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噴墨記錄裝置及恢復該裝置所用噴墨記錄頭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及恢復此種裝置所用噴墨記錄頭的方法。更具體來說,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裝有一個帽蓋部件以覆蓋輸出不同密度(濃度)油墨之用的噴墨記錄頭這樣的噴墨記錄裝置,以及與一種恢復此種裝置所用每個噴墨記錄頭的方法。
按常規(guī)而言,已有一種使被記錄的圖象成形的技術。該技術應用了一個帶有噴口以輸出墨滴的噴墨頭,與噴口相連的噴管、一些為噴嘴組件輸出墨滴而裝備的能量發(fā)生元件、一個為了向許多噴嘴供應油墨而設的共用貯液室,一個存有一定量油墨的貯墨箱、一個與其他部件共同驅動能量發(fā)生元件的電子信號終端。這個噴墨頭裝在該裝置主體(印刷機)上的一個骨架上,從而固定住噴墨頭使其與裝置主體相連,以便根據(jù)圖象信息能把記錄墨滴輸出。
然而,按照上述常規(guī)技術,裝置主體上所裝的是一個同樣種類的噴墨頭,結果,就產(chǎn)生了所能記錄的圖像種類受到限制這個問題。
另外,在多種噴墨頭可置換地安裝在同一個裝置主體上的常規(guī)噴墨記錄裝置中所遇到的問題是,由于有多種輸出口表面構造的多種噴墨頭需要多種構造的帽蓋,該裝置的尺寸總的來說就比較大。
還有,從不同的觀點來看,如果能選擇幾個噴頭中至少一個安裝在滑架上,形成能輸出多種油墨的結構,那么,總的來說,卻不可能實現(xiàn)穩(wěn)定的抽吸恢復,原因是每條油墨輸出通路中會產(chǎn)生不同的流體阻力,或因每種油墨性能不同所致。因此,要抵消這種矛盾,通常的做法是為每個油墨輸出口區(qū)域一一分別裝配帽蓋以實現(xiàn)抽吸恢復。然而,在此情況下,使用這種單個的帽蓋不僅不可能實現(xiàn)任何抽吸恢復,而且,在有些情況下,如果不同的噴墨記錄頭中包括一個僅使用單色的噴頭,還可能連用這種帽蓋蓋住輸出口都辦不到。這樣一來,當不同的噴墨記錄頭隨輸出口的不同分布狀況而裝備時,就需為實現(xiàn)相當有效的抽吸恢復而配備多個不同的帽蓋和抽吸泵,或需在僅該把一個抽吸泵用于多個帽蓋的情況下配備轉換抽吸通道的設施。顯然,這樣的配置總的來說會使該裝置變大,且使其結構更加復雜。
另外,按常規(guī)技術為每個油墨輸出口區(qū)域均配備帽蓋時,被抽吸的油墨量往往變得相對較小。這一來,為了應用所需的恢復功能而要填充每支小直徑管子或細管通路時,這么點兒油墨就不夠了,從而在某些情況下,就會使油墨粘在一起,在抽吸恢復通路中產(chǎn)生油墨沉淀現(xiàn)象。這是有待再加解決的一個問題。
本發(fā)明是在理清了上述技術見解之后,轉換了技術思路而設計出的,其目的在于在抽吸恢復操作過程中積極運用油墨混合物來遏制油墨沉淀及粘附于抽吸恢復通路,從而提供一種使噴墨頭穩(wěn)定恢復的方法。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它包括一個共用滑架,用于支承和固定帶有不同數(shù)目噴嘴的多種噴墨頭、具有不同噴嘴間距的噴墨頭或輸出單色油墨或多色油墨的多種噴墨頭和為每個噴墨頭配備來連接電子信號終端表面的一個電氣連接組件;它還包括獨一個共用的覆蓋每個噴墨頭的記錄墨滴輸出口表面的帽蓋,從而可以通過換置上述多個噴墨頭的方式大范圍地選擇可記錄的圖像類型。另外,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恢復每個此種裝置所用之噴墨記錄頭的方法。
本發(fā)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尺寸總的來說比常規(guī)的噴墨記錄裝置小,常規(guī)裝置裝有多種構造的一些帽蓋對應地用于多種有不同構造輸出口表面的噴墨頭。此目的是靠根據(jù)本發(fā)明裝配的單個共用帽蓋覆蓋許多噴墨頭中每一個的輸出口表面來實現(xiàn)的;另外,還提供一種恢復此裝置所用的每個噴墨記錄頭的方法。
