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刷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柔版印刷機。
背景技術:
目前,柔版印刷被認為是最環(huán)保的印刷方式,柔版印刷是指使用柔性印版,通過網紋輥傳遞油墨的印刷方式。柔性印版是在橡膠版、感光性樹脂版等材料上制作出凸出的所需圖像鏡像的印版。油墨轉到印版(或印版滾筒)上的用量通過網紋輥進行控制。印版在旋轉過程中與印刷材料接觸,從而轉印上圖文。
而在柔性版印刷機型中,有層疊式、衛(wèi)星式和機組式三種結構,其中以衛(wèi)星式柔版印刷機使用最為普遍。針對普遍使用的衛(wèi)星式柔版印刷機,其印刷結構有一壓印大滾筒及其周圍分布的若干印版單元構成,一般只適用于成卷基材的印刷,印刷時承印物貼附在壓印大滾筒表面隨壓印大滾筒轉動而前進,承印物每經過一印版單元便被套印上一個顏色的圖文,這種衛(wèi)星式柔版印刷機的缺點是:改變印刷長度時需要更換印版單元的版輥及其驅動齒輪;且由于其承印物由牽引單元牽引,如有遇到易拉伸的物料被拉伸后,會造成套色不準,甚至造成印刷圖案變形的缺陷,同時圖案在承印物上之間的距離大,造成承印物的浪費,不利于節(jié)約資源及生產成本。以上問題亟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背景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需更換版輥而且防止承印物被拉伸的柔版印刷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柔版印刷機,包括版輥、支撐輥和傳墨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對傳動輥,所述一對傳動輥采用傳送帶包覆傳動連接,所述支撐輥設置在所述傳送帶內側,所述版輥設置在所述傳送帶外側并與所述支撐輥相對應,承印物固定在所述傳送帶上,所述傳墨輥設置在所述版輥一側,所述版輥圓周周長設置為待印圖案的最大長度。
至少一個所述傳動輥與伺服電機傳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將承印物固定在傳送帶表面,防止了承印物在印刷過程中被拉伸,傳動輥與版輥同步轉動,在此過程中,承印物也隨之傳動并進行印刷,當待印刷圖案完全印刷后,由于版輥的周長大于待印圖案的長度,因此需要再將傳動輥上的傳送帶進行倒退一段設定的距離,等待版輥上的印版再次轉動到開始印刷位置時,然后繼續(xù)印刷;使得被印物圖案之間的距離變得可控,極大的減少了承印物的浪費。同時無需更換版輥,只需要更換版輥上的印版即可,具有結構簡單,提高工作效率的積極效果。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這種柔版印刷機,包括版輥2、支撐輥4和傳墨輥3,版輥2上粘貼有印版,印版通常由柔性板材制成,還包括一對傳動輥1,所述一對傳動輥1采用傳送帶5包覆傳動連接,所述的傳送帶5采用鋼帶,承印物在印刷時將其固定在鋼帶5上,該固定的方法可以采用粘膠的方式、靜電吸附或者防滑膠布予以固定,使得承印物隨著鋼帶同步傳送,不會由于牽引而造成承印物的拉伸影響印刷質量,所述支撐輥4設置在所述鋼帶5內側,支撐輥4有支撐鋼帶5的作用,所述版輥2設置在所述鋼帶5外側并與所述支撐輥4相對應,所述傳墨輥3設置在所述版輥2一側,傳墨輥3的油墨經過版輥2印到承印物表面,所述版輥2圓周周長設置為待印圖案的最大長度,以達到即使待印圖案的長度變化仍然無需更換版輥2的技術效果。
本實施中,至少一個所述傳動輥1與伺服電機傳動連接,也可以兩個傳動輥與伺服電機傳動連接,當承印物完成一個圖案的印刷后,在印刷下一個圖案之前,由于版輥2上帖有印版,有印版的部位已經轉過,版輥2與承印物之間并無接觸,版輥繼續(xù)轉動,鋼帶通過伺服電機帶動傳動輥1回轉,而鋼帶上的承印物倒退一段設定的距離,當版輥2旋轉到印版與承印物即將接觸時,即印版再次處于開始印刷位置時,傳送帶5即鋼帶又開始啟動正方向傳送,如此動作,使得上一印刷圖案與下一印刷圖案在承印物上間隔的距離可以控制,有效地降低了承印物的浪費,達到了節(jié)約材料的技術效果。
本實施例中,其一對相對應的支撐輥4和版輥2的安裝座可以通過電機與絲桿配合的方式調整其位置,使得與相鄰的一對支撐輥和版輥之間的距離調整為被印圖案距離的整數陪,如此,更加方便地予以套色。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將承印物固定在鋼帶5表面,傳動輥1與版輥2同步轉動,在此過程中,承印物也隨之傳動并印刷,當待印刷圖案完全印刷后,由于版輥2的周長大于待印圖案的長度,因此需要通過伺服電機再將傳動輥1倒轉,而版輥2繼續(xù)轉動,當版輥2上的印版開始與承印物接觸時,繼續(xù)印刷;重復上述動作,以使圖案依次序印刷在承印物上。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結構,當承印物的圖案規(guī)格發(fā)生變化時,只需更換版輥上的印版即可,并無需更換版輥,因而,其結構簡單,能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