材搬送管
[0067] 104:定影套筒安裝部
[0068] 105:定影套筒安裝部
[0069] 106:空氣吸入管
[0070] 107:旋風分離器
[0071] 108:過濾器
[0072] 109:抽吸送風機
[0073] 110:空氣補給管
[0074] 300 :心軸
[0075] 310:外周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76][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的第1實施方式]
[0077] 以下,基于附圖來說明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圖l(a)、圖1(b)表示本發(fā)明的第1實 施方式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圖1 (a)是表示借助深沖壓加工的杯狀管狀體的成形工序的 縱剖面圖,圖1(b)是表示所成形的杯狀管狀體的立體圖。如圖1(a)所示,利用母模12與沖頭 (punch)13對SUS304等的金屬制薄板11進行深沖壓加工,使圖1(b)所示的杯狀管狀體2成 形。
[0078] 圖2(a)、圖2(b)表示圖1(a)、圖1(b)的后工序,圖2(a)是表示使用本發(fā)明的第1實 施方式的心軸來對圖1(b)的杯狀管狀體2進行旋壓加工的工序的說明圖,圖2(b)是表示將 旋壓加工已結束的杯狀管狀體的兩端予以切斷而使管狀的定影套筒成形的工序的說明圖。 即,如圖2(a)所示,將旋壓加工機的心軸3嵌入杯狀管狀體2的內周面21,使心軸3旋轉并使 杯狀管狀體2旋轉。將輥4、4按壓至杯狀管狀體2的外周面22,使輥4、4沿杯狀管狀體2的軸方 向移動而進行旋壓加工。杯狀管狀體2沿著杯狀管狀體2的軸方向發(fā)生塑性變形而成為薄 壁,從而沿軸方向長條化。如圖2(b)所示,只要利用切斷車刀(bite)5、5來將旋壓加工已結 束的杯狀管狀體2的兩端予以切斷,便獲得管狀的定影套筒6。
[0079] 圖3(a)、圖3(b)表示圖2(a)的P部放大剖面圖,圖3(a)是表示借助以往的心軸300 的旋壓加工時的P部放大剖面圖,圖3(b)是表示借助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心軸3的旋壓 加工時的P部放大剖面圖。為了防止旋壓加工時的燒結,以往使用粘度為1900mm 2/s(40°C) 的高粘度潤滑油。因此,如圖3(a)所示,在以往的心軸300的外周面310,形成有用于保持潤 滑油的微小凹凸。因而,心軸300的外周面310的微小凹凸會被轉印至杯狀管狀體2的內周面 21,從而導致杯狀管狀體2的內周面21在目視時成為磨砂狀的表面。
[0080] 圖4(a)~圖4(d)是對借助以往的心軸300進行旋壓加工后的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 61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即,圖4(a)是對圖2(b)的端部a(為定影套筒6的左 端,稱為底(bottom)側)的軸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圖4(b)是對圖2(b)的 端部b(為定影套筒6的右端,成為凸緣(flange)側)的軸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 數(shù)據(jù)。圖4(c)是對圖2(b)的端部a的周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圖4(d)是對 圖2(b)的端部b的周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如圖4(a)~圖4(d)所示,借助 以往的心軸300進行了旋壓加工后的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為 0 ? 108_~0 ? 222ym,10點平均高度(Rz)為0 ? 670iim~0 ? 964讓,最大高度(Rmax)為0 ? 910iim~ 1.679wii,形成有大量微小的凹凸。
[0081] 如圖3(b)所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心軸3使用粘度為4.1mm2/s(40°C)的、粘 度比以往低的潤滑油,由此使該外周面31成為表面粗糙度小的平滑的表面。因而,心軸3的 外周面31的平滑的表面被轉印至杯狀管狀體2的內周面21,從而在杯狀管狀體2的內周面21 無微小的凹凸,杯狀管狀體2的內周面21在目視時得以鏡面化。
