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的設備。
背景技術:
熱泵熱水器是繼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之后的第四代熱水器,它符合國家的節(jié)能、綠色、環(huán)保政策,是不受天氣晴雨影響的全天候節(jié)能 熱水 器。熱泵產生的熱能能過傳熱介質傳送到熱水箱,通常的方法是在熱水箱內膽內或內膽外壁設置盤管,盤管與熱泵連通,熱泵產生的高溫介質通過盤管時,介質的熱量傳給熱水箱內較低溫度的水,使熱水箱內的水溫提高。盤管在內膽內的稱為內盤管熱水箱,盤管在內膽外壁的稱為外盤管熱水箱。內盤管熱水箱容易產生盤管腐蝕、傳熱介質泄漏、水質差、漏水等一些嚴重問題。外盤管熱水箱可以克服內盤管熱水箱的上述不足,但為了提高外盤管熱水箱的傳熱效率,需在內膽直筒壁上滾壓出能嵌入盤管的半圓截面的螺旋槽。熱水箱內膽直筒段是薄壁件,在兩端封頭焊接前徑向無剛度。要在筒壁徑向擠壓出回轉槽,只能將一對滾壓輪分別在筒壁內外旋轉擠壓。以往的滾壓成形機只能滾壓無螺旋升角的回轉槽,無法嵌繞熱介質盤管。為了嵌繞熱介質盤管必須做成螺旋槽,若按車床車制螺紋的原理擠壓螺旋槽的方案,一對擠壓成形的滾壓輪必須隨著內膽直筒旋轉的同時沿軸向移動,安裝在兩個懸臂梁上的擠壓成形滾壓輪,既要自轉又要同時沿軸向移動,機構將會非常復雜和懸臂橫截面尺寸非常大,設備造價將會很高,且被加工的直筒長細比受到很大的限制。若制成類似于卷板機形式的雙側墻板支撐滾壓輪旋轉軸的方案,工件的進出將會變得非常困難,生產效率極其低下。
發(fā)明內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滾壓成形機的上述不足,本創(chuàng)造發(fā)明提供一種能在薄壁細長圓筒體上能滾壓出螺旋槽,一臺設備能加工的工件規(guī)格多樣化、螺旋升角能無級可調、生產效率高、設備構造簡單、造價較低的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設備。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的設備,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包括豎向機架和橫向機架,所述的豎向機架內設有驅動機構;所述豎向機架靠近橫向機架的側面設有豎向的升降槽,還包括連接板,所述的連接板與所述的豎向機架的側面之間通過升降螺栓連接,所述的升降螺栓穿于所述的升降槽內;所述橫向機架的下方還設有機座,所述的機座上穿設有橫向機架升降絲桿,所述的橫向機架升降絲桿上設有第一手輪,所述的橫向機架升降絲桿固接在所述橫向機架的中心;所述的連接板上設有以所述橫向機架的中心為圓心的弧形孔,所述的連接板與所述橫向機架的后端通過定位螺栓連接,所述的定位螺栓穿于所述的弧形孔內;所述豎向機架靠近橫向機架的側面設有向所述橫向機架延伸的位于所述橫向機架上方的上滾壓軸和位于所述橫向機架上方的下滾壓軸,所述的下滾壓軸位于所述上滾壓軸的正下方,所述下滾壓軸的尾部伸入所述的豎向機架內與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所述下滾壓軸的前端設有下滾壓輪,所述下滾壓輪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的下滾壓軸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的上滾壓軸包括后上滾壓軸和前上滾壓軸,所述后上滾壓軸的尾部伸入所述的豎向機架內與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傳動連接,述的上滾壓軸與所述的下滾壓軸反向旋轉,所述的后上滾壓軸與所述的前上滾壓軸通過后萬向節(jié)連接,還包括與所述的下滾壓輪適配的上滾壓輪,所述上滾壓輪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的上滾壓軸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的上滾壓輪與所述前上滾壓軸的前端通過前萬向節(jié)連接;所述豎向機架的側面還設有位于所述上滾壓軸正上方的上懸臂,所述上懸臂的前端豎向穿設有上滾壓輪升降調節(jié)螺桿,所述上滾壓輪升降調節(jié)螺桿的上端設有第二手輪,所述的上滾壓輪通過上滾壓輪支架與所述的上滾壓輪升降調節(jié)螺桿連接; 