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螺旋狀線圈、裝訂用具及其裝訂方法

文檔序號:2574788閱讀:119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螺旋狀線圈、裝訂用具及其裝訂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簡易型的裝訂用的螺旋狀線圈、裝訂用具及其裝訂方法。
背景技術(shù)
在裝訂技術(shù)方面,有一種方法是在用紙上,以所定的間隔穿設多個孔,通過以一定的間距螺旋狀卷繞的螺旋狀線圈而裝訂成1冊書本。這項技術(shù)的主要特點是第1,可將書本打開360度,第2,通過使用金屬制或塑料制的線圈來附帶性提高耐久性,又可將制造成本控制在較低的水平。
然而,在傳統(tǒng)性技術(shù)中,其存在的問題是在使用以一定的間距螺旋狀卷繞的螺旋狀線圈進行裝訂時,存在多種用紙及其螺旋狀線圈用間距,在規(guī)格上不能統(tǒng)一。例如,因混合有各種間距,故對于以5mm的間隔穿設有多個孔的用紙,有時會出現(xiàn)誤用以6mm的間距卷繞的螺旋狀線圈那種不適當?shù)那闆r。并且,這種以錯誤選擇的6mm的間距卷繞的螺旋狀線圈是無法再度對其進行正確的5mm的間距的重新卷繞的操作。這對沒有特殊性設備和專用裝置的個人消費者來講尤其明顯。
又,通常在將上述螺旋狀線圈插通于用紙的孔中之后,在端部需要將螺旋狀線圈折曲進行末端處理。在此場合,在采用傳統(tǒng)技術(shù)的末端處理時,存在著以下的眾所周知的問題。
(1)首先,因端部折曲而難以對螺旋狀線圈再利用。這是因為折曲后的金屬制或塑料制的部件要想恢復為原樣通常是困難的;(2)又,因?qū)⒙菪隣罹€圈折曲而使位置固定,故要想再次將裝訂后的用紙取出和放入是困難的。因此,難以對裝訂過1次的用紙的順序?qū)嵤┳兏?3)再有,為了在端部將螺旋狀線圈折曲,通常需要專用的工具和化費勞力。
即,在傳統(tǒng)技術(shù)中,首先,在使用螺旋狀線圈的書本裝訂市場上,存在著混合有各種間距的不適當?shù)那闆r,并且,在采用傳統(tǒng)的螺旋狀線圈的裝訂方法中,存在著用紙及其螺旋狀線圈的再利用性困難的問題。
本發(fā)明鑒于上述問題而作,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螺旋狀線圈或使用螺旋狀線圈的裝訂用具,所述螺旋狀線圈結(jié)構(gòu)簡單、容易使用、并可使用以與穿設于用紙的多孔間隔不同的間距卷繞的螺旋狀線圈進行裝訂。本發(fā)明的再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裝訂方法,所述新型的裝訂方法使用這種螺旋狀線圈及其裝訂用具、將多枚用紙裝訂成一體。

發(fā)明內(nèi)容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1是一種螺旋狀線圈,所述螺旋狀線圈系在以一定的間距穿設有多個孔、重疊多層的用紙上插通于各孔,對多枚用紙進行裝訂的螺旋狀線圈,其特征在于,在非使用狀態(tài)下,該螺旋狀線圈的間距是一種與所述各孔間的間距不同的間隔的形態(tài),在使用狀態(tài)下,所述螺旋狀線圈可以作塑性變形,以形成與所述各孔間的間距相同的間距。
采用這種結(jié)構(gòu),由于螺旋狀線圈可作塑性變形,因此,即使在螺旋狀線圈的間距與穿設于用紙的孔的間隔不同時,也可進行多枚用紙的裝訂。