本發(fā)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它有通過單個帽蓋部件而實現(xiàn)抽吸恢復的恢復機構,而該帽蓋能覆蓋被選擇裝在噴墨記錄裝置上不同的噴墨記錄頭的輸出口組件中每一個組件,為了記錄而選擇的不同噴墨記錄頭中每一個都裝在能以電動方式和機械方式支承所裝噴墨頭的一個滑架上;而且,還提供一種恢復此裝置所用的若干噴墨記錄頭的方法。
本發(fā)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中作為抽吸泵連接組件而用的帽蓋部件的抽吸口,面對著黑色油墨記錄噴墨頭輸出口區(qū)域的中心區(qū)域,同時,在與多色噴墨記錄頭的黑色油墨輸出口區(qū)對應的范圍內,面對的位置偏向多色油墨而非黑色油墨的輸出口區(qū)域一側;而且,還提供一種恢復此裝置所用每個噴墨記錄頭的方法。
本發(fā)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使能選擇裝配的不同種類噴墨記錄頭的每一種得到恢復的方法,這些噴墨記錄頭由一個只輸出黑色油墨的噴墨記錄頭及由輸出口區(qū)域按輸出黃色、品紅、深藍、黑色油墨的順序排列的多色噴墨頭組成,并裝配得能使黃色、品紅、深藍、黑色油墨的沉淀密度滿足不同的關系,從而通過單個能完全覆蓋每個這些不同的噴墨記錄頭輸出口單元的帽蓋部件來實現(xiàn)抽吸恢復;另外,上述用作抽吸泵連接組件的帽蓋部件的抽吸口,被裝得面對黑色噴墨記錄頭輸出口區(qū)域的中心區(qū)域,同時,在面對上述多色噴墨記錄頭的黑色油墨輸出口區(qū)域這樣一個范圍內,面對位置偏向上述深藍色油墨輸出口區(qū)域一側。
本發(fā)明還有一個目的是,為有選擇地把一個不同的噴墨記錄頭支承在一個滑架上進行記錄的噴墨記錄裝置,提供一套抽吸恢復機構,它包括
能覆蓋選擇支承在滑架上的每個不同噴墨記錄頭整個油墨輸出口區(qū)域的單個帽蓋部件;為了對每個被選擇支承在滑架上的噴墨記錄頭進行抽吸恢復而為帽蓋部件裝配的抽吸機構連通部分,此抽吸機構連通部分傳導性地與抽吸帽蓋部件中存留油墨的抽吸機構相連。
本發(fā)明還有一個目的是,為選擇每個不同的噴墨頭支承在滑架上進行記錄而提供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它包括能覆蓋選擇支承在滑架上的每個不同噴墨記錄頭整個油墨輸出口區(qū)域的單個帽蓋部件;一套抽吸帽蓋部件中存留油墨的抽吸機構;為了對每個被選擇支承在滑架上的噴墨記錄頭進行抽吸恢復而為帽蓋部件裝配的抽吸機構連通部分,此抽吸機構連通部份與抽吸機構相連。
本發(fā)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它包括一個支承帶有輸出不同密度油墨輸出口的噴墨記錄頭之滑架;一個能覆蓋各油墨輸出口的帽蓋部件;一套抽吸帽蓋部件中存留油墨的抽吸機構;一個與抽吸機構傳導相連、是為帽蓋部件而裝配且所處位置面對就各種被輸出油墨密度而言密度最高的油墨輸出口區(qū)域之抽吸機構連通部分。
本發(fā)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恢復噴墨記錄裝置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裝配一個滑架,它有選擇地支承一個僅輸出黑色油墨的單色噴墨記錄頭,支承該滑架上所支承每個噴墨記錄頭所帶按順序輸出黃色油墨、品紅油墨、深藍油墨、黑色油墨的輸出區(qū)域之一個多色噴墨記錄頭;裝配一個能覆蓋選擇支承在滑架上的單色噴墨記錄頭或多色噴墨頭整個油墨輸出口的帽蓋部件;裝配一套抽吸帽蓋部件中存留油墨的抽吸機構;裝配一個抽吸機構連通部分,它與抽吸機構傳導相連,是為帽蓋部件而裝配且面對單色噴墨記錄頭輸出口區(qū)域的中心區(qū)域,同時,在面對多色噴墨記錄頭的黑色油墨輸出口區(qū)域這樣一個范圍內,面對的位置偏向深藍色油墨輸出口區(qū)域一側。