[0082] 圖5(a)~圖5(d)是對借助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心軸3進行旋壓加工后的定影 套筒6的內周面61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即,圖5(a)是對圖2(b)的端部a的軸 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圖5(b)是對圖2(b)的端部b的軸方向的表面粗糙 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圖5(c)是對圖2(b)的端部a的周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 的數(shù)據(jù),圖5(d)是對圖2(b)的端部b的周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如圖5(a) ~圖5(d)所示,借助第1實施方式的心軸3進行了旋壓加工后的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的中 心線平均粗糙度(Ra)為0.025_~0.074wn,10點平均高度(Rz)為0.151M1~0.277_,最大 高度(Rmax)為0.361M1~0.909圓,與以往相比,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10點平均高度(Rz) 為約四分之一,最大高度(Rmax)為約二分之一,無微小的凹凸。
[0083][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的第2實施方式]
[0084]圖6(a)、圖6(b)表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圖6(a)是表 示在旋壓加工的同時進行輥痕去除加工的工序的說明圖,圖6(b)是圖6(a)的Q部放大剖面 圖。如圖6(a)所示,在使輥4、4沿杯狀管狀體2的軸方向移動而進行旋壓加工的同時,將車光 工具(球狀工具)7按壓至旋壓加工后的杯狀管狀體2的外周面22,使車光工具7沿與輥4、4的 移動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動。杯狀管狀體2是沿杯狀管狀體2的軸方向發(fā)生塑性變形而成為薄 壁,從而沿軸方向長條化。
[0085] 隨后,與所述第1實施方式的圖2(b)同樣,只要利用切斷車刀5、5將輥痕去除加工 已結束的杯狀管狀體2的兩端予以切斷,便獲得管狀的定影套筒6。第2實施方式中,嵌入杯 狀管狀體2的內周面21的心軸300使用了以往的心軸。如圖6(b)所示,車光工具7擠平旋壓加 工時的輥痕,將輥痕去除而使其變得平坦。
[0086] 圖7表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的變形例,是表示另行于旋 壓加工來進行輥痕去除加工的工序的說明圖。如圖7所示,旋壓加工結束后,將車光工具(球 狀工具)7按壓至薄壁且沿軸方向長條化的杯狀管狀體2的外周面22,使車光工具7沿杯狀管 狀體2的軸方向移動,以擠平旋壓加工時的輥痕。隨后,與所述第1實施方式的圖2(b)同樣, 只要利用切斷車刀5、5將輥痕去除加工已結束的杯狀管狀體2的兩端予以切斷,便獲得管狀 的定影套筒6。
[0087]圖8(a)~圖8(d)是對進行了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輥痕去除加工后的定影套筒 6的內周面61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即,圖8(a)是對圖2(b)的端部a的軸方向 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圖8(b)是對圖2(b)的端部b的軸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 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圖8(c)是對圖2(b)的端部a的周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 據(jù),圖8(d)是對圖2(b)的端部b的周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如圖8(a)~圖 8(d)所示卞,進行了第2實施方式的輥痕去除加工后的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的中心線平均 粗糙度(Ra)為0.136_~0.147_,10點平均高度(Rz)為0.830_~0.853_,最大高度 (Rmax)為1.254圓~1.509M1,與以往相比,大的凹凸(輥痕)得以去除。而且,中心線平均粗 糙度(Ra)、10點平均高度(Rz)、最大高度(Rmax)大致相同,殘留有大量微小的凹凸。而且,軸 方向與周方向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和10點平均高度(Rz)大致相同。由于殘留有大量微 小的凹凸,因此,可在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保持潤滑油。
[0088] 圖9(a)~圖9(d)是對并用了借助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心軸的旋壓加工與第2 實施方式的輥痕去除加工后的定影套筒的內周面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即, 在圖6(a)中,將心軸300變更為第1實施方式的心軸3,在使輥4、4沿杯狀管狀體2的軸方向移 動而進行旋壓加工的同時,將車光工具7按壓至旋壓加工后的杯狀管狀體2的外周面22,使 車光工具7沿與輥4、4的移動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動來進行加工。
