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營業(yè)柜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在營業(yè)網(wǎng)點的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
背景技術:
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是安裝在營業(yè)拒臺前一米線位置、提 高安防效果的安防設施。目前營業(yè)根臺前的一米線僅是一種簡單標識性 的警示裝置,全憑客戶自己自覺遵守,并不能有效地將辦理業(yè)務的客戶 和其他人員隔離開,極易造成客戶密碼、資料、財物被剽竊和偷盜。營 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以每個營業(yè)拒臺為單元,通過電子控制裝 置,自動開啟關閉每個單元的進出口,可自動或手動控制客戶人員ii^
和離開,疏導控制人流方向,達到有效隔離保護客戶、維護業(yè)務辦理秩 序、清潔業(yè)務環(huán)境的目的,因而從根本上防止了不法分子有意圍堵、偷 竊客戶財物和資料現(xiàn)象的發(fā)生,確保了客戶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xiàn)有一米線安防技術設施的缺失,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種安防效果好、自動化程度高、手動操作簡便、安裝維護都十分方便 的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包括 入口門、出口門、門分隔柱、側分隔欄、控制系統(tǒng)、入口門探測器、出 口門探測器,入口門、出口門、門分隔柱和側分隔欄共同構成一開口朝
向營業(yè)拒臺的u型結構,其中入口門、門分隔柱、出口門位于營業(yè)拒臺
前面一米線位置處,門分隔柱位于入口門和出口門之間,側分隔欄位于
營業(yè)窗口兩側;所述入口門、出口門為前后轉動門或上下轉動門或水平 推拉門,每個門均帶有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復位機構和限位機構;所述 入口門、出口門分別安裝在與兩側分隔欄相對應的門柱上,或者同時安 裝在門分隔柱上;所述入口門探測器安裝在入口門位置,用于對經(jīng)過入口門的人員或者對入口門的移動位置進行探測,當有人員經(jīng)過入口門或 入口門打開至設定位置時,入口門探測器被觸發(fā),使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鎖止或關閉入口門的信號;所述出口門探測器安裝在出口門位置,用于對從 拒臺一側靠近出口門的人員和經(jīng)過出口門的人員或出口門移動位置進行 探測,控制系統(tǒng)根據(jù)出口門探測器的探測信號發(fā)出入口門的打開信號和 出口門的開閉信號。
進一步,所述出口門探測器包括A、 B二組,其中A組探測器用于對 在拒臺一側靠近出口門的人員進行探測,B組探測器用于對經(jīng)過出口門的 人員或者對出口門移動位置進行探測。
進一步,所述A組出口門探測器發(fā)出的信號用于控制出口門和入口 門的打開,所述B組出口門探測器發(fā)出的信號用于控制出口門的鎖止或 關閉。
進一步,所述A組出口門探測器發(fā)出的信號用于控制出口門的打開, 所述B組出口門探測器發(fā)出的信號用于控制出口門的鎖止或關閉,并同 時控制入口門的打開。
進一步,所述入口門探測器和所述B組出口門探測器選用光電開關、 感應開關、接近開關、接觸開關、位置傳感器中的一種;所述A組出口 門探測器選用光電開關或感應開關。
進一步,所述入口門和出口門為前后轉動門,均由門柱和其上鉸接 安裝的門構成,門通過一垂直銷軸鉸接安裝在門柱上,門與門柱鉸接一 端的端部帶有棘塊,門柱上設置有使其上的門單向開啟的限位塊;所述 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包括一電磁驅動機構、復位機構、連接件、鎖頭,鎖 頭在電磁力帶動下可以沿預定方向伸縮或繞其鉸軸轉動,鎖頭的端部形 狀與所述門上的所述棘塊形狀相匹配;隨著所述鎖頭與所述棘塊之間的 咬合與分離,完成對所述入口門或出口門的鎖定或打開;所述復位才幾構 在入、出口門不被鎖止時,能使入、出口門復位至關閉位置,人可以推 開入、出口門進、出,當入、出口門處在關閉位置并被鎖止時,門不能 打開。