本發(fā)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恢復噴墨記錄裝置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裝配一個滑架用于支承裝設有輸出口以輸出不同濃度油墨的噴墨記錄頭;裝配一個能覆蓋整個各油墨輸出口的帽蓋部件;裝配一套抽吸帽蓋部件中存留油墨的抽吸機構;裝配一個抽吸機構連通部分,它與抽吸機構相連,是為帽蓋部件而裝置且所處位置面對就各種被輸出油墨密度而言密度最高的油墨輸出口區(qū)域。
圖1是示意地表示按照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整體視圖。
圖2A和2B是分別示意地表示用于單色和多色噴墨頭前視圖。
圖3是示意地表示本發(fā)明的一臺印刷機的外觀圖。
圖4是示意地表示一個貯藏盒的外觀圖。
圖5A和5B是分別示意地表示帶有不同數(shù)目噴口的噴墨頭表面視圖。
圖6A和6B是分別示意地表示帶有不同密度噴口的噴墨頭表面視圖。
圖7是放大剖視圖,表示帽蓋16。
圖8A和8B是分別示意地表示帽蓋抽吸口與單色和多色所用噴墨頭之間位置關系的視圖。
下面,結合附圖敘述按照本發(fā)明的幾個實施例。
圖1是示意地表示體現(xiàn)本發(fā)明的一個整體的視圖。在圖1中,標號11所指示的是單色噴墨頭,它帶有形成單色圖像而輸出墨滴的噴口;與噴口相連的噴嘴;一個向噴嘴供應油墨的共用貯液室;一個保有特定量油墨的貯墨箱。這些零件與噴墨頭連為一體且位于其中。標號12所指示的是多色噴墨頭,它帶有噴口、噴嘴、一個共用貯液室、一個貯墨箱,這些零件均如單色噴墨頭11的零件那樣與噴墨頭連為一體且位于其中;另外,還分別安裝貯存深藍、黃、品紅、黑等顏色油墨的幾個貯墨箱。對于這兩個噴墨頭而言,標號13所指者是組成于輸出墨滴的噴管中供驅動能量產(chǎn)生元件而用的電子信號終端;標號14所指者是一個支承和固定單色噴墨頭11和多色噴墨頭12皆適用的滑架;標號15所指者是提供主體與每個噴墨頭組件的電子信號終端13相連的電子信號終端表面。根據(jù)用途,單色噴墨頭11和多色噴墨頭12可以互換,然后分別各自安裝在滑架14上。
標號16所指者是一個帽蓋,它共用于覆蓋單色噴墨頭11和多色噴墨頭12的每個墨滴輸出記錄面(下文中稱為噴墨頭表面)以防從噴口噴出的油墨干結,同時它還通過與連接著該帽蓋的抽吸泵(未示出)協(xié)作從噴口抽吸油墨的方式,來使不能輸出墨滴這樣的不良狀態(tài)恢復良好。帽蓋16是一個設計得與11和12這兩種噴墨頭都可連接的單獨部件。
圖7是帽蓋16的詳細剖視圖。在圖7中,標號71所指者是一塊帽蓋橡皮。在圖7中,帽蓋上端與多種噴墨頭的每個輸出口表面配合。在圖7中,由于抽吸口部位于帽蓋橡皮71的中心部位,帽蓋橡皮71中就不存留被抽吸的油墨,這樣,就可從噴嘴的中心部位及兩端均勻地抽吸油墨。
標號72所指者是帽蓋的罩殼,它支承著帽蓋橡皮71和與帽蓋橡皮71相連的泵的抽吸管73,該管子傳導性地與抽吸泵(未示出)相連。
當帽蓋16與單色噴墨頭11或多色噴墨頭12的輸出口表面配合之后而抽吸泵進行抽吸時,抽吸就與每種噴頭一致而以最佳抽吸頻率和負壓方式進行。換言之,對于多色噴墨頭而言,由于油墨輸出量定得比單色噴墨頭輸出量少,輸出記錄墨滴的噴口區(qū)域就設計得較小,以防使用多色噴墨記錄頭12而混合顏色時在被記錄的圖像表面發(fā)生洇色。由此多色噴墨頭在抽吸時油墨在噴頭中流動的阻力較大,就需要把抽吸頻率或負壓調定得比單色噴墨頭所用的高些。因此,要隨每種噴墨頭的使用來調定不同的抽吸狀況。
