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編絲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螺旋形預絞絲自動編絲機。
背景技術:
光纜、電纜等預絞絲耐張金具的生產(chǎn)過程中需要人工用雙手編織預絞絲,使其3根、4根、5根……等,按照設定的數(shù)量編織在一起,因人工編織,所以產(chǎn)品之間的一致性較差,勞動強度大,效率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簡單,產(chǎn)品之間的一致性高,勞動強度低,效率高的螺旋形預絞絲自動編絲機。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螺旋形預絞絲自動編絲機,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機架左側(cè)的單根預絞絲輸送機構和設置在所述機架右側(cè)的多根預絞絲編織機構;
所述單根預絞絲輸送機構包括由左到右依次設置于一條水平直線上的推絲氣缸、導向槽、導向短管、夾絲導向軸承滾輪、送絲軸承滾輪組和頂絲入管氣缸,所述送絲軸承滾輪組包括主動送絲軸承滾輪和設置于所述主動送絲軸承滾輪下方的從動送絲軸承滾輪,所述主動送絲軸承滾輪由電機帶動由左向右旋轉(zhuǎn);
所述多根預絞絲編織機構包括編絲導管和偶數(shù)個導管分合氣缸,所述編絲導管為由兩個半圓弧形管對接而成的中空圓形管,所述偶數(shù)個導管分合氣缸對稱設置于機架上、所述編絲導管兩側(cè),導管分合氣缸的缸桿分別與兩個半圓弧形管連接;
所述編絲導管與所述推絲氣缸、導向槽、導向短管、夾絲導向軸承滾輪和頂絲入管氣缸處于一條水平直線上。
更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槽有3個,3個導向槽間隔設置。
更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槽采用V形開口方底導向槽。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chǎn)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產(chǎn)品之間的一致性高,勞動強度低,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多根預絞絲編織機構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編絲導管的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導向槽的剖視圖。
圖中:1、機架;2、推絲氣缸;3、導向槽;4、導向短管;5、夾絲導向軸承滾輪;6、電機;7、主動送絲軸承滾輪;8、從動送絲軸承滾輪;9、頂絲入管氣缸;10、編絲導管;11、半圓弧形管;12、導管分合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3所示的一種螺旋形預絞絲自動編絲機,包括機架1、設置在所述機架1左側(cè)的單根預絞絲輸送機構和設置在所述機架1右側(cè)的多根預絞絲編織機構;
所述單根預絞絲輸送機構包括由左到右依次設置于一條水平直線上的推絲氣缸2、導向槽3、導向短管4、夾絲導向軸承滾輪5、送絲軸承滾輪組和頂絲入管氣缸9,所述送絲軸承滾輪組包括主動送絲軸承滾輪7和設置于所述主動送絲軸承滾輪7下方的從動送絲軸承滾輪8,所述主動送絲軸承滾輪7由電機6帶動由左向右旋轉(zhuǎn);
所述多根預絞絲編織機構包括編絲導管10和偶數(shù)個導管分合氣缸12,所述編絲導管10為由兩個半圓弧形管11對接而成的中空圓形管,所述偶數(shù)個導管分合氣缸12對稱設置于機架1上、所述編絲導管10兩側(cè),導管分合氣缸12的缸桿分別與兩個半圓弧形管11連接;當進行編絲時,兩個半圓弧形管11在導管分合氣缸12的作用下對接形成圓形的編絲導管10,方便多根預絞絲能夠順利編織成型,具體過程如下,第一根單根預絞絲進入編絲導管10后,第2根預絞絲會沿著第1根預絞絲的螺旋方向旋轉(zhuǎn)進入,第1根預絞絲與第2根預絞絲自動編織在一起。以此類推,第3根、第4根.....第N根預絞絲與第2根預絞絲的編織操作是相同的,最終,多根預絞絲于編絲導管10內(nèi)編織在一起。當需要編絲的單根預絞絲完成多根編織后,對稱設置的兩個導管分合氣缸12分別向兩側(cè)分開,編好的多根預絞絲成品沿斜板滑入成品料的存儲區(qū)。
所述編絲導管10與所述推絲氣缸2、導向槽3、導向短管4、夾絲導向軸承滾輪5和頂絲入管氣缸9處于一條水平直線上。
所述導向槽3有3個,3個導向槽3間隔設置。節(jié)約了鋼材、成本,而且效果也很好。
如圖4所示,所述導向槽3采用V形開口方底導向槽,確保了單根預絞絲落絲的順利滑入和其推入導向短管4時的左右限定、順利入管。
使用時,單根預絞絲落入導向槽3內(nèi),由推絲氣缸2推動,穿過導向短管4、夾絲導向軸承滾輪5進入主動送絲軸承滾輪7和從動送絲軸承滾輪8之間,(導向短管4和夾絲導向軸承滾輪5在編織時能夠防止單根預絞絲偏離導向槽3)然后電機6帶動主動送絲軸承滾輪7轉(zhuǎn)動,將單根預絞絲送到編絲導管10,然后再由頂絲入管氣缸9繼續(xù)將單根預絞絲向編絲導管10內(nèi)推入,第一根單根預絞絲進入編絲導管10后,第2根預絞絲沿著第1根預絞絲的螺旋方向旋轉(zhuǎn)進入,第1根預絞絲與第2根預絞絲自動編織在一起。以此類推,第3根、第4根.....第N根預絞絲與第2根預絞絲的編織操作是相同的,最終,多根預絞絲于編絲導管10內(nèi)編織在一起,當需要編織的單根預絞絲完成多根編織后,對稱設置的兩個導管分合氣缸12分別向兩側(cè)分開,編好的多根預絞絲成品沿斜板滑入成品料的存儲區(qū)。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zhì)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