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錨固式道路路基加寬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道路加寬的施工方法,屬于道路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錨固式道路路基加寬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建造時期設計理念和設計水平的限制,我國大部分的高速公路采用雙向四車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交通流量日益增加,道路已經不能適應現(xiàn) 代交通的發(fā)展和需求,對公路進行加寬改造成為了目前交通領域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在高速公路路基加寬擴建的工程中,由于新、舊道路存在結構及強度上的差異,以及新、舊道路的不均勻沉降和車輛載荷的持續(xù)作用,這將涉及到新舊路面的有效搭接。路基搭接的常規(guī)做法是在老路基邊坡上開挖臺階并在臺階上鋪設土工格柵使新老路基成為一體。對于高填方路基加寬,由于新加寬路基會產生較大的沉降,而老路基沉降基本完成,這樣在新老路基之間會產生較大的差異沉降。若新老路堤搭接不良,可能會引起新路堤的滑移。雖然通過在新老路基臺階上鋪設土工格柵加筋可以提高其銜接能力,使兩者成為整體。當路基高度較大或地基為軟弱土時,新、老路基之間會產生較大的差異沉降。由于老路基開挖臺階的寬度有限,土工格柵在老路基上的錨固長度較短,提供的筋土界面摩擦力較小,這種較大的差異沉降可能會導致土工格柵在老路基臺階上產生滑動,使得土工格柵的加筋錨固效應失效,導致新路基沿新老路基接觸面滑移失穩(wěn)。經檢索,專利申請?zhí)枮?01110242716.9的專利公開了一種道路加寬中新舊路面銜接施工方法。在新舊道路搭接處,分三層采用水泥澆筑臺階狀構造物,使新建路面基層、底基層與老道路分層反壓搭接,消除車輛對新舊路面先接觸的重壓和破壞,同時采用傾斜臺階增加了新路面與臺階的摩擦力;然后在頂層利用通過環(huán)氧樹脂粘結劑粘接橫縱鋼筋連接新舊路面,確保新舊路面協(xié)同受力。申請?zhí)枮?00910250945. 8的專利公開了一種邊坡格構基礎懸臂結構復合道路,該專利技術方案是通過斜支柱和懸臂梁的三角支撐結構,提高基礎載荷分布和減載能力。上述兩種方法雖然能夠實現(xiàn)道路加寬錨固,但是施工步驟較復雜,在承載較大車量載荷時,預防其沉降效果不明顯。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錨固式道路路基加寬方法,該方法采用錨桿技術對開挖后的老路基邊坡進行加固,同時依據錨桿中固定的鋼筋和土工格柵相聯(lián)接,實現(xiàn)土工格柵與老路基連接成整體,有效地避免土工格柵在老路基臺階上的滑動,提高新路基和老路基的穩(wěn)定,有效地控制不均勾沉降。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錨固式道路路基加寬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A.對老路基坡面進行削坡;
B.自地面開始在老路基坡面上開挖臺階;C.在開挖的臺階豎向面與水平面交接處,向老路基內部傾斜鉆錨固孔,按照老路基高度,至少設置一排錨固孔;
D.向錨固孔內放入鋼筋,所述鋼筋的外露端部設有向上彎折的端鉤;
E.向所述錨固孔內灌入水泥砂漿,把鋼筋和老路基澆筑為一體;
F.鋪筑新路基并碾壓,待新路基填筑碾壓到與設置錨固孔的老路基臺階平齊時,在新老路基臺階上平鋪土工格柵,將所述土工格柵的橫向肋條與鋼筋端部向上折起的端鉤連接后,水平方向拉緊土工格柵并與下層土體固定;
G.在土工格柵上填土并進行碾壓;當為2排以上錨固孔時,重復步驟ITF,直到新路基與老路基齊平,施工完畢。對上述方法做進一步說明,所述步驟A中,老路基坡面削去厚度為3(T50cm,并去掉表皮土及腐殖土。對上述方法做進一步說明,所述臺階的高度為6(Tl00cm,寬度為9(Tl50cm。對上述方法做進一步說明,所述步驟C中,鉆錨固孔的方向與水平面夾角為15 30度,錨固孔的直徑為8(Tl00mm,深度為3 5m,均勻布置錨固孔的間距為I. 8 2. 2m。對上述方法做進一步說明,所述鋼筋的直徑為flOmm,鋼筋的端部外露部分長度為5 10cm,并且對鋼筋外露部分進行防腐處理,所述端鉤向上彎折的角度與鋼筋軸線成90度角。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fā)明中對老路基的坡面進行削坡,由于老路基坡面長期經過雨水或綠化物的腐蝕,其下部已基本變得相當軟弱,削去部分坡面,可保證底層的承載能力,從而有效減少新老路基的剪切變形;
(2)本發(fā)明是在老路基的坡面從下向上開挖臺階,由于是新路基和老路基銜接的重要部分,保證其寬度高度,使路基充分搭接,可有效地降低新路基和老路基銜接部分的重壓破壞。(3)本發(fā)明的這種錨固式道路路基加寬方法,采用錨桿技術對開挖后的老路基邊坡進行加固,同時依據錨桿中固定的鋼筋和土工格柵相聯(lián)接,實現(xiàn)了土工格柵與老路基連接成整體,避免了土工格柵在老路基臺階上的滑動,充分發(fā)揮了其加筋效果,保證了新路基和路基的穩(wěn)定,控制其不均勻沉降。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是本發(fā)明施工時的示意 其中1、老路基,2、錨固孔,3、端鉤,4、鋼筋,5、土工格柵,6、老路基坡面,7、臺階,8、新路基。