所述橫向機架的前部的下方橫向穿設有前絲桿,所述前絲桿的一半為左旋螺紋,所述橫向機架的后部的下方橫向穿設有與所述的前絲桿平行的后絲桿,所述后絲桿的一半 為與前絲桿對應的左旋螺紋,另一半為與前絲桿對應的右旋螺紋,所述橫向機架的一側穿設有與所述的前絲桿及后絲桿垂直的側桿,所述側桿的兩端分別設有主動傘齒,所述前絲桿和后絲桿上分別設有被動傘齒,所述側桿兩端的主動傘齒分別與前絲桿的被動傘齒、后絲桿的被動傘齒嚙合;所述橫向機架的前部設有與所述的前絲桿平行的前滑槽,所述橫向機架的后部設有與所述的前滑槽平行的后滑槽,所述的前滑槽內滑設有前左滑架和前右滑架,所述的后滑槽內滑設有后左滑架和后右滑架,所述的前絲桿穿過所述前左滑架的下端及前右滑架的下端,所述的前左滑架與前絲桿的左旋螺紋對應,所述前右滑架與所述前絲桿的右旋螺紋對應,所述的后絲桿穿過所述后左滑架的下端及后右滑架的下端,所述的后左滑架與所述后絲桿的左旋螺紋對應,所述后右滑架與所述后絲桿的右旋螺紋對應;所述的前左滑架上鉸接有前左月牙板,該前左滑架上設有以鉸接點為圓心的第一弧孔,所述的第一弧孔內穿設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桿穿過所述的前左月牙板,所述的前右滑架上鉸接有前右月牙板,該前右滑架上設有以鉸接點為圓心的第二弧孔,所述的第二弧孔內穿設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桿穿過所述的前右月牙板,所述的后左滑架上鉸接有后左月牙板,該后左滑架上設有以鉸接點為圓心的第三弧孔,所述的第三弧孔內穿設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螺桿穿過所述的后左月牙板,所述的后右滑架上鉸接有后右月牙板,該后右滑架上設有以鉸接點為圓心的第四弧孔,所述的第四弧孔內穿設有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的螺桿穿過所述的后右月牙板;所述的前左月牙板的下部和所述的后左月牙板的下部之間設有第一托輥,所述的前右月牙板的下部和后右滑架的下部設有第二托輥,所述的前左月牙板的上部和后左月牙板的上部之間設有第三托輥,所述的前右月牙板的上部和后右月牙板的上部之間設有第四托輥,所述的第一托輥、第二托輥、第三托輥、第四托輥之間相互平行;所述的上滾壓軸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第一托輥、第二托輥、第三托輥、第四托輥聯(lián)動。進一步,所述的第一托輥上設有第一鏈輪,所述的第二托輥上設有第二鏈輪,所述的第三托輥上設有第三鏈輪,所述的第四托輥上設有第四鏈輪,所述的上滾壓軸上設有第五鏈輪,還包括傳動鏈條,所述的傳動鏈條張緊在所述的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第四鏈輪、第五鏈輪上。進一步,所述的上懸臂上還設有附支架,所述的附支架上螺設有調節(jié)螺桿,所述的調節(jié)螺桿上設有張緊調節(jié)鏈輪,所述的張緊調節(jié)鏈輪與所述的傳動鏈條適配。進一步,所述的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第四鏈輪分別設于第一托輥的尾部,第二托輥的尾部、第三托輥的尾部、第四托輥的尾部,所述的第五鏈輪設于所述的后上滾壓軸上。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所述后上滾壓軸的尾部及下滾壓軸的尾部通過帶傳動機構或鏈傳動機構或齒輪傳動機構與所述的驅動機構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豎向機架靠近橫向機架的側面還設有下懸臂,所述的下滾壓軸支承在所述的下懸臂上。所述的上懸臂還設有下垂的支架,所述的后上滾壓軸穿過所述的支架。所述上滾壓輪的圓周上設有一圈凸緣,所述下滾壓輪的圓周上設有一圈與所述的凸緣適配的凹槽。所述側桿的端部設有開合手柄。