另外,為了遏制多色噴墨頭的黃色、品紅、深藍等油墨洇色,每一色油墨中摻以表面活化劑。噴墨頭設計得適應粘度比黑色油墨高的油墨成份。因此,從多色噴墨頭12的輸出口表面抽吸每種顏色的油墨時,就可以用較小的抽吸負壓或較低的頻度抽吸較多油墨,因為這種噴墨頭設計得用黑、黃、品紅、深藍四色油墨,從而也包括粘度較低的黑色油墨在內。理所當然,抽吸起來也比設計得只用于黃、品紅、深藍三色油墨的噴墨頭要容易些。不過,即便多色噴墨頭設計得用四種顏色,也必須調定一個不同于僅用單色的噴墨頭所定的抽吸狀況。
圖8A和8B是顯示一個實施例的視圖,其中的帽蓋內部被一只抽吸泵抽吸。
圖8A顯示用單色噴墨記錄頭的情況。圖8B顯示用多色噴墨記錄頭的情況。
在圖8A和8B中,當噴墨記錄頭被蓋住時,充當抽吸泵81聯(lián)接件的該帽蓋的抽吸口161,如圖8A所示就處于一個與單色噴墨記錄頭輸出口區(qū)域的中心區(qū)對應的位置,而如圖8B所示則處于一個與多色噴墨記錄頭黑色油墨輸出口區(qū)域相對著但偏向緊鄰的深藍色油墨輸出區(qū)域一側的位置上。
由于以抽吸口這樣的定位排列,就可把密度較高的油墨放到較接近抽吸口的位置上,即是說,可把噴黑色油墨的噴嘴排列在抽吸口的一側,而把噴深藍、品紅、黃等色油墨的噴嘴排列在另一側(這幾種油墨的顏色密度關系為深藍>品紅>黃色)。
照此方式,當泵從抽吸口抽吸稀油墨時,油墨就被抽向密度較高的油墨出現(xiàn)的那一側,這樣就可在抽吸時把每種顏色油墨的混合度遏制到最小范圍。
圖2A和2B分別是單色噴墨頭11和多色噴墨頭12的前視圖,每個分圖均是從噴墨頭表面來觀測。在圖2A和2B中,斜線標出部分均分別是帽蓋16結合部,且實質上按相同構造設計。在圖2A中,標號21所指者是輸出黑色油墨的噴口線路,它有輸出墨滴按360dpi密度排列的128個噴口。同樣,在多色噴墨頭12的情況下,由于噴墨頭內部分為四個油墨顏色部分,噴口線路就分成四個區(qū)。在圖2B的例子中,標號22所指者,是一條輸出黑油墨、有64個噴口、密度為360dpi的噴口線路;23所指者,是一條輸出深藍油墨、有24個噴口、密度為360dpi的噴口線路;24所指者,是一條輸出品紅油墨、有24個噴口、密度為360dpi的噴口線路;25所指者,是一條輸出黃油墨、有24個噴口、密度為360dpi的噴口線路。
圖3是顯示印刷機外觀的視圖。在圖3中,標號31所指者,是按照本發(fā)明由一臺噴墨記錄裝置組構的印刷機。如圖3所示,單色噴墨頭11和多色噴墨頭12按照用途有選擇地分別安裝在印刷機31上。此刻,印刷機上的各個構件,即滑架14、電子信號終端表面15、帽蓋16,分別與幾種噴墨頭相連接。除上述結構之外,還備有一個貯藏盒存放不用的噴墨頭,以防這種記錄頭噴口中出來的油墨干結。
圖4是顯示貯藏盒外觀的視圖。在圖4中,當盒蓋41關上時,組成于該盒主體42中的一個帽蓋就與噴墨頭表面彼此接合,以防該個不用的噴墨頭噴口中出來的油墨干結。
圖5A和5B是代表另一個實施例的視圖。圖5A和5B分別是從噴墨頭表面來觀察的噴墨頭前視圖。圖5A中標號51所指者,是一條有64個噴口、密度為360dpi的噴口線路例子;52所指者,是一條有128個噴口,密度為360dpi的噴口線路例子。其余所有結構都與前面所述者相同,但是,使用這些種類的噴墨頭,就可根據(jù)用途選擇不同記錄速度、具有不同噴口數(shù)量而致不同成本的幾種噴墨頭,并且完成所要求的記錄。
圖6A和6B是代表又一個實施例的視圖。圖6A中標號61所指者,是一條有128個噴口、密度為360dpi的噴口線路例子;62所指者,是一條有128個噴口、密度為400dpi的噴口線路例子。由于裝了這些種類的噴墨頭,就可根據(jù)用途選擇記錄密度不同的噴墨頭,并且完成所要求的記錄。
在各種類型的使用熱能而形成懸浮墨滴以完成記錄的噴墨記錄頭和記錄裝置中,本發(fā)明尤能顯示出優(yōu)良性能。
