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冰箱儲液器自動加工設備的管件打孔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冰箱儲液器自動加工設備的管件打孔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儲液器一般應用于制冷系統(tǒng)中,是連接壓縮機的重要部件,是防止液體制冷劑流入壓縮機而產(chǎn)生液壓沖擊的保護部 件,起到儲存、氣液分離、過濾、消音和制冷劑緩沖的作用。在制冷系統(tǒng)中,無法保證制冷劑全部完全汽化,也就是從蒸發(fā)器出來的制冷劑會有液態(tài)的制冷劑流入儲液器內(nèi),由于沒有汽化的液態(tài)制冷劑因本身比氣體重,會直接落入儲液器筒底,汽化的制冷劑則由儲液器的出口進入壓縮機內(nèi),從而防止了壓縮機吸入液態(tài)制冷劑造成液擊。儲液器主要由筒體、進氣管、出氣管、濾網(wǎng)等零部件組成,而儲液器現(xiàn)有的制造方法一般是將各零部件以釬焊的連接方式固定組合在一起,這種制造方式過于復雜,各零部件裝配要求較高而且釬焊接頭強度較低,并且在各個加工環(huán)節(jié)中,通常使用人手操作因而生產(chǎn)效率比較低。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結(jié)構(gòu)簡單,操作方便的冰箱儲液器自動加工設備的管件打孔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的ー種冰箱儲液器自動加工設備的管件打孔裝置,包括打孔座體、打孔夾具和打孔氣缸,打孔座體安裝在工作臺上,打孔夾具和打孔氣缸安裝在打孔座體上,打孔氣缸的活塞桿連接有頂針,其特征在干所述打孔夾具包括支撐座、定夾模塊、動夾模塊和夾模驅(qū)動機構(gòu),支撐座固定在打孔座體上,定夾模塊固定在支撐座上,動夾模塊可滑移地安裝在支撐座上,夾模驅(qū)動機構(gòu)安裝在支撐座上并驅(qū)使動夾模塊作靠近或者遠離定夾模塊運動,定夾模塊和動夾模塊的相對面上分別設有夾持管件的第一半圓弧槽和可供頂針穿過的第二半圓弧槽,兩第一半圓弧槽在定夾模塊和動夾模塊閉合時形成可夾持管件用于打孔的夾持位,兩第二半圓弧槽在定夾模塊和動夾模塊閉合時形成可供頂針穿過的打孔位,該打孔位與用于打孔的夾持位垂直相交呈丁字型,頂針在打孔氣缸的驅(qū)動下穿過打孔位伸入夾持位。本明結(jié)構(gòu)簡單合理,操作方便,制造容易,生產(chǎn)效率高且節(jié)省勞動カ。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冰箱儲液器自動加工設備能夠制造整體性強而具有等強度的儲液器。
圖I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另一角度立體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管件水平輸送裝置立體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管件水平輸送裝置平面視圖;[0011]圖5是管件水平輸送裝置底板和托條的立體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工作臺、進料裝置和輸送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進料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進料裝置的另一角度立體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進料裝置的平面視圖;圖10是圖9的A-A剖視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升降座體和位置調(diào)節(jié)機構(gòu)的立體示意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第一管件升降裝置的卡緊機構(gòu)的立體示意圖;圖13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第二管件升降裝置和第三管件升降裝置的卡緊機構(gòu)的立體示意圖;圖14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15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的另一角度立體示意