[0089] 即,圖9(a)是對圖2(b)的端部a的軸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圖9 (b)是對圖2(b)的端部b的軸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圖9(c)是對圖2(b)的 端部a的周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圖9(d)是對圖2(b)的端部b的周方向的 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如圖9(a)~圖9(d)所示,并用進行了第1實施方式的旋壓 加工與輥痕去除加工后的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為0.030M1~ 0 ? 042_,10 點平均高度(Rz)為0 ? 144_~0 ? 201_,最大高度(Rmax)為0 ? 531_~1 ? 101_, 與以往相比,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10點平均高度(Rz)為約四分之一,最大高度(Rmax)為 約二分之一,大的凹凸(輥痕)得以去除,并且也無微小的凹凸。
[0090] [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的第3實施方式]
[0091] 圖10表示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是表示對以深沖壓加工 而成形的杯狀管狀體的內周面進行噴砂加工的工序的說明圖。如圖10所示,將氧化鋁等的 粒子或磨粒8噴吹至杯狀管狀體2的內周面21,使內周面21的表面均勻化而成為緞面。也可 取代噴砂加工而進行機械研磨加工或化學研磨加工。隨后,對該噴砂(shot blast)加工結 束后的杯狀管狀體2進行旋壓加工。嵌入杯狀管狀體2的內周面21的心軸使用了以往的心 軸。
[0092] 圖11(a)、圖11(b)是在進行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噴砂加工后,對進行了借助以 往的心軸的旋壓加工后的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即,圖 11(a)是對圖2(b)的端部a的周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圖11(b)是對圖2 (b)的端部b的周方向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如圖11所示,進行第3實施方式的 噴砂加工的后,進行了借助以往的心軸的旋壓加工的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的中心線平均 粗糙度(Ra)為0.058M1~0.077_,10點平均高度(Rz)為0.474M1~0.640_,最大高度 (Rmax)為 1 ? 078iim~1 ? 219ym。
[0093] 與以往相比,大的凹凸(輥痕)得以去除,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10點平均高度 (Rz)為約二分之一,最大高度(Rmax)大致相同,殘留有大量的微小凹凸。由于殘留大量的微 小凹凸,因此可在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上保持潤滑油。若并用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噴 砂加工與第2實施方式的輥痕去除加工,則可去除大的凹凸(輥痕),殘留微小的凹凸,從而 可在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上保持潤滑油。
[0094][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的第4實施方式]
[0095]圖12表示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是表示負壓抽吸式的內 面研磨裝置100的說明圖。內面研磨裝置100是對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進行研磨加工的裝 置。即,進行借助以往的心軸300(參照圖3(a))的旋壓加工后,對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進行 研磨加工。圖12的定影套筒6是管狀的定影套筒6,且是如所述圖2(b)所示般,利用切斷車刀 5、5將旋壓加工已結束的杯狀管狀體2的兩端予以切斷,而成形為管狀的定影套筒6。如圖12 所示,內面研磨裝置100包含:存放研磨材101的裝料箱(hoppertank) 102、研磨材搬送管 103、定影套筒安裝部104、105、空氣吸入管106、旋風分離器(cyclone separator) 107、過濾 器(filter) 108、抽吸送風機(blower) 109。在定影套筒安裝部104、105之間連接好定影套筒 6之后,一邊從裝料箱102投下適量的研磨材101,一邊利用抽吸送風機109進行抽吸。