本實用新型在開機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首先核對下滾壓輪、上滾壓輪的凹凸緣是否與所需加工的螺旋槽截面形狀相符合。若不符,應更換相應的下滾壓輪和上滾壓輪。其次調整橫向機架和四根托輥的開合度。旋轉第二手輪從而轉動上滾壓輪升降調節(jié)螺桿,將上滾壓輪提升到上下滾壓輪最外緣分開距離5毫米以上。然后按被加工的工件直徑大小調整橫向機架的高度和四根托輥的開合度。具體調整方法搖動開合手柄,從而使側桿旋轉,側桿兩端主動傘齒通過被動傘齒帶動前絲桿和后絲桿同步轉動,前絲桿轉動帶動前滑槽上的前左滑架、前右滑架靠攏或分開,后絲桿轉動帶動后滑槽上的后左滑架、后右滑架靠攏或分開,第一托輥、第二托輥也隨之合攏或分開。再將要被加工的薄壁圓筒體從前端沿四個托輥軸向,在四個托輥之內向后推進至筒體中段在上下滾壓輪處,并使上滾壓輪在筒外,下滾壓輪在筒內。之后放松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使前左月牙板、前右月牙板、后左月牙板、后右月牙板能搖擺,旋轉調節(jié)螺桿,放松所述的張緊調節(jié)鏈輪,旋松所述的升降螺栓,通過第一手輪旋轉橫向機架升降絲桿,使橫向機架升降到合適的位置,再擰緊升降螺栓使橫向機架在上下方向上固定,工件內壁曲面最高點與下滾壓外緣最高點貼合,使四個托輥與工件外壁曲面完全貼合,工件水平無傾斜,然后再擰緊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當加工相同直徑的工件時一次調整即可。然后再調整螺旋槽的導程扳動定位螺栓使橫向機架與連接板之間松動,按所需加工的螺旋線升角,繞橫向機架的中心旋轉橫向機架,使橫向機架縱向軸線(平行于四個托輥軸線)與上下滾壓輪軸線在水平面的投影線的夾角等同螺旋線升角。在設備俯視向,橫向機架調整按順時針旋轉一個角度,工件滾壓出的螺旋槽為右旋。橫向機架調整按逆時針旋轉一個角度,工件滾壓出的螺旋槽為左旋。調整好螺旋槽的導程后,扳緊定位螺栓。當加工相同直徑和螺旋的工件時一次調整即可。[0030]當上述準備工作完成后,可正式開始加工工件。調節(jié)上滾壓輪使上滾壓輪下壓,壓入工件筒壁的深度按工藝指定的要求。驅動裝置帶動上滾壓輪、下滾壓輪和四個托輥同步旋轉。四個托輥和上滾壓輪同向旋轉,上滾壓輪與下滾壓輪反向旋轉。工件在上滾壓輪、下滾壓輪和四個托輥的帶動下同步旋轉。同時由于上下滾壓輪與工件軸線有一個夾角,上下滾壓輪的側面對工件壓槽產生軸向推力,使工件沿托輥軸向向前滑移。隨著上下滾壓輪的連續(xù)擠壓、工件的連續(xù)旋轉和軸向位移,工件的圓筒壁上形成連續(xù)的螺旋槽。當擠壓螺旋槽達到所需的長度時,使驅動裝置停止旋轉。調節(jié)上滾壓輪上升,使上滾壓輪上提距離大于槽深度,向前移動工件將其取出。接著往復加工下一個工件。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設備解決了在薄壁直筒體上加工螺旋槽的問題,并且該具有設備構造簡單,螺距大小無級可調,工件直徑大小多樣化無需夾具,生產效率高等許多優(yōu)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2是圖I的A-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照圖I、圖2,一種用于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的設備,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包括豎向機架I和橫向機架2,所述的豎向機架I內設有作為驅動機構的驅動電機3。所述豎向機架I靠近橫向機架的側面設有豎向的升降槽,還包括連接板4,所述的連接板4與所述的豎向機架I的側面之間通過升降螺栓連接,所述的升降螺栓穿于所述的升降槽內。所述橫向機架2的下方還設有機座5,所述的機座5上穿設有橫向機架升降絲桿6,所述的橫向機架升降絲桿6上設有第一手輪7,所述的橫向機架升降絲6桿固接在所述橫向機架2的中心。所述的連接板4上設有以所述橫向機架2的中心為圓心的弧形孔,所述的連接板4與所述橫向機架2的后端通過定位螺栓連接,所述的定位螺栓穿于所述的弧形孔內。