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罐道繩拉緊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礦井提升的罐道繩拉緊裝置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罐道繩拉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的礦井中,常常需要對罐道繩進行調繩,即將罐道繩拉緊,使其張緊力達到預定值,該調繩工作通常需要借助罐道繩拉緊裝置來完成。采用現有的罐道繩拉緊裝置在拉緊罐道繩的過程中都需要人工竄繩,即手動地將用于夾緊罐道繩的兩個楔塊從殼體中拔松,使兩個楔塊對罐道繩的夾緊力消失,然后油缸的活塞才能回到起點;接著再將兩個楔塊卡緊在殼體中,使兩個楔塊夾緊罐道繩,然后活塞再上行,再拉緊罐道繩,不斷地重復前述步驟,直到罐道繩的張緊力達到預定值為止。然而,采用現有的罐道繩拉緊裝置在拉緊罐道繩后,在竄繩時,由于兩個楔塊緊緊地卡在殼體中,常常需要耗費很大的力才能將兩個楔塊從殼體中拔松,其存在費力耗時的問題,導致調繩的速度慢效率低。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罐道繩拉緊裝置,能夠很輕松地進行竄繩工作,降低竄繩時的勞動強度,提高調繩工作效率。
[0004]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的:
[0005]—種罐道繩拉緊裝置,包括拉緊機構,拉緊機構包括能夠上下運動的卡繩總成和用于驅動卡繩總成運動的驅動總成,卡繩總成包括底板、第一杠桿、第二杠桿以及用于卡緊罐道繩的第一卡繩楔和第二卡繩楔,第一卡繩楔與第二卡繩楔選擇性地相向或相背運動,第一杠桿的被動臂與第一卡繩楔轉動連接,第一杠桿的主動臂與驅動總成轉動連接,第一杠桿的支點與底板轉動連接,第二杠桿的被動臂與第二卡繩楔轉動連接,第二杠桿的主動臂與驅動總成轉動連接,第二杠桿的支點與底板轉動連接。
[0006]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罐道繩拉緊裝置的有益效果是:操作者操作驅動總成,使得驅動總成驅動卡繩總成上升,驅動總成在驅動卡繩總成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帶動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轉動,進而使得第一卡繩楔和第二卡繩楔發(fā)生相向運動夾緊罐道繩,卡繩總成在上升的過程中將罐道繩拉緊;竄繩時,驅動總成驅動卡繩總成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帶動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轉動,第一卡繩楔和第二卡繩楔發(fā)生相背運動,直接使得第一卡繩楔和第二卡繩楔對罐道繩的夾緊力消失。本發(fā)明通過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的設置,避免了人工費力地使第一卡繩楔和第二卡繩楔對罐道繩的夾緊力消失,降低竄繩時的勞動強度,縮短了律繩的時間,進而提尚調繩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0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fā)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08]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罐道繩拉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
[0009]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罐道繩拉緊裝置的卡繩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罐道繩拉緊裝置的上固定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罐道繩拉緊裝置的下固定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標記分別為:
[0013]拉緊機構10、卡繩總成11、底板111、第一杠桿112、第二杠桿113、第一卡繩楔114、第二卡繩楔115、第一連板116、第二連板117、限位桿118、限位帽119;
[0014]驅動總成12、第一液壓缸121、第二液壓缸122;
[0015]上固定總成20、上底座201、上殼體202、第一通孔203、第一楔塊204、第二楔塊205;
[0016]下固定總成30、下底座301、下殼體302、第二通孔303、第三楔塊304、第四楔塊305;
[0017]第一繩卡401、第二繩卡402、第三繩卡403、罐道繩404。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目前,現有的礦井中,常常需要對罐道繩進行調繩,即將罐道繩拉緊,使其張緊力達到預定值,該調繩工作通常需要借助罐道繩拉緊裝置來完成。采用現有的罐道繩拉緊裝置在拉緊罐道繩的過程中都需要人工竄繩,即手動地將用于夾緊罐道繩的兩個楔塊從殼體中拔松,使兩個楔塊對罐道繩的夾緊力消失,然后油缸的活塞才能回到起點;接著再將兩個楔塊卡緊在殼體中,使兩個楔塊夾緊罐道繩,然后活塞再上行,再拉緊罐道繩,不斷地重復前述步驟,直到罐道繩的張緊力達到預定值為止。然而,采用現有的罐道繩拉緊裝置在拉緊罐道繩后,在竄繩時,由于兩個楔塊緊緊地卡在殼體中,常常需要耗費很大的力才能將兩個楔塊從殼體中拔松,其存在費力耗時的問題,導致調繩的速度慢效率低。
[0019]鑒于此,本發(fā)明的設計者通過長期的探索和嘗試,以及多次的實驗和努力,不斷的改革創(chuàng)新,設計了一種罐道繩拉緊裝置,能夠使得操作者很輕松地進行竄繩工作,降低竄繩時的勞動強度,提高調繩工作效率。
[0020]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fā)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21 ]實施例
[0022]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提供的罐道繩拉緊裝置,其包括拉緊機構10、上固定總成20以及下固定總成30,拉緊機構10與上固定總成20連接。其中,下固定總成30安裝在井底,用于固定罐道繩404的下端。上固定總成20安裝在井口,用于固定罐道繩404的上端。當下固定總成30將罐道繩404的下端固定好后,可進行調繩工作,拉緊機構10開始工作,從罐道繩404的上端將罐道繩404拉緊,使罐道繩404的張緊力達到預定值。當罐道繩404的張緊力達到預定值后,上固定總成20將罐道繩404的上端固定,拉緊機構10停止工作。
[0023 ]請參閱圖1和圖2,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拉緊機構1又包括能夠上下運動的卡繩總成11和用于驅動卡繩總成11運動的驅動總成12,驅動總成12驅動卡繩總成11驅動卡繩總成11重復地上下運動,實現將罐道繩404拉緊的效果。作為優(yōu)選,驅動總成12包括具有第一液壓缸121的第一液壓系統(tǒng)(圖中未示出)和具有第二液壓缸122的第二液壓系統(tǒng)(圖中未示出),第一液壓缸121和第二液壓缸122位于卡繩總成11的兩側。
[0024]其中,卡繩總成11包括底板111、第一杠桿112、第二杠桿113、以及用于卡緊罐道繩404的第一卡繩楔114和第二卡繩楔115,第一杠桿112的被動臂與第一卡繩楔114連接,第一杠桿112的主動臂與第一液壓缸121的活塞連接,第一杠桿112的支點與底板111轉動連接,第二杠桿113的被動臂與第二卡繩楔115連接,第二杠桿113的主動臂與第二液壓缸122的活塞連接,第二杠桿113的支點與底板111轉動連接。驅動總成12驅動卡繩總成11上下運動的過程中,第一卡繩楔114與第二卡繩楔115選擇性地相向或相背運動。第一卡繩楔114與第二卡繩楔115相向運動,可將罐道繩404夾緊;第一卡繩楔114與第二卡繩楔115相背運動,解除對罐道繩404的夾緊力。
[0025]請參閱圖1和圖3,在本實施例中,上固定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