[0096] 空氣補給管110被設置于研磨材搬送管103的抽吸(suction)側(圖12的右側)。研 磨材101與從空氣補給管110被吸入的二次空氣一同被噴射至研磨材搬送管103及定影套筒 6的內周面61。當研磨材101通過內周面61時,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的凹凸被去除,從而對 內周面61實施研磨加工。被去除的凹凸與研磨材101由旋風分離器107予以回收。研磨材101 是從定影套筒6的端部b(凸緣側端部)朝端部a(底側端部)的方向噴射。通過了旋風分離器 107后的二次空氣經(jīng)過濾器108凈化后,從抽吸送風機109放出至外部。負壓抽吸式的內面研 磨裝置100對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的軸方向的全長均等地施加負壓。因而,可從定影套筒6 的內周面61的入口至出口為止,均勻地進行研磨。
[0097]圖13(a)、圖13(b)表示利用圖12的內面研磨裝置100進行了研磨加工后的定影套 筒6,圖13(a)是定影套筒6的縱剖面圖,圖13(b)表示圖13(a)的右側面圖,是表示對內周面 61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的部位的說明圖。如圖13(a)、圖13(b)所示,將定影套筒(直徑 <{>:?0 mm X壁厚50y X軸方向長度275.25mm)6的內周面61沿圓周方向以90度的間隔進行四 等分,按照順時針方向依次稱為測定部位NO. 1~測定部位NO. 4。對該測定部位NO. 1~測定 部位NO.4各自的軸方向兩端(端部a底側與端部b凸緣側)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圖13的左 端為端部a(底側),右端為端部b(凸緣側)。即,對于一根定影套筒6,測定(測定部位NO. 1~ 測定部位NO. 4) X (端部a+端部b) = 8處的表面粗糙度。
[0098]下述的表1是對進行了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內面研磨加工后的定影套筒的內 周面的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表,是以研磨條件1~研磨條件8進行研磨后測定所得的 表。
[0108] 即,在研磨條件1~研磨條件8的這8個條件下,分別對一根定影套筒6測定(測定部 位NO 1~測定部位N0 4) X(端部a+端部b這兩處)的表面粗糙度。平均值是測定部位NO 1~ 測定部位N0 4的值的平均值。表1中,顯示了最大谷深(Rv)、初始磨損高度(Rpk)、中心線平 均粗糙度(Ra)、10點平均高度(Rz)這4種表面粗糙度。研磨條件1~研磨條件8是改變表示抽 吸送風機109的抽吸力的負壓[_KPa]、內面研磨時間[S]、研磨材的組合來進行測定。負壓[-KPa]設為45KPa與50KPa這兩種。內面研磨時間(秒[S])設為25S與50S這兩種。研磨材設為鋯 石(zircon)#320 與 SUS#300這兩種。
[0109] 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中,為了評價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 的表面粗糙度在哪種研磨條件下為適當?shù)闹?,利用最大谷?Rv)與初始磨損高度(Rpk)這 兩種數(shù)值。最大谷深(Rv)是表示在基準長度上,輪廓曲線的谷深(Zv)的最大值的數(shù)值。初始 磨損高度(Rpk)是根據(jù)負載曲線的平坦部的延長線與縱軸的交點求出的數(shù)值,是求出負載 長度率(tp)根據(jù)磨損而逐漸提高,從點接觸變?yōu)槊娼佑|的點的數(shù)值。
[0110]負載長度率(tp)是以切斷長度之和(負載長度)與基準長度的百分率來表示,所述 切斷長度是以與山頂部平行的切斷水平面(level)來將僅提取了基準長度的粗糙度曲線予 以切斷時獲得。而且,所謂負載曲線,是指橫軸取負載長度率(tp)的值、縱軸取粗糙度曲線 的高度(切斷的高度)的方向,對各切斷水平面的負載長度率(tp)的值進行繪制(p 1 ot)所得 的圖表。即,為了減少與加熱器接觸的面的磨損量,較為理想的是,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的 初始磨損高度(Rpk)的數(shù)值小。而且,為了提高與加熱器接觸的面對潤滑脂(grease)的保持 性能,較為理想的是,定影套筒6的內周面61的最大谷深(Rv)的數(shù)值大。
[0111] 圖18是以表1的研磨條件1~研磨條件8來對端部b進行研磨后的金屬表面的顯微 鏡照片,(a)~(h)的8張顯微鏡照片是作為參考而表示的通常的顯微鏡照片。(p)~(w)的8 張顯微鏡照片是表示輪廓曲線的凹凸的高度(深度)的顯微鏡照片,淡的灰色(即彩色的原 照片的藍色)部分表示低的部分,濃的灰色部分(即彩色的原照片的紅色)表示高的部分。
[0112] 下述表2是對于所述表1所示的研磨條件1~研磨條件8,按照最大谷深(Rv)的值大 的順序排列的表。
[0113] [表 2]
[0114] 將研磨條件1~研磨條件8按Rv的值大的順序排列的表
[0116] 下述表3是對于所述表1所示的研磨條件1~研磨條件8,按照初始磨損高度(Rpk) 的值小的順序排列的表。
[0117] [表 3]
[0118] 將研磨條件1~研磨條件8按Rpk的值小的順序排列的表