圖;圖16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17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縮ロ模具和主軸的平面視圖;圖18是圖17的B-B剖視圖;圖19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縮ロ模具和主軸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0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篩網(wǎng)塞入機構(gòu)的立體示意圖;圖21是塞入座體、塞入氣缸、平推氣缸和推尺的立體示意圖;圖22是塞入座體底部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3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管件承托機構(gòu)的立體示意圖;圖24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干燥劑填充裝置立體示意圖;圖25是料斗的立體示意圖;圖26是漏斗和管件對接機構(gòu)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7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示意圖;圖28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9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的待加工管件的立體示意圖;圖30是本實用新型應用設備所生產(chǎn)的成品件的立體示意圖;圖31是儲液器內(nèi)所塞入的篩網(wǎng)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細的說明。如圖I至圖31所示的ー種冰箱儲液器自動加工設備,包括機架I和控制器2,所述機架I上安裝有一可帶動管件3水平橫移的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ー進料裝置5、一第一管件升降裝置6、一第一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7、一第一篩網(wǎng)塞入裝置、一干燥劑填充裝置9、一第二篩網(wǎng)塞入裝置、一第二管件升降裝置11、一第二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12、一第三管件升降裝置13和管件打孔裝置14 ;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上沿輸送方向依次設有第一エ位15、第二エ位16、第三エ位17、第四エ位18、第五エ位19、第六エ位20、第七エ位21和第八エ位22,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包括一輸入滑道23和一輸出滑道24 ;[0041]所述進料裝置5位于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的上方,進料裝置5與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的輸入滑道23連接而將待加工管件3逐一送入第一エ位15 ;第一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7位于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的下方并且與第二エ位16位置對應,第一管件升降裝置6位于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的上方并且與第二エ位16位置對應以將處于第二エ位16的管件向下 送入第一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7 ;所述第一篩網(wǎng)塞入裝置包括第一篩網(wǎng)塞入機構(gòu)25和第一管件承托機構(gòu)26,所述第一篩網(wǎng)塞入機構(gòu)25位于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的上方并且與第三エ位17位置對應,第一管件承托機構(gòu)26位于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的下方并且與第三エ位17位置對應以將處于第三エ位17的管件向上送入第一篩網(wǎng)塞入機構(gòu)25 ;所述干燥劑填充裝置9位于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的上方并且與第四エ位18位置對應;所述第二篩網(wǎng)塞入裝置包括第二篩網(wǎng)塞入機構(gòu)27和第二管件承托機構(gòu)28,所述第二篩網(wǎng)塞入機構(gòu)27位于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的上方并且與第五エ位19位置對應,第二管件承托機構(gòu)28位于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的下方并且與第五エ位19位置對應以將處于第五エ位19的管件向上送入第二篩網(wǎng)塞入機構(gòu)27 ;所述第二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12位于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的上方并且與第六エ位20位置對應,第二管件升降裝置11位于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的下方并且與第六エ位20位置對應以將處于第六エ位20的管件向上送入第二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12 ;所述管件打孔裝置14位于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的上方并且與第七エ位21位置對應,第三管件升降裝置13位于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的下方并且與第七エ位21位置對應以將處于第七エ位21的管件向上送入管件打孔裝置14 ;所述輸出滑道24位于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的下方并且與第八エ位22位置對應以將加工完成后的成品從第八エ位22經(jīng)輸出滑道24輸出。所述機架I的正面設有工作臺8,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第一管件升降裝置6、第一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7、第一篩網(wǎng)塞入裝置、第二篩網(wǎng)塞入裝置、第二管件升降裝置11、第二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12、第三管件升降裝置13和管件打孔裝置14均安裝在工作臺8上,且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基本位于工作臺8的中線位置。工作臺8可以設置成傾斜的,有利于管件3進入管件水平輸送裝置4以及各個加工步驟的實施。如圖3、圖4、圖5和圖6所示,所述管件輸送裝置4還包括一位于工作臺8的水平中線位置的底板29、兩絲桿30和絲桿驅(qū)動裝置,底板29和絲桿驅(qū)動裝置安裝在工作臺8上,底板29兩端各向外延伸一絲桿安裝臺(31,32),兩絲桿30水平樞設在兩絲桿安裝臺(31,32)之間,絲桿的牙槽和底板29之間形成一可扶持管件使管件的軸線與絲桿的軸線垂直的容納空間33,底板29下側(cè)設有可與該容納空間33中的管件3下端接觸而承托管件3的水平托條34,托條34上設有可供管件3或頂推管件的零件通過的缺ロ 35,底板29上設有與缺ロ 35位置對應的容槽36,容槽36內(nèi)設有可將管件3推向絲桿牙槽而使管件3定位的彈性條37 ;管件3經(jīng)輸入滑道23滑入第一エ位15并由托條34承托,經(jīng)兩絲桿30驅(qū)使由第ーエ位15依次運輸?shù)降诙ㄎ?6、第三エ位17、第四エ位18、第五エ位19、第六エ位20、第七エ位21以及第八エ位22,其中,第二エ位16、第三エ位17、第四エ位18、第五エ位19、第六エ位20和第七エ位21均設有彈性條37,管件運輸?shù)降诙ㄎ?6后進行管件下端部收ロ成型操作;管件運輸?shù)降谌ㄎ?7后從管件上端部塞入第一個篩網(wǎng)操作;管件運輸?shù)降谒磨ㄎ?8后從管件上端部填充干燥劑操作;管件運輸?shù)降谖濂ㄎ?9后從管件上端部塞入第ニ個篩網(wǎng)操作;管件運輸?shù)降诹ㄎ?0后進行管件上端部收ロ成型操作;管件運輸?shù)降谄撺ㄎ?1后進行管件外周壁打孔操作。