所述豎向機架I靠近橫向機架的側面設有向所述橫向機架2延伸的位于所述橫向機架上方的上滾壓軸和位于所述橫向機架2上方的下滾壓軸8,所述的下滾壓軸8位于所述上滾壓軸的正下方,所述下滾壓軸8的尾部伸入所述的豎向機架I內與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所述下滾壓軸8的前端設有下滾壓輪9,所述下滾壓輪9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的下滾壓軸8的中心軸線重合。本實施例中所述豎向機架靠近橫向機架的側面還設有下懸臂,所述的下滾壓軸8支承在所述的下懸臂上。所述的上滾壓軸包括后上滾壓軸10和前上滾壓軸11,所述后上滾壓軸10的尾部伸入所述的豎向機架I內與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傳動連接,述的上滾壓軸與所述的下滾壓軸8反向旋轉。本實施例中后上滾壓軸10與驅動機構的輸出端通過帶傳動機構(或其他傳動機構如鏈傳動機構、齒輪傳動機構)連接,而后上滾壓軸10與下滾壓軸8之間通過兩個嚙合的齒輪來實現(xiàn)傳動,從而上滾壓軸與下滾壓軸8反向轉動。[0041]所述的后上滾壓軸10與所述的前上滾壓軸11通過后萬向節(jié)連接,還包括與所述的下滾壓輪9適配的上滾壓輪12,所述上滾壓輪12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的上滾壓軸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的上滾壓輪12與所述前上滾壓軸11的前端通過前萬向節(jié)連接。所述上滾壓輪12的圓周上設有一圈凸緣,所述下滾壓輪9的圓周上設有一圈與所述的凸緣適配的凹槽。所述豎向機架I的側面還設有位于所述上滾壓軸正上方的上懸臂13,所述上懸臂13的前端豎向穿設有上滾壓輪升降調節(jié)螺桿,所述上滾壓輪升降調節(jié)螺桿的上端設有第二手輪14,所述的上滾壓輪12通過上滾壓輪支架與所述的上滾壓輪升降調節(jié)螺桿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上懸臂13還設有下垂的支架,所述的后上滾壓軸10穿過所述的支架。所述橫向機架2的前部的下方橫向穿設有前絲桿15,所述前絲桿15的一半為左旋螺紋,所述橫向機架2的后部的下方橫向穿設有與所述的前絲桿15平行的后絲桿,所述后絲桿的一半為與前絲桿對應的左旋螺紋,另一半為與前絲桿對應的右旋螺紋,所述橫向機架2的一側穿設有與所述的前絲桿15及后絲桿垂直的側桿16,所述側桿16的兩端分別 設有主動傘齒17,所述前絲桿15和后絲桿上分別設有被動傘齒18,所述側桿兩端的主動傘齒17分別與前絲桿的被動傘齒、后絲桿的被動傘齒嚙合。本實施例中所述側桿16的端部設有開合手柄19。所述橫向機架2的前部設有與所述的前絲桿15平行的前滑槽,所述橫向機架2的后部設有與所述的前滑槽平行的后滑槽,所述的前滑槽內滑設有前左滑架20和前右滑架21,所述的后滑槽內滑設有后左滑架和后右滑架,所述的前絲桿15穿過所述前左滑架20的下端及前右滑架21的下端,所述的前左滑架20與前絲桿15的左旋螺紋對應,所述前右滑架21與所述前絲桿15的右旋螺紋對應,所述的后絲桿穿過所述后左滑架的下端及后右滑架的下端,所述的后左滑架與所述后絲桿的左旋螺紋對應,所述后右滑架與所述后絲桿的右旋螺紋對應。所述的前左滑架20上鉸接有前左月牙板22,該前左滑架20上設有以鉸接點為圓心的第一弧孔,所述的第一弧孔內穿設有第一螺栓23,所述第一螺栓23的螺桿穿過所述的前左月牙板22,所述的前右滑架21上鉸接有前右月牙板24,該前右滑架21上設有以鉸接點為圓心的第二弧孔,所述的第二弧孔內穿設有第二螺栓25,所述第二螺栓25的螺桿穿過所述的前右月牙板24,所述的后左滑架上鉸接有后左月牙板,該后左滑架上設有以鉸接點為圓心的第三弧孔,所述的第三弧孔內穿設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螺桿穿過所述的后左月牙板,所述的后右滑架上鉸接有后右月牙板,該后右滑架上設有以鉸接點為圓心的第四弧孔,所述的第四弧孔內穿設有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的螺桿穿過所述的后右月牙板。