[0120]如表3所示,若看端部b的平均值與端部a的平均值這兩者,則初始磨損高度(Rpk) 的數(shù)值最小的研磨條件為研磨條件8。而且,如表2所示,若看端部b的平均值與端部a的平均 值這兩者,則最大谷深(Rv)的數(shù)值最大的研磨條件為研磨條件4與研磨條件6。而且,研磨條 件8的端部b的最大谷深(Rv)的數(shù)值第三大,端部a的最大谷深(Rv)的數(shù)值第二大。作為結 論,初始磨損高度(Rpk)的數(shù)值小且最大谷深(Rv)的數(shù)值大的研磨條件可評價為研磨條件 8。以圖18的顯微鏡照片觀察,對初始磨損高度(Rpk)的數(shù)值小的研磨條件8的(w)的顯微鏡 照片、與初始磨損高度(Rpk)的數(shù)值大的研磨條件4的(s)的顯微鏡照片進行比較。于是可讀 取出:研磨條件8的(w)的顯微鏡照片與研磨條件4的(s)的顯微鏡照片相比,淡的灰色的低 的部分91與濃的灰色的高的部分92各自的面積變小。
[0121]圖14~圖17是以研磨條件1至研磨條件8對表面粗糙度進行測定所得的數(shù)據(jù)。對初 始磨損高度(Rpk)的數(shù)值小的研磨條件8的數(shù)據(jù)、與初始磨損高度(Rpk)的數(shù)值大的研磨條 件4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于是可讀取出:圖17的研磨條件8的輪廓曲線與圖15的研磨條件4的輪 廓曲線相比,凹凸明顯變小。
[0122][其他實施方式]
[0123]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該實施例。例如,也可 進行并用前述第1實施方式至第4實施方式的任意的多個制造方法的加工。
【主權項】
1. 一種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進行將心軸嵌入金屬制的杯狀管狀體的內周面、并且將 輥按壓至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外周面的旋壓加工,使所述杯狀管狀體沿軸方向長條化而成為 薄壁,所述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將所述杯狀管狀體或所述定影套筒的內周面加工成平滑的表面。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滑的表面是使所述旋壓加工時的所述心軸的外周面成為表面粗糙度小的平滑 的表面,將所述心軸外周面的平滑的表面轉印至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內周面,以使所述成為 薄壁的定影套筒的內周面鏡面化。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車光工具按壓至所述旋壓加工后的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外周面,以去除所述旋壓加工 時的輥痕。4.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車光工具按壓至所述旋壓加工后的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外周面,以去除所述旋壓加工 時的輥痕。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屬制的杯狀管狀體是, 為了獲得所述平滑的表面,而對將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所得的所述杯狀管狀體的所述 內周面進行研磨而使其成為緞面, 進行將所述心軸嵌入所述杯狀管狀體的所述內周面、并且將所述輥按壓至所述杯狀管 狀體的外周面的所述旋壓加工,使所述杯狀管狀體沿軸方向長條化而成為薄壁。6.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車光工具按壓至所述旋壓加工后的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外周面,以去除所述旋壓加工 時的輥痕。7.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旋壓加工后的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兩端予以切斷,而使管狀的所述定影套筒成 形, 為了獲得所述平滑的表面,將研磨材負壓抽吸而噴射至所述定影套筒的內周面,以對 所述內周面進行研磨。8. 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對于所述定影套筒的內周面的表面粗糙度,以最大谷深與初始磨損高度這兩種數(shù)值來 進行評價。9. 一種定影套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套筒是在所述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中,將杯狀管狀體或定影套筒的內周面加 工成平滑的表面而獲得, 所述定影套筒的制造方法是,進行將心軸嵌入金屬制的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內周面、并 且將輥按壓至所述杯狀管狀體的外周面的旋壓加工,使所述杯狀管狀體沿軸方向長條化而 成為薄壁。
【文檔編號】B23P15/00GK105880938SQ201610089690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7日
【發(fā)明人】小林剛, 齋藤剛志, 八百板崇, 丸山勝敏
【申請人】株式會社遠藤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