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I型推力桿的生產(chǎn)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車輛I型推力桿整體熱鉚壓裝置。
背景技術:
I型推力桿是重卡和客車連接車架和車橋、傳遞縱向和橫向載荷的重要零部件。I形推力桿主要由直端頭、桿身和彈性球鉸組成,其中兩個直端頭由鋼管通過熱鉚壓連接在一起,并且具有足夠的連接強度。目前,市場上的車輛I型推力桿普遍采用分開熱鉚壓,即一件車輛I型推力桿要經(jīng)過熱鉚壓兩次,存在生產(chǎn)效率低、能耗高的缺點;同時,由于多次重復定位,車輛I型推力桿質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證。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生產(chǎn)效率高、能耗低的車輛I型推力桿整體熱鉚壓裝置,該裝置不僅對車輛I型推力桿實現(xiàn)一次鉚壓成型,還保證產(chǎn)品尺寸和精度要求,且適應于批量生產(chǎn)。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車輛I型推力桿整體熱鉚壓裝置,它包括液壓機的上、下工作臺,所述的上、下工作臺上分別安裝有兩個上、下模板,上、下模板上設置有定位機構,所述的定位機構包括定位芯軸、導向支撐座、上壓蓋、壓簧、彈簧座,其中,所述的下模板上設置有定位座,定位芯軸設置在定位座的中部上端,導向支撐座和彈簧座設置在上模板上,壓簧設在彈簧座上,上壓蓋設置在壓簧的末端;所述的各上、下模板的一側設置有模座,模座上設置有模芯,模座的一側設置有控制塊,控制塊的一端與模座相連接,另一端與下模板相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由于通過在上、下工作臺上分別安裝有兩個上、下模板,上、下模板上設置有定位機構,所述的定位機構包括定位芯軸、導向支撐座、上壓蓋、壓簧、彈簧座,其中,所述的下模板上設置有定位座,定位芯軸設置在定位座的中部上端,導向支撐座和彈簧座設置在上模板上,壓簧設在彈簧座上,上壓蓋設置在壓簧的末端;所述的各上、下模板的一側設置有模座,模座上設置有模芯,模座的一側設置有控制塊,控制塊的一端與模座相連接,另一端與下模板相連接。采取上述結構后,通過由定位芯軸、導向支撐座、上壓蓋、壓簧、彈簧座構成定位機構,對I型推力桿整體熱鉚壓時進行定位,而I型推力桿的兩端頭分別放入定位芯軸上,其端部已加熱的鋼管套在端頭桿部上,啟動壓力機上工作臺向下運動,帶動壓力機左右兩模芯合模,即可完成I型推力桿整體熱鉚壓。本實用新型可以一次完成I型推力桿兩處熱鉚壓,且產(chǎn)品質量穩(wěn)定,降低能耗,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車輛I型推力桿整體熱鉚壓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的上、下模板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用新型的車輛I型推力桿整體熱鉚壓裝置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由圖1、圖2可見,本實用新型的車輛I型推力桿整體熱鉚壓裝置,它包括液壓機的上、下工作臺1、1’,所述的上、下工作臺1、1’上分別安裝有兩個上、下模板2、2’,上、下模板2、2’上設置有定位機構3,所述的定位機構3包括定位芯軸4、導向支撐座5、上壓蓋6、壓簧7、彈簧座8,其中,所述的下模板2’上設置有定位座9,定位芯軸4設置在定位座9的中部上端,導向支撐座5和彈簧座8設置在上模板2上,壓簧7設在彈簧座8上,上壓蓋6設置在壓簧7的末端;所述的各上、下模板2、2’的一側設置有模座10,模座10上設置有模芯11,模座10的一側設置有控制塊12,控制塊12的一端與模座10相連接,另一端與下模板2’相連接。
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工作時,由于上、下模板2、2’分別固定在液壓機的上、下工作臺1、1’上,定位座9通過固定螺栓與上、下模板2、2’連接,定位機構3通過支撐導向座5與定位座9連接,定位芯軸4和上壓蓋6在工作時通過壓簧7和液壓機的導向機構自動復位;模座10通過螺栓與下、下模板2、2’連接,模芯4通過自帶定位凸臺與模座10連接,通過控制塊12,可以熱鉚壓與端頭14之間位置;I型推力桿整體熱鉚壓時,先將兩端頭14分別放入定位芯軸4上,再將端部已加熱的鋼管13套在端頭14桿部上,啟動上工作臺1向下運動,帶動兩兩模芯11合模,完成I型推力桿整體熱鉚壓。
本實用新型可以一次完成I型推力桿兩處熱鉚壓,且產(chǎn)品質量穩(wěn)定,降低能耗,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