考慮到這樣一種方法的典型結構和操作原則,最好采取應用美國專利第4,723,129號和第4,740,796號的說明書闡明的原理而能實施的結構和原理。這種方法適用于所謂“根據(jù)要求”(on—demand)型記錄系統(tǒng),也適用于持續(xù)性記錄系統(tǒng)。但是,該方法尤其適合根據(jù)要求型,因為(其原理是至少有一個在回應信息記錄過程中使溫度迅速上升得超出成核沸點范圍的驅動信號,作用于裝在液體(油墨)攔板上或液體通路上的液體(墨)上,使電熱換能器產(chǎn)生熱能以便在記錄頭熱力驅動部分生成薄膜沸騰,這樣,就會有效導致每個驅動信號在記錄液(油墨)中最終形成一個又一個泡。隨著泡的撐大和收縮,液體(油墨)就通過輸出口而輸出,產(chǎn)生至少一滴墨滴。由于泡的撐大和收縮可瞬時完成,驅動信號最好是脈沖式,因此,液體(油墨)就隨對脈中信號的快速響應而輸出。
脈沖式驅動信號最好是美國專利第4,463,359號和第4,345,262號的說明書闡明的那種。在這方面,加熱面的升溫率最好如美國專利第4,313,124號的說明書所闡明那樣以較佳狀態(tài)來做優(yōu)良記錄。
記錄頭的結構可像上述專利說明書中所示那樣,那些說明書中所述結構設計得把輸出口、液體通道和電熱換能器(直線型液體通道或直角型液體通道)組合在一起。此外,本發(fā)明也包括美國專利第4,558,333號和第4,459,600號的說明書闡明的那種把熱力驅動部分設置在一個弧形區(qū)域內的結構。
此外,本發(fā)明也有效地適用于日本專利公開文件第59—123670號所闡明那種其中有一條共用槽用作多個電熱換能器的輸出口的結構,適用于日本專利公開文件第59—138461號所闡明那種其中形成一個對應于輸出口的熱能壓力波吸收小孔的結構。
另外,對其長度與記錄設備可記錄的最大記錄媒體寬度相符的全線性記錄頭而言,本發(fā)明能把上述各種效果顯示得更顯著,而用不著考慮是否要把上述各個說明書所闡明那些記錄頭組合起來或者組成單個完整的記錄頭,來使結構滿足全線性記錄頭的長度。
還有,無論記錄頭是可與設備主體通過電子元件相連的可置換芯片型,還是貯墨箱與記錄頭本身合為一體的卡盤型,均可有效采用本發(fā)明。
此外,最好額外為記錄頭配備恢復設備和預先備用設備,作為符合本發(fā)明各實施例的記錄裝置的組成部分,因為這些額外設備能使本發(fā)明的效果更穩(wěn)固。這些額外設備具體的名稱是記錄頭的帽蓋設備、如上所述的抽吸恢復設備;還有應用壓力的恢復設備、諸如電熱換能器或此種換能器之外的加熱元件,或此類元件合成件之類的預熱設備。采用非定時輸出來完成輸出的預先輸出方式,也有助于實現(xiàn)穩(wěn)定的記錄。
此外,應用本發(fā)明,不僅對于只用主色如黑色的記錄方式,而且對于用不同顏色油墨的多色方式中的少到一種方式或用各種顏色油墨混合的全色方式的裝置,均極有效,無論幾個記錄頭是連為一體構造還是組合構造都如此。
此外,在上述各個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雖然油墨被表述為液體,但它也可以是一種低于室溫就固化而處于室溫就液化的油墨材料。由于油墨通常被控制在30℃至70℃的溫度范圍以內以穩(wěn)定其粘度供穩(wěn)定輸出之用,當可用的記錄信號發(fā)出時油墨就可以液化。
另外,在積極防止因把油墨性狀從固體變?yōu)橐后w而使用熱能導致溫度升高之時,或在使用為防其揮發(fā)而原封不動以致干結了的油墨之時,可采用一種其特性是使用熱能才會液化的油墨,例如當按照記錄信號施加熱能時本身能液化成墨液而能被輸出的油墨,以及一到了記錄媒體上就已開始干結的油墨。在此情況下,可以讓油墨以液體或固體方式存留在凹處,或讓其通過如日本專利公開文件第54—56847號或第60—71260號所闡明那種多孔板的各個孔,這樣就能使存留下的油墨對著電熱換能器。在本發(fā)明中,對于上述各種油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施行應用上述薄膜沸騰那種方法。
另外,作為符合本發(fā)明各實施例的記錄裝置的方式,可以采用一臺復印裝置,它除了與供文字處理機、電腦或其他信息處理裝置之用而連為一體或分開安裝的圖像輸出終端相組合之外,還與一臺閱讀機組合,另外,還可采用一種具有傳輸和接收功能的傳真裝置模式。