待加工完成后,兩絲桿30將成品件運輸?shù)降诎衰ㄎ?2并從第八エ位22滑入輸出滑道24,輸出成品件。如圖7、圖8、圖9和圖10所示,所述進料裝 置5包括一方形容器38,所述容器38內(nèi)設有ー堆放管件3的容納腔39,容納腔39的底面為斜面40而在斜面的坡底形成最低泊管位41,容器38的前側(cè)壁42設有連通容納腔39的出管ロ 43,出管ロ 43的位置與最低泊管位41對應,所述容器38的后側(cè)壁44固設有一推出氣缸45,推出氣缸45的活塞桿的位置與最低泊管位41對應,該活塞桿穿過后側(cè)壁44伸入容納腔39以推動處于最低泊管位41的管件3軸向運動經(jīng)出管ロ 43輸出;所述容納腔39內(nèi)設有平行于前側(cè)壁42和后側(cè)壁44并且垂直于斜面40的活動板46,活動板46上設有平行于斜面40的的導柱47,后側(cè)壁44上設有與導柱47位置對應的導孔48,導柱47可滑移地穿過導孔48,后側(cè)壁44上設有ー活動板調(diào)節(jié)機構(gòu)49,所述活動板調(diào)節(jié)機構(gòu)49帶動活動板46在前、后側(cè)壁之間移動?;顒影?6可用于將容納腔39內(nèi)雜亂的管件整理有序,也可用于改變?nèi)菁{腔大小以適應容納不同長度的管件3。所述活動板調(diào)節(jié)機構(gòu)49可以為ー調(diào)節(jié)氣缸;可以為ー絲杠螺母副,螺母設有后側(cè)壁上,絲桿一端與活動板連接,另一端伸出容器并設有手搖盤,轉(zhuǎn)動手搖盤而驅(qū)使活動板運動。如圖10所示,容納腔39的底面設為斜面,可使容納腔內(nèi)的管件自動滑向最低泊管位41,輸入滑道23的入口與出管ロ 43連接,管件從出管ロ 43打出后進入輸入滑道23再經(jīng)輸入滑道滑入第一エ位15。所述第一管件升降裝置、第二管件升降裝置和第三管件升降裝置都是結(jié)構(gòu)相同的管件升降裝置。如圖11所示,第一管件升降裝置6,包括升降座體50、位置調(diào)節(jié)機構(gòu)和卡緊機構(gòu),所述位置調(diào)節(jié)機構(gòu)安裝在升降座體50上,位置調(diào)節(jié)機構(gòu)包括第一導桿51、第二導桿52、中間板53、過渡板54、脹軸板55、第一氣缸56和第二氣缸57,所述升降座體50包括一基板,在該基板上下兩端設有第一安裝臺58和第二安裝臺59,所述第一導桿51安裝在第一安裝臺58和第二安裝臺59之間,中間板53和過渡板54套在第一導桿51上并沿第一導桿51軸向滑移,其中過渡板54位于中間板53和上安裝臺58之間,所述第一氣缸56作用于中間板53和上安裝臺58之間以驅(qū)動中間板53沿第一導桿51軸向滑移,所述第二氣缸57作用于中間板53和過渡板54之間以驅(qū)動過渡板54沿第一導桿軸向滑移,所述第二導桿52 —端(上端)固定在過渡板54上且另一端(下端)可滑移地穿過中間板53與脹軸板55連接,第二導桿52與第一導桿51平行,所述卡緊機構(gòu)安裝在脹軸板55上;如圖11和圖12所示,第一管件升降裝置6的卡緊機構(gòu)包括脹軸氣缸60、脹軸套61和脹軸桿芯62,所述脹軸套上端610固定在脹軸板55上,脹軸桿芯62穿設于脹軸套61內(nèi),脹軸氣缸60固定在脹軸板55上并且脹軸氣缸的活塞桿600穿過脹軸板55伸入脹軸套61內(nèi)與脹軸桿芯上端620連接,所述脹軸套61下端開槽形成等分圓周的可插入管件3的膨脹卡爪63,所述膨脹卡爪63內(nèi)壁呈錐形(圖中未示出),所述脹軸桿芯62下端外壁呈錐形以頂推膨脹卡爪63向外脹開以卡緊管件3 ;第一管件升降裝置6的卡緊機構(gòu)是脹軸套61下端設有膨脹卡爪63,膨脹卡爪63從管件上端插入管件內(nèi),脹軸桿芯62頂脹開膨脹卡爪63以卡緊管件內(nèi)壁。第一管件升降裝置用于將管件先下降再升起。如圖11和圖13所示,第二管件升降裝置11和第三管件升降裝置13用于將管件先升起再下降,因此,第二管件升降裝置11和第三管件升降裝置13的卡緊機構(gòu)結(jié)構(gòu)相同,但與第一管件升降裝置6的卡緊機構(gòu)結(jié)構(gòu)不同。第二管件升降裝置11和第三管件升降裝置13的卡緊機構(gòu)包括收縮氣缸64、收縮軸套65和收縮桿芯66,所述收縮軸套上端650固定在脹軸板55上,收縮桿芯66套于收縮軸套65內(nèi),收縮氣缸64固定在脹軸板55上并且收縮氣缸的活塞桿640穿過脹軸板55伸入收縮軸套65內(nèi)與收縮桿芯上端660連接,所述收縮桿芯66下端是中空的且開槽形成等分圓周的收縮卡爪67,所述收縮卡爪67外壁呈錐形,所述收縮軸套65下端內(nèi)壁呈錐形(圖中未示出),當收縮桿芯66向外伸出時,收縮軸套65的錐形內(nèi)壁壓迫收縮卡爪67向內(nèi)收縮以夾持管件3 ;第二管件升降裝置11和第三管件升降裝置13的卡緊機構(gòu)是收縮桿芯66上端中空設有收縮卡爪67,已收ロ的管件的收ロ部插入收縮卡爪67內(nèi),收縮軸套65壓迫收縮卡爪67向內(nèi)收縮以夾持管件的收ロ部。