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后澆帶臨時防漏水道板裝置。
背景技術:
后澆帶是在建筑施工中為防止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自身收縮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產(chǎn)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guī)范要求,在基礎底板、墻、梁相應位置留設的臨時施工縫。
目前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過程中,尤其是對后澆帶的臨時保護,若采用傳統(tǒng)的施工方法,則需要在后澆帶兩側(cè)位置用水泥鋼釘固定模板,此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并且施工緩慢,同時水泥鋼釘可能會破壞后澆帶兩側(cè)的板面結構。而且在即將進行后澆帶的混凝土封閉時,因人員和車輛多次經(jīng)過、侵水、日曬等原因,原敷設固定的模板多數(shù)已經(jīng)損壞,后澆帶內(nèi)不可避免的會進入水和雜物,進而污染后澆帶。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合理,節(jié)省時間、人力、財力等資源的后澆帶臨時防漏水道板裝。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后澆帶臨時防漏水道板裝置,包括鋼板結構、鋼筋支撐結構、止水結構、鋼把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板結構三面包有止水結構,所述鋼筋支撐結構固定在鋼板結構下表面,所述鋼把手結構固定在鋼板結構上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鋼筋支撐結構與鋼板結構之間為焊接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止水結構為遇水膨脹的止水條。
進一步的,所述鋼把手結構包括鋼筋把手、兩個連接環(huán),所述鋼筋把手兩端穿過連接環(huán)。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環(huán)為鋼筋“幾”型連接環(huán)。
進一步的,兩個所述連接環(huán)焊接固定在鋼板結構上。
進一步的,所述鋼板結構未包有止水結構的一邊的對邊為連接邊,焊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在鋼板結構和止水結構中間。
進一步的,所述鋼筋支撐結構為直徑為20mm的鋼筋,至少設置2道,最好為4道。
進一步的,所述鋼筋支撐結構的鋼筋為2道,鋼筋焊接在距離鋼板結構兩端50mm處。
進一步的,所述鋼筋支撐結構的鋼筋為2道以上,鋼筋等距離固定焊接在鋼板結構下面。
借由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后澆帶臨時防漏水道板裝置至少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整個防漏水道板裝置采用焊接進行鏈接,加工制作簡單、操作簡便、控制效果好、安全系數(shù)高。
2、可根據(jù)不同長度的后澆帶,進行自由拼裝,適用性強,操作簡便。
3、本防漏水道板裝置的鋼板結構的兩側(cè)和連接板的頂部分別黏貼的遇水膨脹止水結構,能有效的避免施工現(xiàn)場后澆帶進行混凝土澆筑封閉之前出現(xiàn)的積水現(xiàn)象。
4、本防漏水道板裝置采用鋼板結構、鋼筋支撐結構,可對后澆帶形成有效保護,避免因人員或車輛經(jīng)過后澆帶時對后澆帶的破壞現(xiàn)象。采用本防漏水道板裝置的做法在國內(nèi)比較罕見,本實用新型可以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在確保施工質(zhì)量及外觀效果的前提下,避免了制作傳統(tǒng)的后澆帶模板蓋板,節(jié)省了寶貴的工期,為今后類似工程提供了借鑒。
5、本防漏水道板裝置一次制作成型,重復使用,極大的節(jié)約了模板、時間、人力、財力等資源。
6、本防漏水道板裝置屬于可拆卸式,不對已完成的后澆帶兩側(cè)結構板面產(chǎn)生任何破壞,避免了水泥鋼釘釘入結構板面。
7、本防漏水道板裝置有效的避免了因人員和車輛多次經(jīng)過、侵水、日曬等原因造成的后澆帶進入水和雜物,進而污染后澆帶等現(xiàn)象,同時保證了車輛和人員在經(jīng)過后澆帶時的正常通行。