其次,本發(fā)明技術(shù)方案2是在技術(shù)方案1所述的螺旋狀線圈中,其特征在于,在非使用狀態(tài)下,所述螺旋狀線圈是以不等間距卷繞線圈的螺旋狀線圈。
采用這種結(jié)構(gòu),利用移動性大的閉圈形態(tài)、按照不同間距的螺旋形狀、或者不同領域中使用的螺旋形態(tài)的螺旋狀線圈等的各種形態(tài)的不等間距卷繞的螺旋狀線圈,可對多枚用紙進行裝訂。
又,本發(fā)明技術(shù)方案3是一種裝訂用具,所述2裝訂用具系使用技術(shù)方案1或2所述的螺旋狀線圈,所述螺旋狀線圈在以一定的間距穿設有多個孔、重疊多層的用紙上,使所述螺旋狀線圈插通于各孔,對多枚用紙進行裝訂的螺旋狀線圈,其特征在于,該裝訂用具具有以與所述多個孔的間距相同的間距卷繞的螺旋形狀,至少在一端部具有將所述螺旋狀線圈的端部卡合的卡合部。
采用這種結(jié)構(gòu),不需要大型的專用裝訂工具或特別性的勞力,可向個人消費者提供插通螺旋狀線圈、對多枚用紙進行裝訂的裝訂用具。
又,本發(fā)明技術(shù)方案4的發(fā)明是技術(shù)方案3所述的裝訂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的形狀具有與所述螺旋狀線圈的端部的形狀不同的形狀,通過將所述螺旋狀線圈的端部插入所述卡合部內(nèi),使兩者卡合,將所述螺旋狀線圈的端部與所述卡合部卡合。
采用這種結(jié)構(gòu),不需要特別的操作,只要根椐螺旋狀線圈和裝訂用具的外部形狀,即可簡單地將兩者卡合。
又,本發(fā)明技術(shù)方案5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發(fā)明使用的是技術(shù)方案1或2所述的螺旋狀線圈和技術(shù)方案3或4所述的裝訂用具,將以一定的間距穿設有多個孔的用紙多層重疊并裝訂成一體。
采用這種結(jié)構(gòu),不需要以往公知的電動型或大型的裝訂工具,可提供一種由極其簡單的工具構(gòu)成的、插通螺旋狀線圈即可將多層用紙裝訂成一體的裝訂方法。
采用本發(fā)明的螺旋狀線圈方式的簡易型裝訂用具采用的是如上的基本結(jié)構(gòu),但螺旋狀線圈最好是以鐵等為主的金屬制品。又,這種塑性變形只需在常溫、常壓下進行簡單操作即可。尤其作為特征性來講,所述裝訂用具的卡合部基于裝訂用具和螺旋狀線圈的直徑與間距的不同,在彈性界限內(nèi)將兩者磨擦卡合成一體。并且,也可同時提供將本發(fā)明的多個螺旋狀線圈或裝訂用具一體性收納的收納工具。
附圖的簡單說明

圖1為表示適用本發(fā)明實施形態(tài)的、使用不等間距的螺旋狀線圈進行書本裝訂操作的前階段的立體圖。
圖2為表示適用本發(fā)明實施形態(tài)的、使用不等間距的螺旋狀線圈進行書本裝訂操作中的階段的立體圖。
圖3為表示適用本發(fā)明實施形態(tài)的、裝訂用具的端部的放大側(cè)視圖。
圖4為表示在不等間距的螺旋狀線圈與裝訂用具的端部進行卡合的放大主視圖。
圖5為表示采用不等間距的螺旋狀線圈方式的簡易型裝訂用具的、操作后的組裝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
圖6為表示采用塑性變形的螺旋狀線圈方式的末端處理的放大主視圖。
圖7為表示采用傳統(tǒng)技術(shù)的、使用不等間距的螺旋狀線圈的裝訂操作分為3種形態(tài)的圖。
圖中,1為螺旋狀線圈(等間距),2為螺旋狀線圈(不等間距),10為裝訂用具,14為卡合部,20為用紙,22為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圖紙說明適用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