如圖14至圖19所示,第一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7和第二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12都是結(jié)構(gòu)相同的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第一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7加工管件下端,第二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12加工管件上端,因此第一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7與第ニ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12的位置正好顛倒的。端部收ロ成型裝置包括成型座體68、滑板69、滑板驅(qū)動機構(gòu)、用于夾持管件的夾具和旋壓模,所述滑板驅(qū)動機構(gòu)和夾具安裝在成型座體68上,成型座體68上設有滑軌70,滑板69可滑移地安裝在滑軌70上,所述旋壓模設于滑板69上,滑板驅(qū)動機構(gòu)驅(qū)使滑板69在滑軌上運動而使旋壓??拷蛘哌h離夾具,其中所述夾具包括支撐座71、定夾模塊72、動夾模塊73和夾模驅(qū)動機構(gòu),支撐座71固定在成型座體68上,定夾模塊72固定在支撐座71上,動夾模塊73可滑移地安裝在支撐座71上,夾模驅(qū)動機構(gòu)安裝在支撐座71上并驅(qū)使動夾模塊73作靠近或者遠離定夾模塊72運動,定夾模塊72和動夾模塊73的相對面上分別輥設有夾持管件3的半圓弧槽(74,75),兩半圓弧槽在定夾模塊72和動夾模塊73閉合時形成可夾持管件用于縮ロ的夾持位76,所述夾持位76的軸線平行于滑板69的滑移方向,所述支承座71上設有供管件3通過的缺ロ77,所述缺ロ 77與夾持位76位置對應;、[0066]所述旋壓模包括縮ロ模具78、主軸79和主軸驅(qū)動機構(gòu)80,所述主軸79樞設在滑板69上并且主軸79與夾持位76共軸線,主軸驅(qū)動機構(gòu)80安裝在滑板69上并驅(qū)動主軸79旋轉(zhuǎn),所述縮ロ模具78包括旋壓座和管針82,所述旋壓座安裝在主軸79朝向夾具的一端,旋壓座具有一開ロ朝向夾具的、容納待加工管件端部的中心孔83,所述管針82固設于中心孔83內(nèi)并且管針82與夾持位76共軸線,所述旋壓座端部設有至少ー個徑向槽84,所述中心孔83內(nèi)壁設有旋壓成型面。如圖15所不,所述滑板驅(qū)動機構(gòu)為一固定在成型座體68上的氣缸85,所述氣缸85的活塞桿連接于滑板69側(cè)面向外延伸的凸柱86。所述夾模驅(qū)動機構(gòu)為ー固定在支承座71上的氣缸87,所述氣缸87的活塞桿與動夾模塊73連接。所述主軸驅(qū)動機構(gòu)80為ー驅(qū)動電機,驅(qū)動電機通過皮帶輪傳動機構(gòu)帶動主軸79旋轉(zhuǎn)。如圖17、圖18和圖19所示,所述旋壓座包括一底臺88和ー套筒89,套筒89中心形成所述中心孔83,所述旋壓成型面位于中心孔83的上端,底臺88中心設有與中心孔83下端匹配的圓形凸臺90,凸臺90插入中心孔83內(nèi),管針82固定在底臺88上并伸入中心孔83內(nèi),套筒89遠離底臺88的一端設有端部凸緣91,主軸79朝向夾具的一端設有安裝孔92,底臺88和套筒89插入安裝孔92內(nèi)并且套筒89端部凸緣91抵壓主軸79端面,所述徑向槽84設于套筒89具有端部凸緣91的一端,徑向槽84內(nèi)可以安裝旋壓刀片,主軸79側(cè)壁設有固定件93,固定件93沿徑向伸入安裝孔92并插入套筒壁而將套筒89固定在主軸79上,所述固定件93為ー螺釘。管件3從缺ロ 77進入夾具并且管件下端部伸出夾具,驅(qū)動動夾模塊73向定夾模塊72靠近直到夾緊管件3,驅(qū)動滑板69使縮ロ模具78將管件下端部進入中心孔83內(nèi)并套在管針82上,再驅(qū)動縮ロ模具78旋轉(zhuǎn)對管件端部旋壓收ロ。