進一步,所述電磁驅動機構為電磁鐵,電磁鐵與所述鎖頭之間通過 彈簧連接和傳動;所述鎖頭的形狀與所述棘塊形狀相匹配,為單向鎖定 型,以保證在所述電控驅動鎖止機構處于鎖定狀態(tài)時,入、出口門可以在所述復位機構作用下克服鎖頭的頂力,自動回轉到閉合位置被鎖止。
進一步,所述電磁驅動機構為電機,所述鎖頭通過彈性件被頂靠在 電機轉動件上,電機轉動件轉動時通過磨擦力推動鎖頭實現(xiàn)與所述棘塊 的咬合。
進一步,所述入口門探測器、出口門探測器中以人員為探測對象的 探測器可以安裝在各自門柱或對應側側分隔欄上其探測區(qū)域均分別位
于入口門、出口門里側靠近門位置;所述入口門探測器、出口門探測器 中以入、出口門移動位置為探測對象的探測器分別安裝在入、出口門的 門柱上。
進一步,所述入口門被鎖定或關閉后,所述控制系統(tǒng)可以保持鎖定 或關閉入口門預定時間。
進一步,所述入、出口門復位才幾構在入、出口門處在非鎖止或打開 狀態(tài)時,能自動打開入、出口門;當所述電控驅動鎖止機構根據(jù)探測器 信號關閉入、出口門時,電控驅動鎖止;f幾構驅動入口門、出口門移動至 關閉位置,并鎖定入、出口門。
進一步,所述控制系統(tǒng)帶有可強制操縱出、入口門電控驅動鎖止機 構工作狀態(tài)的控制開關。
進一步,所述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在斷電情況下處于非鎖止狀態(tài),其 所控制的門可以打開。
一種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門、出 口門、門分隔柱、側分隔欄、控制系統(tǒng)、入口門探測器、出口門探測器, 入口門、出口門、門分隔柱和側分隔欄共同構成一開口朝向營業(yè)柜臺的U
型結構,其中入口門、門分隔柱、出口門位于營業(yè)拒臺前面一米線位置 處,門分隔柱位于入口門和出口門之間,側分隔欄位于營業(yè)窗口兩側; 所述入口門、出口門為前后轉動門或上下轉動門或水平推拉門,每個門 均帶有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復位機構和限位機構;所述入口門、出口門 分別安裝在與兩側分隔欄相對應的門柱上,或者同時安裝在門分隔柱上; 所述入口門檢測器安裝在入口門位置,用于對經(jīng)過入口門的人員或者對 入口門的移動位置進行探測,當有人員經(jīng)過入口門或入口門打開至設定位置時,入口門探測器被觸發(fā),使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鎖止或關閉入口門的信 號;所述出口門探測器安裝在出口門位置,用于對從拒臺一側靠近出口門的人員進行探測,該出口門探測器為光電開關或感應開關,當有人員 從拒臺一側靠近出口門至設定位置時,出口門探測器被觸發(fā),控制系統(tǒng) 根據(jù)出口門探測器的探測信號發(fā)出入口門和出口門的打開信號,當所述出口門探測器探測不到人員時,控制系統(tǒng)自動使出口門鎖止或關閉;所 述控制系統(tǒng)帶有可強制操縱出、入口門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工作狀態(tài)的控 制開關;所述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在斷電情況下處于非鎖止狀態(tài),其所控 制的門可以打開。
進一步,所述控制系統(tǒng)打開出口門后,保持其打開狀態(tài)預定時間。
進一步,所述出口門探測器安裝在出口門上其探測方向向內。 本實用新型填補了營業(yè)網(wǎng)點安防設施方面的一個空白,為在營業(yè)網(wǎng) 點實行一米線提供了保障。本實用新型利用電子探測器傳感技術,并采 用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裝置的使用效能,且結構 簡潔,占地少,安全可靠,是一種理想的營業(yè)網(wǎng)點安防設施。