按照上述各實施例,要準備能在單一個共用滑架上裝拆的幾個噴墨頭,然后從這些噴墨頭中選擇幾個噴墨頭安裝在滑架上以供使用。按此方式,就可擴大所能記錄的圖像種類范圍。
另外,由于借助額外配備的結構,把與抽吸泵相連的帽蓋的抽吸部分置于黑色輸出區(qū)域中,就可使多色記錄頭在遏制顏色混合的同時起抽吸恢復作用。
另外,按照本發(fā)明的各個實施例,用一個帽蓋部件使具有許多噴嘴的一個新噴墨頭起到穩(wěn)定的抽吸恢復作用,然后就可對供第二個噴墨頭用的具有相對較高沉淀密度和相對較低沉淀密度的油墨混合體起到抽吸恢復作用,該第二噴墨頭還裝有一些輸出組件,每個組件供不同性能的油墨排放之用,排放范圍實質上與第一個噴墨頭的噴嘴相同,這樣,就避免由于分別使用不同帽蓋讓每個輸出組件單獨執(zhí)行抽吸的情況下可能發(fā)生的不良抽吸。
另外,在符合本發(fā)明各實施例的黃色、品紅、深藍、黑色等單個顏色的油墨中(這些顏色的油墨若僅供起碼的幾個輸出組件用是夠好的),黑色油墨相對容易抽吸,而黃、品紅、深藍等色油墨相對不容易抽吸。然而,甚至當這些油墨的性能逆轉時,本發(fā)明也能適用,或者說,尤其在一種結構中為各種性能不同的油墨預備了一種噴墨頭然后用一個帽蓋抽吸此噴墨頭的情況下,本發(fā)明能有效適用。另外,當抽吸恢復時單個的單色噴墨頭油墨量很大,要想恢復抽吸,也毫無問題。
在本發(fā)明各實施例中,“油墨性能”包括油墨在為抽吸恢復而安裝的油墨排空通路中移動的不同特性(如油墨的粘度、由于表面緊力而致的沉淀傾向)?!安煌挠湍阅堋钡囊馑际侵高@些特性中起碼有一種是不相同的這種情況。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各實施例,配備了單一個供各種帶不同數(shù)目噴嘴的噴墨頭共用而能使每個噴墨頭得到支承和固定的滑架、具有不同的噴嘴間距或者說輸出單色或多色油墨的各種噴墨頭、一個連接著每個噴墨頭電子信號終端表面的電氣連接元件、一個共用的覆蓋每個噴墨頭的記錄墨滴輸出面進而為記錄起見而置換各個噴墨頭的單個帽蓋,就能取得如下效果1.可根據(jù)用途使形成圖像的范圍拓寬;2.可統(tǒng)一主體所需每個部件從而提供一套成本最低的裝置;3.可統(tǒng)一主體所需每個部件從而使該裝置體積更小。
還有,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各實施例,使油墨從輸出口排往泵中去的抽吸口,所裝位置靠近黑色油墨輸出口。在此情況下,當各色油墨與黑油墨應當一起抽吸時,就能使各色油墨的混合遏制到最小限度。如此一來,就可降低使油墨從油墨通路中排放出來所需要的預先排放量,以便在記錄之前要恢復色彩混合時把各色混合的油墨摻入油墨通路中,這樣就會有效地降低裝置的運行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噴墨記錄裝置的抽吸恢復機構,所述噴墨記錄裝置通過有選擇地把不同的噴墨記錄頭支承在一個滑架上進行記錄,所述抽吸恢復機構包括能覆蓋被選擇支承在上述滑架上的每個不同噴墨記錄頭的整個油墨輸出口區(qū)域的單個帽蓋部件;一個為上述帽蓋部件而裝配以便對被選擇支承在上述滑架上的噴墨記錄頭進行抽吸恢復的抽吸機構連通部分,該抽吸機構連通部分與抽吸上述由帽蓋部件中存留油墨的抽吸機構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被選擇支承在上述滑架上的幾個噴墨記錄頭,是一個只輸出黑色油墨的單色噴墨記錄頭,以及一個帶有分別輸出黃色油墨、品紅油墨、深藍油墨和黑色油墨輸出口區(qū)域的多色噴墨記錄頭。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被選擇支承在上述滑架上的每種不同噴墨記錄頭的油墨輸出口,數(shù)目不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被選擇支承在上述滑架上的每種不同噴墨記錄頭油墨輸出口的間距是不同的間距。