如圖20、圖21和圖22所示,所述第一篩網(wǎng)塞入機構(gòu)25和第二篩網(wǎng)塞入機構(gòu)27是結(jié)構(gòu)相同的篩網(wǎng)塞入機構(gòu),如圖31所示,所述篩網(wǎng)10為扁平圓柱狀,該篩網(wǎng)塞入機構(gòu)包括振動盤94、連接管95、塞入座體96、塞入氣缸97、平推氣缸98、推尺99,所述振動盤94安裝在機架I上,振動盤94上裝有篩網(wǎng),塞入座體96安裝在工作臺8上,所述塞入座體96底部內(nèi)設有篩網(wǎng)滑入通道100、篩網(wǎng)平推通道101和篩網(wǎng)塞入通道102,振動盤94通過連接管95與篩網(wǎng)滑入通道100入口連接,所述篩網(wǎng)滑入通道100與篩網(wǎng)平推通道101垂直相交成“丁”字型交叉,篩網(wǎng)滑入通道100和篩網(wǎng)平推通道101的橫截面與篩網(wǎng)10軸斷面對應為矩形,所述篩網(wǎng)平推通道101與篩網(wǎng)塞入通道102垂直相交成“丁”字型交叉,篩網(wǎng)塞入通道102同時垂直于篩網(wǎng)滑入通道100和篩網(wǎng)平推通道101,篩網(wǎng)塞入通道的橫截面與篩網(wǎng)10端面對應為圓形,篩網(wǎng)平推通道101 —端與篩網(wǎng)塞入通道102連通,另一端內(nèi)插入推尺99,所述推尺99呈“L”形,包括相互垂直的推桿部和連接部,所述連接部與安裝在塞入座體96上的平推氣缸98的活塞桿連接,所述推桿部插入篩網(wǎng)平推通道101內(nèi)將篩網(wǎng)推入篩網(wǎng)塞入通道102,所述塞入氣缸97安裝在塞入座體96上,塞入氣缸97的活塞桿伸入篩網(wǎng)塞入通道102的一端,篩網(wǎng)塞入通道102的另一端為篩網(wǎng)出口 103。如圖23所示,所述第一管件承托機構(gòu)26和第二管件承托機構(gòu)28是結(jié)構(gòu)相同的管件承托機構(gòu),該管件承托機構(gòu)包括一承托座體104、ー頂推氣缸105和一管托106,所述承托、座體104安裝在工作臺8上,頂推氣缸105安裝在承托座體104上,管托106下端與頂推氣缸105的活塞桿連接,管托106上端設有容納管件下端部(已收ロ的收ロ部)的漏斗形容腔107,管托106與篩網(wǎng)塞入通道102共軸,頂推氣缸105推動管托106朝篩網(wǎng)塞入通道篩網(wǎng)出口 103運動。如圖24、圖25和圖26所示,干燥劑填充裝置,包括支架108、料斗109、漏斗110、皮帶輸送機構(gòu)111和管件對接機構(gòu),所述料斗109、漏斗110、皮帶輸送機構(gòu)111和管件對接機構(gòu)安裝在支架108上,如圖25所示,料斗109的出口 1090為一直線狀狹縫,狹縫的長度方向與皮帶輸送機構(gòu)111的輸送方向平行,料斗109的出口 1090位于皮帶輸送機構(gòu)111的皮帶的上方且留有可使干燥劑在皮帶上保持穩(wěn)定的自然堆積的距離,干燥劑在皮帶上堆積成一橫截面為等腰三角形的直線狀堆積帶,設定皮帶輸送機構(gòu)111的輸送時間就可以控制干燥劑的輸出量(二者呈正比),所述漏斗110位于皮帶輸送機構(gòu)111輸出端的正下方,漏斗110的出ロ連接管件對接機構(gòu)。所述管件對接機構(gòu)包括灌篩座112、灌篩氣缸113和灌篩頭,所述灌篩座112安裝在支架108 (或者工作臺8)上,灌篩頭可滑移地安裝在灌篩座112上并由灌篩氣缸113驅(qū)使在灌篩座112上滑移,所述灌篩頭包括套筒114和套筒底部的可插入管件上端的對接咀115,所述漏斗110的下部成管狀形成插入部116,套筒114可滑移地套住插入部116。如圖27和圖28所示,所述管件打孔裝置包括打孔座體117、夾具和打孔氣缸118,夾具和打孔氣缸118安裝在打孔座體117上,打孔氣缸118活塞桿連接有頂針119,所述夾具包括支撐座120、定夾模塊121、動夾模塊122和夾模驅(qū)動機構(gòu)123,支撐座120固定在打孔座體117上,定夾模塊121固定在支撐座120上,動夾模塊122可滑移地安裝在支撐座上120,夾模驅(qū)動機構(gòu)123安裝在支撐座120上并驅(qū)使動夾模塊122作靠近或者遠離定夾模塊121運動,定夾模塊121和動夾模塊122的相對面上分別設有夾持管件的第一半圓弧槽(124,125)和供頂針穿過的第二半圓弧槽(126,127),兩第一半圓弧槽(124,125)在定夾模塊121和動夾模塊122閉合時形成可夾持管件用于打孔的夾持位128,兩第二半圓弧槽(126,127)在定夾模塊121和動夾模塊122閉合時形成可供頂針穿過的打孔位129,所述夾持位128與打孔位129是連通的并且夾持位128的軸線與打孔位129的軸線相交。該打孔位與用于打孔的夾持位垂直相交呈丁字型,頂針在打孔氣缸的驅(qū)動下穿過打孔位伸入夾持位。