為了將多枚用紙20裝訂成一體的技術(shù)是將以一定間隔形成螺旋狀的螺旋狀線圈1通過穿設于用紙20側(cè)部的一連串的孔22中來進行裝訂的技術(shù)。圖7是表示采用傳統(tǒng)技術(shù)的、使用螺旋狀線圈1將多枚用紙20裝訂成一體的作業(yè)分為3種形態(tài)的圖,其中(a)是立體圖、(b)是側(cè)視圖、(c)是俯視圖。另外,該螺旋狀線圈1是金屬或塑料制品,間距P1與用紙的孔的中心間距離L1相同。具體地講,若連續(xù)的每一個孔22按照中心間距離L1(參照圖7a)例如、6mm的間距而形成,則螺旋狀線圈1的間距P1(參照圖7a)就是6mm。這樣,因孔22的中心間距離L1與螺旋狀線圈1的間距P1相同,故可進行順利的裝訂操作。反之,當孔22的中心間距離L1與螺旋狀線圈1的間距P1不同時,一般來講,傳統(tǒng)技術(shù)是難以進行裝訂操作的。
實際上,不局限于設置于用紙20的孔22的中心間距離L1始終相同,而是存在著許多適合各種間距的制品。一般來講,雖然大多是處在間距為5~6mm的范圍,但因商品的供給者或國家間的市場不同等,至今無法統(tǒng)一標準。因此,存在的問題是對于以6mm的間隔穿設有多個孔22的用紙20,誤用以5mm的間距卷繞的螺旋狀線圈1等。本發(fā)明如下所述,例如對于以6mm間距的間隔穿設有多個孔22的多枚的用紙20,可容易地使用以5mm間距卷繞的螺旋狀線圈1進行裝訂操作。
圖1為表示適用本發(fā)明實施形態(tài)的放大立體圖。用紙20預先在側(cè)部穿設有裝訂用的一連串的孔22。另外,本發(fā)明在該孔的穿設方法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又,使用符號P2a、2b、2c所述的螺旋狀線圈2,插通該一連串的孔22中,將多枚用紙20一體性閉合。但螺旋狀線圈2與所述螺旋狀線圈1不同,間距P2(參照符號P2a、P2b、P2c)與穿設于用紙20的一連串的孔22的間隔L1不同。具體地講,該螺旋狀線圈2由以鐵為主的金屬制部件形成。該螺旋狀線圈2最好是與所述螺旋狀線圈1作一比較,卷繞成更加小型且搬送方便的密接狀態(tài)。但該螺旋狀線圈2未必一定始終是閉圈的形態(tài),另外,也可卷繞成不同的間距。
如上所述,適用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使用的是在非使用狀態(tài)下以不等間距卷繞的螺旋狀線圈。對于該不等間距,可參照圖1大致分為3種形態(tài)來進行說明。
(1)例如,螺旋狀線圈也可如符號2a所示形成閉圈形態(tài)。在此場合,符號2a是一種大致相同于線徑的小值;(2)或者,如符號2b所述,也可是與用紙20的間距不同的螺旋狀線圈。作為具體例,可列舉穿設于用紙的一連串的孔22的間隔L1是6mm的間距場合、使用間距2b為5mm的螺旋狀線圈的場合。即、螺旋狀線圈2b雖然是按照該領域的正當?shù)拈g距,但這是與用紙的孔的中心間距離L1不同的場合;(3)再如符號2c所示,也可是以更大的間距卷繞的狀態(tài)。這雖然不能形成裝訂用,但相當于其它領域可使用的、利用類似的螺旋狀線圈進行裝訂操作的場合。即、在此場合,螺旋狀線圈2c是與該領域完全不同的領域的制品,并且,間距P2c是與用紙的孔的中心間距離L1也不同的場合。