圖l為本實用新型安裝狀態(tài)第一種實施方式示意圖2為圖1狀態(tài)俯視圖3為本實用新型安裝狀態(tài)第二種實施方式示意圖4為圖3狀態(tài)俯—見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種鎖止機構的局部結構俯視示意圖6為圖5中A-A視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種鎖止機構的局部結構俯視示意圖8為圖7中B-B視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三種鎖止機構的局部結構俯視示意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第四種鎖止機構的局部結構平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 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入口門l、出口門2、門分隔柱3、 側分隔欄4、控制系統(tǒng)(圖中未示出),入口門1、出口門2、門分隔柱3 和側分隔欄4共同構成一面向營業(yè)拒臺的U型結構,其中入口門l、門分隔柱3和出口門2位于營業(yè)柜臺前面一米線位置,側分隔欄4位于營業(yè) 窗口兩側。出、入口門均由門柱ll、 21和門12、 22構成,門12、 22可 以是一橫桿或一扇門,門柱ll、 21均位于兩門的外側,門12、 22的活 動端均與門分隔柱3相對。
如圖5 —10所示,為了使入口門和出口門的開閉安全可靠,并且方 便操作,兩門柱ll、 21上均設置有限位塊13、 23,通過限位塊13、 23 分別使門12、 22單向開閉,其中門12向里側開啟,門22向外側開啟。 為了便于門12、 22的操作,該兩門在其門柱上鉸接銷軸9處還可設置復 位裝置(圖中未示出),如復位彈簧。在復位裝置的作用下,可使開啟后 的門12、 22自動回復到關閉位置。門12、 22與門柱鉉j妻一端的端部帶 有棘塊121、 221,兩門柱ll、 21上均設置有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圖中所 示的安裝架IO是門柱11或21的一部分,用來安裝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和 出、入口門。
圖5—10給出了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四種可供選擇的結構方案,電控 驅動鎖止機構主要由電磁驅動機構5、牽引彈簧52和鎖頭51組成。其中 電磁驅動機構5,如電磁鐵,分外推型和回拉型。圖5、 7中的電磁驅動 機構5為回拉型,圖9、 10中的電i茲驅動才幾構5為外推型。不論電控驅 動鎖止機構中的電磁驅動機構5采用的是外推型還是回拉型,只要相應 調整電磁驅動機構5的安裝位置,采用相配套的鎖頭和牽引鎖頭方式, 都能實現(xiàn)對出、入口門的鎖定和解鎖。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可以通過復位 彈簧來復位,如圖5中的復位彈簧54,也可以通過重力塊來復位,如利 用圖7、 10中鎖頭51的自重來復位。
圖5—10四種電控驅動鎖止機構方案中的牽引彈簧52有二個作用 一是連接電磁驅動機構5與鎖頭51,將電磁力傳到鎖頭51上;,二是如果 在電控驅動鎖止機構鎖定時出、入口門不在閉合位置,出、入口門可以 在其復位彈簧作用下克服鎖頭51頂力,自動回轉到閉合位置,此時鎖頭 51與棘塊121、 221實現(xiàn)真正咬合。為了實現(xiàn)在鎖定時出、入口門能在其 復位彈簧作用下回轉到閉合位置,鎖頭51的端頭形狀要與棘塊121、 221 的形狀相匹配,設置成單側鎖定形,同時保證當鎖頭51與在棘塊121、 221鎖定咬合時,能夠可靠地鎖定相應的門12、 22,如圖5、 7、 9中鎖 頭51和棘塊121、 221的形狀。
圖5中的鎖頭51在電磁力的帶動下繞轉動軸水平轉動,實現(xiàn)與棘塊 121、 221咬合,在復位彈簧54作用下實現(xiàn)與棘塊121、 221分離;圖8 中的鎖頭51在電磁力的帶動下繞轉動軸向上轉動,實現(xiàn)與棘塊121、 221 咬合,在鎖頭51自重作用下實現(xiàn)與棘塊121、 221分離;圖9中的鎖頭 51在電磁力的帶動下沿水平軸向伸出,實現(xiàn)與棘塊121、 221咬合,在電 磁驅動機構5的復位彈簧(圖中未畫出)作用下實現(xiàn)與棘塊121、 221分 離;圖10中的鎖頭51在電磁力的帶動下沿軸向向上伸出,實現(xiàn)與棘塊 121、 221咬合,在鎖頭51自重作用下實現(xiàn)與棘塊121、 221分離。
