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發(fā)動機活塞加工領域,尤其是一種超精密加工活塞的車銑復合專用設備。
背景技術:
汽車發(fā)動機的活塞是發(fā)動機中的主要配件之一,它與活塞環(huán)、活塞銷等零件組成活塞組,與氣缸蓋等共同組成燃燒室,承受燃氣作用力并通過活塞銷和連桿把動力傳給曲軸,以完成內燃發(fā)動機的工作過程?;钊鳛榈湫偷钠囮P鍵零部件,在切削加工方面具有很強的工藝特點。由于活塞處于一個高速、高壓和高溫的惡劣工作環(huán)境,又要考慮到發(fā)動機的運行平穩(wěn)及耐用,因此要求活塞也必須要有足夠的加工精度,銑氣門坑、粗精車燃燒室均需要通過機床設備加工完成,市場上設備加工工序單一,氣門坑,燃燒室分兩臺設備完成,需要兩次裝夾,浪費時間。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實現(xiàn)一次裝夾多工序加工完成,提高效率,保證加工精度的超精密加工活塞的車銑復合專用設備。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超精密加工活塞的車銑復合專用設備,包括床身部分、工作臺部分、主軸部分和立柱部分,所述主軸部分安裝在床身部分的頂部,主軸部分的主軸前端安裝動平衡調節(jié)裝置,主軸的后端安裝角度定位裝置;工作臺部分和立柱部分安裝在移動底座上,該移動底座底部安裝在床身部分頂部的直線滑軌上;立柱部分和燃燒室刀架均安裝在橫移底盤上,該橫移底盤底部安裝在工作臺部分的直線滑軌上;立柱部分上安裝氣門坑高速電主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主軸前端的夾具夾裝工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主軸部分的主軸電機設于床身部分內,主軸電機通過皮帶連接主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主軸部分的頂部設有與主軸連接的剎車器。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超精密加工活塞的車銑復合專用設備,同時設置了燃燒室刀架和氣門坑高速電主軸,實現(xiàn)一次裝夾多工序加工完成,即銑氣門坑、粗車燃燒室、精車燃燒室同時完成,提高效率,降低時間,加工精度可以保證,避免了兩次裝夾造成的誤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軸部分的正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軸部分的側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軸部分的俯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軸部分的立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超精密加工活塞的車銑復合專用設備,包括床身部分1、工作臺部分2、主軸部分3和立柱部分4,所述主軸部分3安裝在床身部分1的頂部,主軸部分3的主軸前端安裝動平衡調節(jié)裝置5,主軸的后端安裝角度定位裝置6。工作臺部分2和立柱部分4安裝在移動底座上,該移動底座底部安裝在床身部分1頂部的直線滑軌上;立柱部分4和燃燒室刀架7均安裝在橫移底盤上,該橫移底盤底部安裝在工作臺部分2的直線滑軌上;立柱部分4上安裝氣門坑高速電主軸8;
上述,主軸前端的夾具夾裝工件21。
上述,主軸部分3的主軸電機設于床身部分1內,主軸電機通過皮帶連接主軸。
上述,主軸部分3的頂部設有與主軸連接的剎車器9。
上述,工作臺部分2通過直線導軌實現(xiàn)在床身部分1上的X軸運動,橫移底盤通過直線導軌實現(xiàn)在工作臺部分2上的Y軸運動。
上述,動平衡調節(jié)裝置5、角度定位裝置6等結構以及工作原理均為現(xiàn)有技術在此不作贅述。
在工作臺部分2上同時設置了燃燒室刀架7和氣門坑高速電主軸8,實現(xiàn)一次裝夾多工序加工完成,即銑氣門坑、粗車燃燒室、精車燃燒室同時完成,提高效率,降低時間,加工精度可以保證,避免了兩次裝夾造成的誤差。
配有自主設計的高效高精角度自動定位裝置,很好的解決了氣門坑定位不準的問題。
配有自主設計的快速動平衡的調節(jié)專用裝置,很好的解決了偏心燃燒室定位及平衡問題。特別是在批量加工時,效果更明顯。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