這樣,在本發(fā)明中,使用由至少穿設于用紙的一連串的孔22的與間隔L1不同的間距P2a卷繞的螺旋狀線圈2來進行裝訂操作。另外,為避免重復說明,在以下的說明及其圖紙上指定螺旋狀線圈2時,指定的是以不等間距卷繞成密接狀的螺旋狀線圈2a。但由符號2表示的螺旋狀線圈始終是將符號2a、2b、2c所示的形態(tài)集合的結(jié)構(gòu)。又,在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中,為了快速地將該螺旋狀線圈2插入用紙的孔22中,特意地另外準備有圖1所示的裝訂用具10。
裝訂用具10與螺旋狀線圈2對稱,間距P3與穿設于用紙20的孔22的間隔L1相等。又,因剛體而其本身的間距不會變化,始終是以一定的間隔螺旋前進。作為進一步的特征來講,該裝訂用具10具有一定的間距、一定的半徑、一定的線徑,至少數(shù)圈螺旋狀地逼直前進,并且,為了與所述螺旋狀線圈2的端部卡合,在端部形成卡合部14(參照圖3)。該裝訂用具10雖然最好是卷繞成約5、6圈的螺旋狀,但為方便起見,以實施形態(tài)為準變更該卷數(shù)也是可以的(參照圖1)。但從實驗中可以確認,該卷數(shù)或過少或過多均會影響功能。并且,通過將裝訂用具10的半徑R3形成了大于螺旋狀線圈2的半徑R2,用手容易抓住,提高了操作性(參照圖4)。同時,有關由端部賦于與螺旋狀線圈2的卡合力將在后面作出說明。作為具體例來講,該裝訂用具10由以鋁和黃銅為主的金屬制部件、或者塑料制部件形成。通過使用該裝訂用具10,可對螺旋狀線圈2穿設于用紙20的一連串的孔22進行正確的插入。
如上所述,裝訂用具10至少在一方的端部形成有卡合部14,用于與螺旋狀線圈2的連接。具體地講,如圖3和圖4所示,通過在裝訂用具10的端部形成空洞部,提供所述卡合部14,以確保與螺旋狀線圈2的前端4的卡合。這種卡合最好是通過由裝訂用具10的半徑R3與螺旋狀線圈2的半徑R2的不同引起的磨擦來進行(參照圖4)。從圖3中可以推測,裝訂用具10為了在端部容易地與螺旋狀線圈2卡合,在卡合部14相對于螺旋前進的中心軸的徑向上開口。這樣,因?qū)⒀b訂用具10切開,故螺旋狀線圈2的端部4可快速地插入裝訂用具10的卡合部14內(nèi)(參照圖4)。另外,圖4所示的形態(tài)表示將螺旋狀線圈2剛插入裝訂用具10內(nèi)之后的形態(tài),在操作上,最好是將螺旋狀線圈2更深地插入裝訂用具10內(nèi)。又,在圖4中,在將卡合部14相對于螺旋前進中心軸的徑向上開口時,向外側(cè)切開,但也可反向地向內(nèi)側(cè)切開。
這樣,由于所述裝訂用具10的端部形狀與螺旋狀線圈2的端部形狀不同,因此,可使兩者在彈性界限內(nèi)磨擦卡合,將螺旋狀線圈2的端部與螺旋形狀的裝訂用具10的卡合部卡合。如上所述,在具體例之一中,螺旋狀線圈的端部與裝訂用具的卡合部的形狀的不同之點在于兩者的半徑與間距不一樣(參照圖4)。
在將所述端部4與卡合部14卡合,將裝訂用具10與螺旋狀線圈2連接之后,將該裝訂用具10向用紙20的孔22插入。通常,該插入是通過將裝訂用具10螺旋前進來進行的。圖2是表示裝訂用具10以一定距離在用紙20的孔22中螺旋前進時的立體圖。如圖所示,裝訂用具10按照螺旋狀線圈2從后方通過孔22中,將多枚的用紙20裝訂成一體。具體地講,通過裝訂用具10螺旋前進,使螺旋狀線圈2的間距P2變化到間距P2’,以使其與裝訂用具10的間距P3一致,在此形態(tài)下插入用紙20的孔22中(參照圖2的符號2’)。即、螺旋狀線圈2通過塑性變形使間距從P2變化為P2’。又,塑性變形后的螺旋狀線圈2在不變化的狀態(tài)下維持變形后的間距P2’。