所述夾模驅(qū)動機構(gòu)123為ー固定在支承座120上的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動夾模塊122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包含如下步驟第一歩,管件3 (如圖29所示)由進料裝置5打入輸入滑道23,再從輸入滑道23滑入第一エ位15 ;第二歩,管件由兩絲桿30從第一エ位15輸送到第二エ位16,第一管件升降裝置6將位于第二エ位16上的管件向下推入第一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7,第一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7對管件下端部收ロ成型,收ロ成型完成后再由第一管件升降裝置6將管件拉回第ニエ位16 ;第三步,回到第二エ位16的管件繼由兩絲桿30輸送到第三エ位17,第一管件承托機構(gòu)26承托管件下端部并且第一篩網(wǎng)塞入機構(gòu)25從管件上端塞入第一個篩網(wǎng);
、[0082]第四步,第一個篩網(wǎng)塞入完成后,管件繼由兩絲桿30從第三エ位17輸送到第四エ位18,干燥劑填充裝置9從管件上端填充干燥劑;第五步,干燥劑填充完成后,管件繼由兩絲桿30從第四エ位18輸送到第五エ位19,第二管件承托機構(gòu)28承托管件下端部并且第二篩網(wǎng)塞入機構(gòu)27從管件上端塞入第二個篩網(wǎng);第六步,第二個篩網(wǎng)塞入完成后,管件繼由兩絲桿30從第五エ位19輸送到第六エ位20,第二管件升降裝置11將位于第六エ位20上的管件向上推入第二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12,第二管件端部收ロ成型裝置12對管件上端部收ロ成型,收ロ成型完成后再由第二管件升降裝置11將管件拉回第六エ位20 ;第七歩,回到第六エ位20的管件繼由兩絲桿30輸送到第七エ位21,第三管件升降裝置13將位于第七エ位21上的管件向上推入管件打孔裝置14,管件打孔裝置14對管件進行打孔,打孔完成后再由第三管件升降裝置13將管件拉回第七エ位21,此時儲液器成品已經(jīng)完成(如圖30所示);第八步,回到第七エ位20的管件繼由兩絲桿30輸送到第八エ位22,從第八エ位22經(jīng)輸出滑道24輸出。完成第七步后可以對成品進行噴碼標識,如圖I所示,本設備還包括ー噴碼標識裝置130,該噴碼標識裝置的噴頭131位于管件打孔裝置14的下方并靠近管件打孔裝置14。權(quán)利要求1.ー種冰箱儲液器自動加工設備的管件打孔裝置,包括打孔座體、打孔夾具和打孔氣缸,打孔座體安裝在工作臺上,打孔夾具和打孔氣缸安裝在打孔座體上,打孔氣缸的活塞桿連接有頂針,其 特征在干所述打孔夾具包括支撐座、定夾模塊、動夾模塊和夾模驅(qū)動機構(gòu),支撐座固定在打孔座體上,定夾模塊固定在支撐座上,動夾模塊可滑移地安裝在支撐座上,夾模驅(qū)動機構(gòu)安裝在支撐座上并驅(qū)使動夾模塊作靠近或者遠離定夾模塊運動,定夾模塊和動夾模塊的相對面上分別設有夾持管件的第一半圓弧槽和可供頂針穿過的第二半圓弧槽,兩第一半圓弧槽在定夾模塊和動夾模塊閉合時形成可夾持管件用于打孔的夾持位,兩第二半圓弧槽在定夾模塊和動夾模塊閉合時形成可供頂針穿過的打孔位,該打孔位與用于打孔的夾持位垂直相交呈丁字型,頂針在打孔氣缸的驅(qū)動下穿過打孔位伸入夾持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冰箱儲液器自動加工設備的管件打孔裝置。它包括打孔座體、打孔夾具和打孔氣缸,打孔座體安裝在工作臺上,打孔夾具和打孔氣缸安裝在打孔座體上,打孔氣缸的活塞桿連接有頂針,打孔夾具包括支撐座、定夾模塊、動夾模塊和夾模驅(qū)動機構(gòu),定夾模塊固定在支撐座上,動夾模塊可滑移地安裝在支撐座上,夾模驅(qū)動機構(gòu)安裝在支撐座上并驅(qū)使動夾模塊運動,定夾模塊和動夾模塊的相對面上分別設有夾持管件的第一半圓弧槽和可供頂針穿過的第二半圓弧槽,兩第一半圓弧槽在定夾模塊和動夾模塊閉合時形成可夾持管件用于打孔的夾持位,兩第二半圓弧槽在定夾模塊和動夾模塊閉合時形成可供頂針穿過的打孔位。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簡單合理,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B26D7/02GK202439061SQ20112057424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12月30日
發(fā)明者焦大勇, 龍曉斌 申請人:中山市奧美森工業(yè)技術(sh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