上述各實施例中均設置有三組探測器6、 7、 8。探測器6用于對經(jīng)過 入口門1的人員或入口門1的轉動位置進行4果測,當人員推動入口門進 入時,觸發(fā)探測器6。探測器8用于對從里側接近出口門2的人員進行探 測,當人員從里側接近到距出口門2 —定距離范圍內時才能觸發(fā)探測器8。 探測器7用于對經(jīng)過出口門2的人員或出口門2的轉動位置進行探測, 當人員推動出口門出去時,觸發(fā)探測器7。探測器6安裝在入口門1附近, 如門柱11上,探測器7安裝在出口門2附近,如門柱21上,探測器8 安裝在出口門2附近,如門柱21或側分隔欄4或門22上。探測器6、 7、 8在保證可靠探測的情況下也可安裝在門分隔柱3或側分隔欄4上,如圖 2所示。根據(jù)探測器8的類型可以將探測器8安裝在門分隔柱3上8B或 側分隔欄4上8A附近,如果探測器8采用分離對射式光電開關,可將發(fā) 射端和接收端分開安裝在8A和8B位置處。圖5 —10所示的探測器6、 7 分別安裝在入口門1的棘塊121和出口門2的棘塊221附近,分別通過 對棘塊121、 221轉動位置或轉動量的檢測來實現(xiàn)對經(jīng)過的人員的揮:觀'Jo 圖5中標出了探測器6的一種安裝位置,探測器6安裝在圖中安裝架10 上61處,被探測塊62位于棘塊121上,當被探測塊62隨棘塊121轉動 至探測器6的探測區(qū)內,觸發(fā)探測器6;反過來,探測器6也可以安裝在 62處,而將被探測塊安裝在61位置。探測器6、 7可釆用光電開關、感 應開關、接近開關、接觸開關、位置傳感器或位移傳感器,探測器8可 采用光電開關或感應開關。
在實際實施時,進出的人員和轉動的門都可以作為可行的被探測目 標,根據(jù)探測目標來選擇合適類型的探測器及其安裝位置。不論采用何 種類型探測器如光電開關、感應開關等,探測器6及探測器7必須對經(jīng)過出、入口門的人員進行有效探測,而探測器8則只有當人員從里側接 近到距'出口門2 —定距離范圍內時才能被觸發(fā)。
為了滿足認為可控的要求,本裝置的控制系統(tǒng)中還可設置有手動開 關,該手動開關可強制開啟或鎖定入口門l和出口門2。
安裝本裝置時,將門分隔柱、出、入口門的門柱固定到地面上,側 分隔欄4既可以固定在地面上或兩門柱11、 21上,也可以將其一端與營 業(yè)拒臺側壁相固定,從而使本裝置圍成一相對封閉的單元。在有多個相 鄰營業(yè)窗口情況下,相鄰單元的出口門和入口門可共用一個安裝門柱和 倒分隔欄,形成一個整體。本實施例中的側分隔欄4由一直桿構成,該 側分隔欄也可制成隔柵、隔板或柵欄的型式。
本裝置工作時,初始狀態(tài),出口門2上的電控驅動鎖止機構處于鎖 定狀態(tài),入口門1上的電控驅動鎖止機構處于開啟狀態(tài),這時人可經(jīng)過 入口門1進入本裝置所包圍的區(qū)域內,當探測器6探測到有人員經(jīng)過入 口門1后,向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信號,控制系統(tǒng)隨后鎖定入口門1上的鎖止 機構,這時出、入口門均被鎖定,外邊的人不能開啟入口門1和出口門2, 本裝置將外面與里面可靠隔離;當里面的人從里側接近到距出口門2 — 定范圍內時,探測器8被觸發(fā),控制系統(tǒng)根據(jù)探測器8發(fā)出的信號使出 口門2上的電控驅動鎖止機構處于打開狀態(tài),并同時打開入口門1上電 控驅動鎖止機構;當里邊的人經(jīng)過出口門2出來后,探測器7被觸發(fā)并 向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信號,控制系統(tǒng)重新鎖定出口門2上的電控驅動鎖止機 構,本裝置進入下一工作周期,如此循環(huán)。
當遇特殊情況或需要人工控制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控制系統(tǒng)中的 按鍵控制開關來控制出、入口門的開啟和鎖定。
如圖3、 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包括入口門l、出 口門2、門分隔柱3、側分隔欄4、控制系統(tǒng)(圖中未示出),入口門1、 出口門2、門分隔柱3和側分隔欄4共同構成一面向營業(yè)拒臺的U型結構, 其中入口門l、門分隔柱3和出口門2位于營業(yè)拒臺前面一米線位置,側 分隔欄4位于營業(yè)窗口兩側。該實施方式與第一種實施方式的區(qū)別在于 出、入口門共同安裝在門分隔柱3內門柱31上,門12、 22的活動端均 與側分隔欄4相對,側分隔欄4可固定在地面上或兩端立柱41、 42上。 門11、 22的具體安裝及操控結構參見圖5 —10。