所述的前左月牙板22的下部和所述的后左月牙板的下部之間設有第一托輥26,所述的前右月牙板24的下部和后右滑架的下部設有第二托輥27,所述的前左月牙板22的上部和后左月牙板的上部之間設有第三托輥28,所述的前右月牙板24的上部和后右月牙板的上部之間設有第四托輥29,所述的第一托輥26、第二托輥27、第三托輥28、第四托輥29之間相互平行。所述的上滾壓軸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第一托輥26、第二托輥27、第三托輥28、第四托輥29聯(lián)動。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托輥26上設有第一鏈輪,所述的第二托輥27上設有第二鏈輪,所述的第三托輥28上設有第三鏈輪,所述的第四托輥29上設有第四鏈輪,所述的上滾壓軸上設有第五鏈輪,還包括傳動鏈條30,所述的傳動鏈條30張緊在所述的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第四鏈輪、第五鏈輪上,從而實現(xiàn)上滾壓軸、第一托輥、第二托輥、第三托輥、第四托輥聯(lián)動的聯(lián)動。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第四鏈輪分別設于第一托輥的尾部,第二托輥的尾部、第三托輥的尾部、第四托輥的尾部,所述的第五鏈輪設于所述的后上滾壓軸10上。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上懸臂上還設有附支架,所述的附支架上螺設有調節(jié)螺桿31,所述的調節(jié)螺桿31上設有張緊調節(jié)鏈輪32,所述的張緊調節(jié)鏈輪32與所述的傳動鏈條30適配。通過調節(jié)張緊調節(jié)鏈輪32,可調節(jié)傳動鏈條30的張緊程度。本實用新型在開機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首先核對下滾壓輪、上滾壓輪的凹凸緣是否與所需加工的螺旋槽截面形狀相符合。若不符,應更換相應的下滾壓輪和上滾壓輪。 其次調整橫向機架和四根托輥的開合度。旋轉第二手輪14從而轉動上滾壓輪升降調節(jié)螺桿,將上滾壓輪12提升到上下滾壓輪9最外緣分開距離5毫米以上。然后按被加工的工件直徑大小調整橫向機架的高度和四根托輥的開合度。具體調整方法搖動開合手柄19,從而使側桿16旋轉,側桿16兩端主動傘齒17通過被動傘齒18帶動前絲桿15和后絲桿同步轉動,前絲桿15轉動帶動前滑槽上的前左滑架20、前右滑架21靠攏或分開,后絲桿轉動帶動后滑槽上的后左滑架、后右滑架靠攏或分開,第一托輥26、第二托輥27也隨之合攏或分開。再將要被加工的薄壁圓筒體從前端沿四個托輥軸向,在四個托輥之內向后推進至筒體中段在上下滾壓輪處,并使上滾壓輪12在筒外,下滾壓輪9在筒內。之后放松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使前左月牙板22、前右月牙板24、后左月牙板、后右月牙板能搖擺,旋轉調節(jié)螺桿31,放松所述的張緊調節(jié)鏈輪32,旋松所述的升降螺栓,通過第一手輪7旋轉橫向機架升降絲桿,使橫向機架2升降到合適的位置,再擰緊升降螺栓使橫向機架2在上下方向上固定,工件內壁曲面最高點與下滾壓外緣最高點貼合,使四個托輥與工件外壁曲面完全貼合,工件水平無傾斜,然后再擰緊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當加工相同直徑的工件時一次調整即可。然后再調整螺旋槽的導程扳動定位螺栓使橫向機架2與連接板4之間松動,按所需加工的螺旋線升角,繞橫向機架2的中心旋轉橫向機架,使橫向機架2縱向軸線(平行于四個托輥軸線)與上下滾壓輪軸線在水平面的投影線的夾角等同螺旋線升角。在設備俯視向,橫向機架2調整按順時針旋轉一個角度,工件滾壓出的螺旋槽為右旋。橫向機架2調整按逆時針旋轉一個角度,工件滾壓出的螺旋槽為左旋。調整好螺旋槽的導程后,扳緊定位螺栓。當加工相同直徑和螺旋的工件時一次調整即可。當上述準備工作完成后,可正式開始加工工件。調節(jié)上滾壓輪12使上滾壓輪下壓,壓入工件筒壁的深度按工藝指定的要求。驅動裝置帶動上滾壓輪12、下滾壓輪9和四個托輥同步旋轉。四個托輥和上滾壓輪同向旋轉,上滾壓輪12與下滾壓輪9反向旋轉。