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橋梁工程,涉及一種斜拉橋的斜拉索更換方法。
背景技術:
1、圖1是一種斜拉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主梁1與索塔2間通過多根斜拉索3連接,主梁載荷通過斜拉索傳遞到索塔。每根斜拉索均承擔一定的載荷,斜拉索在索塔兩側對稱布置,以平衡兩側的斜拉索受力。
2、斜拉橋運營一段時間后,會出現(xiàn)斜拉索防腐護套開裂、刮傷、錨頭外露銹蝕、拉索部分鋼絲斷裂、錨具夾片失效等病害,導致斜拉索抗拉強度降低,不能滿足安全運營要求,需及時更換受損斜拉索。
3、斜拉索更換時應盡可能保持橋梁主體結構的原設計受力狀態(tài),為避免斜拉索更換時其承擔的載荷傳遞到其余斜拉索,導致相鄰斜拉索受力變化過大甚至產(chǎn)生斷裂,換索時可設置臨時拉索臨時承擔被拆除斜拉索的載荷,在換索完成后再將載荷轉換到新拉索上。
4、目前在設置臨時拉索時,通常都在橋上和索塔上焊接臨時索錨固裝置,換索完成后,再一并拆除臨時索和臨時錨固裝置,這樣不僅會損傷主梁及索塔表面,而且在需要批量換索的情況下,施工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不損傷主梁及索塔、施工效率高的無損式斜拉索更換方法。
2、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無損式斜拉索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4、(1)在斜拉橋主梁梁底正對待更換斜拉索與主梁錨固位置橫橋向設置一下錨固梁,在橋面兩側正對所述下錨固梁分別設置一懸臂臺車,所述懸臂臺車上設有懸臂梁,懸臂梁一端延伸到橋外側,將兩臺車的懸臂兩與分別下錨固梁的兩端通過下拉桿拉緊;下錨固梁與梁底的接觸面設置防滑橡膠墊,下錨固梁兩端分別焊接下錨固板;
5、(2)在索塔上與待更換斜拉索錨固位置相同高度安裝一抱箍,所述抱箍包括兩根上錨固梁,兩上錨固梁分別設置在主塔順橋向兩側,橫橋向在兩上錨固梁兩端間設置上拉桿將兩上錨固梁拉緊固定在索塔上;上錨固梁與索塔的接觸面設置有防滑橡膠墊,每根上錨固梁兩端分別焊接有上錨固板;
6、(3)沿與待更換斜拉索平行的方向設置臨時拉索,臨時拉索上端與上錨固梁上的上錨固板錨固,下端與下錨固梁上的下錨固板錨固;
7、(4)分級張拉臨時拉索,同步分級放張待更換拉索,在每一級張拉及放張完成后,對主梁控制點高程、位移進行測量校核,直到實測待更換拉索的索力全部轉移到臨時拉索上,然后完全松弛待更換拉索,進行拆除及清理;
8、(5)在拆除的斜拉索原位安裝新拉索并分級張拉,同步分級放張臨時拉索,直至臨時拉索的索力全部轉換到新拉索上;拆除臨時拉索,完成斜拉索更換。
9、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在梁底布置下錨固梁錨固臨時拉索下端,在索塔上安裝抱箍錨固臨時拉索上端,無需在主梁及索塔上焊接錨固裝置,不損傷主梁及索塔表面,尤其有利于對鋼梁或疊合梁斜拉橋梁面及索塔的保護;
11、2、梁底的下錨固梁通過懸臂臺車固定和移動,主塔上的抱箍可根據(jù)待更換拉索在主塔上的錨固高度快速調整位置,在批量換索時能顯著提高施工效率;
12、3、懸臂臺車位于橋面檢修道上,占用位置小,工作時不影響交通。
1.一種無損式斜拉索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損式斜拉索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懸臂臺車包括底盤,底盤底部設置行走輪,底盤朝向橋外一端頂面設置控制柜,控制柜頂部固定設置所述懸臂梁,底盤朝向橋內(nèi)一端頂面設置配重,用于平衡懸臂臺車兩端受力。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損式斜拉索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錨固梁兩端分別與其臨近的邊跨橋墩間連接有輔助拉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