權利要求1.一種營業(yè)柜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門、出口門、門分隔柱、側分隔欄、控制系統(tǒng)、入口門探測器、出口門探測器,入口門、出口門、門分隔柱和側分隔欄共同構成一開口朝向營業(yè)柜臺的U型結構,其中入口門、門分隔柱、出口門位于營業(yè)柜臺前面一米線位置處,門分隔柱位于入口門和出口門之間,側分隔欄位于營業(yè)窗口兩側;所述入口門、出口門為前后轉動門或上下轉動門或水平推拉門,每個門均帶有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復位機構和限位機構;所述入口門、出口門分別安裝在與兩側分隔欄相對應的門柱上,或者同時安裝在門分隔柱上;所述入口門探測器安裝在入口門位置,用于對經(jīng)過入口門的人員或者對入口門的移動位置進行探測,當有人員經(jīng)過入口門或入口門打開至設定位置時,入口門探測器被觸發(fā),使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鎖止或關閉入口門的信號;所述出口門探測器安裝在出口門位置,用于對從柜臺一側靠近出口門的人員和經(jīng)過出口門的人員或出口門移動位置進行探測,控制系統(tǒng)根據(jù)出口門探測器的探測信號發(fā)出入口門的打開信號和出口門的開閉信號。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門探測器包括A、 B二組,其中A組探測器用于對在拒臺 一側靠近出口門的人員進行探測,B組探測器用于對經(jīng)過出口門的 人員或者對出口門移動位置進行探測。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營業(yè)柜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A組出口門探測器發(fā)出的信號用于控制出口門和入口門的打 開,所述B組出口門探測器發(fā)出的信號用于控制出口門的鎖止或關 閉。
4.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A組出口門探測器發(fā)出的信號用于控制出口門的打開,所述B 組出口門探測器發(fā)出的信號用于控制出口門的鎖止或關閉,并同時 控制入口門的打開。
5.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口門探測器和所述B組出口門探測器選用光電開關、感應開 關、接近開關、接觸開關、位置傳感器中的一種;所述A組出口門 探測器選用光電開關或感應開關。
6.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口門和出口門為前后轉動門,均由門柱和其上鉸接安裝的門 構成,門通過一垂直銷軸鉸接安裝在門柱上,門與門柱鉸接一端的 端部帶有棘塊,門柱上設置有使其上的門單向開啟的限位塊;所述 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包括一電磁驅動機構、復位機構、連接件、鎖頭, 鎖頭在電磁力帶動下可以沿預定方向伸縮或繞其鉸軸轉動,鎖頭的 端部形狀與所述門上的所述棘塊形狀相匹ge^隨著所述鎖頭與所述 棘塊之間的咬合與分離,完成對所述入口門或出口門的鎖定或打 開;所述復位機構在入、出口門不凈皮鎖止時,能使入、出口門復位 至關閉位置,人可以推開入、出口門進、出,當入、出口門處在關 閉位置并被鎖止時,門不能打開。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磁驅動機構為電磁鐵,電磁鐵與所述鎖頭之間通過彈簧連接 和傳動;所述鎖頭的形狀與所述棘塊形狀相匹配,為單向鎖定型, 以保證在所述電控驅動鎖止機構處于鎖定狀態(tài)時,入、出口門可以 在所述復位機構作用下克服鎖頭的頂力,自動回轉到閉合位置被鎖 止。
8.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磁驅動機構為電機,所述鎖頭通過彈性件被頂靠在電機轉動 件上,電機轉動件轉動時通過磨擦力推動鎖頭實現(xiàn)與所述棘塊的咬 合。
9.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口門探測器、出口門探測器中以人員為探測對象的探測器可 以安裝在各自門柱或對應側側分隔欄上,其探測區(qū)域均分別位于入 口門、出口門里側靠近門位置,其中出口門探測器中以人員為探測 對象的探測器還可以安裝在出口門上其探測方向向內;所述入口 門探測器、出口門探測器中以入、出口門移動位置為探測對象的探 測器分別安裝在入、出口門的門柱上。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門被鎖定或關閉后,所述控制系統(tǒng)可以保持鎖定或關閉入 口門預定時間。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出口門復位機構在入、出口門處在非鎖止或打開狀態(tài)時,能自動打開入、出口門;當所述電控驅動鎖止機構根據(jù)探測器信號 關閉入、出口門時,電4空驅動鎖止才幾構驅動入口門、出口門移動至 關閉位置,并鎖定入、出口門。