工件在上滾壓輪12、下滾壓輪9和四個托輥的帶動下同步旋轉。同時由于上下滾壓輪與工件軸線有一個夾角,上下滾壓輪的圓周對工件壓槽產生軸向推力,使工件沿托輥軸向向前滑移。隨著上下滾壓輪的連續(xù)擠壓、工件的連續(xù)旋轉和軸向位移,工件的圓筒壁上形成連續(xù)的螺旋槽。當擠壓螺旋槽達到所需的長度時,使驅動裝置停止旋轉。調節(jié)上滾壓輪12上升,使上滾壓輪上提距離大于槽深度,向前移動工件將其取出。接著往復加工下一個工件?!?br>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的設備,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包括豎向機架和橫向機架,所述的豎向機架內設有驅動機構; 所述豎向機架靠近橫向機架的側面設有豎向的升降槽,還包括連接板,所述的連接板與所述的豎向機架的側面之間通過升降螺栓連接,所述的升降螺栓穿于所述的升降槽內;所述橫向機架的下方還設有機座,所述的機座上穿設有橫向機架升降絲桿,所述的橫向機架升降絲桿上設有第一手輪,所述的橫向機架升降絲桿固接在所述橫向機架的中心;所述的連接板上設有以所述橫向機架的中心為圓心的弧形孔,所述的連接板與所述橫向機架的后端通過定位螺栓連接,所述的定位螺栓穿于所述的弧形孔內; 所述豎向機架靠近橫向機架的側面設有向所述橫向機架延伸的位于所述橫向機架上方的上滾壓軸和位于所述橫向機架上方的下滾壓軸,所述的下滾壓軸位于所述上滾壓軸的正下方,所述下滾壓軸的尾部伸入所述的豎向機架內與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所述下滾壓軸的前端設有下滾壓輪,所述下滾壓輪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的下滾壓軸的中心軸線重合; 所述的上滾壓軸包括后上滾壓軸和前上滾壓軸,所述后上滾壓軸的尾部伸入所述的豎向機架內與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所述的上滾壓軸與所述的下滾壓軸反向旋轉,所述的后上滾壓軸與所述的前上滾壓軸通過后萬向節(jié)連接,還包括與所述的下滾壓輪適配的上滾壓輪,所述上滾壓輪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的上滾壓軸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的上滾壓輪與所述前上滾壓軸的前端通過前萬向節(jié)連接; 所述豎向機架的側面還設有位于所述上滾壓軸正上方的上懸臂,所述上懸臂的前端豎向穿設有上滾壓輪升降調節(jié)螺桿,所述上滾壓輪升降調節(jié)螺桿的上端設有第二手輪,所述的上滾壓輪通過上滾壓輪支架與所述的上滾壓輪升降調節(jié)螺桿連接; 所述橫向機架的前部的下方橫向穿設有前絲桿,所述前絲桿的一半為左旋螺紋,所述橫向機架的后部的下方橫向穿設有與所述的前絲桿平行的后絲桿,所述后絲桿的一半為與前絲桿對應的左旋螺紋,另一半為與前絲桿對應的右旋螺紋,所述橫向機架的一側穿設有與所述的前絲桿及后絲桿垂直的側桿,所述側桿的兩端分別設有主動傘齒,所述前絲桿和后絲桿上分別設有被動傘齒,所述側桿兩端的主動傘齒分別與前絲桿的被動傘齒、后絲桿的被動傘齒哨合; 所述橫向機架的前部設有與所述的前絲桿平行的前滑槽,所述橫向機架的后部設有與所述的前滑槽平行的后滑槽,所述的前滑槽內滑設有前左滑架和前右滑架,所述的后滑槽內滑設有后左滑架和后右滑架,所述的前絲桿穿過所述前左滑架的下端及前右滑架的下端,所述的前左滑架與前絲桿的左旋螺紋對應,所述前右滑架與所述前絲桿的右旋螺紋對應,所述的后絲桿穿過所述后左滑架的下端及后右滑架的下端,所述的后左滑架與所述后絲桿的左旋螺紋對應,所述后右滑架與所述后絲桿的右旋螺紋對應; 