由于間距P2’的變形大致與孔22的中心間距離L1相等,因此,螺旋狀線圈2可插入用紙20的孔22中。這樣,盡管用手操作單體不等間距的螺旋狀線圈2,幾乎不可能快速插入用紙20的孔22中,但通過使用裝訂用具10,也能簡單且有效地將螺旋狀線圈2連續(xù)穿通于用紙20的孔22中。由此,使用收納容易的緊貼閉合線圈或以不同間距卷繞的螺旋狀線圈,可簡單且有效地進行裝訂操作。
再具體地講,所述螺旋狀線圈2由可塑性變形的金屬制線材和包覆該金屬制線材的軟質(zhì)包覆材料構(gòu)成。并且,由于該金屬制的螺旋狀線圈塑性變形,因此,可使用以各種間距卷繞的螺旋狀線圈來進行裝訂操作。又,也可賦予軟質(zhì)包覆材料以花樣和色彩等,滿足工業(yè)外觀設計上的要求。但是,該螺旋狀線圈也可不包覆,或可由其它部件構(gòu)成。
圖5是表示將螺旋狀線圈2全部通過用紙20的孔22中、將多枚用紙20裝訂成一體的立體圖。另外,作為采用螺旋狀線圈2方式的用紙20的末端處理,是將螺旋狀線圈2回繞數(shù)圈地通過用紙20的末端的孔22進行裝訂(參照圖5和圖6的符號8)。又,在將用紙20裝訂成一體時,當螺旋狀線圈2的長度過長時,為方便起見,可將端部的多余的長度切斷。圖6是表示上述本發(fā)明的末端處理的放大主視圖。如圖所示,最好是通過將螺旋狀線圈2在端部回繞數(shù)圈來結(jié)束本發(fā)明的裝訂操作。
眾所周知,作為在傳統(tǒng)技術(shù)的該領域中的一般性的末端處理,是通過將金屬制或塑料制的螺旋狀線圈在端部折曲來進行的。在此場合,當然難以再利用螺旋狀線圈。在本發(fā)明中,由于是通過將螺旋狀線圈2在端部回繞數(shù)圈地卷繞于用紙的孔22(參照圖6的符號8)中,可容易地進行末端處理,確保線圈的再利用性。
并且,在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中,螺旋狀線圈2形成了保持塑性變形后的形狀并對裝訂后的使用不造成障礙的形態(tài)。即、其優(yōu)點是不會產(chǎn)生螺旋狀線圈2在端部8被卷入裝訂后的用紙20中的狀態(tài)。由此,也可將較少枚數(shù)的用紙裝訂成一體。
綜上所述,采用技術(shù)方案1的發(fā)明,由于螺旋狀線圈可作塑性變形,因此,盡管穿設于用紙的孔的間隔與螺旋狀線圈的間距不同,也可對多枚的用紙進行裝訂。
并且,采用技術(shù)方案2的發(fā)明,在技術(shù)方案1所述的發(fā)明所獲得的效果的基礎上,利用移動性大的閉圈形態(tài),按照不同間距的螺旋形態(tài),或者不同領域中使用的螺旋形態(tài)的螺旋狀線圈等的各種形態(tài)的不等間距卷繞的螺旋狀線圈,可裝訂多枚的用紙。
又,采用技術(shù)方案3的本發(fā)明,由于使用了技術(shù)方案1或2所述的螺旋狀線圈,因此,不需要大型的專用裝訂工具或者特別的勞力,可提供小型、操作簡單、將螺旋狀線圈插通來進行多枚用紙裝訂的裝訂用具。
又,采用技術(shù)方案4的本發(fā)明,在技術(shù)方案3所述的發(fā)明所獲得的效果的基礎上,不需要特別的操作,只要根椐螺旋狀線圈和裝訂用具的外部形狀,就可將兩者簡單地卡合。
又,采用技術(shù)方案5的本發(fā)明,由于使用了技術(shù)方案1或2所述的螺旋狀線圈和技術(shù)方案3或4所述的裝訂用具,不需要以往公知的電動型或大型的裝訂工具,可由極其簡單結(jié)構(gòu)的用具提供將螺旋狀線圈插通來將多枚用紙裝訂成一體的裝訂方法。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螺旋狀線圈,是一種在以一定的間距穿設有多個孔、重疊多層的用紙上插通于各孔、對多枚用紙進行裝訂的螺旋狀線圈,其特征在于,在非使用狀態(tài)下,該螺旋狀線圈的間距是一種維持與所述各孔間的間距不同的間隔的形態(tài),在使用狀態(tài)下,所述螺旋狀線圈可作塑性變形,以形成與所述各孔間的間距相同的間距。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狀線圈,其特征在于,在非使用狀態(tài)下,所述螺旋狀線圈是以不等間距卷繞線圈的螺旋狀線圈。