8、本防漏水道板裝置的鋼筋支撐結構所使用鋼筋為施工現(xiàn)場常見型號的截余料,實現(xiàn)了廢舊鋼材重復利用,節(jié)約了能源。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nèi)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后澆帶臨時防漏水道板裝置的平面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一種后澆帶臨時防漏水道板裝置的橫剖面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的一種后澆帶臨時防漏水道板裝置的縱剖面示意圖;
圖4是圖1所示的一種后澆帶臨時防漏水道板裝置的裝卸示意圖。
1、鋼板結構;2、連接板;3、鋼筋把手;4、止水結構;5、鋼把手結構;6、連接環(huán);7、鋼筋支撐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參見圖1-3所示,一種后澆帶臨時防漏水道板裝置,包括鋼板結構1、鋼筋支撐結構7、止水結構4、鋼把手結構5,鋼板結構1三面包有止水結構4,鋼筋支撐結構7固定在鋼板結構1下表面,鋼把手結構5固定在鋼板結構1上表面。
鋼筋支撐結構7與鋼板結構1之間為焊接連接。
止水結構4為遇水膨脹的止水條。
鋼把手結構5包括鋼筋把手3、兩個連接環(huán)6,鋼筋把手3兩端穿過連接環(huán)6。
連接環(huán)6為鋼筋“幾”型連接環(huán)。
兩個連接環(huán)6焊接固定在鋼板結構1上。
鋼板結構1未包有止水結構4的一邊的對邊為連接邊,焊接有連接板2,連接板2在鋼板結構1和止水結構4中間。
鋼筋支撐結構7為直徑為20mm的鋼筋,至少設置2道,最好為4道。
鋼筋支撐結構7的鋼筋為2道,鋼筋焊接在距離鋼板結構1兩端200mm處。
鋼筋支撐結構7的鋼筋為2道以上,鋼筋等距離固定固定在鋼板結構1上。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后澆帶臨時防漏水道板裝置的具體包括鋼板系統(tǒng)1、鋼筋支撐系統(tǒng)7、遇水膨脹的止水系統(tǒng)4、鋼把手系統(tǒng)5。鋼板系統(tǒng)1與鋼筋支撐系統(tǒng)7通過焊接鏈接,同時利用遇水膨脹止水系統(tǒng)4進行后澆帶臨時防漏水的道板裝置。
鋼板系統(tǒng)1為5mm*1000mm*1000mm的鋼板,底部焊有直徑為20mm的鋼筋支撐系統(tǒng)7,一側(cè)搭接焊3mm*100mm*1000mm連接板2,連接板2頂面黏貼20mm*50mm*1000mm止水條系統(tǒng)4,鋼板系統(tǒng)1中與連接板2相鄰的兩側(cè)底部黏貼20mm*50mm*1000mm止水條系統(tǒng)4,鋼板系統(tǒng)1頂部焊接鋼把手系統(tǒng)5。
鋼筋支撐系統(tǒng)7為直徑為20mm的鋼筋焊接在鋼板系統(tǒng)1底部,共設置4道。
止水系統(tǒng)4為20mm*50mm*1000mm遇水膨脹止水條4,通過連接板2與鋼板系統(tǒng)1進行焊接連接固定。
鋼把手系統(tǒng)5為C10鋼筋把手3、C10鋼筋“幾”型連接環(huán)6設計而成,C10鋼筋“幾”型連接環(huán)6通過焊接與鋼板系統(tǒng)1進行連接固定。
一種后澆帶臨時防漏水道板裝置,鋼板結構1通過連接板2與遇水膨脹止水結構4連接,通過鋼筋“幾”型連接環(huán)6與鋼筋把手3,并與鋼筋支撐結構7焊接組成一個完整的后澆帶臨時防漏水道板裝置,使用時可根據(jù)不同的后澆帶長度進行多個本裝置的拼裝。待底板或頂板混凝土澆筑完成達到拆模條件時,將本裝置放置在后澆帶位置,完全覆蓋后澆帶,本裝置即可投入使用。當需要對后澆帶進行混凝土澆筑封閉時,提起鋼筋把手3,即可拆除本裝置。留作后續(xù)其他部位后澆帶使用。
鋼板結構1底部外側(cè)的遇水膨脹止水結構1,保證了鋼板結構1和后澆帶位置結構底板(頂板)面的密封性,避免了外部水或雜物進入后澆帶。
的鋼筋支撐結構7通過與鋼板結構1的焊接,使得來自鋼板結構1上部的豎向力能夠傳輸至混凝土結構板側(cè)面,保證了車輛或人員在通過后澆帶時的安全性。
的鋼把手3通過鋼筋“幾”型連接環(huán)6與鋼板結構1的連接,使得操作工人在施工過程中操作方便。
本實用新型使用范圍廣,操作工人施工十分方便。該方法省去了后澆帶模板蓋板的制作、固定、提高了工作效率、進而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nèi)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