所述的前左滑架上鉸接有前左月牙板,該前左滑架上設有以鉸接點為圓心的第一弧孔,所述的第一弧孔內穿設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桿穿過所述的前左月牙板,所述的前右滑架上鉸接有前右月牙板,該前右滑架上設有以鉸接點為圓心的第二弧孔,所述的第二弧孔內穿設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桿穿過所述的前右月牙板,所述的后左滑架上鉸接有后左月牙板,該后左滑架上設有以鉸接點為圓心的第三弧孔,所述的第三弧孔內穿設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螺桿穿過所述的后左月牙板,所述的后右滑架上鉸接有后右月牙板,該后右滑架上設有以鉸接點為圓心的第四弧孔,所述的第四弧孔內穿設有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的螺桿穿過所述的后右月牙板; 所述的前左月牙板的下部和所述的后左月牙板的下部之間設有第一托輥,所述的前右月牙板的下部和后右滑架的下部設有第二托輥,所述的前左月牙板的上部和后左月牙板的上部之間設有第三托輥,所述的前右月牙板的上部和后右月牙板的上部之間設有第四托輥,所述的第一托輥、第二托輥、第三托輥、第四托輥之間相互平行; 所述的上滾壓軸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第一托輥、第二托輥、第三托輥、第四托輥聯(lián)動。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托輥上設有第一鏈輪,所述的第二托輥上設有第二鏈輪,所述的第三托輥上設有第三鏈輪,所述的第四托輥上設有第四鏈輪,所述的上滾壓軸上設有第五鏈輪,還包括傳動鏈條,所述的傳動鏈條張緊在所述的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第四鏈輪、第五鏈輪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懸臂上還設有附支架,所述的附支架上螺設有調節(jié)螺桿,所述的調節(jié)螺桿上設有張緊調節(jié)鏈輪,所述的張緊調節(jié)鏈輪與所述的傳動鏈條適配。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第四鏈輪分別設于第一托輥的尾部,第二托輥的尾部、第三托輥的尾部、第四托輥的尾部,所述的第五鏈輪設于所述的后上滾壓軸上。
5.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上滾壓軸的尾部及下滾壓軸的尾部通過帶傳動機構或鏈傳動機構或齒輪傳動機構與所述的驅動機構的輸出端連接。
6.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機架靠近橫向機架的側面還設有下懸臂,所述的下滾壓軸支承在所述的下懸臂上。
7.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懸臂還設有下垂的支架,所述的后上滾壓軸穿過所述的支架。
8.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滾壓輪的圓周上設有一圈凸緣,所述下滾壓輪的圓周上設有一圈與所述的凸緣適配的凹槽。
9.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桿的端部設有開合手柄。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薄壁圓筒體滾壓螺旋槽的設備,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包括豎向機架和橫向機架,在橫向機架的兩端分別安裝前絲桿和后絲桿,前絲桿的一半為左旋螺紋,另一半為右旋螺紋,后絲桿的一半為與前絲桿對應的左旋螺紋,另一半為與前絲桿對應的右旋螺紋,在通過側桿來帶動前后絲桿轉動,從而帶動套于前后絲桿上的前后滑架活動,在調節(jié)鉸接于前后滑架上的月牙板,即可實現(xiàn)安裝在月牙板上托輥的張合調節(jié)。托輥上架設需要加工的工件,工件的筒壁夾于上滾壓輪和下滾壓輪之間,通過橫向機架繞其自身中心的轉動來調整螺旋槽的導程。
文檔編號B21D17/04GK202555658SQ20122009586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12日
發(fā)明者房華江 申請人:浙江江能環(huán)??萍加邢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