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抽吸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上述多色噴墨記錄頭按黃色油墨、品紅油墨、深藍油墨、黑色油墨的輸出順序而裝配輸出口區(qū)域。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抽吸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被噴墨記錄頭輸出的油墨之性能,在黃色油墨、品紅油墨、深藍油墨的每一種的沉淀傾向方面以及黑色油墨的沉淀傾向方面,各不相同。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抽吸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上述抽吸機構連通部分是為上述帽蓋部件而裝配,且裝得面對上述單色噴墨記錄頭輸出口區(qū)域的中心區(qū)域,同時,在面對上述多色噴墨記錄頭的黑色油墨輸出口輸出區(qū)域這樣一個范圍內,面對的位置偏向深藍色油墨輸出口區(qū)域一側。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選擇支承在上述滑架上的每個上述不同的噴墨記錄頭,均裝有電熱換能器,而且均運用上述電熱換能器產(chǎn)生的熱能從油墨輸出口輸出油墨。
9.一種噴墨記錄裝置,通過有選擇地把一個不同的噴墨頭安裝在支承一個噴墨記錄頭的滑架上以便進行記錄,所述噴墨記錄裝置包括能覆蓋被選擇支承在滑架上的每個不同噴墨記錄頭的整個油墨輸出口區(qū)域的單個帽蓋部件;抽吸上述帽蓋部件中存留油墨的一抽吸機構;一個為上述帽蓋部件而裝配以便對被選擇支承在上述滑架上的每個噴墨記錄頭進行抽吸恢復的抽吸機構連通部分,該抽吸機構連通部分與上述抽吸機構相連。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被選擇支承在上述滑架上的幾個噴墨記錄頭,是一個只輸出黑色油墨的單色噴墨記錄頭,以及一個帶有分別輸出黃色油墨、品紅油墨、深藍油墨和黑色油墨輸出口區(qū)域的多色噴墨記錄頭。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被選擇支承在上述滑架上的每種不同噴墨記錄頭的油墨輸出口數(shù)目不同。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抽吸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被選擇支承在上述滑架上的每種不同噴墨記錄頭油墨輸出口的間距是不同的間距。
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色噴墨記錄頭按黃色油墨、品紅油墨、深藍油墨、黑色油墨的輸出順序而裝配輸出口區(qū)域。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被噴墨記錄頭輸出的油墨之性能,在黃色油墨、品紅油墨、深藍油墨的每一種的沉淀傾向方面以及黑色油墨的沉淀傾向方面各不相同。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抽吸機構連通部分是為上述帽蓋部件而裝配,且裝得面對上述單色噴墨記錄頭輸出口區(qū)域的中心區(qū)域,同時,在面對上述多色噴墨記錄頭的黑色油墨口輸出區(qū)域這樣一個范圍內,面對的位置偏向深藍色油墨輸出口區(qū)域一側。