3.一種裝訂用具,所述裝訂用具是一種使用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狀線圈、將以一定的間距穿設有多個孔的用紙重疊多層,并將所述螺旋狀線圈插通于各孔、對多枚用紙進行裝訂的裝訂用具,其特征在于,該裝訂用具具有以與所述多個孔的間距相同的間距卷繞的螺旋形狀,至少在一端部具有將所述螺旋狀線圈的端部卡合的卡合部。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狀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的形狀具有與所述螺旋狀線圈的端部的形狀不同的形狀,通過將所述螺旋狀線圈的端部插入所述卡合部內(nèi),使兩者卡合,將所述螺旋狀線圈的端部與所述卡合部接合。
5.一種書本裝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裝訂方法使用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狀線圈和權(quán)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裝訂用具,將以一定的間距穿設有多個孔的用紙多層重疊并裝訂成一體。
全文摘要
一種螺旋狀線圈,在以一定的間隔穿設有多個孔22的用紙20上,將螺旋狀線圈2插通來將多枚用紙20裝訂成一體。螺旋狀線圈2具有與用紙20的孔22的間隔L1不同的間隔的間距P2。螺旋狀線圈2可以閉圈,也可是按照與用紙不同的間距的形狀。為了將該螺旋狀線圈2插入用紙20的孔22中,預先準備好線圈引導用工具10。引導用工具10具有與一連串的孔22同一間隔的間距P3,在端部形成卡合部,與螺旋狀線圈2卡合。引導用工具10按照螺旋狀線圈2從后方通過孔22中,塑性變形地將多枚孔22裝訂成一體。塑性變形后的螺旋狀線圈2保持變形后的間距P2’。由此,可提供結(jié)構(gòu)簡單、移動性大且容易裝訂的螺旋狀線圈、裝訂用具及其裝訂方法。
文檔編號B42B5/12GK1472079SQ02127790
公開日2004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2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2年7月29日
發(fā)明者森誠, 清水文雄, 森 誠, 雄 申請人:卡路事務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临泽县| 都匀市| 永仁县| 涿鹿县| 芦山县| 界首市| 天峨县| 霍州市| 松阳县| 常宁市| 阳春市| 衡水市| 壶关县| 澄城县| 和硕县| 平乐县| 外汇| 株洲县| 永仁县| 镇宁| 河北区| 塔河县| 泗水县| 黑水县| 临潭县| 丰台区| 山丹县| 浑源县| 博野县| 梅河口市| 印江| 都兰县| 高安市| 河津市| 临高县| 新乐市| 离岛区| 凉山| 滦平县| 东海县| 汕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