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附圖I可知,本發(fā)明具體涉及一種錨固式道路路基加寬方法,該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I、老路基坡面6削坡30 50cm,去掉表皮土及腐殖土 ;2、自地面開始在老路基坡面6上開挖高60 100cm,寬90 150cm的臺階7;
3、在開挖的臺階豎向面與水平面交接處沿與水平面成15 30度方向鉆直徑¢80 IOOmm的錨固孔2,錨固孔2深度3 5m,沿線路方向間距為2m左右;
4、錨固孔2內放入直徑為8 IOmm的鋼筋4,鋼筋外露5 10cm,端部向上折成90度角的端鉤3,對鋼筋4外露部分進行防腐處理;
5、采用0.I 0. 2 MPa的灌漿壓力向錨固孔2內注入水泥砂漿;
6、待新路基8填筑碾壓到與老路基I的臺階7平齊時,在新、老路基臺階7上平鋪土工格柵5,將土工格柵5橫向肋條與向上折起的外露端鉤3掛接后,拉緊土工格柵5并與下層土體用U型釘固定。7、在土工格柵5上填土并進行碾壓,重復步驟4-6,當新路基與老路基齊平時,施工完畢。附圖I中,在老路基坡面6上根據需要開設6個臺階7,每隔兩個臺階7挖錨固孔2并放置鋼筋4。若需要加強新老路基連接強度,可每隔I個臺階設置鋼筋4。本發(fā)明的這種錨固式道路路基加寬方法,其首要改進之處在于采用錨桿技術對開挖后的老路基坡面6進行加固,同時依據錨桿中固定的鋼筋4和土工格柵5相聯(lián)接,實現(xiàn)了土工格柵5與老路基I連接成整體,避免了土工格柵5在老路基I的臺階7上的滑動,充分發(fā)揮了其加筋效果,保證了新路基8和老路基I的穩(wěn)定,控制其不均勻沉降。本發(fā)明中,在新老路基的臺階7處鋪設土工格柵5目的是為了增加銜接能力,使兩者成為整體。土工格柵具有抗拉強度高、伸長率低,不易變形等特點,其全面與土體連接,大大增加了與土體的摩擦,有力地約束土體側向位移,土工格柵網格與粗顆粒填料結合,以其最優(yōu)的鑲嵌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加寬路基的承載能力和穩(wěn)定性。在加寬路段中的鋪設,可以增加新老路基的結合,增大結合部抗剪能力,防止新路基的沉降對老路基的破壞,從而達到穩(wěn)定新老路基不均勻沉降的效果。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汽車擁有量也不斷的增多,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的加強公路路基加寬施工技術,完善道路的經濟社會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錨固式道路路基加寬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A.對老路基坡面進行削坡; B.自地面開始在老路基坡面上開挖臺階; C.在開挖的臺階豎向面與水平面交接處,向老路基內部傾斜鉆錨固孔,按照老路基高度,至少設置一排錨固孔; D.向錨固孔內放入鋼筋,所述鋼筋的外露端部設有向上彎折的端鉤; E.向所述錨固孔內灌入水泥砂漿,把鋼筋和老路基澆筑為一體; F.鋪筑新路基并碾壓,待新路基填筑碾壓到與設置錨固孔的老路基臺階平齊時,在新老路基臺階上平鋪土工格柵,將所述土工格柵的橫向肋條與鋼筋端部向上折起的端鉤連接后,水平方向拉緊土工格柵并與下層土體固定; G.在土工格柵上填土并進行碾壓;當為2排以上錨固孔時,重復步驟ITF,直到新路基與老路基齊平,施工完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錨固式道路路基加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老路基坡面削去厚度為3(T50cm,并去掉表皮土及腐殖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錨固式道路路基加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階的高度為 6(Tl00cm,寬度為 90 150c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錨固式道路路基加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鉆錨固孔的方向與水平面夾角為15 30度,錨固孔的直徑為8(Tl00mm,深度為T5m,均勻布置錨固孔的間距為1.8 2. 2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錨固式道路路基加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的直徑為flOmm,鋼筋的端部外露部分長度為5 10cm,并且對鋼筋外露部分進行防腐處理,所述端鉤向上彎折的角度與鋼筋軸線成90度角。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錨固式道路路基加寬方法,屬于道路施工技術領域。首先對老路基坡面進行削坡,然后自地面開始在老路基坡面上開挖臺階,在臺階豎向面與水平面交接處向老路基內部傾斜鉆錨固孔,錨固孔內放入鋼筋,通過灌注水泥漿把鋼筋和老路基澆筑為一體。分層鋪筑新路基并碾壓,待填筑到與設置錨固鉆孔的老路基臺階平齊時,在新老路基臺階上平鋪土工格柵,土工格柵的橫向肋條與鋼筋外露部分向上彎折的端鉤相連,拉緊土工格柵并與下層土體固定,最后在土工格柵上填土并進行碾壓。本發(fā)明采用錨桿技術對老路基邊坡進行加固,實現(xiàn)土工格柵與老路基連接成整體,避免土工格柵在老路基臺階上滑動,提高新路基和老路基穩(wěn)定性,有效控制不均勻沉降。
文檔編號E01C3/00GK102619150SQ20121012580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6日
發(fā)明者周喬勇, 張保儉, 楊廣慶, 熊保林, 鄭瑞軍, 陳君朝 申請人:石家莊鐵道大學