16.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被選擇支承在上述滑架上的每個上述不同的噴墨記錄頭,均裝有電熱換能器,而且均運用上述電熱換能器產(chǎn)生的熱能從油墨輸出口輸出油墨。17.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噴墨記錄裝置按照與被選擇支承在上述滑架上的上述不同噴墨頭相符的不同記錄方式,在記錄媒體上形成圖像。
18.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它包括支承一個帶輸出不同密度油墨輸出口的噴墨記錄頭的一個滑架;能覆蓋油墨輸出口的一個帽蓋部件;抽吸帽蓋中存留油墨的一抽吸機構;與上述抽吸機構相連、是為上述帽蓋而裝配且所處位置面對就各種被輸出油墨密度而言密度最高的油墨輸出口區(qū)域之一個抽吸機構連通部分。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具有輸出不同油墨密度的油墨輸出口的噴墨記錄頭裝設有油墨輸出口區(qū)域用以按黃色、品紅色,深藍色及黑色的順序輸出各色油墨。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抽吸機構連通部分是為上述帽蓋部件而裝配,且裝得面對的位置,在面對上述多色噴墨記錄頭的黑色油墨輸出區(qū)域這樣一個范圍內,偏向深藍色油墨輸出口區(qū)域一側。
21.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被選擇支承在上述滑架上的每個上述不同的噴墨記錄頭,均裝有電熱換能器,而且均運用上述電熱換能器產(chǎn)生的熱能從油墨輸出口輸出油墨。
22.一種恢復噴墨記錄裝置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裝配一個滑架,它有選擇地支承一個僅輸出黑色油墨的單色噴墨記錄頭,以及一個帶有輸出黃色油墨、品紅油墨、深藍油墨、黑色油墨的輸出區(qū)域之一個多色噴墨記錄頭,以便在支承每個上述噴墨記錄頭的所述滑架上按上述順序輸出油墨;裝配一個能覆蓋被選擇支承在上述滑架上的上述單色噴墨記錄頭或多色噴墨頭的整個油墨輸出口的帽蓋部件;裝配一個抽吸上述帽蓋部件中存留油墨的抽吸機構;裝配一個抽吸機構連通部分,它與上述抽吸機構相連,是為上述帽蓋部件而裝配且面對上述單色噴墨記錄頭輸出口區(qū)域的中心區(qū)域,同時,在面對上述多色噴墨記錄頭的黑色油墨輸出口區(qū)域這樣一個范圍內,面對的位置偏向深藍色油墨輸出口區(qū)域一側。
23.一種恢復噴墨記錄裝置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裝配一個支承帶輸出不同密度油墨輸出口的一個噴墨記錄頭的滑架;裝配一個能覆蓋整個輸出口的帽蓋部件;裝配一個抽吸上述帽蓋部件中存留油墨的抽吸機構;裝配一個抽吸機構連通部分,它與上述抽吸機構相連,是為上述帽蓋部件而裝配,其所處位置對應著就各種被輸出油墨密度而言密度最高的油墨輸出口區(qū)域。
全文摘要
一種噴墨記錄裝置的抽吸恢復機構,該記錄裝置在滑架上選擇不同的噴墨記錄頭以進行記錄,所述抽吸恢復機構包括能覆蓋每一所選不同噴頭的整個油墨輸出口的單個帽蓋部件和為帽蓋所裝以便實現(xiàn)每一所選噴頭抽吸恢復的一個抽吸機構連通部分。此連通部分與抽吸帽蓋中留存油墨的抽吸機構相連。此種配置可擴大該裝置記錄圖像之種類范圍。另外,配備一個額外結構使抽吸口處于與抽吸泵相連的帽蓋部件的黑色油墨輸出區(qū)域之中,就可在遏制顏色混合的同時實現(xiàn)多色記錄頭的抽吸恢復。
文檔編號B41J2/18GK1115719SQ951014
公開日1996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1995年1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1994年1月25日
發(fā)明者下田準二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