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系統(tǒng)帶有可強制操縱出、入口門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工作狀 態(tài)的控制開關。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營業(yè)柜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在斷電情況下處于非鎖止狀態(tài),其所控制的 門可以打開。
14. 一種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門、出 口門、門分隔柱、側分隔欄、控制系統(tǒng)、入口門探測器、出口門探 測器,入口門、出口門、門分隔柱和側分隔欄共同構成一開口朝向 營業(yè)拒臺的U型結構,其中入口門、門分隔柱、出口門位于營業(yè)拒 臺前面一米線位置處,門分隔柱位于入口門和出口門之間,側分隔 欄位于營業(yè)窗口兩側;所述入口門、出口門為前后轉動門或上下轉 動門或水平推拉門,每個門均帶有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復位機構和 限位機構;所述入口門、出口門分別安裝在與兩側分隔欄相對應的 門柱上,或者同時安裝在門分隔柱上;所述入口門探測器安裝在入 口門位置,用于對經(jīng)過入口門的人員或者對入口門的移動位置進行 探測,當有人員經(jīng)過入口門或入口門打開至設定位置時,入口門探 測器被觸發(fā),使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鎖止或關閉入口門的信號;所述出口 門探測器安裝在出口門位置,用于對從拒臺一側靠近出口門的人員 進行探測,該出口門探測器為光電開關或感應開關,當有人員從拒 臺一側靠近出口門至設定位置時,出口門探測器被觸發(fā),控制系統(tǒng) 根據(jù)出口門探測器的探測信號發(fā)出入口門和出口門的打開信號,當 所述出口門探測器探測不到人員時,控制系統(tǒng)自動使出口門鎖止或關閉;所述控制系統(tǒng)帶有可強制操縱出、入口門電控驅動鎖止機構 工作狀態(tài)的控制開關;所述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在斷電情況下處于非 鎖止狀態(tài),其所控制的門可以打開。
15. 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控制系統(tǒng)打開出口門后,保持其打開狀態(tài)預定時間。
16. 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營業(yè)拒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出口門探測器安裝在出口門上,其探測方向向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營業(yè)柜臺自動電子一米線裝置,包括入、出口門、門分隔柱、側分隔欄、控制系統(tǒng)、探測器,入口門、出口門、門分隔柱和側分隔欄共同構成一開口朝向營業(yè)柜臺的U型結構;入、出口門均帶有電控驅動鎖止機構、復位機構和限位機構;入口門探測器用于對經(jīng)過入口門的人員或者對入口門的移動位置進行探測,出口門探測器用于對從柜臺一側靠近出口門的人員和經(jīng)過出口門的人員或出口門移動位置進行探測;所述控制系統(tǒng)根據(jù)所述探測器的探測信號來控制入、出口門的開閉。本實用新型利用電子探測器傳感技術,并采用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裝置的使用效能,且結構簡潔,占地少,安全可靠,是一種理想的營業(yè)網(wǎng)點安防設施。
文檔編號E05G7/00GK201180452SQ20082010729
公開日2009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4月10日
發(fā)明者宋戰(zhàn)修, 宋戰(zhàn)美 申請人:宋戰(zhàn)修;宋戰(zhàn)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